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虔诚的心愿,山高水远见一面……”2016年2月6日,猴年春节前夕,南京火车站候车厅播放着蔡琴的歌曲《团圆》。
拿着刚打印出来的车票,听着应景的歌曲,一股暖流涌向老罗心间:“终于踏实了!”
他的家,沿着蜿蜒的轨道,就在前方。
归心似箭
老罗的家在四川省隆昌县,他家世代都是耕耘土地的农民。
2003年初,女儿罗阳出生,为了全家的生计,老罗离开家乡来到南京,在一家装修公司做木工。
对常年在外打拼的老罗而言,春节回家,是一年之中翘首期盼的时刻。
14点46分,候车厅里人潮涌动。老罗把车票含在嘴里,扛着几十斤重的行李,跟在人群的后面,一步一步地挤上火车。
这趟K1156列车始发站是上海,1140多人上车,到达南京时人数增加至1800余人。最拥挤时,硬座车厢无座乘客人数已占到有座乘客人数的70%。老罗属于前者,他笑着说:“站就站吧,只要能回家!”
15点16分,列车驶出站台,穿过山岭,越过江河,路过村庄……老罗的归家之心跟着列车一路狂奔。
20点30分,距离家还有1500多公里,老罗饿得有些胃痛。几番纠结之后,他向餐车车厢走去。路不长,只有百余米。“老乡,帮忙让个路!”走走停停,用了20多分钟,老罗终于挤到了餐车。
“老乡”,这样的称呼,不是随口一叫。他们与老罗一样,都是背井离乡的人。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成为建筑工人、环卫师傅、餐厅厨师……一头挑起“小家”生计,一头担起“大家”建设,这样的人,在中国,有2.47亿。
老罗说:“‘老乡’的称呼,让人感到亲切。”
看了看餐车里的饭菜价格,老罗又有些舍不得,只点了一个菜。吃完饭,他也不着急回去,有多次“春运经验”的他知道,餐车或许能容他度过一晚。老罗侥幸地趴在餐桌上,一觉直到天明。
2月7日,除夕,15点16分,在颠簸了24个小时之后,K1156次列车到达成都东站。
下火车之后,老罗直奔地铁站,经过两次换乘,赶到位于成都北站的客运中心。几经询问,车站工作人员告诉他,最后一班直达隆昌的大巴车已经开走。
老罗擦了擦脸上的汗,感到背上的行李越发沉重。“再晚都要回家!”他折回成都东站,买了就近班次的列车,又开始一路狂奔。
23点45分,老罗推开家门,女儿罗阳激动地冲向前,给老罗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妻子赶紧接过他背上的行李,一桌美味佳肴已经上桌,电视里的春晚还在直播……
“10,9,8,7,6,5,4,3,2,1,新年快乐,猴年吉祥!”回到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享受着团聚的时刻,一路的折腾,一年的辛苦,在老罗心里都化着了甘甜。
“不管家在哪里,不管家有多远,每逢春节,总要回家。”老罗说,“不管社会怎样变迁,那些扎进基因的骨肉召唤,不会泯灭。”
逆向迁徙
老罗从成都东站向隆昌县城狂奔时,北京西三环北路25号,刘静怡家的饺子刚刚出锅。
饺子皮是父亲亲手擀的,饺子馅是母亲亲手拌的,味道与老家的一模一样。端出热腾腾的饺子,挤在客厅的木桌旁,三口之家幸福四溢。
“北漂十年,第一次在他乡吃团圆饭,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 刘静怡说。
2005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刘静怡选择留在北京打拼,在一家金融公司从事翻译工作。刚工作时,一年之中有“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刘静怡至少能够保证每年回家两次。
2008年,“五一黄金周”缩短,分别设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放假的总时间变长,但对于像她这样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掰碎的假期”令回家变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
网上争抢往返车票,倒班争取提前回家,返岗之后加班补假……一连串“折腾”,换来的是与家人短暂的相处时光。
