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交变负荷力量训练,通过和传统杠铃下肢力量训练相比较,发现交变负荷力量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肌肉训练效果,同时实验对象身体形态指标正常(体重稍有下降、体脂趋于优化)。
关键词:交变负荷;振动刺激;后蹲
中图分类号:G8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60—04
本研究对实验对象进行后深蹲力量训练,探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交变负荷力量训练法”与“传统杠铃力量训练法”之间的差异,同时监督机体形态的变化,为今后力量训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女子举重运动员,样本含量20。其中运动健将6人(曾获得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前八名),训练年限6年以上,年龄18—21岁,体重级别58、75 kg;级,其余均为一级运动员,训练年限3年以上,年龄17~19岁,体重级别48、53、58、69、75 kg级(依照级别按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训练方案每周训练三次,每次12组,动作与举重台上的后深蹲一样,共实验8周。
1.2.2实验组训练方案训练负荷完全等同于对照组训练方案中的负荷,只是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做后深蹲力量训练,使全身一直受到特定频率的垂直交变刺激。其频率范围为10~30 Hz,加速度为15~20 mg/s<sup>2</sup>,振幅为2~6 mm<sup>2</sup>。
1.3评定指标的测定实验前后一周内,对实验对象进行指标测定。对后深蹲杠铃、膝关节120度静力性最大力量、BIODEX多关节等速肌力矩测试前,实验对象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进行每一项测试前,实验对象都需按照实验的要求先做几次练习,以确保实验的可比性。
1.3.1动力学测试 A:(举重台后深蹲最大负荷)实验对象作完准备活动后,杠铃由轻负荷开始逐渐达到只能后深蹲蹲起一次的最大负荷,此最大负荷值作为实验对象后深蹲评价指标(测试三次取最大值)。
B:(静力性最大力量)要求实验对象充分活动开,站在测力台上,膝关节呈120°,用肩部顶住杠铃,而杠铃紧固在立地杠铃架上,听到号令后,实验对象用最大的力量向上顶,由于杠铃静止不动,实验对象下肢用力表现为静力性力量,该力量表现为开始为零,T毫秒后达到最大值。采样频率为100 Hz,时间为3 s。
C:(等速肌力矩测试)采用美国产BIODEX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对实验对象实验前后同等条件下进行膝关节向心60°/s×5、离心60°/s×5测试,以及髋关节向心60°/s×5的测试,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2生物学测试 A:(体脂)采用常熟产体星牌卡钳,在上海体育学院康复系教研室测试。实验对象在全身放松状态下测试,测试部位为:肩胛下部、上臂部、大腿前部及欧姆龙手指测试。工作人员为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教师、本专业研究生,体密度使用公式:美国Consolazio的公式:青年女子Db=1.06234—0.00068*肩胛下皮褶厚度-0.00039*上臂部皮褶厚度-0.00025*大腿部皮褶厚度;体脂率推算公式Brozek公式F%=(4.57/Db—4.142)*100。
B:(体重和围度)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臀围、腿围及体重的测量,采用TZ—1型体重秤和带状皮尺。围度测试精确到0.1 cm,体重的测试精确到0.01 kg。
1.4统计处理 运用SPSS11.0的均值比较中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有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均在95%置信区间进行检验及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下肢肌力的影响
2.1.1 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在举重台上对实验对象后深蹲力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实验后实验组在举重台上后深蹲的力量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而对照组增大不明显,实验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
2.1.2两种力量训练法对膝关节120°时静力性最大力量的影响 实验后实验组膝关节120°寸,下肢的最大静力性力量明显增大,前后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实验后肌力也增大,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小于实验组。实验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
2.1.3实验前后两种力量训练法对下肢等速收缩相对峰值肌力矩的影响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屈伸肌群相对峰值肌力矩都比实验前明显增大,但实验组力量增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屈肌增大的幅度要高于实验伸肌的增长幅度,组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也存在屈肌肌群增长大于伸肌肌群的现象,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JP<0.005)。
实验后,实验组屈伸肌肌群相对峰值肌力矩都比实验前明显增大,而且增大的幅度基本保持一致,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屈伸肌肌群相对峰值力矩也有所增长,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组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前后两种训练方式导致峰值力矩的增长幅度的明显差异,这其中显示出实验组中伸肌肌群的增长幅度稍高于同种状态下屈肌肌群力量的增长。
