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安仁人,2003年出版《手机风云》,2008年出版《手机江湖》财务小说。策划并主持了中国手机笑傲江湖英雄会、中国手机渠道高峰论坛、深圳手机之都建设高峰论坛、中国手机市场新风险与新机遇论坛、全球蓝牙峰会、中国成都3G战略高峰论坛等大型行业会议,发起成立了中国蓝牙技术产业联盟、深圳蓝牙协会,创作歌曲《蓝色的爱》,推出“酷派手机技术卡位的中国特色实践”等经典案例,长期担任新浪、搜狐、中国营销传播网专栏作家,是闻泰、华勤、龙旗、盟宝、德赛、酷派、天珑、汉泰、邦凯、福斯特的品牌顾问。
出版《手机江湖》,是责任也是释怀
在读书的时候,我就非常爱好文学,喜欢写写诗歌,偶而也能在校报和一些文学杂志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想起那略带羞涩的少年生活,至今回味起来也颇有几番滋味。那时候总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在湘江边上谈论人生的梦想,喝着酸味十足的啤酒,抒发对人生的豪言壮语,也常为各自不同的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常常都是口若悬河的我稍占上风。毕业参加工作,虽然做的也是文字工作,但离文学却渐行渐远。
进入手机行业实属偶然,那时刚做完一个采访,接到朋友的一个求助电话后,心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原来是一家手机厂商的发布会彩排,朋友想让我为他想些新点子。虽说我没什么大能耐,但胜在脑瓜子灵活,新点子一出,把朋友和公司老总都震住了,于是一场外行指导内行的手机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并取得了成功。这家手机厂商的老总对我刮目相看,甚至成了莫逆之交,第二天我便成了手机厂商的职业经理人。
跟爱情一样,喜欢一个职业没有理由。那时的我就像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男孩,一头扎进了“爱情的蜜缸”,而且从一而终——从开手机卖场到做手机品牌运作,从集成手机到现在的手机咨询,一路奔跑一路欢笑,一待就是十年。
那时的手机市场并不景气,特别是国产手机。用老前辈的话说就是:“手机的利润已经不像是前两年了,那时候手机的利润就像是刚生了孩子的少妇,奶水多得到处流;但今天的手机市场到处布满陷阱,就像进入原始森林,到处有狼。当然,整合得好,像中年女人的乳沟,挤一挤还是有的……”到后来洋品牌横行中国,国产手机的命运就像是风雨中的烛火,前后受敌,无一遮挡,时刻都有被浇灭的可能。不过却也奇怪,国产手机市场生生不息,无论什么时候都透着顽强的生命劲儿,就像是刚开口学说话的婴儿,体弱多病,却又极力地成长着。慢慢地,我对手机行业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就像是一个男人对待自己女人般。中国手机行业是包容性最大的一个行业,也是成功和失败最多的一个行业,成功的人一夜之间暴富,失败的人也可以从一夜暴富到一夜暴负。我的那份责任感告诉我,这个行业是很值得用一些文字记录下来的。也许在一百年以后。人们再翻阅这本书时会说:原来中国还有这样一群手机人。
《手机江湖》,一样的江湖,不一样的故事
《手机江湖》是一本记实小说,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的不仅是国产手机不屈不挠的发展史,也是国产手机人不折不扣的奋斗史。但既然是小说——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艺术虚构,里面确实有很多经历是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缩影,但也有相当的虚构成分。因此当书出版后,不少阅读过的业内朋友自动“对号入座”,纷纷向我询问是否在“影射”自己。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如果你在里面找到了一缕蛛丝,千万别较真,当看故事便是。既然是江湖,哪有平静之事嘛。
