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08-到201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来江西省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的背景下,我省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选择了返乡。跟随着我省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一起流动的还有另一类特殊人群——农民工子女。总的来看这些流动子女的教育衔接有一些极具共性的相似之处。本文在广泛搜集了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个案访谈资料记录的前提下,从返乡农民工子女及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个视角出发,阐述江西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政策
【中图分类号】G410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江西籍农民工总量达1016.7万人,比上年增长2%。全省外出农民工744.6万人。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从业的203.4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增长11.8%。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选择返回家乡。返乡农民工数量正不断上升,其子女的教育衔接问题在江西省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返乡子女教育的衔接直接影响着我省教育质量,成为我省的一大教育问题。本调查对解决这一问题具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江西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
1.辍学时有发生,教育衔接不稳,成绩普遍较差。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返乡农民工家庭中有些子女辍学在家,或者已经开始从事生产劳动。对于已入学的返乡子女来说,受教育地点的他们不得不适应新环境。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遭遇同学的排斥,多数流动子女不合群,性格较为孤僻[1]。很大一部分返乡子女有环境融入困难等问题。在个案访谈调查发现,流动子女的成绩往往相对较差,而且极不稳定。
2.教育资源紧缺,教育模式地区差异大。
从学校而言,目前江西省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紧缺,尤其是一些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省市重点学校,入校的名额较少,生活费用等开支较大。乡镇学校虽门槛相对较低,但基础设施较差。课程上也有差异,如在广东省从入学甚至学前就开始学习英语,在个案访谈中了解到江西省英语是从三年级以上开始。各省在教育模式差异很大。
3.户籍制度造成的教育衔接群体数量大
从社会角度而言,影响返乡子女教育衔接的主要原因是户籍制度。我国各省虽然陆续出台了异地中高考的方案,但始终无法打破户籍制度这一壁垒。尤其是在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门槛很高。每年到了中考和高考,外省农民工子女不得不返回江西参加考试。此外,在外省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不仅无法享受到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的资金支持,也无法享有就读地的教育资金支持。户籍造成的教育的不公平,無疑是对他们变相的剥夺。
4.政府管理难度大,针对性措施出台少。
从政府的层面来看,江西省各地区虽然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但目前仅仅只能对解决入学问题本身有一定的作用,对更深入地解决返乡女的教育衔接问题仍然收效甚微。赖于这一群体流动性和分散性,政府管理难度大相关的政策出台也不多,资金投入分配也不尽合理。政府对这一问题缺少关注,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的问题并不能被纳入政府工作的优先考虑选项。
二、江西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面临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家长观念淡薄,家庭教育粗放
家庭经济能力在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农民工家长所从事的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工资较低,经济来源单一。他们返乡之后,农田等传统的生产生活资料大多已经闲置荒废。在购置生产生活的劳动资料的同时,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产生的开支也会成为家庭经济的负担。
返乡农民工家庭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子女的教育多是粗放型的。他们的沟通管教方式单一,且较为粗暴。他们大多十分关心子女成绩,一旦成绩有所波动,甚至直接进行打骂责备。这常常使返乡子女处于压抑紧张的环境之中。
在家长的观念和其子女的心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在于都县个案访谈中发现,有些家长的教育观相对念淡薄,返乡后让子女放弃继续学习,转而参加生产劳作增加家庭的显性经济来源。这直接造成子女教育衔接的中断。返乡的农民工子女在择校入学后,很容易被“农民工子女”标签化。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的自卑心理,拒绝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返乡子女人群中。
2.择校费用高选择范围少,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教学方式地区差异大
返乡子女顺利入学是流动子女教育衔接的关键点。公办学校中省市重点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高,但教学资源有限,各种附带费用高。一般的返乡民工子女很难有经济实力入校就读。公办学校中还有一类是地区乡镇学校,这类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较差,但返乡子女绝大部分就是在这类学校就读。其次是民办学校,也被称为私立学校,赖于办学成本等因素这类学校费用昂贵,不适合返乡子女就读。最后是农民工子女学校,资金投入的不足和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办学条件和质量普遍较差,且多在省会南昌,对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在返乡子女教育衔接上就出现这样的困境:适合自己的好学校进不了,进乡镇学校却又受其基础条件制约,无法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如高安一中学食堂无桌椅,千余名学生只能站着就餐[2]。
另一方面,我国各地区教学体系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差异上。教材的不同增加了教育衔接的难度。在课程设置上,个案访谈中了解到,在省外如广东发达地区英语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开设,且内容由易到难过渡平缓,而我省几乎所有乡镇地区小学和赣州市于都县的学校一样,大多在三年级以后才开设,英语的起点较高难道较大。给子女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困难。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影响到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质量的因素。
3.户籍限制多,社会融入难。
从社会层面来说,我国户籍制度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和教育的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对返乡农民工家庭的个案访谈中,他们明确提到在省外参加中考高考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小学升初中时,分数要超过当地学生很多分,才可能有资格进入公立初中学校,而且名额很少。中考高考时他们都必须返回江西省参加考试。也就是说户籍制度本身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返乡流动子女。 社会融入问题体现在返乡子女自身的环境融入问题上。返乡后他们需要再社会化这样一个过渡的过程,一旦这一过程出现问题他们很容易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对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在心理和性格上他们往往极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恐惧,甚至自卑,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等负面情况[3]。
