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60后的写作一般很难被人接受,因为我们脱离那种生活环境已经很久了,但是读了高晖的一系列作品后,仿佛我们身临其境中,体会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童年、苦难、生命、纯真等等。
关键词:敬畏、康家村、高晖
高晖的创作,从小说《康家村纪事》到他的一系列散文,这些创作都展现高晖老师写作上的一个共同点——用心灵在写作,书写自己对康家村的敬畏之情。
小说《康家村纪事》,围绕童年、苦难、生命和救赎来展开,看似是一个互不联系的各个篇章,由片段和正文组成,但是读者读起来却是一部不会打断阅读思路的完整小说,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没有断续感,反而会随着事件和情节的发展而投入到阅读中去,设想文本创作当时的情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却仿佛身临其境,亲切、感动贯穿着整个阅读的始终,虽是苦难,却没有负担,是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十分轻松的,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魅力所在。文学创作先是作者动情,再把这样动人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若非高晖老师全部精力投入,字句斟酌,逐步推敲,怎么会把一部小说写的这样深入读者内心,读后在读者心中仿佛是一个美丽的滑落,让人不禁时时回想。
在《康家村纪事》中,无论是哪个部分的写作,都是他用心灵在与康家村对话,把作者内心深处的康家村展现给读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个小村子有一个清晰却又模糊的印象。
在《康家村的天空》中,作者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写一个少年对心灵世界的关注,20多年前康家村的“天空”,整片“天空”中,有儿时伙伴的嬉笑声,有走夜路的恐惧,还有上学是必经的泥泞路……。片段着墨不多,却为小说奠定一个和谐的情感基调——温暖。康家村没有给我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做为资本炫耀,但是作者对它的感情却是由心底发出的,没有嫌弃过它的贫穷,没有羡慕他处的繁华,只觉得康家村是一处伟岸的胸怀,坚实的臂膀,康家村带给作者的是留恋和怀念。在作品中作者这样写道:“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是中国,中国最好的省份是辽宁,辽宁最好的县是昌图县,昌图最好的村子是康家村”。在作者看来,泥泞的小路和高高的草垛不是毫无生趣,童年里那是和伙伴们游乐的场所,而现在,沉淀的是深深的记忆,作者没有抱怨康家村带给他的“苦难”童年,反而觉得这才是一个孩子应该得到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无论多少时间流过,康家村早已经定格在作者心里。康家村夜空的星星、月亮、草垛、山、土地……“都已经浸润在心底,随时都会出现……”。温暖是康家村送给作者的外衣,这外衣用心灵在织补,用敬畏在着色,所以带给读者的不是一般文学创作中的感动或是同情,而是生发在内心深处的火焰般的温暖。
在《康家村阅读》中,作者又转回成人视角,以成人眼光巧妙地把“我”儿时对书的味道和儿子儿时对书的味道相对比。两代人,经历不同,生活状态不同,自然得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作者写道:“我的鼻子里,香甜、苦涩、绵长,是那样特别,总之,那是我现在仍然能完全记清的气味”。而儿子第一次听说书还有味道这件事很惊奇,随后闻到的也只是单纯的书的气味。虽然这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却得出一句意味深长的结论:“我们认为除了时间,还有什么东西能改变味道呢?”,在康家村那个穷苦的小村子,有书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没经历过那种苦难生活的孩子体会不到当时的幸福感,儿子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自然不会闻到书的味道。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传达一个成年人对这种幸福感的再次陶醉,把真实的内心还原到当时那个年代,再把这种内心带回到儿子这个年代,两次对比,清晰地刻画出一个心灵的独白,表达一个30岁的成年人对儿时记忆的特有情感。我们80后的这一代人或许经常听父辈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在没有接触高晖老师的作品以前,很难理解和想象60年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看了《康佳村纪事》以后,作品里面生动逼真的语言使80后再理解60后的写作时,就容易很多,并且从中更好的了解父辈以前的艰辛生活。作品中的两种视角,成年的视角和儿童的视角形成一种参照,形成回望的模式。这也是本文吸引读者的亮点之一。