江湖的恩怨永远都少不了感情戏的陪衬,人都是感情种子,没有了情感的依托,人就是空壳一副。所以说到江湖,也不能不说一下里面的感情生活,我这本书塑造的男性人物都是敢赌敢拼、勇于进攻也敢于放弃的汉子:甘超——军人出身,大学时代跟他的同学下棋一盘盘赢,差不多赢了500块,但他想一直这样“杀”下去总会输一把的,他决定一盘定输赢,输的结果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懂得了“赌”要建立在有把握的基础上,并且不伤感情;吴天明——知人善用,想挖谁想炒谁非常果断,用自己的胸怀,使身边的勇士一个个流完最后一滴血,智慧掏空了人也掏干了,笑而离去;第三个人物是易江南,他不断地为手机产业服务。我最欣赏的便是他,他并没有从手机行业赚太多的钱,只是一直做咨询行业,为国产手机奔走呼号。有读者把他当成“中国手机行业的孙中山”,说起来好像有一点夸大,但事实上,他基本上是在为一种民族产业奔。当然还有一些女人,比如周云,许多人都说这个人物塑造得最成功,比较符合中国男人的审美观——她知书达礼、忍辱负重,知道怎样喜欢一个人,最后的时候该出手该怎么得到,都是很有讲究的。她从吴天明身边离职,然后比较有技巧地投身甘超,维持着两边的和谐。她宁愿他的男人抱着别的女人想她,都不愿他抱着她想别的女人,诠释女性精神的那种伟大与洒脱。
光荣与梦想,“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让我们一起回顾《手机江湖》中描述的十多年中国手机市场的风雨历程:1995年的那个冬天,一个姓马的哥们打着“飞的”来回广州番愚,用编织袋扛走一大堆“砖头”手机。1998年,三大洋巨头分别在北京、天津、南京向中国老百姓兜售大量的“手机鸦片”,同期,一个叫吴天明的闽南人,在南方小镇的一间普通厂房里,带着他的团队生产了第一台“中国人自己的靓彩手机”。1999年,一位来自四川偏僻乡村的青年甘超在浙江温岭那个中国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发泄般地发出吼声——打造中国手机新形象。2000年,还是那个闽南人在央视誓言一做中国人自己的手机,实现国产手机复兴的梦想。此后带来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一片繁荣!2001年12月16日,一个叫阿福的年轻人在北京花都饭店207房间亢奋地向他的8个伙伴勾画了手机方案蓝图,四年后成功地登陆了纳斯达克股市。但是好景不常,2003年开始,跟风般的盲目生产造成了大量同质化的手机,堆积如山的库存无情地葬送了一个又一个手机豪杰。
2003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手机专著《手机风云》,当时我还在做记者,采访了大量的素材,记得当年只要你投身手机市场,哪怕只是促销员都很“可怕”:深圳一个普通手机促销员,平均一个月可以赚七八千块,“十一”一天光提成就可以拿一万块。一个厂商的深圳办事处主任生病住院,探病的人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整栋楼的过道都占满了,当初国家卫生部来检查的人还以为医院住进了哪位国家领导,后来才知道只是TCL办事处的一个负责人……可见当时手机多么疯狂。我也因此沾光,几乎日日在“天天渔港”胡吃海喝,《手机风云》也在一种亢奋中出版了。
2004年,MP3技术催生了一代手机新贵,引爆了手机产业新的革命;2005年,一场GPS手机大战却奄奄一息,MP4手机之火又燃烧不起来;2006年12月16日,一群胸怀大志的手机精英聚会手机之都,共同打造了中国手机渠道的超级航空母舰; 2007年冬天,被业内默认为深圳“手机教父”的闽南汉子已成老人,毅然战线急缩,转战房地产、迷你笔记本市场,寒风来临之前苹果出了iPhone,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央视率先喊杀山寨机,“手机之都”顿时变成“手机废都”。这是一条典型的手机发展史:走私机——三码机——五码机——山寨机——品牌机(走私艇——游击队——土八路——地下党——豪华游轮)。时代不一样了,天老是灰朦朦的,看不到春天。我开始呼唤:冬天,让我们一起取暖,好吗?
