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诗歌”部分为蓝本,从并称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三方面展开对比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 对比阅读教学 诗歌风格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B-0118-03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必考题。多年来,全国卷(大纲版)无论是分值、题量,还是考点,基本上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但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2012年大纲版的《考试说明》与2013年课标卷《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了些许的变化,即在高考五个能力层级中,2012年及以前的诗歌鉴赏部分属于E级,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而在2013年课标卷考纲(由原来的五个层级升为六个层级)中,诗歌鉴赏被降到了D级。这其中的变化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难度有所下降。但考查的赋分却从8分提高到了11分,可见其考查分量的加大。而广西正处于新旧课标交替过渡的关键期,这不能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那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会阅读的基础上争取拿到最大限度的分数,这是语文教师要考虑的一个的重要问题。而对比阅读教学是训练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以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诗歌”部分为蓝本,探讨如何进行诗歌鉴赏的对比阅读教学。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古代诗歌及散文的鉴赏两部分,其中,古代诗歌鉴赏部分为前三个单元,是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大板块来划分的。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会显得单调而刻板。假如对它进行重新整合与开发,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笔者认为,对比阅读教学是一个较好的方法。针对该教材特点,可以重新整合为:并称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及不同作家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以下将一一陈述。
一、并称作家的作品对比教学
诗歌史上,很多诗人是并称的,如屈宋(屈原、宋玉)、王孟(王维、孟浩然)、高岑(高适、岑参)、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元白(元稹、白居易)。教师可以这些并称作家的作品为例进行对比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诗人作品之间的异同,从中感受作品不同的艺术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大李杜”为例进行教学。教师先向学生阐明: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大诗人,他们为后代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同样作为封建社会的骚人墨客,他们都有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与远大的理想抱负,也遭遇着相似的命运:郁郁不得志。他们二人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游”的深厚友谊,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及影响上有着太多的一致性,以至于后人把他们并称“大李杜”,韩愈也曾经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但他们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塑造了浪漫主义的高峰,一个造就了现实主义的堡垒;一个是豪放飘逸,另一个却是沉郁顿挫。
接着,教师向学生分析李白和杜甫诗歌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诗歌风格不同。所谓“风格”是指作品的整个风貌和格调的基本特点,是反映一个作家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造性,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而杜甫的则是沉郁顿挫。李白的诗歌语言是清新质朴,所用之物脱口而出,不加修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无法企及;杜甫的诗歌语言却力求锤炼,仔细推敲,“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两人的诗歌语言,成为后人借鉴的典范。李白的诗歌,气势豪迈。他笔下的黄河之是如此的壮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他笔下的天姥是如此的高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此相映的,李白的情感不论是愁或乐,都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豪放之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李白诗中的黄河、天姥是那么的雄伟壮观,气势是那么的豪放。而杜甫的诗歌,气势雄浑,深沉悲壮。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即便是美的,一经流入作者的笔端,就富有悲哀的色彩。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其次,诗歌创作方法不同。创作方法是作者根据一定的观念和原则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史上的两种主要的创作方法。李白是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的。前者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火热的激情来描绘大好河山,赞赏交友之情,抒发个人情感;后者则以写实手法来记录现实生活,反映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比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对权贵的蔑视,是何等的气势。又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想象之奇特,夸张之大胆,情感之豪爽,此非李白独有不可。而对于杜甫,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阁夜》);“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诗人笔下,个人的壮志未酬、颠沛流离与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的笔下,深刻地记录了国家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诗史”美称由此而来。 通过上述分析,教师再向学生提问:他们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区别?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各方观点,教师归纳得出结论。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之所以差异很大,这其中固然有他们所受思想影响的不同,但更多的是时代大背景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他们同样生活在大唐时期,但年龄上相差大约十年,而这十年的差距,正是大唐天翻地覆的时段。