在《1976年秋天的纸飞机》中,则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渐渐来审视成年人的视角。作者写一个孩子对于毛主席逝去的那种朦胧而模糊的记忆,他不知道毛主席的逝去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却知道从这以后大人就可以打小孩了。他开始观察成人的世界,观察他们的言语、行动和面部表情的悲伤。也是从那时起,一个9岁的孩子告别单纯幼稚的纸飞机,心里也有了心事,开始慢慢思考一个时代事情和一个时代的符号。作者几乎处处用到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审视大人们面对毛主席逝去的表现,描写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葬礼上人们的不同眼泪,虽然儿时面对这样的场面不能理解,但是现在却很清晰。作者从灵魂的最深处着笔,写作最贴近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故事,把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心理记录下来,给儿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一个宝贵的回忆。
在高晖的散文中,同样也有这样一个特点——用心灵书写心灵。高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但散文中却看不到任何浮华和美艳的文字,其惊艳之处却在于品读过程中给读者以享受的过程和读后给读者带来的沉甸甸的收获感,字句朴实,却雕琢精细,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是一次内心真实的对白,给读者带来感动。
在《煤城往事》中,作者将回忆定格在煤城——一座珍存他读书、打架、恋爱和最后实现文学梦的城市。煤城虽然天气不好,“每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但却掩饰不了作者对它深深地眷恋。人生中青春年少的时光能有多少,作者把它留在了煤城,煤城如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承担起作者留下的喜怒哀乐,记录下作者的成长岁月。虽然时过境迁,但作者却从没有忘记过,“20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听见那座城市、那所学校的细微声响,这有些让我始料不及——它们的确就沉落在我记忆的底部,而且随时会流入我的内心,并已变成一个默不作声的路标。”作者用笔写煤城,却用心在回忆煤城,读时文字给人轻松之感,读后却回忆无穷,真挚而质朴。
高晖的每一篇作品,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或是潸然泪下的描写,却有让读者过目不忘的魅力,这就是因为他全力投入写作、体味过往。作品没有任何人工雕刻的痕迹,而是浑然天成的自然之作。作者的内心在回忆,康家村的内心在诉说,作者与康家村以及他在康家村的回忆是真正的心与心的沟通!(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淑梅,《康家村纪事》的死亡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3期。
[2] 高旭国,《康家村纪事》的组合艺术,《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关键词:敬畏、康家村、高晖
高晖的创作,从小说《康家村纪事》到他的一系列散文,这些创作都展现高晖老师写作上的一个共同点——用心灵在写作,书写自己对康家村的敬畏之情。
小说《康家村纪事》,围绕童年、苦难、生命和救赎来展开,看似是一个互不联系的各个篇章,由片段和正文组成,但是读者读起来却是一部不会打断阅读思路的完整小说,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没有断续感,反而会随着事件和情节的发展而投入到阅读中去,设想文本创作当时的情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却仿佛身临其境,亲切、感动贯穿着整个阅读的始终,虽是苦难,却没有负担,是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十分轻松的,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魅力所在。文学创作先是作者动情,再把这样动人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若非高晖老师全部精力投入,字句斟酌,逐步推敲,怎么会把一部小说写的这样深入读者内心,读后在读者心中仿佛是一个美丽的滑落,让人不禁时时回想。
在《康家村纪事》中,无论是哪个部分的写作,都是他用心灵在与康家村对话,把作者内心深处的康家村展现给读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个小村子有一个清晰却又模糊的印象。
在《康家村的天空》中,作者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写一个少年对心灵世界的关注,20多年前康家村的“天空”,整片“天空”中,有儿时伙伴的嬉笑声,有走夜路的恐惧,还有上学是必经的泥泞路……。片段着墨不多,却为小说奠定一个和谐的情感基调——温暖。康家村没有给我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做为资本炫耀,但是作者对它的感情却是由心底发出的,没有嫌弃过它的贫穷,没有羡慕他处的繁华,只觉得康家村是一处伟岸的胸怀,坚实的臂膀,康家村带给作者的是留恋和怀念。在作品中作者这样写道:“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是中国,中国最好的省份是辽宁,辽宁最好的县是昌图县,昌图最好的村子是康家村”。在作者看来,泥泞的小路和高高的草垛不是毫无生趣,童年里那是和伙伴们游乐的场所,而现在,沉淀的是深深的记忆,作者没有抱怨康家村带给他的“苦难”童年,反而觉得这才是一个孩子应该得到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无论多少时间流过,康家村早已经定格在作者心里。康家村夜空的星星、月亮、草垛、山、土地……“都已经浸润在心底,随时都会出现……”。温暖是康家村送给作者的外衣,这外衣用心灵在织补,用敬畏在着色,所以带给读者的不是一般文学创作中的感动或是同情,而是生发在内心深处的火焰般的温暖。
