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实践探索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创建党建品牌是落实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萧山电大自2016年提出“365党建工程”品牌创建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被列为萧山区教育系统党建品牌创建项目。本文以“365党建工程”品牌项目建设的实践为例,探讨基层电大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基层电大;党组织;党建品牌;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胡国良(1971-),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院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成人教育、思政教育。申树明(1972-),男,汉族,陕西省汉中市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党建思政。
  [课题]本文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立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为XKT-17DJ03。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3-0031-03
  党的基层组织是夯实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是落实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根本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创新。②这两个重大报告中有关基层组织建设的阐述,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建设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如何建设好党支部划了重点、提了要求。
  作为地方成人高校,基层电大同样也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作为新时期学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尝试,近几年来,创建党建品牌的理念不断被引入到基层电大党建工作实践中,为越来越多的党组织、党员教师所认同。创建党建品牌成为当前基层电大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重要载体。
  一、基层电大党建品牌创建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新时期基层电大的创新发展
  基层电大是中国电大办学体系中重要的生命有机体,承担着所在区域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重要力量。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办好电大教育,是新时期抓好基层电大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首先,以创建党建品牌为载体,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基层电大党组织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教育引导党员教师牢固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次,以创建党建品牌为抓手,开展系列创建活动,激活基层电大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增强党组织引领助推电大事业创新发展的思想与组织保障功能。最后,以创建党建品牌为平台,开阔眼界思路,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党员教师在学校事业发展上敢于改革创新、勇于实践探索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激发担当有为的工作热情和发展信心。因此,创建党建品牌,对新时期基层电大的创新提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助于新时期基层电大党建工作的提升
  创建基层电大党建品牌,对党建工作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创建党建品牌,能够促进基层电大党组织为积极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教育引导党员教师解放并转变思想观念,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不断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从而促进党组织工作思想理念的创新,加强党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水平。其次,创建党建品牌,能够促进基层电大党组织主动融入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主动担当起新时代赋予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积极引进有利于基层电大党组织创新发展的管理办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从而实现党建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最后,创建党建品牌,能够促进基层电大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主动立足社会发展需求,联系学校实际,找准工作重心,根据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从而做到党建工作实践上的持续创新,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
  (三)有助于新时期基层电大校园文化的建设
  党建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自身建设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类文化观念的总和,是体现党的思想观念、组织观念、行为观念、价值观念、标识观念于一体的观念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电大党建品牌是新时期基层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更高级的传播载体。以创建党建品牌为载体开展系列化创建活动,把新时代党的政治主张、价值理念和理论方针政策更为系统准确地传播到党员教师,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对党建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把基层电大党建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统一融合在一起,增强党建文化助推电大事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引领力、向心力、思想力、组织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二、基层电大党建品牌创建的路径设计
  (一)达成品牌创建的共识
  共识是推进工作、形成合力的重要基础,参与是达成共识的有效方式。在品牌创建过程中,基层电大党组织首先应通过组织专题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广泛征集党员教师意见;其次要在结合学校实际和总结党建工作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咨询专家、开展专题论证;最后讨论确定要创建的党建品牌的名称、主题、标识、内涵、价值和实现路径等,使确定的党建品牌得到党员教师认可,体现特色、贴近实际、内涵丰富。形成党建品牌的共识重点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让全体党员教师理解创建的品牌是什么?二是要解决由“要我创”变为“我要创”的动力问题。只有全体党员教师的参与,党建品牌建设才能走得远、走得深、走得实、走得稳。
  (二)确立党建品牌的定位
  党建品牌定位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创建品牌的活动,其目的就是在党员群众头脑中占据中心地位和核心价值,界定所创建品牌的特色及其所展示的形象。不同類型的党组织创建的党建品牌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基层电大党建品牌定位应该与基层电大的办学理念相一致,要体现基层电大扎根基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服务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办学目标,要贴合电大实际,不要为了品牌而品牌,而是要紧紧围绕基层电大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内涵,通过党建品牌创建及相应活动的开展,增强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发展力,激发党员教师的热情和干劲,为电大事业创新提质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制度保障。   (三)强化党建品牌的载体