4.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平衡
政府层面而言,返乡农民工子女数据信息统计以及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其分散性和不稳定性都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相关的确切信息难以捕捉,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信息数据的统计。教育资源尤其是教育资金的优化配置也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省虽然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资金的投入,全省共投入“4个50亿级”教育专项工程用于义务教育[4]。但使用的公平性,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等问题,仍然值得关注。与省市重点学校相比数量庞大的地区乡镇学校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但这一类学校正是承接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的主体。遗憾的是这类学校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教学质量,相对而言,都要远远逊色于省市重点学校。资金的盲目投入甚至出现“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尴尬局面。
三.解决江西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举措
1.转变家长思想观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家庭经济收入
面对辍学家庭,工作的重点是进行疏导,可以选择当地学校老师就近入户调查宣传,采取为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等方式,逐步改变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让辍学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做好教育最基本的衔接;对已经入学的返乡子女要做好心理疏导,提升返乡女教育衔接的质量。
对粗放型教育管理的家庭,学校可以以开家长会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和宣传。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促进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往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家庭教育有效发挥其在返乡子女教育衔接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返乡农民工家庭的经济实力是解决其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一条极为有效的方法。这需要当地的人力资源劳动就业部门,积极参与组织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和再就业。使经济来源多元化,进而提升整个家庭的经济实力。促进返乡子女的再教育,实现教育的良好衔接。
2.简化入学手续,公平分配资源,关注心理健康
学校是承接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主体。首先要简化返乡子女入学的各项手续。对中途插入的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公平地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在校外,应由学校对本地区的流动子女入学情况进行定期调查监督,保护返乡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校内,成立心理疏导室密切关注返乡子女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去标签化。学校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当避免使用“农民工子女”等这样一类字眼。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类群体的特殊性。
此外学校应当注意到本身与外省的教材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的区别。对个别返乡子女可由老师和他们形成一对一的重点关注对象。在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心理辅导,课程学习等方面给予帮助。对返乡子女数量较多且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班级,特殊处理。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解决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最好办法,无非是尽可能地使返乡子女群体的数量不断下降。目前不仅我省,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户籍改革正在打破异地教育的种种束缚,可以大量减少返乡子女,这会大大减轻了返乡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压力。
对于农民工子女返乡后的社会融入问题,应该有效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组织。例如當返乡子女出现环境不适应,心理健康障碍,人际交往困难时,学校和家庭可以联系专业的社工采取心理疏导,素质拓展等专业方法解决环境融入这一问题。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引进驻校社工。形成一套解决此类问题的多方合作的模式。这对解决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问题有很强的社会价值。
4.优化教育资金配置,建立多方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相关政策
不管是返乡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解决,还是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教育投入不能仅仅停留在金额的盲目增加上,政府更应该对资金合理分配进行评估给出细致的计划。政府要兼顾大局,考虑到地区乡镇学校承担了我省大量返乡子入学继续接受教育,占用了当地较多的额外教育资源这一现实问题。并向这些地区的学校给出一定资金投入和政策的倾斜,而不是一味儿粗放地管理分配教育投入资金。
政府也应当探索一条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模式,与学校建立起受教育的流动子女信息交流平台。做好对包括返乡农民工子女在内的流动学生的管理工作。在保障返乡子女教育权益的同时也能对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现实支撑。
最后是政府应当避开自身工作的盲点。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注意到各省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成绩考核方式都不尽相同。教育部门应当对这一客观情况做出深入仔细的研究,对传统的教学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尽量做到和外省衔接时能够平稳过渡。这对于解决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问题,是最为切实可行,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文博.试析农民工流动儿童的教育衔接问题.南都学坛[j](人文科学学报)2012.7
[2]中国江西网.江西高安一中学食堂无桌椅 千余名学生站着就餐2015.3.20。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5/03/19/013698758.shtml
[3]杨文丽.返乡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县C镇为例[d].2010.5