机会总是在关键时刻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手机市场发展史到底充满了哪些玄机?马哥和闽南汉子,还有那个四川袍哥完全采取“拿来主义”;阿福用猎狗精神运作手机方案公司,从彩屏替代黑白,到MP3音乐手机替代彩屏,再从摄像头手机变到TV手机,其商业模式迅速得到他人效仿,中国手机市场煽起层层同质化台风。殊不知,表面繁荣的手机市场却隐藏着无限的暗流和漩涡,看看各大数码城和通信市场慌了神的老板一台只赚一元或五元、像卖萝卜白菜一样抛售手机的无奈眼神,伴随着政府史无前例地推行“反洗钱法”,明眼人都明白一目前大量的手机新军大多数都是游击队、土八路、地下党,过去的手机“海军”被“扶正”而已,用他们已经玩了多年“三码”、“五码”手机的那些绝活去对付今天还在玩三码或五码山寨机的“地下党”,真可谓以毒攻毒!血流成河的时代已经来临,手机行业从竞争跨入了竞合时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树春!掌握核心技术或位于手机上游产业链的企业终于迎来春天,过去默默无声的中兴、华为笑到最后。手机的本质还是一个技术驱动型产品,手机厂商拥有多少知识产权,就决定他能走多远,手机的功能正逐渐转变为一个智能终端。而从用户需求来看,对于融合多种功能应用的要求也更加突出,用户需求的集中将直接导致产品设计、功能方面的统一。不注重研发和设计,注定春天的气息还很遥远。
这一个行业起起伏伏的人很多,我想对于一个产业来说是“十年磨一剑”,中国的国产手机从1997年开始做,我认为2007年应该开始可以做品牌了,但大家却都小心翼翼了。国产手机十年下来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我想既然是夹缝中求生存,一定是用夹缝的生存做法,就像老鼠和蚂蚁,大家看到老鼠和蚂蚁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所以到现在谁也灭绝不了它们,为什么?一个是瘦,一个是快,再就是团结。熊猫为什么不能在夹缝中生存呢?太胖消耗太多,据说熊猫每天吃竹子量是他体重的一半,所以熊猫现在成为国宝,太少了。
如果说还是以前两年的高返修率、高运营成本,和高内部运作成本,这样的话,这个行业是走到头了。如果说从公司内部的运作效率,能够抵挡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我相信这个行业是刚刚开始的。中国有句古话“自古玩苦少为难”,从一个事业的起点来讲没有吃过太多苦的人他的事业是做不下去的,一个产业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产业来得太容易,这个产业肯定是走不好的。这个行业需要一种精神,中国的传统,艰苦奋斗,不要急功近利。因为从这个行业来讲,快速赚钱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今年能够看到无论是电视手机还是第三代移动通讯启动,都不是暴利的状态。既然不是暴利,你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基础,前几年赚的钱现在买房子也好、炒股票也好,至少这个钱是受控的。一旦钱进入手机行业,自己的内部运营能力又掌控不了的时候你就会很危险。2009年一定会是一场更加残酷的淘汰赛。
大多数的人认为“江湖”就是一个地方,是一个概念很明确的地方,但在我的心目当中,“江湖”既是虚拟,也是真实的。“江湖”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意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永远理解不了“江湖”的真正意义。《手机江湖》这本书的封面我用了水墨来表达,在我看来,水墨和江湖都是中国一个很特别的因素,用水墨的飘渺来表现看似毫无硝烟,实则暗含争斗的手机江湖显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心情不同、境界不一样,他看到的江湖就不一样。
出版《手机江湖》,是责任也是释怀
在读书的时候,我就非常爱好文学,喜欢写写诗歌,偶而也能在校报和一些文学杂志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想起那略带羞涩的少年生活,至今回味起来也颇有几番滋味。那时候总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在湘江边上谈论人生的梦想,喝着酸味十足的啤酒,抒发对人生的豪言壮语,也常为各自不同的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常常都是口若悬河的我稍占上风。毕业参加工作,虽然做的也是文字工作,但离文学却渐行渐远。
进入手机行业实属偶然,那时刚做完一个采访,接到朋友的一个求助电话后,心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原来是一家手机厂商的发布会彩排,朋友想让我为他想些新点子。虽说我没什么大能耐,但胜在脑瓜子灵活,新点子一出,把朋友和公司老总都震住了,于是一场外行指导内行的手机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并取得了成功。这家手机厂商的老总对我刮目相看,甚至成了莫逆之交,第二天我便成了手机厂商的职业经理人。
跟爱情一样,喜欢一个职业没有理由。那时的我就像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男孩,一头扎进了“爱情的蜜缸”,而且从一而终——从开手机卖场到做手机品牌运作,从集成手机到现在的手机咨询,一路奔跑一路欢笑,一待就是十年。