2.1.4实验前后膝关节肌群等速离心60°/s收缩相对峰值肌力矩的变化由表6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屈伸肌肌群离心相对峰值肌力矩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实验后增长不明显,但组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此时离心肌肌群的增长幅度高于以上向心屈伸肌群的相对峰值肌力矩。
2.2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训练对肌肉力量影响的机制探讨 由以上能够说明实验组比对照组力量的增长比较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本研究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不能验证,只能在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
本研究中力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善,当然也不排除肌肉肥大的影响。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单位募集的数量和形式的改变。即使世界顶尖运动员在激烈竞技时,仍有部分运动单位处于隐能状态。交变负荷刺激作为一种外在刺激,能够激活肌梭中传人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反射性的引起梭外肌纤维收缩,故能最大限度地募集运动单位参与活动。交变刺激产生的强直张力反射是通过单突触闭和传导途径,同时产生一些少量的多突触非闭和传导途径。
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象有两个原因,首先,交变负荷刺激 使神经中枢功能加强,导致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练习的实验对象,由于交变负荷的变化即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加强,肌肉在主动收缩的前提下,其交变刺激能使潜在的运动单位进一步激活,振动传递活化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运动,使其达到了最佳的运动效果,即a运动神经元激发其他神经元募集周遍的肌纤维参加收缩,使肌腹、肌腱都尽力参与同步收缩。Carmelo Bosco Ph.D.D.cl etc(2000)通过肌电图说明振动状态下肌纤维的收缩。因此,在肌肉主动收缩过程中附加振动刺激可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活动,增加肌肉力量。
其次,改善神经中枢的协调性。在力量训练中,不能仅单纯的练习肌肉力量,应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肌肉练习等几个方面共同发展来提高肌肉的总力量。
3 两种力量训练法对实验对象身体形态(体重、围度、体脂)的影响
3.1两种力量训练法对体重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前后及实验过程中每周三清晨空腹测体重以观察其变化,精确到0.01 kg。以下为各级别实验对象体重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实验组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均呈现增长趋势,两组的变化基本不存在大的差别,属于正常生理增长范围,但实验组的增长趋势稍低于对照组。
3.2两种力量训练法对实验对象围度的影响 由表8可以看出,实验组实验对象臀围、腿围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变化大体一致,均属于正常生长范围,但实验组增长幅度总体稍低,组内比较不明显,组间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3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体脂变化的影响 体脂可以间接反应实验对象肌肉变化情况,根据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反应,实验组实验对象的体脂变化总趋势在增长,但增长的幅度总体上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实验对象的体脂变化属于正常生长范围,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数据上反映出实验组小级别实验对象体脂增长稍多,大级别实验对象体脂增长稍低于传统组。
3.4两种力量训练法对身体形态影响的机制探讨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实验对象的体重、围度及体脂的变化相比“传统力量训练法”统计的数据大体一致,但增长幅度相对稍慢。本实验未做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只能就文献资料和前人的实验进行探讨。笔者认为体重、围度及体脂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低频振动,提高肌肉的新陈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4 结论和建议
4.1结论1)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训练下肢后深蹲力量时,比对照组短期内效果明显,8周内比对照组提高最大力量10%~16%。
2)交变负荷力量训练对下肢肌力矩的影响,比传统力量训练法短期内效果明显,8周内比传统组提高16%~20%。
3)交变力量训练主要通过改善神经中枢的协调性,使神经中枢功能加强,导致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来提高肌肉力量。
4)对实验对象身体形态(体重、形体、体脂)的影响趋于优化,即体重稍降低,围度正常,体脂有所下降。
4.2建议1)在力量训练中采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来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效果。
2)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进行力量训练时根据生物适应性来调节频率的变化。
3)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对实验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明确分析出力量增长的根源,如有可能我还会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4)本训练系统需要进一步投资开发,以达到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交变负荷;振动刺激;后蹲