  党建品牌创建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化工程,品牌建设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品牌的目标定位,而且与所创设的载体密切相关。一般意义上讲的党建载体包括组织载体、制度载体、队伍载体、活动载体、创建载体、传播载体和考核载体六个方面,这是对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基层电大党组织来讲,要结合党建品牌的定位与特色,对上述载体做出取舍或细化,把握运用好这些载体,把创建的载体细化成具体的活动或项目,使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充分展示鲜活性、生命力、快乐感。
  (四)营造党建品牌的氛围
  首先,要营造校园内党建品牌创建的环境氛围,包括在校内宣传栏、会议室(活动室)、办公教学区走廊及其他活动场所展示党建品牌名称、标识、目标、内容和价值等内容,增强现场融入感。其次,要营造党建品牌创建的舆论氛围,要通过“三会一课”、固定日活动、专题学习讨论等方式宣传品牌,增强现场体验感。再次,开辟党建品牌创建成果展示专栏,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平台、线下平台等对所开展的品牌创建活动及成果进行及时报道,增强党员教师的成就感收获感。党建品牌的创建,需要全景化、体验式、有感染力的环境氛围的烘托。
  三、基层电大党建品牌创建的实践探索
  (一)萧山电大“365党建工程”品牌的创建背景
  萧山电大创办40年来,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为萧山经济社会发展输送44000余名实用型人才,提出并打造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家门口的大学”办学品牌。这背后有萧山电大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支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围绕学校事业发展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引领助推学校事业的新发展,萧山电大党组织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基层电大要不要创建党建品牌?要创建什么样的党建品牌?创建党建品牌有什么作用?如何创建基层电大党建品牌?带着这些问题,萧山电大党组织在认真学习党的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分析社会发展新趋势和电大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学校党组织的创新经验,经过征求全体党员教师的意见、组织专家论证,于2016年10月最后确定萧山电大“365党建工程”品牌,并把“365党建工程”作为十三五时期萧山电大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建设。
  (二)萧山电大“365党建工程”品牌的创建思路
  萧山电大创建党建品牌的总体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突出“整体”二字。“365党建”体现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时间轴,“党建工程”体现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在品牌设计时,坚持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六大党建内容统筹到“365党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把党建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统筹到品牌建设之中,既做实党建常规基础工作,又打造党建特色亮点工作,实现基层电大党建工作“点线面体”的深度融合。
  其次,是突出“服务”二字。学校党建工作的核心是服务“师生校”三者协同发展。萧山电大在“365党建工程”品牌创建中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强化“三情”培育。一是厚植党员教师的“情怀”,引导广大党员教师,以党建品牌创建助推“家门口的大学”事业发展,把党建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党建+事业”协同推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师生群众服务。二是浓厚“情感”,要求全体党员教师强化岗位意识,把服务师生群众的“情感”融入到党建品牌建设的全过程,体现电大教育的温度。三是控制“情绪”,通过品牌建设使全体党员教师逐步树立“不带情绪上班上岗”的思想理念,上班上岗就要心里装着师生群众,平心静气地教学与工作。
  最后,是突出“细实”二字。与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党建品牌的创建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并在实践中判断其运行成效。这里的“細”字,是指要在品牌创建工作的落实中把好细节关,细节往往能感化人、教育人、改变人,让细节体现品牌创建的真实度。这里的“实”字,则强调在品牌创建工作中不能走过场,而是要经过实实在在的工作,真正把品牌立起来、把心聚起来、把队伍带起来、把氛围造出来、把事业发展起来,体现党建品牌的真实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萧山电大“365党建工程”品牌的内涵
  萧山电大党组织创建的“365党建工程”品牌,形象地借助于一年“365”天服务理念开展党建工作,即开展全天候、开放型、循环式的党建,围绕电大办学发展足迹,把党建工作的空间从学校向乡村、社区拓展,把党建工作的时间从工作日向节假日延伸。“365”三个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为:其中“3”字,是指增强“三力提升”。即通过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学校党组织的引领力、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电大事业的发展力。其中“6”字,是指强化“六大载体”。即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微党课’、党建宣传‘微学报’、党务工作‘微点子’、思政互动‘微交流’、公益行动‘微服务’、党员考核‘微积分’”六大载体,把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其中“5”字,是指争做“五型党员”。即通过党建品牌的创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争做“学习创新型、敬业实干型、服务发展型、群众信赖型、正气守法型”五型党员,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365党建工程”品牌,清晰地勾画出了新时代萧山电大党建工作的线路图,使学校党建工作目标指向更为明确、载体措施更为有力、落地生根更有保障。
  (四)萧山电大“365党建工程”品牌创建的成效
  自2016年10月“365党建工程”品牌确定以来的近三年时间里,萧山电大党委坚持以品牌创建指导促进党建工作开展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工作思路,使党建品牌在创建实践过程中得到升华,同时又指导了各项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首先,完善提升了“365”的基本内涵。其中“3”字的内涵由起初的“三个平台”到“三个指向”、再到现在的“三力提升”,使党建品牌的目标定位更加精准;“6”字的内涵中的“内外互动‘微交流’”提升为“思政互动‘微交流’”,变化虽然细微,但使载体的运用更为科学;“5”字的内涵由起初的“五大保障”升华为当前的“五型党员”,使党建品牌工作更加接地气。线路图引领下的萧山电大党建品牌建设,目标明确、举措有力、成效显著。“365党建工程”品牌被列为萧山区特色党建品牌。
  其次,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齐步并进。一是党委加强与行政的协调配合,通过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流程优化、党建业务协同等措施,增强了党委助推事业发展的引领力,学校党委被评为萧山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学校被列为萧山区党建示范点建设单位。二是通过微交流、微点子、民主生活会、典型事迹学习、追寻党的踪迹、紧跟时代脚步等活动,激发党员教师的正能量,提高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党员教师的战斗力,有30余位党员教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三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心聚力,主动参与重大决策,为学校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组织保障。在党建工作的引领和助推下,学校先后获得全省电大系统综合业绩考评第一名等20多项办学荣誉,办学品牌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四是先后组织开展“六微”活动200多项次,把理论学习、思政宣传、党建常规、工作创新、公益活动、党员考核等规定动作和自创动作深度融合,贯穿在品牌创建的全过程,切实强化了学校党组织的组织力、向心力,增强了党员教师的事业心、服务力。