李白处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空前繁荣,社会安定的大唐盛世时期,因此他有机会游山玩水,感受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惬意地享受着他游侠式的潇洒豪爽的生活。即便是遭遇了“长安赐金放还”的郁闷,聪明的李白也该知道,这是皇帝给他最好的归路了,所以,他才能豪爽地借助“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来释放自己的郁闷情怀。而杜甫则主要经历了大唐由盛而衰的时期,亲历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好不容易在四川成都有了暂时可以依靠安身的地方,朋友却不幸意外去世,诗人只好携着家人,拖着老病之躯,伴着寒冷与饥饿,辗转漂泊在路上,所见到的是满目疮痍,饿殍千里,横尸百万。见证了安史之乱带给国家与人民的深重灾难的诗人,岂能不沉郁悲哀。于是,自身、家与国的悲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映入了诗人的笔端,无形中成就了他“诗史”的美称,但这绝对不是诗人本身所愿意见到的。由此,才是他们诗歌有着巨大差异的根源所在。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不但容易明了作家各自诗歌的特点,还读到了时代背景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二、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对比教学
同一作家,他的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稳定的,但由于人生经历的变化,阅历的增加,往往会表现出多样性。比如杜甫诗歌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这是大家所共知的,教材精选的四篇文章《蜀相》《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就很好地凸显了这一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此,那么,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就不够立体深入。此时,教师适时地引入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品读完这首诗,学生会意外地发现,此诗的风格与他们所熟悉的“沉郁顿挫”是不一致的,它清新明丽、欢快淡雅。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这背后的根源。通过查找,学生发现:前者是作者在亲历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将个人颠沛流离、祖国山河破碎与生灵涂炭融合到笔端的反映;而后者,则是诗人入蜀之初,暂时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不久,客人来访时所作的,诗中表现了诗人难得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如此引入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对比,其实也不过是原教材编排的“知人论世”的变体欣赏,但它却能加深学生对诗人沉郁顿挫诗风的把握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个诗人在风格上的多样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作品来感知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又如,开创“易安体”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就到外做官,留下自己一个人独守空房,由此,词人用她的《一剪梅》表达了对丈夫浓浓的相思之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本希望盼到鸿雁传书的,可是,情书盼不来,却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悟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一种无尽的相思之情挥之不去,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让她刻苦铭心,离愁别恨跃然纸上。然而,这愁中却也不乏幸福的味道,因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词人并不是孤单的,她与丈夫是两心相印的,所以,愁再深,也不过是“闲愁”而已。这一时期还有一首《醉花阴》(详见必修四第48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抒写了女词人因思念丈夫而憔悴与愁苦的情状。同样都表达了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与执著追求。
然而,李清照的美满生活却被金兵的铁骑无情的碾碎了。她无所安居而仓皇南渡,不幸,丈夫又因暴病身亡。女词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独处异乡,深受着国破家亡夫死的多重打击,使她的词风格上走向了沉郁凝重,更加的悲凉凄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见必修四第41页) 这是词人血与泪合成的国恨家愁,这愁中包含着词人对人生的彻底绝望。可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却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女子。她喜欢自然,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个天真浪漫,热情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立刻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风格清丽俊秀,富有青春活力;中期哀婉缠绵,充满爱恋闲愁;后期却是悲愁惨痛,万般凄楚绝望。而所有的这些变化,让我们深刻地感知女词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此进行对比阅读,一方面学生可以多层面地了解了女词人或欢快自由、或哀婉闲愁,抑或悲哀愁苦,在表层上做到了“教书”;另一方面,可以在情感上唤起了学生对女词人的无比喜爱与深切的同情心,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效果。如果按照原教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来欣赏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或许会显得单调而又乏味。
三、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对比教学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哈姆雷特,却有千副面孔,这背后隐藏的固然有读者不同的社会阅历与各异的观察视角,但还少不了读者情怀的不同。同理,即便是同一题材的诗歌,也能从中品出诗人别样的情怀。比如,同样是感叹人生之路的艰难,鲍照清醒地认识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拟行路难》其四,以下三处同),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但他不甘心“行叹复坐愁”,于是,努力着“酌酒以自宽”,但最终只落得个“吞声踯躅不敢言”的悲惨结局,由此诗人给读者传达出的是郁结于心却不能摆脱的痛苦与消极懈怠的情怀,这不禁让人在为之打抱不平的同时,对其产生深切的同情心。而在李白的《行路难》中,自称“酒中仙”的他,居然也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情况下,“停杯投箸不能食”,这不能不让读者感到意外,进而带着疑问去探个究竟。