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加强跨文化意识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得体地使用语言。中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进行英语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如果简单地学习语法、忽视跨文化意识培养,则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中学英语 跨文化意识 培养 途径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重视语法、结构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虽然教师在教学时会涉及到文化教学内容,但是内容缺乏系统性,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加强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
一、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语言蕴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悠远,语言是由形象文字逐渐发展而来;欧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较短,美国甚至是个移民国家,其语言主要是由字母组合而成。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发展历程、生活环境不同,导致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两个民族的跨文化交流较少,中国人的谦虚在欧美国家眼中可能是虚伪;欧美人的做事利落在中国人眼中可能是冷漠;中国人的热情在英美人眼中是繁琐……如果对英汉语言和文化知识之间的差异缺乏了解,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很多的误会,甚至会引发冲突。因此,新课标要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外国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而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背景知识”这个内容,这主要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全面地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其中涉及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化知识较多。比如,七年级上册的Unit1,在与西方人交流时,有七个禁区是不能提到的,分别是年龄、婚姻、收入、住址、经历、工作以及信仰。在西方人眼中,如果问这些问题是不礼貌的行为。Unit3 中详细介绍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Unit5 中介绍了中西方学生的课程安排、交通方式的不同。如果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求同存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尽可能降低文化差异的影响。
二、利用课外活动多渠道培养跨文化意识
1.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演讲等课外活动。初中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英语录音材料,创造一种活跃的英语学习氛围,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各个方面,学生在这种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吸收英语文化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多媒体视听课程,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教学录像,比如,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等,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许多电影或者录像片的内容反映着一种文化的内涵,学生可以通过影片中演员的表演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比如,学生在欣赏《刮痧》这部影片时,学生了解到在中国刮痧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传统方法,但是在美国则截然不同,如果对一个美国小孩刮痧,他们认为这是虐待儿童,孩子的父亲可能会被剥夺监护权。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2.使学生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述乐器这单元时,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以乡村音乐或是摇滚音乐为主题的影片,这样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英语国家的音乐特征和爱好,了解英语国家的音乐文化。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播放以中国民歌为主题的影片,要求学生将中西方音乐进行对比,说出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领悟不同文化的精髓,促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接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目前,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以及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师和家长对网络游戏非常敏感,认为计算机和网络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生也可以从网络游戏中学到英语文化知识。英语是互联网信息的主要传输媒介,国际著名的杂志网站发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信息都是图文并茂,这些语言信息真实地反映人们的实际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英语文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外国文化网址,鼓励学生课外查询资料了解外国文化,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外国文化知识,发表自己对外国文化知识的感受。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学生学习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丽钦.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0(09):66-67.
[2]汪莺.如何在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08):281-282.
[3]王建.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德育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2(08):147-148.
【关键词】中学英语 跨文化意识 培养 途径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重视语法、结构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虽然教师在教学时会涉及到文化教学内容,但是内容缺乏系统性,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加强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
一、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语言蕴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悠远,语言是由形象文字逐渐发展而来;欧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较短,美国甚至是个移民国家,其语言主要是由字母组合而成。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发展历程、生活环境不同,导致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两个民族的跨文化交流较少,中国人的谦虚在欧美国家眼中可能是虚伪;欧美人的做事利落在中国人眼中可能是冷漠;中国人的热情在英美人眼中是繁琐……如果对英汉语言和文化知识之间的差异缺乏了解,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很多的误会,甚至会引发冲突。因此,新课标要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外国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而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背景知识”这个内容,这主要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全面地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其中涉及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化知识较多。比如,七年级上册的Unit1,在与西方人交流时,有七个禁区是不能提到的,分别是年龄、婚姻、收入、住址、经历、工作以及信仰。在西方人眼中,如果问这些问题是不礼貌的行为。Unit3 中详细介绍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Unit5 中介绍了中西方学生的课程安排、交通方式的不同。如果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求同存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尽可能降低文化差异的影响。
二、利用课外活动多渠道培养跨文化意识
1.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演讲等课外活动。初中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英语录音材料,创造一种活跃的英语学习氛围,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各个方面,学生在这种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吸收英语文化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多媒体视听课程,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教学录像,比如,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等,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许多电影或者录像片的内容反映着一种文化的内涵,学生可以通过影片中演员的表演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比如,学生在欣赏《刮痧》这部影片时,学生了解到在中国刮痧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传统方法,但是在美国则截然不同,如果对一个美国小孩刮痧,他们认为这是虐待儿童,孩子的父亲可能会被剥夺监护权。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2.使学生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述乐器这单元时,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以乡村音乐或是摇滚音乐为主题的影片,这样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英语国家的音乐特征和爱好,了解英语国家的音乐文化。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播放以中国民歌为主题的影片,要求学生将中西方音乐进行对比,说出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领悟不同文化的精髓,促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接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目前,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以及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师和家长对网络游戏非常敏感,认为计算机和网络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生也可以从网络游戏中学到英语文化知识。英语是互联网信息的主要传输媒介,国际著名的杂志网站发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信息都是图文并茂,这些语言信息真实地反映人们的实际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英语文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外国文化网址,鼓励学生课外查询资料了解外国文化,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外国文化知识,发表自己对外国文化知识的感受。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学生学习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丽钦.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0(09):66-67.
[2]汪莺.如何在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08):281-282.
[3]王建.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德育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2(0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