那时的手机市场并不景气,特别是国产手机。用老前辈的话说就是:“手机的利润已经不像是前两年了,那时候手机的利润就像是刚生了孩子的少妇,奶水多得到处流;但今天的手机市场到处布满陷阱,就像进入原始森林,到处有狼。当然,整合得好,像中年女人的乳沟,挤一挤还是有的……”到后来洋品牌横行中国,国产手机的命运就像是风雨中的烛火,前后受敌,无一遮挡,时刻都有被浇灭的可能。不过却也奇怪,国产手机市场生生不息,无论什么时候都透着顽强的生命劲儿,就像是刚开口学说话的婴儿,体弱多病,却又极力地成长着。慢慢地,我对手机行业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就像是一个男人对待自己女人般。中国手机行业是包容性最大的一个行业,也是成功和失败最多的一个行业,成功的人一夜之间暴富,失败的人也可以从一夜暴富到一夜暴负。我的那份责任感告诉我,这个行业是很值得用一些文字记录下来的。也许在一百年以后。人们再翻阅这本书时会说:原来中国还有这样一群手机人。
《手机江湖》,一样的江湖,不一样的故事
《手机江湖》是一本记实小说,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的不仅是国产手机不屈不挠的发展史,也是国产手机人不折不扣的奋斗史。但既然是小说——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艺术虚构,里面确实有很多经历是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缩影,但也有相当的虚构成分。因此当书出版后,不少阅读过的业内朋友自动“对号入座”,纷纷向我询问是否在“影射”自己。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如果你在里面找到了一缕蛛丝,千万别较真,当看故事便是。既然是江湖,哪有平静之事嘛。
江湖的恩怨永远都少不了感情戏的陪衬,人都是感情种子,没有了情感的依托,人就是空壳一副。所以说到江湖,也不能不说一下里面的感情生活,我这本书塑造的男性人物都是敢赌敢拼、勇于进攻也敢于放弃的汉子:甘超——军人出身,大学时代跟他的同学下棋一盘盘赢,差不多赢了500块,但他想一直这样“杀”下去总会输一把的,他决定一盘定输赢,输的结果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懂得了“赌”要建立在有把握的基础上,并且不伤感情;吴天明——知人善用,想挖谁想炒谁非常果断,用自己的胸怀,使身边的勇士一个个流完最后一滴血,智慧掏空了人也掏干了,笑而离去;第三个人物是易江南,他不断地为手机产业服务。我最欣赏的便是他,他并没有从手机行业赚太多的钱,只是一直做咨询行业,为国产手机奔走呼号。有读者把他当成“中国手机行业的孙中山”,说起来好像有一点夸大,但事实上,他基本上是在为一种民族产业奔。当然还有一些女人,比如周云,许多人都说这个人物塑造得最成功,比较符合中国男人的审美观——她知书达礼、忍辱负重,知道怎样喜欢一个人,最后的时候该出手该怎么得到,都是很有讲究的。她从吴天明身边离职,然后比较有技巧地投身甘超,维持着两边的和谐。她宁愿他的男人抱着别的女人想她,都不愿他抱着她想别的女人,诠释女性精神的那种伟大与洒脱。
光荣与梦想,“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让我们一起回顾《手机江湖》中描述的十多年中国手机市场的风雨历程:1995年的那个冬天,一个姓马的哥们打着“飞的”来回广州番愚,用编织袋扛走一大堆“砖头”手机。1998年,三大洋巨头分别在北京、天津、南京向中国老百姓兜售大量的“手机鸦片”,同期,一个叫吴天明的闽南人,在南方小镇的一间普通厂房里,带着他的团队生产了第一台“中国人自己的靓彩手机”。1999年,一位来自四川偏僻乡村的青年甘超在浙江温岭那个中国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发泄般地发出吼声——打造中国手机新形象。2000年,还是那个闽南人在央视誓言一做中国人自己的手机,实现国产手机复兴的梦想。此后带来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一片繁荣!2001年12月16日,一个叫阿福的年轻人在北京花都饭店207房间亢奋地向他的8个伙伴勾画了手机方案蓝图,四年后成功地登陆了纳斯达克股市。但是好景不常,2003年开始,跟风般的盲目生产造成了大量同质化的手机,堆积如山的库存无情地葬送了一个又一个手机豪杰。
2003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手机专著《手机风云》,当时我还在做记者,采访了大量的素材,记得当年只要你投身手机市场,哪怕只是促销员都很“可怕”:深圳一个普通手机促销员,平均一个月可以赚七八千块,“十一”一天光提成就可以拿一万块。一个厂商的深圳办事处主任生病住院,探病的人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整栋楼的过道都占满了,当初国家卫生部来检查的人还以为医院住进了哪位国家领导,后来才知道只是TCL办事处的一个负责人……可见当时手机多么疯狂。我也因此沾光,几乎日日在“天天渔港”胡吃海喝,《手机风云》也在一种亢奋中出版了。
2004年,MP3技术催生了一代手机新贵,引爆了手机产业新的革命;2005年,一场GPS手机大战却奄奄一息,MP4手机之火又燃烧不起来;2006年12月16日,一群胸怀大志的手机精英聚会手机之都,共同打造了中国手机渠道的超级航空母舰; 2007年冬天,被业内默认为深圳“手机教父”的闽南汉子已成老人,毅然战线急缩,转战房地产、迷你笔记本市场,寒风来临之前苹果出了iPhone,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央视率先喊杀山寨机,“手机之都”顿时变成“手机废都”。这是一条典型的手机发展史:走私机——三码机——五码机——山寨机——品牌机(走私艇——游击队——土八路——地下党——豪华游轮)。时代不一样了,天老是灰朦朦的,看不到春天。我开始呼唤:冬天,让我们一起取暖,好吗?