[4]江西省统计局网站.2014年我省教育经费投入稳步提高2015.2.26http://www.jiangxi.gov.cn/xzx/jxyw/tjyw/201502/t20150206_1121119.html
作者简介:罗业文,1994.4.10,南昌航空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指导老师:李立文,女,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社会工作。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政策
【中图分类号】G410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江西籍农民工总量达1016.7万人,比上年增长2%。全省外出农民工744.6万人。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从业的203.4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增长11.8%。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选择返回家乡。返乡农民工数量正不断上升,其子女的教育衔接问题在江西省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返乡子女教育的衔接直接影响着我省教育质量,成为我省的一大教育问题。本调查对解决这一问题具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江西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
1.辍学时有发生,教育衔接不稳,成绩普遍较差。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返乡农民工家庭中有些子女辍学在家,或者已经开始从事生产劳动。对于已入学的返乡子女来说,受教育地点的他们不得不适应新环境。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遭遇同学的排斥,多数流动子女不合群,性格较为孤僻[1]。很大一部分返乡子女有环境融入困难等问题。在个案访谈调查发现,流动子女的成绩往往相对较差,而且极不稳定。
2.教育资源紧缺,教育模式地区差异大。
从学校而言,目前江西省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紧缺,尤其是一些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省市重点学校,入校的名额较少,生活费用等开支较大。乡镇学校虽门槛相对较低,但基础设施较差。课程上也有差异,如在广东省从入学甚至学前就开始学习英语,在个案访谈中了解到江西省英语是从三年级以上开始。各省在教育模式差异很大。
3.户籍制度造成的教育衔接群体数量大
从社会角度而言,影响返乡子女教育衔接的主要原因是户籍制度。我国各省虽然陆续出台了异地中高考的方案,但始终无法打破户籍制度这一壁垒。尤其是在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门槛很高。每年到了中考和高考,外省农民工子女不得不返回江西参加考试。此外,在外省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不仅无法享受到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的资金支持,也无法享有就读地的教育资金支持。户籍造成的教育的不公平,無疑是对他们变相的剥夺。
4.政府管理难度大,针对性措施出台少。
从政府的层面来看,江西省各地区虽然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但目前仅仅只能对解决入学问题本身有一定的作用,对更深入地解决返乡女的教育衔接问题仍然收效甚微。赖于这一群体流动性和分散性,政府管理难度大相关的政策出台也不多,资金投入分配也不尽合理。政府对这一问题缺少关注,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的问题并不能被纳入政府工作的优先考虑选项。
二、江西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面临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家长观念淡薄,家庭教育粗放
家庭经济能力在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农民工家长所从事的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工资较低,经济来源单一。他们返乡之后,农田等传统的生产生活资料大多已经闲置荒废。在购置生产生活的劳动资料的同时,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产生的开支也会成为家庭经济的负担。
返乡农民工家庭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子女的教育多是粗放型的。他们的沟通管教方式单一,且较为粗暴。他们大多十分关心子女成绩,一旦成绩有所波动,甚至直接进行打骂责备。这常常使返乡子女处于压抑紧张的环境之中。
在家长的观念和其子女的心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在于都县个案访谈中发现,有些家长的教育观相对念淡薄,返乡后让子女放弃继续学习,转而参加生产劳作增加家庭的显性经济来源。这直接造成子女教育衔接的中断。返乡的农民工子女在择校入学后,很容易被“农民工子女”标签化。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的自卑心理,拒绝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返乡子女人群中。
2.择校费用高选择范围少,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教学方式地区差异大
返乡子女顺利入学是流动子女教育衔接的关键点。公办学校中省市重点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高,但教学资源有限,各种附带费用高。一般的返乡民工子女很难有经济实力入校就读。公办学校中还有一类是地区乡镇学校,这类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较差,但返乡子女绝大部分就是在这类学校就读。其次是民办学校,也被称为私立学校,赖于办学成本等因素这类学校费用昂贵,不适合返乡子女就读。最后是农民工子女学校,资金投入的不足和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办学条件和质量普遍较差,且多在省会南昌,对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在返乡子女教育衔接上就出现这样的困境:适合自己的好学校进不了,进乡镇学校却又受其基础条件制约,无法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如高安一中学食堂无桌椅,千余名学生只能站着就餐[2]。
另一方面,我国各地区教学体系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差异上。教材的不同增加了教育衔接的难度。在课程设置上,个案访谈中了解到,在省外如广东发达地区英语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开设,且内容由易到难过渡平缓,而我省几乎所有乡镇地区小学和赣州市于都县的学校一样,大多在三年级以后才开设,英语的起点较高难道较大。给子女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困难。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影响到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质量的因素。
3.户籍限制多,社会融入难。
从社会层面来说,我国户籍制度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和教育的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对返乡农民工家庭的个案访谈中,他们明确提到在省外参加中考高考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小学升初中时,分数要超过当地学生很多分,才可能有资格进入公立初中学校,而且名额很少。中考高考时他们都必须返回江西省参加考试。也就是说户籍制度本身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返乡流动子女。 社会融入问题体现在返乡子女自身的环境融入问题上。返乡后他们需要再社会化这样一个过渡的过程,一旦这一过程出现问题他们很容易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对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在心理和性格上他们往往极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恐惧,甚至自卑,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等负面情况[3]。