中图分类号:G8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60—04
本研究对实验对象进行后深蹲力量训练,探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交变负荷力量训练法”与“传统杠铃力量训练法”之间的差异,同时监督机体形态的变化,为今后力量训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女子举重运动员,样本含量20。其中运动健将6人(曾获得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前八名),训练年限6年以上,年龄18—21岁,体重级别58、75 kg;级,其余均为一级运动员,训练年限3年以上,年龄17~19岁,体重级别48、53、58、69、75 kg级(依照级别按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训练方案每周训练三次,每次12组,动作与举重台上的后深蹲一样,共实验8周。
1.2.2实验组训练方案训练负荷完全等同于对照组训练方案中的负荷,只是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做后深蹲力量训练,使全身一直受到特定频率的垂直交变刺激。其频率范围为10~30 Hz,加速度为15~20 mg/s<sup>2</sup>,振幅为2~6 mm<sup>2</sup>。
1.3评定指标的测定实验前后一周内,对实验对象进行指标测定。对后深蹲杠铃、膝关节120度静力性最大力量、BIODEX多关节等速肌力矩测试前,实验对象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进行每一项测试前,实验对象都需按照实验的要求先做几次练习,以确保实验的可比性。
1.3.1动力学测试 A:(举重台后深蹲最大负荷)实验对象作完准备活动后,杠铃由轻负荷开始逐渐达到只能后深蹲蹲起一次的最大负荷,此最大负荷值作为实验对象后深蹲评价指标(测试三次取最大值)。
B:(静力性最大力量)要求实验对象充分活动开,站在测力台上,膝关节呈120°,用肩部顶住杠铃,而杠铃紧固在立地杠铃架上,听到号令后,实验对象用最大的力量向上顶,由于杠铃静止不动,实验对象下肢用力表现为静力性力量,该力量表现为开始为零,T毫秒后达到最大值。采样频率为100 Hz,时间为3 s。
C:(等速肌力矩测试)采用美国产BIODEX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对实验对象实验前后同等条件下进行膝关节向心60°/s×5、离心60°/s×5测试,以及髋关节向心60°/s×5的测试,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2生物学测试 A:(体脂)采用常熟产体星牌卡钳,在上海体育学院康复系教研室测试。实验对象在全身放松状态下测试,测试部位为:肩胛下部、上臂部、大腿前部及欧姆龙手指测试。工作人员为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教师、本专业研究生,体密度使用公式:美国Consolazio的公式:青年女子Db=1.06234—0.00068*肩胛下皮褶厚度-0.00039*上臂部皮褶厚度-0.00025*大腿部皮褶厚度;体脂率推算公式Brozek公式F%=(4.57/Db—4.142)*100。
B:(体重和围度)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臀围、腿围及体重的测量,采用TZ—1型体重秤和带状皮尺。围度测试精确到0.1 cm,体重的测试精确到0.01 kg。
1.4统计处理 运用SPSS11.0的均值比较中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有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均在95%置信区间进行检验及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下肢肌力的影响
2.1.1 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在举重台上对实验对象后深蹲力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实验后实验组在举重台上后深蹲的力量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而对照组增大不明显,实验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
2.1.2两种力量训练法对膝关节120°时静力性最大力量的影响 实验后实验组膝关节120°寸,下肢的最大静力性力量明显增大,前后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实验后肌力也增大,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小于实验组。实验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
2.1.3实验前后两种力量训练法对下肢等速收缩相对峰值肌力矩的影响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屈伸肌群相对峰值肌力矩都比实验前明显增大,但实验组力量增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屈肌增大的幅度要高于实验伸肌的增长幅度,组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也存在屈肌肌群增长大于伸肌肌群的现象,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JP<0.005)。
实验后,实验组屈伸肌肌群相对峰值肌力矩都比实验前明显增大,而且增大的幅度基本保持一致,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屈伸肌肌群相对峰值力矩也有所增长,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组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前后两种训练方式导致峰值力矩的增长幅度的明显差异,这其中显示出实验组中伸肌肌群的增长幅度稍高于同种状态下屈肌肌群力量的增长。
2.1.4实验前后膝关节肌群等速离心60°/s收缩相对峰值肌力矩的变化由表6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屈伸肌肌群离心相对峰值肌力矩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实验后增长不明显,但组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此时离心肌肌群的增长幅度高于以上向心屈伸肌群的相对峰值肌力矩。
