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中医教学的特点出发,通过具体例子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中医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关键词:高职;案例教学法;中医教学
一、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间久远,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影响深刻,对于自小接受现代哲学和科学熏陶的年轻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难度。特别是职业院校非中医类专业的学生,由于课时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和理论,甚至达到“问病荐药”的水平可谓难上加难。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快速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增强学习中医的自觉性,对学生掌握中医思维产生了积极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实践
(一)以常见病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刚刚迈进大学的年轻学子,大多经历过失眠的痛苦,笔者以失眠的中医治疗作为开场白,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并顺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中医,从而对中医产生兴趣。
案例一:桂枝汤巧治失眠。
病例介绍:卢某,男,22岁,患失眠多年,前医曾以西药安定、舒乐安定治疗,用量逐渐加大,已形成依赖,停药即失眠;并以中药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长期调理效果不显。经仔细询问,方知患者夜半子时汗出甚,遂以桂枝汤加味调和阴阳,三剂即愈。
分析:根据中医阴阳理论,夜半子时是阴气至盛、阳气始长,即阴阳转化、交接的时间,如果阴阳转化交接顺利,则如常人。该案例子时汗出甚,证明阴阳交接不顺(即阴阳不和),阳不护阴则汗液外泄;又汗为心之外液,长期汗出影响心之藏神功能,则失眠。该案例病之本在阴阳不和,故用桂枝汤调和阴阳,立竿见影;而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常用的中药安神方剂,由于偏重于养心则疗效欠佳。
本案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阴阳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提前了解心与汗、心与神明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心的生理病理功能打下了基础。对处方的简要分析,使学生明白了中医强调是对证型而不是对病症,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教科书上强调的“问病荐药”实为“辨证荐药”。
(二)以疗效促进学生学习中医的自觉性。
疗效是中医存在的根本,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中医自觉性的动力。好的案例不仅可以鼓舞学生的学习劲头,对掌握中医理论也有莫大帮助。
案例二:年轻“10岁”的奥秘。
病例介绍:郭某,男,81岁。素患慢性气管炎,近年肺功能下降明显,稍有活动即气喘吁吁。2012年春节前因“感冒、肺炎”前往西医院接受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一周后尽管烧退、咳嗽减,但变得非常虚弱: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说话语声低微,食欲差,饭后腹胀,活动能力较病前进一步下降。笔者予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治疗两个月,不只饭量增加,肺功能也明显改善,体力明显恢复。
分析:该案例年逾八十,五脏功能已处于走下坡路状态。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下降,活动后气喘吁吁,说明患者肺气本虚,“子盗母气”则脾气也弱,该案例的基本病机为肺脾气虚。复因点滴抗生素,致脾气进一步受损,所以出现饭量小,饭后腹胀等脾虚气滞的症状。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健脾益气,理气除胀,一方面可以直接缓解食欲差、饭后腹胀等症状;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相生原理,培土即可生金,通过补脾气可达到益肺气之目的,所以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由于体力、精神状态都恢复到十年前的状态,是故患者感觉自己年轻了“10岁”。
本案例的神奇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的自觉性和动力;加深了学生对五行相生原理的理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的含义。对后续将学的香砂六君子丸的功效适应症也有初步的了解。
(三)运用中国文化启迪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术语都可以从中医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相反,运用中国文化去解释中医疗效,对启迪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判断疾病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案例三:水来土掩,鼻渊不治肺治脾。
病例介绍:董某,男,44岁,教师,患慢性鼻窦炎(鼻渊)20余年,一直未能根治,晨起必打喷嚏,流清稀涕,非常不雅,并常因喝冷饮加重。予补中益气丸合理中丸调理半个月,症状明显缓解,一个月后因同事聚会再喝冰啤酒,也没有出现流涕症状。
分析: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慢性鼻窦炎及其主症流涕、打喷嚏显然和肺失宣降有关。冰啤酒酒性属寒易伤阳,酒质属水易生湿,该患者常因喝冰啤酒加重,证明和脾阳不足也有关。一方面,土生金,脾阳不足生金能力减弱,则可致或加重肺气虚;另一方面,土克水,流涕乃土虚不能制水之征。本案例的根本病机在于脾阳不足,从而导致肺气虚和鼻涕生成过多。所以治疗上用中益气丸合理中丸温化脾土,不治肺而鼻涕自止,鼻渊自愈,此乃水来土掩之理。
本案例临床表现属肺系,治疗却从脾入手,显然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根据中医相生相克理论进行说明,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水来土掩”是谁都知道的中国文化,经此一解释,所有学生都茅塞顿开了。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反思
案例教学法用于中医教学,已经有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病案的分析能力,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断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树立系统的中医辨证思维。但目前的案例教育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中医类专业开设。
高职高专非中医类专业,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像本科那样展开来进行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掌握并活用中医基本理论去“问病荐药”,是职教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笔者在职业院校非中医类专业中医教学中将案例教学导入其中,采用循循诱导、共同学习的方式,克服了课时少、学生中医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的矛盾,使多数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够熟练应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问病荐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郭霞珍,马淑然.中医案例教学实现若干关键环节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6,(1).
[2] 丛丽.案例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4).
[3] 刘晓燕,郭霞珍.案例教学法在中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12).
[4] 黄剑.典型案例教学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4).
[5] 都广礼,文小平,马福良. 方剂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
[6] 赵颖.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探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6).
[7] 丁元庆.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与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1,(1).