原来,郁结于作者心中的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前方的“人生之路”全被堵塞了,诗人于郁闷之时,喊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可是,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会像鲍照一样,最终只能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而是豪情万丈地吼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品读至此,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代“诗仙”所特有的乐观自信与豪爽狂傲的情懷。由此,读者除了对诗人无比地敬佩外,更多的应该是深受鼓舞。 再如,同样是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美景,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忆江南》里,情不自禁感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游过之后,念念不忘的是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作者不但希望有机会重游杭州,还希望“早晚复相逢”于那勾人心魄的江南吴宫。赏析到这里,即便没到过江南,我们也会被诗人对江南美景之赞美与热爱的情怀所感染。有意思的是,教材中也选入了韦庄的一首诗,也是赞美江南的,即《菩萨蛮(其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诗人笔下,江南之水美,生活美,人更美。按理,诗人对之留恋与神往,不应亚于白居易的“何日更重游”“早晚复重逢”,但如此美的江南,却留不住诗人的那一颗归心似箭的炽热之情,“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人身在江南,心却在家乡陕西西安。江南山山水水之美,是不变的,然而,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来,白居易祖籍是山西太原人,后迁至下邦(陕西渭南东北),他青年时曾经漫游江南,旅居杭州。后又在苏杭两地担任刺史三年有余,只因病才离任,回到洛阳。江南,有着诗人太多无限深情的往事。诗人是身在洛阳,神驰江南的。所以,一提到江南的胜景,诗人心中有的是惬意与满足的情怀。诗人韦庄则是在历经大唐由衰而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情况下,自己不得已而远离家乡,避乱于江南多年,有家难归。所以,诗人笔下的江南再美,也抵挡不住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痛苦情怀。
无独有偶,李白、杜甫也曾同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李白是“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却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一个是天上人间,浮想联翩,酒不醉人自醉,愉悦欢快,飘飘欲仙;另一个则是老病飘零,战争未息,家与国皆不稳,痛哭流涕,无比沉痛。如此的两两对比教学,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品读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提高鉴赏诗歌水平的同时,深刻地领略到诗人独具个性的情怀。
总之,通过整合与开发后的对比阅读教学,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立体地认识诗人,了解其时代背景,感知诗人其人生阅历,品读诗人情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能力水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军.诗歌鉴赏中的对比阅读题浅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8)
[2]邓群.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8)
[3]王秀稳.诗歌鉴赏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1)
[4]朱简.比照教学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6)
(責编 刘 影)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 对比阅读教学 诗歌风格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B-0118-03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必考题。多年来,全国卷(大纲版)无论是分值、题量,还是考点,基本上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但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2012年大纲版的《考试说明》与2013年课标卷《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了些许的变化,即在高考五个能力层级中,2012年及以前的诗歌鉴赏部分属于E级,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而在2013年课标卷考纲(由原来的五个层级升为六个层级)中,诗歌鉴赏被降到了D级。这其中的变化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难度有所下降。但考查的赋分却从8分提高到了11分,可见其考查分量的加大。而广西正处于新旧课标交替过渡的关键期,这不能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那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会阅读的基础上争取拿到最大限度的分数,这是语文教师要考虑的一个的重要问题。而对比阅读教学是训练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以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诗歌”部分为蓝本,探讨如何进行诗歌鉴赏的对比阅读教学。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古代诗歌及散文的鉴赏两部分,其中,古代诗歌鉴赏部分为前三个单元,是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大板块来划分的。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会显得单调而刻板。假如对它进行重新整合与开发,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笔者认为,对比阅读教学是一个较好的方法。针对该教材特点,可以重新整合为:并称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及不同作家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以下将一一陈述。
一、并称作家的作品对比教学
诗歌史上,很多诗人是并称的,如屈宋(屈原、宋玉)、王孟(王维、孟浩然)、高岑(高适、岑参)、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元白(元稹、白居易)。教师可以这些并称作家的作品为例进行对比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诗人作品之间的异同,从中感受作品不同的艺术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大李杜”为例进行教学。教师先向学生阐明: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大诗人,他们为后代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同样作为封建社会的骚人墨客,他们都有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与远大的理想抱负,也遭遇着相似的命运:郁郁不得志。他们二人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游”的深厚友谊,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及影响上有着太多的一致性,以至于后人把他们并称“大李杜”,韩愈也曾经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但他们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塑造了浪漫主义的高峰,一个造就了现实主义的堡垒;一个是豪放飘逸,另一个却是沉郁顿挫。