“回家路上累,回到家更累。”刘静怡说。
很多时候,刚刚踏上返乡的路途,刘静怡的微信就热闹起来,用 “炸开了锅”形容也不为过。同学聚会、闺蜜聚餐……春节七天,饭局连连,没有得到休息,没有真正地陪伴父母,“当夜深人静时,明明有很多话想絮叨,却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
乡土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根脉,滋养根脉繁茂的是至亲。俗语说,“年年新年过故乡,才使人生无憾事”,讲的便是“至亲陪伴”。当两亿多人同时奔赴异乡时,有人说,是越来越快的发展稀释了乡土的厚重。
可那些延续千年的文化与情感真的这么经不住打磨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放在两年前,刘静怡是不会同意父母到北京团圆的。坐不惯飞机的父母,坐火车来北京,至少需要23个小时。她舍不得他们如此奔波。
这次同意父母来,不是刘静怡的妥协,而是因为京渝高铁的开通。去年1月,京渝高铁通车后,往返两地的时间减半,当天出发当天就能抵达。
“难道不是社会的变迁、交通的发展,让乡土的厚重得到了更好的延续?”刘静怡说,“我们都是有福的人。”
那一个除夕夜,有家乡的味道,有父亲的臂膀,有妈妈的唠叨,有儿时快乐的回忆……
那一个除夕夜,刘静怡的父母第一次来到女儿生活的城市,走过她每天行走的路,体会她的喜怒哀乐。
心的距离近了,团圆的路有多远?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有家人的地方,便是家乡。
异乡的暖
刘静怡、老罗是可以归乡的人,但老甘不算。
2015年底,何苦陪着老甘,回到他在四川省邻水县的老家。
由于常年没有人居住,房屋的土墙出现了裂缝,显得有些支离破碎。走进厨房,揭开锅,一群蜘蛛沿着布满的蜘蛛网往外爬……除了红薯,家里什么都没有。别说团圆饭,想吃一顿热乎饭都是难事。
何苦是纪录片《最后的“棒棒”》的拍攝者,老甘跟他有着深厚的情谊。从2014年初何苦体验当“棒棒”开始,他就与老甘同住在重庆市渝中区自力巷52号,他们一起住一起吃,一起上街揽活。
在老甘的老家,何苦跟着老甘吃了七天的烤红薯,并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有出版社的朋友看见后,给他发来200元的红包,请他转交给老甘。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红包相继而来,他都交给了老甘。
老甘是一个惜财的人,但绝非贪财。
在重庆,与老甘经历相似的“棒棒”还有不少。何苦跟老甘商量,不再接受朋友的红包,把红包里多出的8000元钱用来搞一次团年宴,请60岁以上的“棒棒”来相聚。对这个提议,老甘一口答应。
年轻的时候,老甘离开四川到重庆闯荡,当起了“棒棒”。那时候,独特的地貌造就了“棒棒”这份职业,很是火爆。
老甘是重庆最早一批“棒棒”,也是最后一批“棒棒”。2015年底,老甘决定“退休”。
既然要离开生活了数十年的城市,又何必颇费周折地邀请那些可能今后往来很少的人?
因为,人情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寡淡。
中国的团圆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而“家人”的定义却多种多样。骨肉至亲、左邻右舍、老乡密友……那些相互给予慰藉、产生归属的人都被称为家人。女儿、妻子、父亲……是老罗、刘静怡的家人,对于老甘来说,这群“棒棒”便是家人,他们都是用肩膀挑起家庭重担的人。
2016年1月28日,猴年春节前夕。在重庆铁山坪的一个农家乐里,300多个“棒棒”围坐一起,享用了一餐饱含温情的团年饭。
“这是异乡的团年饭,”老甘很感谢何苦,“吃着,幸福!”
不止“棒棒”老甘,不止拍摄者何苦。其他城市,其他行业都有着各自的老甘、各自的何苦,每逢春节,他们在异乡吃着团圆饭,感受着异乡的暖。那些乡间里的“坝坝宴”,那些社区里的“百家宴”,或许,是最好的印证。
随着岁月更替、社会变迁,人们相聚的方式或许会变,但他们爱家乡、爱家人的情怀却不会变。
拿着刚打印出来的车票,听着应景的歌曲,一股暖流涌向老罗心间:“终于踏实了!”
