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edMorning/男/25岁/北京/编辑
相机:佳能5D MarkⅡ
镜头:佳能EF 35mm F1.4L
Carl Zeiss Planar T*50mm F1.4 ZE
科技的进步总能给人类带来惊喜和更多选择。奥林巴斯E-P系列和索居NEX系列的出现就是个例子,它们填充了市场的空白,给了需要的用户们更多的选择。
谈到对可换镜头DC的看法,我想需要从不同用户的拍摄需求和拍摄习惯谈起,在我看来,目前技术水平和市场定位的可换镜头DC产品一主要还是适合普通的家用,以及一些摄影爱好者的备用相机,但在体育摄影、新闻摄影、商业摄影、艺术创作等领域,目前已有的产品,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镜头群的支持来讲,都还不成气候。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拍摄习惯和作品风格。最初的时候,我也曾经跟风出去,一堆人长枪短炮地围观过女模特;也曾经拿着喷壶,蹲在草丛里拍一朵残花和上边的苍蝇;也有过忽悠小姑娘,用长焦拉近了拍背景虚化的恶俗糖水照的日子……
好在那段日子并不长。我是做新闻工作的,但并不靠摄影吃饭,我的拍摄习惯,就是把摄影当照相,记录而已。照片的风格,更多的偏向纪实,我拍照的目的很明确:记录我身边的生活,包括自己走过的路,我看到的景象。我的朋友、同学、亲人们、我的猫们,还有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却一去不复返的日子。
简单地说,我的家人,我的生活,我不去记录,没有人帮我记录,以此目的为前提条件,什么最大光圈锐度,镜头所谓的德味、空气感、机身的色彩还原、反光板机震的幅度、快门的声音,镜头焦外二线性、镄头边角分辨率、高光边缘的紫边、镜头的色散、球差、彗差……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镜头还能成像,胶片还能感光,那就行了。
比如我拍家人,拍猫,拍身体不好外出困难的奶奶和姥姥,基本上都是在室内。拍摄他们的生活,事先是无法进行导演的。一旦出现有趣的画面或者事件,我就要快速地开机,构图、对焦、曝光锁定,最后按下快门。要满足这些需求和条件,首先要求我拥有一枚可以让我快速对焦的镜头(我使用的是佳能EF 3Smm/1.4L和一枚手动镜头Carl Zeiss Planar T*50/1.4ZE);其次,我需要机身有较好的高感画面、快速的对焦速度、迅速的机身反应,以及足够用的像素(我选择了佳能5D Mark Ⅱ)。至于相机的体积,我想对于一个25岁的人来说,没什么理由吆喝自己没力气背不动之类的话。
因此,尽管E-P和NEX系列等可换镜头DC最近比较热门,E-P系列的外观很时尚,NEX的画幅很实在,而且都有搭配转接环这个噱头,但就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机型来看,还没有符合我个人要求的机器。即便是鼓吹手感和做工的全画幅莱卡M9,在不考虑价位和手动对焦的情况下,它低效能的图像处理芯片和恶劣的高感表现,以及缓慢的反应速度,是我不可能接受的。
当然,我相信这些都不是厂家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很大程度上和市场定位以及销售策略有关。尽管现在我还不会去购买它们。但如果以后技术更加完善,更加新颖,或许我会考虑一下这种产品,毕竟它们在高画质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能够更轻便当然总是更好的。
相机:佳能5D MarkⅡ
镜头:佳能EF 35mm F1.4L
Carl Zeiss Planar T*50mm F1.4 ZE
科技的进步总能给人类带来惊喜和更多选择。奥林巴斯E-P系列和索居NEX系列的出现就是个例子,它们填充了市场的空白,给了需要的用户们更多的选择。
谈到对可换镜头DC的看法,我想需要从不同用户的拍摄需求和拍摄习惯谈起,在我看来,目前技术水平和市场定位的可换镜头DC产品一主要还是适合普通的家用,以及一些摄影爱好者的备用相机,但在体育摄影、新闻摄影、商业摄影、艺术创作等领域,目前已有的产品,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镜头群的支持来讲,都还不成气候。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拍摄习惯和作品风格。最初的时候,我也曾经跟风出去,一堆人长枪短炮地围观过女模特;也曾经拿着喷壶,蹲在草丛里拍一朵残花和上边的苍蝇;也有过忽悠小姑娘,用长焦拉近了拍背景虚化的恶俗糖水照的日子……
好在那段日子并不长。我是做新闻工作的,但并不靠摄影吃饭,我的拍摄习惯,就是把摄影当照相,记录而已。照片的风格,更多的偏向纪实,我拍照的目的很明确:记录我身边的生活,包括自己走过的路,我看到的景象。我的朋友、同学、亲人们、我的猫们,还有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却一去不复返的日子。
简单地说,我的家人,我的生活,我不去记录,没有人帮我记录,以此目的为前提条件,什么最大光圈锐度,镜头所谓的德味、空气感、机身的色彩还原、反光板机震的幅度、快门的声音,镜头焦外二线性、镄头边角分辨率、高光边缘的紫边、镜头的色散、球差、彗差……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镜头还能成像,胶片还能感光,那就行了。
比如我拍家人,拍猫,拍身体不好外出困难的奶奶和姥姥,基本上都是在室内。拍摄他们的生活,事先是无法进行导演的。一旦出现有趣的画面或者事件,我就要快速地开机,构图、对焦、曝光锁定,最后按下快门。要满足这些需求和条件,首先要求我拥有一枚可以让我快速对焦的镜头(我使用的是佳能EF 3Smm/1.4L和一枚手动镜头Carl Zeiss Planar T*50/1.4ZE);其次,我需要机身有较好的高感画面、快速的对焦速度、迅速的机身反应,以及足够用的像素(我选择了佳能5D Mark Ⅱ)。至于相机的体积,我想对于一个25岁的人来说,没什么理由吆喝自己没力气背不动之类的话。
因此,尽管E-P和NEX系列等可换镜头DC最近比较热门,E-P系列的外观很时尚,NEX的画幅很实在,而且都有搭配转接环这个噱头,但就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机型来看,还没有符合我个人要求的机器。即便是鼓吹手感和做工的全画幅莱卡M9,在不考虑价位和手动对焦的情况下,它低效能的图像处理芯片和恶劣的高感表现,以及缓慢的反应速度,是我不可能接受的。
当然,我相信这些都不是厂家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很大程度上和市场定位以及销售策略有关。尽管现在我还不会去购买它们。但如果以后技术更加完善,更加新颖,或许我会考虑一下这种产品,毕竟它们在高画质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能够更轻便当然总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