  四、结语
  作为区域成人高等学校的基层党组织,萧山电大党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通过党建“六微”活动的深入开展,把党建工作深入融合到学校的事业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队伍建设等办学业务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65党建工程”品牌,很好的夯实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使这一党建品牌深入党员师生群众人心,落地生根。
  基层电大党建品牌的创建,应结合学校中心工作、电大办学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品牌名称、品牌内涵、创建措施、路径载体、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创建,不断完善品牌创建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品牌在党建及业务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北京:2012.11.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十九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北京:2017.10.
其他文献
生态,是沽源浑然天成的画布;绿色,是沽源发展的最美底色。  沽源紧邻2022冬奥会举办地崇礼,是滦河和潮白河的源头,承担着为首都保水源、阻风沙、输清风的重要责任,更担负着为北京冬奥会营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生态环境的重要政治责任。按照习近平视察张家口市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冬奥会筹办、“首都两区”建设重大机遇,沽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理解“初心”和“使命”的真正内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主题教育;党建工作;医院  [作者简介]梁玉玮(1983-),男,汉族,河北石家
期刊
[摘要]马克思站在教育理论视角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实践性角度深入贯彻马列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成为教育界马列主义的天才宣传者。苏霍姆林斯基在苏联现有的条件制度下,从学校教育实际为落脚点,切实面对教育实际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综合分析理论与实践,二者辩证结合,即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优化完善理论。其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应将精神生活、纯洁道德与健全体格和谐统一,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是指由中国共产党人、爱国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追求民族解放、独立自主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以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英雄人物、事迹和实物等为载体,具有丰富的革命精神涵养和厚重历史内蕴的先进文化。恩施州作为革命老区,留存有300多处革命遗址,这些红色文化记忆记载着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斗争史诗,诠释着革命前辈的远大理想、坚强意志和民族精神,也是提升湖北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
期刊
[摘要]依规治党重在落实。根据对近年来L市有关情况的调研,该市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依规治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思想上日益重视党规落实,行动上更严格落实党规,党规建设不断发展,依规治党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在党规的学习、执行、监督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要进一步推动依规治党在基层落实,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加强党规的学习,做到心中有党规;严格党规的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强化党规的监督,做到监督有力有效。  [
期刊
[摘要]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后进力量,把握好其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科技创新、创造科研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科研发展需要,因此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有效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为营造执着、团结、奋进的科研氛围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思想
期刊
[摘要]加强党的建设与传承红色基因二者是密不可分、一脉相承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新时代要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也必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具体而言,就是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着力点,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建设优秀干部队伍、夯实党的基层基础、持续抓好作风建设、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
期刊
李恩平,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自1965年任河北省高阳县西庞口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贫穷落后的西庞口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美丽富饶的西庞口村蜚声海内外。  这一切的成就和荣耀,无不浸透着李恩平的心血和汗水。李恩平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党支部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坚强的保证。他以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对于在海外发展业务的企业,如何在海外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中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是不断摸索与实践的过程。本文以“四实”基层生产型党支部建设为主要内容探索企业在海外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方法和实践。  [关键词]“四实”;海外;生产型;党支部  [作者简介]吕继承(1968-),男,汉族,黑龙江省大庆人,现任中油国际管道有限公司中缅油气管
期刊
[摘要]“铁人精神”因其内涵丰富、富有实践价值而长期在全国各行各业弘扬和传承。进入新时代,用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视角进一步解读其时代价值,探讨实践措施,对赋予“铁人精神”新的生机活力意义深远。  [关键词]“铁人精神”;时代价值;实践措施  [作者简介]张伟(1987-),男,甘肃静宁人,中共玉门市委党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铁人精神”、党史党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