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知书”式的图书馆阅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广大读者的需求,而在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下所形成的“知人”型图书馆阅读模式备受追捧。本文从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出发,分析了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对图书馆阅读模式与服务模式的影响和变革。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阅读模式;图书馆阅读模式;影响
【作者单位】樊咏梅,浙江丽水市缙云县图书馆。
1934年出版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一书中首次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说法,其内涵为描述现代主义内部所发生的各项运动。从哲学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充满非常浓郁的哲学思想,并且伴随着奥利塔、福柯和海德格尔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研究与分析,后现代主义逐渐出现在美术、音乐、文学中,并对这些领域产生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1]。从发展特点分析,后现代主义积极追捧科学、技术与真理,自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否定性、破碎性和多元性成为其最具鲜明的代名词。从内容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解构,在《后现代转向》一书中,作者哈桑戏称:“后现代主义总是毁弃他人已建构之物。”[2]总而言之,在图书馆阅读方式中,后现代主义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创新了读者阅读方式,实现了阅读的跳跃性与间断性。
一、图书馆发展中后现代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
1.对经典进行解构
所谓经典主要是指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从后现代思维角度分析,后现代阅读方式实现了对传统与经典的解构,并且致使经典的权威性逐渐淡化。此外,从某种角度分析,经典的解构将大众文化转变为精英文化,各类享乐主义、空想主义逐渐跻身到主流文化之中,对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图书馆藏书结构产生影响。在图书馆的发展中,借阅量是检测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下,经典文本的阅读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各类大众喜爱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书籍借阅比重增大,对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图书流通速度产生影响。现如今,从图书流通速度角度分析,经典图书与流行图书的流通速度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并且大众文化、流行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图书的流通速度[3]。
2.对阅读方式进行解构
后现代阅读方式自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否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化对阅读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导致阅读呈现出主体性、跳跃性与间断性的特点。
根据《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可以得知,传统阅读方式的中心点是读者或者作者,读者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需要对内容进行理解与记忆,属于记忆导向型。而后现代阅读则以储存式为主,以提高知识的竞争能力为主。另外,后现代阅读方式追求表象化,对深刻的内容以及理性知识有所摒弃。这种方式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阅读相比较,是一种对传统阅读模式的颠覆。但是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读者积极参与到文本创作之中,阅读方式呈现出“读图”的趋势,各种类型的图说历史或者图说经典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同时,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出现与运用,导致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借阅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相反,电子文献的点击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甚至部分地区图书馆电子文献已经替代了纸质文献。另外,在近几年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电子文献因自身所具备的快捷、便利的特点获得人们的喜爱。
3.对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解构
图书馆服务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藏书”走向“用书”,虽然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是传统服务模式,还是现代服务模式,都是围绕“书”所进行的。从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现状分析,文献资源已经得到开发与利用,并且读者的阅读地位得到提升,形成“读者第一”的发展模式。其中,根据阮冈纳对图书馆“五定律”的认识得知,图书馆中每一本书都是有用的,图书馆中的每一个读者都有喜爱与追捧的书籍,图书馆中的每一本书都有阅读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图书馆现代服务模式所奉行的原则进行了体现与展现[4]。另外,在当下网络数字化的背景下,我国图书馆资源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
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不仅改变了图书阅读的方式,而且也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现如今,图书馆现代服务模式呈现出“价值中立”的趋势。在后现代阅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所谓的“价值中立”不被推崇,人的地位、人的价值是任何事物不能改变的,所以,在后现代阅读方式下,图书馆馆员的服务需要在特定价值观下进行。除此之外,在现代服务模式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为“我—他”,但是在后现代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格局转变为“我—你”。这种主体间性的建构主义能够将图书馆馆员与读者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两者的交流与沟通,并且也能将图书馆服务从“知书”转变为“知人”。
二、后现代阅读方式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
正如上文所言,后现代阅读方式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尊重读者的基本需求,形成“知人”的本质转变,将读者作为一个个体加以重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了变革。
1.创新图书馆服务观念,构建图书馆服务模式
从现代图书馆服务角度分析,读者的地位被忽略,人的重要性被湮灭,而后现代主义积极推崇真理,尊重人的地位,这致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图书馆开始秉持读者即一切的发展理念,将读者看作一个整体或群体,给予读者最为优质的阅读服务。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下,传统的服务模式会导致图书馆服务失去目标,丢失总体性,并且会让广大读者面临“一刀切”的服务状态,无法真正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5]。
