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讯(记者 滕娟)4月21日,主题为“创新驱动:智慧财经教育与产教深度融合”的“中国财经教育论坛2018”首届峰会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国税务师协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联合主办,中联企业管理集团承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作媒体支持。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中联企业管理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子林,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鲁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首都经贸大学校长付志峰,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周为、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等嘉宾出席了论坛峰会。
中国财经教育论坛旨在跨界融合推进财经教育现代化,陈昌智担任论坛组委会总顾问,王子林担任论坛秘书长,一批国家智库、行业协会、知名企业、高校职院负责人或专家代表分别担任理事长(轮值)、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共同推动论坛形成品牌化、专业化的持续运行机制。
本届论坛峰会围绕“智慧财经教育与产教深度融合”这一时代课题,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聚集“官、产、学、研”各方的重量级专家,从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财经4.0”、新时代高校建设、一流财经学科、院校品牌、数字经济、企业实务需求等多角度展开了对话与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今国际经济竞争,既是科技制导力的竞争,也是财经掌控力的竞争。财经教育既是财经产业和全社会全产业的财经专业人才的初始供给侧,更是着力深远和广泛的国家战略,也在基础层次长期直接关乎民生。然而,当前财经教育尚存在一些诸如对产业和社会发展全局性人才支撐的基础功能严重老化、对新产业新业态构造的人才供给创新功能严重缺失、对经济主战场人才财经通能通识的赋能功能严重匮乏、对建立国际财经新秩序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功能严重缺位等问题。解决矛盾的一条有效出路在于,推进财经教育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产教结构性融合。
此外,会议还就论坛2018年协作纲要等形成了一致决议,包括:积极支持论坛成员院校争创“双一流”、“优质校”,推进“双高”建设及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方向建设;推动纵向课题、横向课题研究;加强内容建设,推进课程研发;推动“名师”和“双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落地,加大融合的深度,扩大合作的广度;积极拥抱现代高科技,助力现代科学技术+财经教育;推动职业技能大赛;推动相关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建设;健全和完善论坛机制。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中联企业管理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子林,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鲁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首都经贸大学校长付志峰,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周为、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等嘉宾出席了论坛峰会。
中国财经教育论坛旨在跨界融合推进财经教育现代化,陈昌智担任论坛组委会总顾问,王子林担任论坛秘书长,一批国家智库、行业协会、知名企业、高校职院负责人或专家代表分别担任理事长(轮值)、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共同推动论坛形成品牌化、专业化的持续运行机制。
本届论坛峰会围绕“智慧财经教育与产教深度融合”这一时代课题,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聚集“官、产、学、研”各方的重量级专家,从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财经4.0”、新时代高校建设、一流财经学科、院校品牌、数字经济、企业实务需求等多角度展开了对话与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今国际经济竞争,既是科技制导力的竞争,也是财经掌控力的竞争。财经教育既是财经产业和全社会全产业的财经专业人才的初始供给侧,更是着力深远和广泛的国家战略,也在基础层次长期直接关乎民生。然而,当前财经教育尚存在一些诸如对产业和社会发展全局性人才支撐的基础功能严重老化、对新产业新业态构造的人才供给创新功能严重缺失、对经济主战场人才财经通能通识的赋能功能严重匮乏、对建立国际财经新秩序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功能严重缺位等问题。解决矛盾的一条有效出路在于,推进财经教育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产教结构性融合。
此外,会议还就论坛2018年协作纲要等形成了一致决议,包括:积极支持论坛成员院校争创“双一流”、“优质校”,推进“双高”建设及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方向建设;推动纵向课题、横向课题研究;加强内容建设,推进课程研发;推动“名师”和“双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落地,加大融合的深度,扩大合作的广度;积极拥抱现代高科技,助力现代科学技术+财经教育;推动职业技能大赛;推动相关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建设;健全和完善论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