接着,教师向学生分析李白和杜甫诗歌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诗歌风格不同。所谓“风格”是指作品的整个风貌和格调的基本特点,是反映一个作家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造性,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而杜甫的则是沉郁顿挫。李白的诗歌语言是清新质朴,所用之物脱口而出,不加修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无法企及;杜甫的诗歌语言却力求锤炼,仔细推敲,“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两人的诗歌语言,成为后人借鉴的典范。李白的诗歌,气势豪迈。他笔下的黄河之是如此的壮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他笔下的天姥是如此的高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此相映的,李白的情感不论是愁或乐,都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豪放之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李白诗中的黄河、天姥是那么的雄伟壮观,气势是那么的豪放。而杜甫的诗歌,气势雄浑,深沉悲壮。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即便是美的,一经流入作者的笔端,就富有悲哀的色彩。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其次,诗歌创作方法不同。创作方法是作者根据一定的观念和原则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史上的两种主要的创作方法。李白是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的。前者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火热的激情来描绘大好河山,赞赏交友之情,抒发个人情感;后者则以写实手法来记录现实生活,反映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比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对权贵的蔑视,是何等的气势。又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想象之奇特,夸张之大胆,情感之豪爽,此非李白独有不可。而对于杜甫,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阁夜》);“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诗人笔下,个人的壮志未酬、颠沛流离与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的笔下,深刻地记录了国家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诗史”美称由此而来。 通过上述分析,教师再向学生提问:他们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区别?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各方观点,教师归纳得出结论。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之所以差异很大,这其中固然有他们所受思想影响的不同,但更多的是时代大背景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他们同样生活在大唐时期,但年龄上相差大约十年,而这十年的差距,正是大唐天翻地覆的时段。李白处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空前繁荣,社会安定的大唐盛世时期,因此他有机会游山玩水,感受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惬意地享受着他游侠式的潇洒豪爽的生活。即便是遭遇了“长安赐金放还”的郁闷,聪明的李白也该知道,这是皇帝给他最好的归路了,所以,他才能豪爽地借助“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来释放自己的郁闷情怀。而杜甫则主要经历了大唐由盛而衰的时期,亲历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好不容易在四川成都有了暂时可以依靠安身的地方,朋友却不幸意外去世,诗人只好携着家人,拖着老病之躯,伴着寒冷与饥饿,辗转漂泊在路上,所见到的是满目疮痍,饿殍千里,横尸百万。见证了安史之乱带给国家与人民的深重灾难的诗人,岂能不沉郁悲哀。于是,自身、家与国的悲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映入了诗人的笔端,无形中成就了他“诗史”的美称,但这绝对不是诗人本身所愿意见到的。由此,才是他们诗歌有着巨大差异的根源所在。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不但容易明了作家各自诗歌的特点,还读到了时代背景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二、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对比教学
同一作家,他的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稳定的,但由于人生经历的变化,阅历的增加,往往会表现出多样性。比如杜甫诗歌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这是大家所共知的,教材精选的四篇文章《蜀相》《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就很好地凸显了这一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此,那么,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就不够立体深入。此时,教师适时地引入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品读完这首诗,学生会意外地发现,此诗的风格与他们所熟悉的“沉郁顿挫”是不一致的,它清新明丽、欢快淡雅。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这背后的根源。通过查找,学生发现:前者是作者在亲历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将个人颠沛流离、祖国山河破碎与生灵涂炭融合到笔端的反映;而后者,则是诗人入蜀之初,暂时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不久,客人来访时所作的,诗中表现了诗人难得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如此引入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对比,其实也不过是原教材编排的“知人论世”的变体欣赏,但它却能加深学生对诗人沉郁顿挫诗风的把握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个诗人在风格上的多样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作品来感知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又如,开创“易安体”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就到外做官,留下自己一个人独守空房,由此,词人用她的《一剪梅》表达了对丈夫浓浓的相思之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本希望盼到鸿雁传书的,可是,情书盼不来,却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悟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一种无尽的相思之情挥之不去,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让她刻苦铭心,离愁别恨跃然纸上。然而,这愁中却也不乏幸福的味道,因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词人并不是孤单的,她与丈夫是两心相印的,所以,愁再深,也不过是“闲愁”而已。这一时期还有一首《醉花阴》(详见必修四第48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抒写了女词人因思念丈夫而憔悴与愁苦的情状。同样都表达了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与执著追求。