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排除了读者的存在,并且服务的对象逐渐从人转变为其他事物,这样一来,人与服务会相隔,图书馆阅读服务也呈现出封闭性与预设性的特点。但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它将人的地位与重要性凸显出来,实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标。这种服务模式所具备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能够拉近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美国著名杂志《连线》主编安德森所提出的长尾理论真正改变了图书馆的发展局面,读者的地位不仅得到提升,并且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满足。
2.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从“知书”到“知人”的创新转变
要想真正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馆员需要实现从“知书”到“知人”的转变。从理论角度分析,所谓“知人”主要是指了解读者的基本需求,理解读者的阅读行为。读者的阅读行为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心理体验,由于每一个读者存在差异,所以阅读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后现代阅读中,读者的地位被提高,图书馆员需要尊重读者,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让读者在深入阅读的同时,能够把握好自己的阅读方向,清楚自己应该怎样阅读,应该阅读什么[6]。此外,图书馆馆员还要对读者的阅读阶段以及阅读态度有所了解,根据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兴趣和阅读类型进行细致分析,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保证阅读服务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图书馆馆员还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读者的隐性阅读需求,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是读者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的重要场所。自图书馆诞生以来,阅读方式与阅读服务一直是图书馆馆员的重点工作内容,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图书馆的阅读方式逐渐从“藏书”转变为“用书”,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逐渐从“知书”转变为“知人”。受到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图书馆馆员需要坚守自己的使命,尊重读者的阅读地位,真正做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争取将图书馆服务做得更好,实现图书馆的创新与转型。
[1]栾雪梅. 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 情报杂志,2010(S2):203-204.
[2]麦淑平.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图书馆阅读文化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9):18-20.
[3]黄丹俞. 跨媒体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趋势[J]. 图书与情报,2012(5):26-30.
[4]王虹. 图书馆阅读的行为角度研究——基于阅读困难群体问题的思考[J]. 图书情报知识,2014(1):83-89.
[5]周兵. 数字环境下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3(22):210-211.
[6]赵文升,江友霞,常思浩. 市场营销理念下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阅读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23):54-59.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阅读模式;图书馆阅读模式;影响
【作者单位】樊咏梅,浙江丽水市缙云县图书馆。
1934年出版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一书中首次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说法,其内涵为描述现代主义内部所发生的各项运动。从哲学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充满非常浓郁的哲学思想,并且伴随着奥利塔、福柯和海德格尔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研究与分析,后现代主义逐渐出现在美术、音乐、文学中,并对这些领域产生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1]。从发展特点分析,后现代主义积极追捧科学、技术与真理,自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否定性、破碎性和多元性成为其最具鲜明的代名词。从内容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解构,在《后现代转向》一书中,作者哈桑戏称:“后现代主义总是毁弃他人已建构之物。”[2]总而言之,在图书馆阅读方式中,后现代主义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创新了读者阅读方式,实现了阅读的跳跃性与间断性。
一、图书馆发展中后现代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
1.对经典进行解构
所谓经典主要是指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从后现代思维角度分析,后现代阅读方式实现了对传统与经典的解构,并且致使经典的权威性逐渐淡化。此外,从某种角度分析,经典的解构将大众文化转变为精英文化,各类享乐主义、空想主义逐渐跻身到主流文化之中,对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图书馆藏书结构产生影响。在图书馆的发展中,借阅量是检测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下,经典文本的阅读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各类大众喜爱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书籍借阅比重增大,对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图书流通速度产生影响。现如今,从图书流通速度角度分析,经典图书与流行图书的流通速度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并且大众文化、流行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图书的流通速度[3]。
2.对阅读方式进行解构
后现代阅读方式自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否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化对阅读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导致阅读呈现出主体性、跳跃性与间断性的特点。