在《康家村阅读》中,作者又转回成人视角,以成人眼光巧妙地把“我”儿时对书的味道和儿子儿时对书的味道相对比。两代人,经历不同,生活状态不同,自然得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作者写道:“我的鼻子里,香甜、苦涩、绵长,是那样特别,总之,那是我现在仍然能完全记清的气味”。而儿子第一次听说书还有味道这件事很惊奇,随后闻到的也只是单纯的书的气味。虽然这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却得出一句意味深长的结论:“我们认为除了时间,还有什么东西能改变味道呢?”,在康家村那个穷苦的小村子,有书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没经历过那种苦难生活的孩子体会不到当时的幸福感,儿子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自然不会闻到书的味道。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传达一个成年人对这种幸福感的再次陶醉,把真实的内心还原到当时那个年代,再把这种内心带回到儿子这个年代,两次对比,清晰地刻画出一个心灵的独白,表达一个30岁的成年人对儿时记忆的特有情感。我们80后的这一代人或许经常听父辈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在没有接触高晖老师的作品以前,很难理解和想象60年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看了《康佳村纪事》以后,作品里面生动逼真的语言使80后再理解60后的写作时,就容易很多,并且从中更好的了解父辈以前的艰辛生活。作品中的两种视角,成年的视角和儿童的视角形成一种参照,形成回望的模式。这也是本文吸引读者的亮点之一。
在《1976年秋天的纸飞机》中,则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渐渐来审视成年人的视角。作者写一个孩子对于毛主席逝去的那种朦胧而模糊的记忆,他不知道毛主席的逝去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却知道从这以后大人就可以打小孩了。他开始观察成人的世界,观察他们的言语、行动和面部表情的悲伤。也是从那时起,一个9岁的孩子告别单纯幼稚的纸飞机,心里也有了心事,开始慢慢思考一个时代事情和一个时代的符号。作者几乎处处用到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审视大人们面对毛主席逝去的表现,描写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葬礼上人们的不同眼泪,虽然儿时面对这样的场面不能理解,但是现在却很清晰。作者从灵魂的最深处着笔,写作最贴近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故事,把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心理记录下来,给儿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一个宝贵的回忆。
在高晖的散文中,同样也有这样一个特点——用心灵书写心灵。高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但散文中却看不到任何浮华和美艳的文字,其惊艳之处却在于品读过程中给读者以享受的过程和读后给读者带来的沉甸甸的收获感,字句朴实,却雕琢精细,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是一次内心真实的对白,给读者带来感动。
在《煤城往事》中,作者将回忆定格在煤城——一座珍存他读书、打架、恋爱和最后实现文学梦的城市。煤城虽然天气不好,“每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但却掩饰不了作者对它深深地眷恋。人生中青春年少的时光能有多少,作者把它留在了煤城,煤城如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承担起作者留下的喜怒哀乐,记录下作者的成长岁月。虽然时过境迁,但作者却从没有忘记过,“20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听见那座城市、那所学校的细微声响,这有些让我始料不及——它们的确就沉落在我记忆的底部,而且随时会流入我的内心,并已变成一个默不作声的路标。”作者用笔写煤城,却用心在回忆煤城,读时文字给人轻松之感,读后却回忆无穷,真挚而质朴。
高晖的每一篇作品,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或是潸然泪下的描写,却有让读者过目不忘的魅力,这就是因为他全力投入写作、体味过往。作品没有任何人工雕刻的痕迹,而是浑然天成的自然之作。作者的内心在回忆,康家村的内心在诉说,作者与康家村以及他在康家村的回忆是真正的心与心的沟通!(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淑梅,《康家村纪事》的死亡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3期。
[2] 高旭国,《康家村纪事》的组合艺术,《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