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给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使。而且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生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笔者近两年以针刺为主,配合推拿为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7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推拿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56—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给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生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笔者近两年以针刺为主,配合推拿为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7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47例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07年12月以来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5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程1天~6个月69例,6个月~1年63例,1年~2年15例。
1.2诊断依据: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腰椎CT扫描或MRI确诊;③年龄70岁以下。排除:①合并腰椎肿瘤、结核、骨折者;②严重中央型腰椎间盘脱出者;③合并腰椎管狭窄者;④其他原因引起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者;⑤年龄大于70岁者。
2 治疗方法
2.1针刺。选取穴位:取腰2—腰5夹脊穴、次髎、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及阿是穴为基本穴位。随症配穴:血瘀型配以隔俞、侠溪等;肾虚型配以肾俞、膀胱俞等;寒湿型配以风府、腰阳关等。刺法:夹脊穴、次髎均深刺1.5~2寸留针,环跳穴用“苍龟探穴法”使下肢抽动2~3次后留针,委中穴针刺时将下肢抬45度角捻转至下肢抽动2~3次后留针,阳陵泉、承山、悬钟及阿是穴常规针刺后留针。配用穴位隔俞、侠溪、风府、腰阳关用捻转泻法针刺;肾俞、膀胱俞用捻转补法针刺。随型选用2组主穴,以G5805型电针化采用疏密波(频率10~20次/分)15分钟,然后改用密波(频率80~100次/分)15分钟。此两种波型有消炎止痛作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其它穴位每隔10分钟手法行针1次,以加强针感。每日1次。
2.2推拿。用弹拨法、滚法、揉法等手法推拿双侧腰部、臀部及下肢。重点以点法或按法推拿患侧夹脊穴、膀胱俞、环跳、承山及阿是穴等肌肉紧张痉挛处,力度以患者耐受為度,点、按后要继用揉法施治。每日推拿1次,推拿时间为15分钟。
3 疗效及评定结果
3.1疗效评定(自拟)治愈:腰部或下肢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内未复发}显效:腰部及下肢症状全部消失,但在1年内复发;有效:腰部及下肢症状部分消失;无效:腰部及下肢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进一步发展。3.2
结果。1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以内为治愈50例(34%)。3个疗程~6个疗程治愈22例(15%),显效37例(25%),有效22例(15%),无效16例(11%)。总有效率89%。
4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坐臀风”等范畴,病因无外乎肾虚劳损,外伤血瘀,寒湿凝滞等。急性发病者多辨证为气滞血瘀,故取隔俞(血会隔俞)、侠溪(为足少阳之荥穴。《难经.六十八难》日:“荥主身热”临床多用荥穴治疗实证、热证、血瘀证);慢性发病者多辨证为劳损及寒湿,但肾虚为其根本,故取肾俞以调益肾气、祛除寒湿,取风府穴旨在祛风散寒,其与腰阳关同属督脉,共起宣导阳气的作用。腰2~腰5夹脊穴下为坐骨神经之神经根,针刺可通络活血止痛。次髂、环跳、委中、阿是穴、阳陵泉等是临床治疗本病之常用穴位。
推拿可松解腰腿肌肉紧张痉挛,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而增加盘外压力,从而使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机械受压状态,消除椎管内外无菌性炎症,抑制脊柱肌群紧张,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加强气血运行,促使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和受损组织修复。
综上所述,针刺和推拿并用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针蒯、推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肯定、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适合各级医院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推拿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56—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给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生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笔者近两年以针刺为主,配合推拿为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7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47例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07年12月以来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5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程1天~6个月69例,6个月~1年63例,1年~2年15例。
1.2诊断依据: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腰椎CT扫描或MRI确诊;③年龄70岁以下。排除:①合并腰椎肿瘤、结核、骨折者;②严重中央型腰椎间盘脱出者;③合并腰椎管狭窄者;④其他原因引起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者;⑤年龄大于70岁者。
2 治疗方法
2.1针刺。选取穴位:取腰2—腰5夹脊穴、次髎、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及阿是穴为基本穴位。随症配穴:血瘀型配以隔俞、侠溪等;肾虚型配以肾俞、膀胱俞等;寒湿型配以风府、腰阳关等。刺法:夹脊穴、次髎均深刺1.5~2寸留针,环跳穴用“苍龟探穴法”使下肢抽动2~3次后留针,委中穴针刺时将下肢抬45度角捻转至下肢抽动2~3次后留针,阳陵泉、承山、悬钟及阿是穴常规针刺后留针。配用穴位隔俞、侠溪、风府、腰阳关用捻转泻法针刺;肾俞、膀胱俞用捻转补法针刺。随型选用2组主穴,以G5805型电针化采用疏密波(频率10~20次/分)15分钟,然后改用密波(频率80~100次/分)15分钟。此两种波型有消炎止痛作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其它穴位每隔10分钟手法行针1次,以加强针感。每日1次。
2.2推拿。用弹拨法、滚法、揉法等手法推拿双侧腰部、臀部及下肢。重点以点法或按法推拿患侧夹脊穴、膀胱俞、环跳、承山及阿是穴等肌肉紧张痉挛处,力度以患者耐受為度,点、按后要继用揉法施治。每日推拿1次,推拿时间为15分钟。
3 疗效及评定结果
3.1疗效评定(自拟)治愈:腰部或下肢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内未复发}显效:腰部及下肢症状全部消失,但在1年内复发;有效:腰部及下肢症状部分消失;无效:腰部及下肢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进一步发展。3.2
结果。1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以内为治愈50例(34%)。3个疗程~6个疗程治愈22例(15%),显效37例(25%),有效22例(15%),无效16例(11%)。总有效率89%。
4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坐臀风”等范畴,病因无外乎肾虚劳损,外伤血瘀,寒湿凝滞等。急性发病者多辨证为气滞血瘀,故取隔俞(血会隔俞)、侠溪(为足少阳之荥穴。《难经.六十八难》日:“荥主身热”临床多用荥穴治疗实证、热证、血瘀证);慢性发病者多辨证为劳损及寒湿,但肾虚为其根本,故取肾俞以调益肾气、祛除寒湿,取风府穴旨在祛风散寒,其与腰阳关同属督脉,共起宣导阳气的作用。腰2~腰5夹脊穴下为坐骨神经之神经根,针刺可通络活血止痛。次髂、环跳、委中、阿是穴、阳陵泉等是临床治疗本病之常用穴位。
推拿可松解腰腿肌肉紧张痉挛,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而增加盘外压力,从而使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机械受压状态,消除椎管内外无菌性炎症,抑制脊柱肌群紧张,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加强气血运行,促使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和受损组织修复。
综上所述,针刺和推拿并用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针蒯、推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肯定、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适合各级医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