2.2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训练对肌肉力量影响的机制探讨 由以上能够说明实验组比对照组力量的增长比较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本研究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不能验证,只能在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
本研究中力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善,当然也不排除肌肉肥大的影响。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单位募集的数量和形式的改变。即使世界顶尖运动员在激烈竞技时,仍有部分运动单位处于隐能状态。交变负荷刺激作为一种外在刺激,能够激活肌梭中传人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反射性的引起梭外肌纤维收缩,故能最大限度地募集运动单位参与活动。交变刺激产生的强直张力反射是通过单突触闭和传导途径,同时产生一些少量的多突触非闭和传导途径。
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象有两个原因,首先,交变负荷刺激 使神经中枢功能加强,导致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练习的实验对象,由于交变负荷的变化即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加强,肌肉在主动收缩的前提下,其交变刺激能使潜在的运动单位进一步激活,振动传递活化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运动,使其达到了最佳的运动效果,即a运动神经元激发其他神经元募集周遍的肌纤维参加收缩,使肌腹、肌腱都尽力参与同步收缩。Carmelo Bosco Ph.D.D.cl etc(2000)通过肌电图说明振动状态下肌纤维的收缩。因此,在肌肉主动收缩过程中附加振动刺激可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活动,增加肌肉力量。
其次,改善神经中枢的协调性。在力量训练中,不能仅单纯的练习肌肉力量,应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肌肉练习等几个方面共同发展来提高肌肉的总力量。
3 两种力量训练法对实验对象身体形态(体重、围度、体脂)的影响
3.1两种力量训练法对体重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前后及实验过程中每周三清晨空腹测体重以观察其变化,精确到0.01 kg。以下为各级别实验对象体重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实验组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均呈现增长趋势,两组的变化基本不存在大的差别,属于正常生理增长范围,但实验组的增长趋势稍低于对照组。
3.2两种力量训练法对实验对象围度的影响 由表8可以看出,实验组实验对象臀围、腿围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变化大体一致,均属于正常生长范围,但实验组增长幅度总体稍低,组内比较不明显,组间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3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体脂变化的影响 体脂可以间接反应实验对象肌肉变化情况,根据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反应,实验组实验对象的体脂变化总趋势在增长,但增长的幅度总体上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实验对象的体脂变化属于正常生长范围,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数据上反映出实验组小级别实验对象体脂增长稍多,大级别实验对象体脂增长稍低于传统组。
3.4两种力量训练法对身体形态影响的机制探讨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实验对象的体重、围度及体脂的变化相比“传统力量训练法”统计的数据大体一致,但增长幅度相对稍慢。本实验未做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只能就文献资料和前人的实验进行探讨。笔者认为体重、围度及体脂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低频振动,提高肌肉的新陈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4 结论和建议
4.1结论1)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训练下肢后深蹲力量时,比对照组短期内效果明显,8周内比对照组提高最大力量10%~16%。
2)交变负荷力量训练对下肢肌力矩的影响,比传统力量训练法短期内效果明显,8周内比传统组提高16%~20%。
3)交变力量训练主要通过改善神经中枢的协调性,使神经中枢功能加强,导致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来提高肌肉力量。
4)对实验对象身体形态(体重、形体、体脂)的影响趋于优化,即体重稍降低,围度正常,体脂有所下降。
4.2建议1)在力量训练中采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来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效果。
2)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中进行力量训练时根据生物适应性来调节频率的变化。
3)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对实验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明确分析出力量增长的根源,如有可能我还会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4)本训练系统需要进一步投资开发,以达到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