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步从传统单一办学的模式转化位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所谓校企合作,简单的来说,就是校方与企业共同参与培养的人才的一种合作模式,经过双方积极努力,默契配合,才能体现校企合作的成效,但这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本文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如何应对进行讨论,旨在于同行交流,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培育出更多新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 问题 应对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说明教育领导者已清醒的认识到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但在实践过程中反映出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深层次方面的合作还很欠缺,应加大重视力度,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校企合作的优越性,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由于我国教育在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在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还停留在自发及应付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人事、财务和业务等有关部门分别隶属于不同系统的管理,存在着法律衔接的欠缺;国家加快高等职业学校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方面的机制与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给高等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造成障碍。此外,高等职业教育还面临着社会地位不高的尴尬境地,这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的束缚,造成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社会和企业上得不到重视,加之一些学生在企业生产工作中的消极表现,从而不受企业的欢迎,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办学思路狭隘,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高等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办学思路狭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将校企合作只是简单的看成学生时序的途径;二是沿用传统的实习方式,仅限于原有行业的企业;三是通常将学生实习安排在极个别专业对接的企业,一次可接洽很多学生的企业相对较少,造成校企合作办学难度大。四是教师的能力有限,师资力量亟待加强等问题。
(三)企业参与度不够
校企合作教学涉及到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其中企业积极性最差,在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学校的热情度最高。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位根本目的,而培养人才就相当于公益事业,双方也就产生了一些不小的矛盾,企业在参与过程往往最先考虑的是成本及效益,其次又缺乏认识,视培训学生位负担,导致企业的参与度普遍不高。
三、如何应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法律的法规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肩负宣传职业技术教育的重任,一要加大正确的引导和舆论,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二要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大典型模式的推广,大力弘扬劳动文化。三要加大力度制定实施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大其重视力度,规范教学行为等,确保校企合作模式在高等职业学校有法可依。
(二)拓宽办学思维,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学校应借助各种人事组成的专家团队协助学校的工作,规范教学目标,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可以请一些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一些学者等作为客座教授,组建一支专业的合作与指导委员会,并针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以及学校和其偶尔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并参与制定、修订以及完善各种专业培养制度成为学校专业的建设与改革的主力军。学校应主动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有关创新课题的研讨,主动挑选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搬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加以锻炼。此外,还应把企业发展人才的需求作为学校教育人才发展的重点,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高科技人才。学校应以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找准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点,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定位和生源结构,共同制定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零距离”对接,真正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职业性高技能人才。学校要抓好师资力量的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主动参与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指导以及企业一线的学习锻炼,学习企业技术骨干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学校要主动聘任企业技术骨干和社会上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适用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三)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高职教育不仅具有技术定向的功能,而且还具备很强的技术提升功能,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学历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可以利用学校的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和科研力量等优势,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提供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攻关等有关服务。同时,要依托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验训练基地,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总之,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必然趋向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力度,找准其症结所在,结合企业一起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 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周颖.论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2]金辉.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应然路径[J].教育研究,2010,(04).
作者简介:
魏静,1963年9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
关键词:校企合作 问题 应对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说明教育领导者已清醒的认识到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但在实践过程中反映出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深层次方面的合作还很欠缺,应加大重视力度,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校企合作的优越性,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由于我国教育在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在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还停留在自发及应付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人事、财务和业务等有关部门分别隶属于不同系统的管理,存在着法律衔接的欠缺;国家加快高等职业学校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方面的机制与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给高等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造成障碍。此外,高等职业教育还面临着社会地位不高的尴尬境地,这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的束缚,造成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社会和企业上得不到重视,加之一些学生在企业生产工作中的消极表现,从而不受企业的欢迎,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办学思路狭隘,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高等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办学思路狭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将校企合作只是简单的看成学生时序的途径;二是沿用传统的实习方式,仅限于原有行业的企业;三是通常将学生实习安排在极个别专业对接的企业,一次可接洽很多学生的企业相对较少,造成校企合作办学难度大。四是教师的能力有限,师资力量亟待加强等问题。
(三)企业参与度不够
校企合作教学涉及到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其中企业积极性最差,在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学校的热情度最高。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位根本目的,而培养人才就相当于公益事业,双方也就产生了一些不小的矛盾,企业在参与过程往往最先考虑的是成本及效益,其次又缺乏认识,视培训学生位负担,导致企业的参与度普遍不高。
三、如何应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法律的法规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肩负宣传职业技术教育的重任,一要加大正确的引导和舆论,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二要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大典型模式的推广,大力弘扬劳动文化。三要加大力度制定实施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大其重视力度,规范教学行为等,确保校企合作模式在高等职业学校有法可依。
(二)拓宽办学思维,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学校应借助各种人事组成的专家团队协助学校的工作,规范教学目标,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可以请一些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一些学者等作为客座教授,组建一支专业的合作与指导委员会,并针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以及学校和其偶尔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并参与制定、修订以及完善各种专业培养制度成为学校专业的建设与改革的主力军。学校应主动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有关创新课题的研讨,主动挑选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搬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加以锻炼。此外,还应把企业发展人才的需求作为学校教育人才发展的重点,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高科技人才。学校应以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找准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点,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定位和生源结构,共同制定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零距离”对接,真正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职业性高技能人才。学校要抓好师资力量的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主动参与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指导以及企业一线的学习锻炼,学习企业技术骨干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学校要主动聘任企业技术骨干和社会上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适用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三)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高职教育不仅具有技术定向的功能,而且还具备很强的技术提升功能,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学历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可以利用学校的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和科研力量等优势,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提供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攻关等有关服务。同时,要依托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验训练基地,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总之,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必然趋向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力度,找准其症结所在,结合企业一起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 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周颖.论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2]金辉.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应然路径[J].教育研究,2010,(04).
作者简介:
魏静,1963年9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