4.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平衡
政府层面而言,返乡农民工子女数据信息统计以及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其分散性和不稳定性都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相关的确切信息难以捕捉,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信息数据的统计。教育资源尤其是教育资金的优化配置也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省虽然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资金的投入,全省共投入“4个50亿级”教育专项工程用于义务教育[4]。但使用的公平性,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等问题,仍然值得关注。与省市重点学校相比数量庞大的地区乡镇学校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但这一类学校正是承接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的主体。遗憾的是这类学校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教学质量,相对而言,都要远远逊色于省市重点学校。资金的盲目投入甚至出现“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尴尬局面。
三.解决江西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举措
1.转变家长思想观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家庭经济收入
面对辍学家庭,工作的重点是进行疏导,可以选择当地学校老师就近入户调查宣传,采取为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等方式,逐步改变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让辍学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做好教育最基本的衔接;对已经入学的返乡子女要做好心理疏导,提升返乡女教育衔接的质量。
对粗放型教育管理的家庭,学校可以以开家长会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和宣传。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促进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往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家庭教育有效发挥其在返乡子女教育衔接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返乡农民工家庭的经济实力是解决其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一条极为有效的方法。这需要当地的人力资源劳动就业部门,积极参与组织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和再就业。使经济来源多元化,进而提升整个家庭的经济实力。促进返乡子女的再教育,实现教育的良好衔接。
2.简化入学手续,公平分配资源,关注心理健康
学校是承接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主体。首先要简化返乡子女入学的各项手续。对中途插入的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公平地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在校外,应由学校对本地区的流动子女入学情况进行定期调查监督,保护返乡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校内,成立心理疏导室密切关注返乡子女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去标签化。学校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当避免使用“农民工子女”等这样一类字眼。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类群体的特殊性。
此外学校应当注意到本身与外省的教材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的区别。对个别返乡子女可由老师和他们形成一对一的重点关注对象。在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心理辅导,课程学习等方面给予帮助。对返乡子女数量较多且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班级,特殊处理。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解决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最好办法,无非是尽可能地使返乡子女群体的数量不断下降。目前不仅我省,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户籍改革正在打破异地教育的种种束缚,可以大量减少返乡子女,这会大大减轻了返乡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压力。
对于农民工子女返乡后的社会融入问题,应该有效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组织。例如當返乡子女出现环境不适应,心理健康障碍,人际交往困难时,学校和家庭可以联系专业的社工采取心理疏导,素质拓展等专业方法解决环境融入这一问题。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引进驻校社工。形成一套解决此类问题的多方合作的模式。这对解决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问题有很强的社会价值。
4.优化教育资金配置,建立多方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相关政策
不管是返乡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解决,还是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教育投入不能仅仅停留在金额的盲目增加上,政府更应该对资金合理分配进行评估给出细致的计划。政府要兼顾大局,考虑到地区乡镇学校承担了我省大量返乡子入学继续接受教育,占用了当地较多的额外教育资源这一现实问题。并向这些地区的学校给出一定资金投入和政策的倾斜,而不是一味儿粗放地管理分配教育投入资金。
政府也应当探索一条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模式,与学校建立起受教育的流动子女信息交流平台。做好对包括返乡农民工子女在内的流动学生的管理工作。在保障返乡子女教育权益的同时也能对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现实支撑。
最后是政府应当避开自身工作的盲点。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注意到各省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成绩考核方式都不尽相同。教育部门应当对这一客观情况做出深入仔细的研究,对传统的教学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尽量做到和外省衔接时能够平稳过渡。这对于解决我省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衔接问题,是最为切实可行,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文博.试析农民工流动儿童的教育衔接问题.南都学坛[j](人文科学学报)2012.7
[2]中国江西网.江西高安一中学食堂无桌椅 千余名学生站着就餐2015.3.20。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5/03/19/013698758.shtml
[3]杨文丽.返乡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县C镇为例[d].2010.5
[4]江西省统计局网站.2014年我省教育经费投入稳步提高2015.2.26http://www.jiangxi.gov.cn/xzx/jxyw/tjyw/201502/t20150206_1121119.html
作者简介:罗业文,1994.4.10,南昌航空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指导老师:李立文,女,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