然而,李清照的美满生活却被金兵的铁骑无情的碾碎了。她无所安居而仓皇南渡,不幸,丈夫又因暴病身亡。女词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独处异乡,深受着国破家亡夫死的多重打击,使她的词风格上走向了沉郁凝重,更加的悲凉凄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见必修四第41页) 这是词人血与泪合成的国恨家愁,这愁中包含着词人对人生的彻底绝望。可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却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女子。她喜欢自然,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个天真浪漫,热情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立刻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风格清丽俊秀,富有青春活力;中期哀婉缠绵,充满爱恋闲愁;后期却是悲愁惨痛,万般凄楚绝望。而所有的这些变化,让我们深刻地感知女词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此进行对比阅读,一方面学生可以多层面地了解了女词人或欢快自由、或哀婉闲愁,抑或悲哀愁苦,在表层上做到了“教书”;另一方面,可以在情感上唤起了学生对女词人的无比喜爱与深切的同情心,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效果。如果按照原教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来欣赏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或许会显得单调而又乏味。
三、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对比教学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哈姆雷特,却有千副面孔,这背后隐藏的固然有读者不同的社会阅历与各异的观察视角,但还少不了读者情怀的不同。同理,即便是同一题材的诗歌,也能从中品出诗人别样的情怀。比如,同样是感叹人生之路的艰难,鲍照清醒地认识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拟行路难》其四,以下三处同),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但他不甘心“行叹复坐愁”,于是,努力着“酌酒以自宽”,但最终只落得个“吞声踯躅不敢言”的悲惨结局,由此诗人给读者传达出的是郁结于心却不能摆脱的痛苦与消极懈怠的情怀,这不禁让人在为之打抱不平的同时,对其产生深切的同情心。而在李白的《行路难》中,自称“酒中仙”的他,居然也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情况下,“停杯投箸不能食”,这不能不让读者感到意外,进而带着疑问去探个究竟。原来,郁结于作者心中的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前方的“人生之路”全被堵塞了,诗人于郁闷之时,喊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可是,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会像鲍照一样,最终只能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而是豪情万丈地吼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品读至此,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代“诗仙”所特有的乐观自信与豪爽狂傲的情懷。由此,读者除了对诗人无比地敬佩外,更多的应该是深受鼓舞。 再如,同样是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美景,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忆江南》里,情不自禁感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游过之后,念念不忘的是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作者不但希望有机会重游杭州,还希望“早晚复相逢”于那勾人心魄的江南吴宫。赏析到这里,即便没到过江南,我们也会被诗人对江南美景之赞美与热爱的情怀所感染。有意思的是,教材中也选入了韦庄的一首诗,也是赞美江南的,即《菩萨蛮(其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诗人笔下,江南之水美,生活美,人更美。按理,诗人对之留恋与神往,不应亚于白居易的“何日更重游”“早晚复重逢”,但如此美的江南,却留不住诗人的那一颗归心似箭的炽热之情,“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人身在江南,心却在家乡陕西西安。江南山山水水之美,是不变的,然而,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来,白居易祖籍是山西太原人,后迁至下邦(陕西渭南东北),他青年时曾经漫游江南,旅居杭州。后又在苏杭两地担任刺史三年有余,只因病才离任,回到洛阳。江南,有着诗人太多无限深情的往事。诗人是身在洛阳,神驰江南的。所以,一提到江南的胜景,诗人心中有的是惬意与满足的情怀。诗人韦庄则是在历经大唐由衰而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情况下,自己不得已而远离家乡,避乱于江南多年,有家难归。所以,诗人笔下的江南再美,也抵挡不住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痛苦情怀。
无独有偶,李白、杜甫也曾同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李白是“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却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一个是天上人间,浮想联翩,酒不醉人自醉,愉悦欢快,飘飘欲仙;另一个则是老病飘零,战争未息,家与国皆不稳,痛哭流涕,无比沉痛。如此的两两对比教学,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品读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提高鉴赏诗歌水平的同时,深刻地领略到诗人独具个性的情怀。
总之,通过整合与开发后的对比阅读教学,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立体地认识诗人,了解其时代背景,感知诗人其人生阅历,品读诗人情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能力水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军.诗歌鉴赏中的对比阅读题浅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8)
[2]邓群.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8)
[3]王秀稳.诗歌鉴赏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1)
[4]朱简.比照教学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6)
(責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