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可见物理图片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好的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物理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进而能陶冶学生情操。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简称新教材)中就有很多物理意义非常深刻并且具有趣味性的插图,这些插图中有很多是具有很强的物理意义,有些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案例,有些是趣味性的反映物理本质。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这些插图,把插图和文字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图、说图、归纳和比较插图,由此来落实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读图能力,最终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以下是笔者在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对教材中部分插图的解读和探究,把插图改编成具有一定物理情景的题目,来巩固学生对图像、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实验等知识点的理解。
一、物理插图在物理图像教学中的迁移
例1 如图一(新教材必修1第13页插图)是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分布图,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能求出重庆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吗?说出你的方法,写出来、写清楚。自己动手操作下,测出长度来。
编题说明:教材中提出了测量铁路长度的方法。这是要求学生对地图能看懂,并能理解对应的就是[v12]图,是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物理真正的学以致用。
例2 如图二(新教材必修1第35页插图),如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相同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C.物体在t1内的平均速度小于[v12]
D.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加,速度也在增加
编题说明:该知识点是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延伸。学生须搞清楚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反映。插图给学生一种新的速度时间图像,让学生讨论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又从根本上理解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二、物理插图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迁移
例3 如图三(新教材必修1第10页插图)所示,对其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说“他在沿直线下落呀!”是假定自己不动的
B.乙说“他明明在沿曲线下落嘛。”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C.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只能选地面为参考系
D.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也一定不同
编题说明: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我总结参考系的知识。①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②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③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④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⑤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例4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如图四(新教材必修1第70页插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一现象较好的说明了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适用范围,如图可以说明牛顿运动定律在( )
A.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
B.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
C.惯性参考系成立,在非惯性参考系中不成立
D.惯性参考系不成立和非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
编题说明:教材巧妙的通过一幅插图就反映了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性,简洁又能说明问题,在漫画中轻松的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三、物理插图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迁移
例5 如图五(新教材必修1第88页插图)为一个小孩子与一个大力士“掰手腕”,下面关于两人之间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士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给大力士的力,所以小孩输了。
B.虽然小孩输了,但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所以两人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一样大的。
C.在相持阶段,大力士给小孩的力与小孩给大力士的力是一
对平衡力,所以才处于相持状态
D.以上说法均错误
编题说明:教材用一幅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游戏“掰手腕”来讨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小朋友输了”,给出一些选项让学生讨论,达到较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四、物理插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迁移
例6 如图六(新教材必修1第66页插图),为了探究力的合成规律,某同学用钩码通过定滑轮对橡皮条产生力的作用,把它拉长.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从甲乙图可知: ( )
A.F1和F2的合力一定等于5G
B.F1和F2的合力方向一定沿图中的虚线方向
C.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合力与分力满足平行四边形
D.实验中只要保证两次拉动时橡皮条伸长量相同
编题说明:这也可以作为探究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新教材把老教材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改成的探究实验,教师应当重视这一改变,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纵览各个版本的新课标教材,可以发现其编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改变了插图的形式,丰富了插图的内容,并且每幅插图与书本内容紧密配合,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这些插图适合高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插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也把学生引入崭新的物理世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寓于生活之中,寓于现代高科技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插图,这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笔者只是简单的列举了新教材中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插图来说明一些问题,其实新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具有非常深刻的物理含义,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应用上进行拓展,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思考拓展的能力,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简称新教材)中就有很多物理意义非常深刻并且具有趣味性的插图,这些插图中有很多是具有很强的物理意义,有些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案例,有些是趣味性的反映物理本质。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这些插图,把插图和文字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图、说图、归纳和比较插图,由此来落实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读图能力,最终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以下是笔者在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对教材中部分插图的解读和探究,把插图改编成具有一定物理情景的题目,来巩固学生对图像、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实验等知识点的理解。
一、物理插图在物理图像教学中的迁移
例1 如图一(新教材必修1第13页插图)是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分布图,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能求出重庆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吗?说出你的方法,写出来、写清楚。自己动手操作下,测出长度来。
编题说明:教材中提出了测量铁路长度的方法。这是要求学生对地图能看懂,并能理解对应的就是[v12]图,是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物理真正的学以致用。
例2 如图二(新教材必修1第35页插图),如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相同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C.物体在t1内的平均速度小于[v12]
D.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加,速度也在增加
编题说明:该知识点是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延伸。学生须搞清楚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反映。插图给学生一种新的速度时间图像,让学生讨论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又从根本上理解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二、物理插图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迁移
例3 如图三(新教材必修1第10页插图)所示,对其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说“他在沿直线下落呀!”是假定自己不动的
B.乙说“他明明在沿曲线下落嘛。”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C.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只能选地面为参考系
D.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也一定不同
编题说明: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我总结参考系的知识。①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②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③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④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⑤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例4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如图四(新教材必修1第70页插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一现象较好的说明了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适用范围,如图可以说明牛顿运动定律在( )
A.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
B.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
C.惯性参考系成立,在非惯性参考系中不成立
D.惯性参考系不成立和非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
编题说明:教材巧妙的通过一幅插图就反映了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性,简洁又能说明问题,在漫画中轻松的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三、物理插图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迁移
例5 如图五(新教材必修1第88页插图)为一个小孩子与一个大力士“掰手腕”,下面关于两人之间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士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给大力士的力,所以小孩输了。
B.虽然小孩输了,但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所以两人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一样大的。
C.在相持阶段,大力士给小孩的力与小孩给大力士的力是一
对平衡力,所以才处于相持状态
D.以上说法均错误
编题说明:教材用一幅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游戏“掰手腕”来讨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小朋友输了”,给出一些选项让学生讨论,达到较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四、物理插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迁移
例6 如图六(新教材必修1第66页插图),为了探究力的合成规律,某同学用钩码通过定滑轮对橡皮条产生力的作用,把它拉长.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从甲乙图可知: ( )
A.F1和F2的合力一定等于5G
B.F1和F2的合力方向一定沿图中的虚线方向
C.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合力与分力满足平行四边形
D.实验中只要保证两次拉动时橡皮条伸长量相同
编题说明:这也可以作为探究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新教材把老教材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改成的探究实验,教师应当重视这一改变,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纵览各个版本的新课标教材,可以发现其编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改变了插图的形式,丰富了插图的内容,并且每幅插图与书本内容紧密配合,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这些插图适合高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插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也把学生引入崭新的物理世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寓于生活之中,寓于现代高科技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插图,这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笔者只是简单的列举了新教材中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插图来说明一些问题,其实新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具有非常深刻的物理含义,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应用上进行拓展,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思考拓展的能力,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