机会总是在关键时刻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手机市场发展史到底充满了哪些玄机?马哥和闽南汉子,还有那个四川袍哥完全采取“拿来主义”;阿福用猎狗精神运作手机方案公司,从彩屏替代黑白,到MP3音乐手机替代彩屏,再从摄像头手机变到TV手机,其商业模式迅速得到他人效仿,中国手机市场煽起层层同质化台风。殊不知,表面繁荣的手机市场却隐藏着无限的暗流和漩涡,看看各大数码城和通信市场慌了神的老板一台只赚一元或五元、像卖萝卜白菜一样抛售手机的无奈眼神,伴随着政府史无前例地推行“反洗钱法”,明眼人都明白一目前大量的手机新军大多数都是游击队、土八路、地下党,过去的手机“海军”被“扶正”而已,用他们已经玩了多年“三码”、“五码”手机的那些绝活去对付今天还在玩三码或五码山寨机的“地下党”,真可谓以毒攻毒!血流成河的时代已经来临,手机行业从竞争跨入了竞合时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树春!掌握核心技术或位于手机上游产业链的企业终于迎来春天,过去默默无声的中兴、华为笑到最后。手机的本质还是一个技术驱动型产品,手机厂商拥有多少知识产权,就决定他能走多远,手机的功能正逐渐转变为一个智能终端。而从用户需求来看,对于融合多种功能应用的要求也更加突出,用户需求的集中将直接导致产品设计、功能方面的统一。不注重研发和设计,注定春天的气息还很遥远。
这一个行业起起伏伏的人很多,我想对于一个产业来说是“十年磨一剑”,中国的国产手机从1997年开始做,我认为2007年应该开始可以做品牌了,但大家却都小心翼翼了。国产手机十年下来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我想既然是夹缝中求生存,一定是用夹缝的生存做法,就像老鼠和蚂蚁,大家看到老鼠和蚂蚁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所以到现在谁也灭绝不了它们,为什么?一个是瘦,一个是快,再就是团结。熊猫为什么不能在夹缝中生存呢?太胖消耗太多,据说熊猫每天吃竹子量是他体重的一半,所以熊猫现在成为国宝,太少了。
如果说还是以前两年的高返修率、高运营成本,和高内部运作成本,这样的话,这个行业是走到头了。如果说从公司内部的运作效率,能够抵挡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我相信这个行业是刚刚开始的。中国有句古话“自古玩苦少为难”,从一个事业的起点来讲没有吃过太多苦的人他的事业是做不下去的,一个产业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产业来得太容易,这个产业肯定是走不好的。这个行业需要一种精神,中国的传统,艰苦奋斗,不要急功近利。因为从这个行业来讲,快速赚钱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今年能够看到无论是电视手机还是第三代移动通讯启动,都不是暴利的状态。既然不是暴利,你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基础,前几年赚的钱现在买房子也好、炒股票也好,至少这个钱是受控的。一旦钱进入手机行业,自己的内部运营能力又掌控不了的时候你就会很危险。2009年一定会是一场更加残酷的淘汰赛。
大多数的人认为“江湖”就是一个地方,是一个概念很明确的地方,但在我的心目当中,“江湖”既是虚拟,也是真实的。“江湖”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意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永远理解不了“江湖”的真正意义。《手机江湖》这本书的封面我用了水墨来表达,在我看来,水墨和江湖都是中国一个很特别的因素,用水墨的飘渺来表现看似毫无硝烟,实则暗含争斗的手机江湖显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心情不同、境界不一样,他看到的江湖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