根据《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可以得知,传统阅读方式的中心点是读者或者作者,读者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需要对内容进行理解与记忆,属于记忆导向型。而后现代阅读则以储存式为主,以提高知识的竞争能力为主。另外,后现代阅读方式追求表象化,对深刻的内容以及理性知识有所摒弃。这种方式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阅读相比较,是一种对传统阅读模式的颠覆。但是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读者积极参与到文本创作之中,阅读方式呈现出“读图”的趋势,各种类型的图说历史或者图说经典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同时,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出现与运用,导致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借阅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相反,电子文献的点击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甚至部分地区图书馆电子文献已经替代了纸质文献。另外,在近几年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电子文献因自身所具备的快捷、便利的特点获得人们的喜爱。
3.对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解构
图书馆服务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藏书”走向“用书”,虽然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是传统服务模式,还是现代服务模式,都是围绕“书”所进行的。从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现状分析,文献资源已经得到开发与利用,并且读者的阅读地位得到提升,形成“读者第一”的发展模式。其中,根据阮冈纳对图书馆“五定律”的认识得知,图书馆中每一本书都是有用的,图书馆中的每一个读者都有喜爱与追捧的书籍,图书馆中的每一本书都有阅读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图书馆现代服务模式所奉行的原则进行了体现与展现[4]。另外,在当下网络数字化的背景下,我国图书馆资源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
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不仅改变了图书阅读的方式,而且也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现如今,图书馆现代服务模式呈现出“价值中立”的趋势。在后现代阅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所谓的“价值中立”不被推崇,人的地位、人的价值是任何事物不能改变的,所以,在后现代阅读方式下,图书馆馆员的服务需要在特定价值观下进行。除此之外,在现代服务模式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为“我—他”,但是在后现代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格局转变为“我—你”。这种主体间性的建构主义能够将图书馆馆员与读者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两者的交流与沟通,并且也能将图书馆服务从“知书”转变为“知人”。
二、后现代阅读方式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
正如上文所言,后现代阅读方式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尊重读者的基本需求,形成“知人”的本质转变,将读者作为一个个体加以重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了变革。
1.创新图书馆服务观念,构建图书馆服务模式
从现代图书馆服务角度分析,读者的地位被忽略,人的重要性被湮灭,而后现代主义积极推崇真理,尊重人的地位,这致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图书馆开始秉持读者即一切的发展理念,将读者看作一个整体或群体,给予读者最为优质的阅读服务。在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下,传统的服务模式会导致图书馆服务失去目标,丢失总体性,并且会让广大读者面临“一刀切”的服务状态,无法真正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5]。
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排除了读者的存在,并且服务的对象逐渐从人转变为其他事物,这样一来,人与服务会相隔,图书馆阅读服务也呈现出封闭性与预设性的特点。但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它将人的地位与重要性凸显出来,实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标。这种服务模式所具备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能够拉近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美国著名杂志《连线》主编安德森所提出的长尾理论真正改变了图书馆的发展局面,读者的地位不仅得到提升,并且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满足。
2.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从“知书”到“知人”的创新转变
要想真正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馆员需要实现从“知书”到“知人”的转变。从理论角度分析,所谓“知人”主要是指了解读者的基本需求,理解读者的阅读行为。读者的阅读行为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心理体验,由于每一个读者存在差异,所以阅读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后现代阅读中,读者的地位被提高,图书馆员需要尊重读者,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让读者在深入阅读的同时,能够把握好自己的阅读方向,清楚自己应该怎样阅读,应该阅读什么[6]。此外,图书馆馆员还要对读者的阅读阶段以及阅读态度有所了解,根据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兴趣和阅读类型进行细致分析,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保证阅读服务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图书馆馆员还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读者的隐性阅读需求,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是读者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的重要场所。自图书馆诞生以来,阅读方式与阅读服务一直是图书馆馆员的重点工作内容,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图书馆的阅读方式逐渐从“藏书”转变为“用书”,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逐渐从“知书”转变为“知人”。受到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影响,图书馆馆员需要坚守自己的使命,尊重读者的阅读地位,真正做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争取将图书馆服务做得更好,实现图书馆的创新与转型。
[1]栾雪梅. 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 情报杂志,2010(S2):203-204.
[2]麦淑平.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图书馆阅读文化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9):18-20.
[3]黄丹俞. 跨媒体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趋势[J]. 图书与情报,2012(5):26-30.
[4]王虹. 图书馆阅读的行为角度研究——基于阅读困难群体问题的思考[J]. 图书情报知识,2014(1):83-89.
[5]周兵. 数字环境下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3(22):210-211.
[6]赵文升,江友霞,常思浩. 市场营销理念下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阅读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2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