他的家,沿着蜿蜒的轨道,就在前方。
归心似箭
老罗的家在四川省隆昌县,他家世代都是耕耘土地的农民。
2003年初,女儿罗阳出生,为了全家的生计,老罗离开家乡来到南京,在一家装修公司做木工。
对常年在外打拼的老罗而言,春节回家,是一年之中翘首期盼的时刻。
14点46分,候车厅里人潮涌动。老罗把车票含在嘴里,扛着几十斤重的行李,跟在人群的后面,一步一步地挤上火车。
这趟K1156列车始发站是上海,1140多人上车,到达南京时人数增加至1800余人。最拥挤时,硬座车厢无座乘客人数已占到有座乘客人数的70%。老罗属于前者,他笑着说:“站就站吧,只要能回家!”
15点16分,列车驶出站台,穿过山岭,越过江河,路过村庄……老罗的归家之心跟着列车一路狂奔。
20点30分,距离家还有1500多公里,老罗饿得有些胃痛。几番纠结之后,他向餐车车厢走去。路不长,只有百余米。“老乡,帮忙让个路!”走走停停,用了20多分钟,老罗终于挤到了餐车。
“老乡”,这样的称呼,不是随口一叫。他们与老罗一样,都是背井离乡的人。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成为建筑工人、环卫师傅、餐厅厨师……一头挑起“小家”生计,一头担起“大家”建设,这样的人,在中国,有2.47亿。
老罗说:“‘老乡’的称呼,让人感到亲切。”
看了看餐车里的饭菜价格,老罗又有些舍不得,只点了一个菜。吃完饭,他也不着急回去,有多次“春运经验”的他知道,餐车或许能容他度过一晚。老罗侥幸地趴在餐桌上,一觉直到天明。
2月7日,除夕,15点16分,在颠簸了24个小时之后,K1156次列车到达成都东站。
下火车之后,老罗直奔地铁站,经过两次换乘,赶到位于成都北站的客运中心。几经询问,车站工作人员告诉他,最后一班直达隆昌的大巴车已经开走。
老罗擦了擦脸上的汗,感到背上的行李越发沉重。“再晚都要回家!”他折回成都东站,买了就近班次的列车,又开始一路狂奔。
23点45分,老罗推开家门,女儿罗阳激动地冲向前,给老罗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妻子赶紧接过他背上的行李,一桌美味佳肴已经上桌,电视里的春晚还在直播……
“10,9,8,7,6,5,4,3,2,1,新年快乐,猴年吉祥!”回到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享受着团聚的时刻,一路的折腾,一年的辛苦,在老罗心里都化着了甘甜。
“不管家在哪里,不管家有多远,每逢春节,总要回家。”老罗说,“不管社会怎样变迁,那些扎进基因的骨肉召唤,不会泯灭。”
逆向迁徙
老罗从成都东站向隆昌县城狂奔时,北京西三环北路25号,刘静怡家的饺子刚刚出锅。
饺子皮是父亲亲手擀的,饺子馅是母亲亲手拌的,味道与老家的一模一样。端出热腾腾的饺子,挤在客厅的木桌旁,三口之家幸福四溢。
“北漂十年,第一次在他乡吃团圆饭,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 刘静怡说。
2005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刘静怡选择留在北京打拼,在一家金融公司从事翻译工作。刚工作时,一年之中有“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刘静怡至少能够保证每年回家两次。
2008年,“五一黄金周”缩短,分别设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放假的总时间变长,但对于像她这样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掰碎的假期”令回家变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
网上争抢往返车票,倒班争取提前回家,返岗之后加班补假……一连串“折腾”,换来的是与家人短暂的相处时光。
“回家路上累,回到家更累。”刘静怡说。