[8] 郭小青,王李雯,张淑珍.中医创新实验班运用案例教学对中医诊断成绩影响的分析[J].中医教育,2011,(2).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关键词:高职;案例教学法;中医教学
一、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间久远,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影响深刻,对于自小接受现代哲学和科学熏陶的年轻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难度。特别是职业院校非中医类专业的学生,由于课时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和理论,甚至达到“问病荐药”的水平可谓难上加难。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快速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增强学习中医的自觉性,对学生掌握中医思维产生了积极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实践
(一)以常见病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刚刚迈进大学的年轻学子,大多经历过失眠的痛苦,笔者以失眠的中医治疗作为开场白,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并顺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中医,从而对中医产生兴趣。
案例一:桂枝汤巧治失眠。
病例介绍:卢某,男,22岁,患失眠多年,前医曾以西药安定、舒乐安定治疗,用量逐渐加大,已形成依赖,停药即失眠;并以中药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长期调理效果不显。经仔细询问,方知患者夜半子时汗出甚,遂以桂枝汤加味调和阴阳,三剂即愈。
分析:根据中医阴阳理论,夜半子时是阴气至盛、阳气始长,即阴阳转化、交接的时间,如果阴阳转化交接顺利,则如常人。该案例子时汗出甚,证明阴阳交接不顺(即阴阳不和),阳不护阴则汗液外泄;又汗为心之外液,长期汗出影响心之藏神功能,则失眠。该案例病之本在阴阳不和,故用桂枝汤调和阴阳,立竿见影;而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常用的中药安神方剂,由于偏重于养心则疗效欠佳。
本案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阴阳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提前了解心与汗、心与神明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心的生理病理功能打下了基础。对处方的简要分析,使学生明白了中医强调是对证型而不是对病症,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教科书上强调的“问病荐药”实为“辨证荐药”。
(二)以疗效促进学生学习中医的自觉性。
疗效是中医存在的根本,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中医自觉性的动力。好的案例不仅可以鼓舞学生的学习劲头,对掌握中医理论也有莫大帮助。
案例二:年轻“10岁”的奥秘。
病例介绍:郭某,男,81岁。素患慢性气管炎,近年肺功能下降明显,稍有活动即气喘吁吁。2012年春节前因“感冒、肺炎”前往西医院接受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一周后尽管烧退、咳嗽减,但变得非常虚弱: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说话语声低微,食欲差,饭后腹胀,活动能力较病前进一步下降。笔者予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治疗两个月,不只饭量增加,肺功能也明显改善,体力明显恢复。
分析:该案例年逾八十,五脏功能已处于走下坡路状态。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下降,活动后气喘吁吁,说明患者肺气本虚,“子盗母气”则脾气也弱,该案例的基本病机为肺脾气虚。复因点滴抗生素,致脾气进一步受损,所以出现饭量小,饭后腹胀等脾虚气滞的症状。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健脾益气,理气除胀,一方面可以直接缓解食欲差、饭后腹胀等症状;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相生原理,培土即可生金,通过补脾气可达到益肺气之目的,所以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由于体力、精神状态都恢复到十年前的状态,是故患者感觉自己年轻了“10岁”。
本案例的神奇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的自觉性和动力;加深了学生对五行相生原理的理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的含义。对后续将学的香砂六君子丸的功效适应症也有初步的了解。
(三)运用中国文化启迪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术语都可以从中医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相反,运用中国文化去解释中医疗效,对启迪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判断疾病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案例三:水来土掩,鼻渊不治肺治脾。
病例介绍:董某,男,44岁,教师,患慢性鼻窦炎(鼻渊)20余年,一直未能根治,晨起必打喷嚏,流清稀涕,非常不雅,并常因喝冷饮加重。予补中益气丸合理中丸调理半个月,症状明显缓解,一个月后因同事聚会再喝冰啤酒,也没有出现流涕症状。
分析: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慢性鼻窦炎及其主症流涕、打喷嚏显然和肺失宣降有关。冰啤酒酒性属寒易伤阳,酒质属水易生湿,该患者常因喝冰啤酒加重,证明和脾阳不足也有关。一方面,土生金,脾阳不足生金能力减弱,则可致或加重肺气虚;另一方面,土克水,流涕乃土虚不能制水之征。本案例的根本病机在于脾阳不足,从而导致肺气虚和鼻涕生成过多。所以治疗上用中益气丸合理中丸温化脾土,不治肺而鼻涕自止,鼻渊自愈,此乃水来土掩之理。
本案例临床表现属肺系,治疗却从脾入手,显然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根据中医相生相克理论进行说明,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水来土掩”是谁都知道的中国文化,经此一解释,所有学生都茅塞顿开了。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反思
案例教学法用于中医教学,已经有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病案的分析能力,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断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树立系统的中医辨证思维。但目前的案例教育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中医类专业开设。
高职高专非中医类专业,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像本科那样展开来进行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掌握并活用中医基本理论去“问病荐药”,是职教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笔者在职业院校非中医类专业中医教学中将案例教学导入其中,采用循循诱导、共同学习的方式,克服了课时少、学生中医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的矛盾,使多数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够熟练应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问病荐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郭霞珍,马淑然.中医案例教学实现若干关键环节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6,(1).
[2] 丛丽.案例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4).
[3] 刘晓燕,郭霞珍.案例教学法在中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12).
[4] 黄剑.典型案例教学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4).
[5] 都广礼,文小平,马福良. 方剂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
[6] 赵颖.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探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6).
[7] 丁元庆.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与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1,(1).
[8] 郭小青,王李雯,张淑珍.中医创新实验班运用案例教学对中医诊断成绩影响的分析[J].中医教育,2011,(2).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