很多时候,刚刚踏上返乡的路途,刘静怡的微信就热闹起来,用 “炸开了锅”形容也不为过。同学聚会、闺蜜聚餐……春节七天,饭局连连,没有得到休息,没有真正地陪伴父母,“当夜深人静时,明明有很多话想絮叨,却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
乡土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根脉,滋养根脉繁茂的是至亲。俗语说,“年年新年过故乡,才使人生无憾事”,讲的便是“至亲陪伴”。当两亿多人同时奔赴异乡时,有人说,是越来越快的发展稀释了乡土的厚重。
可那些延续千年的文化与情感真的这么经不住打磨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放在两年前,刘静怡是不会同意父母到北京团圆的。坐不惯飞机的父母,坐火车来北京,至少需要23个小时。她舍不得他们如此奔波。
这次同意父母来,不是刘静怡的妥协,而是因为京渝高铁的开通。去年1月,京渝高铁通车后,往返两地的时间减半,当天出发当天就能抵达。
“难道不是社会的变迁、交通的发展,让乡土的厚重得到了更好的延续?”刘静怡说,“我们都是有福的人。”
那一个除夕夜,有家乡的味道,有父亲的臂膀,有妈妈的唠叨,有儿时快乐的回忆……
那一个除夕夜,刘静怡的父母第一次来到女儿生活的城市,走过她每天行走的路,体会她的喜怒哀乐。
心的距离近了,团圆的路有多远?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有家人的地方,便是家乡。
异乡的暖
刘静怡、老罗是可以归乡的人,但老甘不算。
2015年底,何苦陪着老甘,回到他在四川省邻水县的老家。
由于常年没有人居住,房屋的土墙出现了裂缝,显得有些支离破碎。走进厨房,揭开锅,一群蜘蛛沿着布满的蜘蛛网往外爬……除了红薯,家里什么都没有。别说团圆饭,想吃一顿热乎饭都是难事。
何苦是纪录片《最后的“棒棒”》的拍攝者,老甘跟他有着深厚的情谊。从2014年初何苦体验当“棒棒”开始,他就与老甘同住在重庆市渝中区自力巷52号,他们一起住一起吃,一起上街揽活。
在老甘的老家,何苦跟着老甘吃了七天的烤红薯,并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有出版社的朋友看见后,给他发来200元的红包,请他转交给老甘。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红包相继而来,他都交给了老甘。
老甘是一个惜财的人,但绝非贪财。
在重庆,与老甘经历相似的“棒棒”还有不少。何苦跟老甘商量,不再接受朋友的红包,把红包里多出的8000元钱用来搞一次团年宴,请60岁以上的“棒棒”来相聚。对这个提议,老甘一口答应。
年轻的时候,老甘离开四川到重庆闯荡,当起了“棒棒”。那时候,独特的地貌造就了“棒棒”这份职业,很是火爆。
老甘是重庆最早一批“棒棒”,也是最后一批“棒棒”。2015年底,老甘决定“退休”。
既然要离开生活了数十年的城市,又何必颇费周折地邀请那些可能今后往来很少的人?
因为,人情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寡淡。
中国的团圆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而“家人”的定义却多种多样。骨肉至亲、左邻右舍、老乡密友……那些相互给予慰藉、产生归属的人都被称为家人。女儿、妻子、父亲……是老罗、刘静怡的家人,对于老甘来说,这群“棒棒”便是家人,他们都是用肩膀挑起家庭重担的人。
2016年1月28日,猴年春节前夕。在重庆铁山坪的一个农家乐里,300多个“棒棒”围坐一起,享用了一餐饱含温情的团年饭。
“这是异乡的团年饭,”老甘很感谢何苦,“吃着,幸福!”
不止“棒棒”老甘,不止拍摄者何苦。其他城市,其他行业都有着各自的老甘、各自的何苦,每逢春节,他们在异乡吃着团圆饭,感受着异乡的暖。那些乡间里的“坝坝宴”,那些社区里的“百家宴”,或许,是最好的印证。
随着岁月更替、社会变迁,人们相聚的方式或许会变,但他们爱家乡、爱家人的情怀却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