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幸福地生活在和谐的语文里,在精致的语文活动中感受语文的本真和美丽。”这可以理解为我几十年孜孜以求的和谐教育观念。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着它的独特之处,即学生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当我们跟学生交往时,伤害了他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苦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了。当学生喜欢一个教师后,对这个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接纳度,学生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接受教师的要求,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师生关系是语文课堂上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其融洽和谐与否直接关系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平等、民主、合作。
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尊重是师生和谐的第一层次,这样一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能相互关爱、相互愉悦是师生和谐的第二层次。教师与学生能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更高层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想听其课,想发言,积极思考,自觉完成作业。要想达到这一层次,仅仅靠平时和学生的亲近与对学生的关心是不够的,这更需要教师以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水平吸引你的学生。身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要认真钻研教材,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而人文性是语文在工具性基础上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那便是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渗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是除教学内容之外的附加任务,它是一种感受,是一种领悟,是情感共鸣的弦乐,是心灵净化的乐土。要想文本感动学生,教师必须先被文本感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宏观概念,不是每篇课文、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同等对待,平均用力。衡量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否成功。主要看是否找准语文三个目标的交点,或称结合点,有利于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在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恰当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这些结合点在哪里呢?就在课文“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学生学习困难处”。的确,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往往就是文章中心凸现处,是作者着力用墨处,因而也是体会思想和语文的关键。而学生学习困难处,则正是实施学法指导的好时机,学生运用学法,解决难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的好契机。同时对文本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因此,找准整合目标的交点,我们才能把力气都用在刀刃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和谐
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得恰当、合理,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吃透教材,选择恰当多媒体形式。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解读理解是基础,教师应该首先把教材吃透,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准确地把握。每一节课都会有孩子学习的难点,同时也可能是重点,这部分内容必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调动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突破。
抓准时机。恰当体现多媒体优势。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要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多越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40分钟时间要合理分配。多媒体使用要能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多媒体的使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的使用,要能够把学生带人审美的情境,使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立足整体。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满堂灌带来的是教师对电脑的依赖,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已不再对板书精益求精了,不再关注上课与孩子们的眼神交流了,不再离开讲台到学生身边倾听指导了,也听不见教师范读指导了,教师变成了操作工。这些提前预设好的内容还怎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现场生成呢?因此,传统的手段不能抛弃,教师还应该进行板书设计,规规矩矩在黑板上写好字,帮助孩子理清知识脉络。低年级语文课要一笔一画范写生字,让孩子跟着练:教师还应该当堂范读,带领学生进入语文环境;教师还应该走下讲台,用眼神和手势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是一种真正师生共鸣的和谐境界吗?
我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关注提升教学艺术。我以为课堂教学艺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教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之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小的船》开头的一句是“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是一个省略了比喻词的比喻句,学生读后似懂非懂。怎样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它呢?首先要提出富有思考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运用形象化的手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领会句子的含义,以及用词的恰当。我问学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句话既讲了月儿又讲了小船,到底讲的是什么呢?话音刚落,顿时全班鸦雀无声,一个个皱起了眉头思考着,个个处于“心欲通未得,口想讲不能”的愤悱状态。这时我打开了幻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晴朗的夜空,一个孩子坐在弯弯的月儿上手摇双桨划动着的画面。孩子们仔细观察着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他们争着说:“是讲月儿像小船。”“这一句主要讲的是月儿,把月儿比作小船。”“这个孩子把月儿当作小船。”这里没有向学生讲比喻的知识,而让学生从图像中感受到了这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教学的情感性。情感是学习的动因,它渗透在学生的一切活动之中。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用知识的科学趣味性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学习动机就会增强,思维、记忆等认知功能就会活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我是什么》,其中写“水”在江河湖海中的一段:“平时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我通过幻灯投影和语言描绘,使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那平静的池水,静静地躺在那里。一点波纹也没有,真像熟睡了一样。树叶落在身上动也不动;看那山涧清澈的溪水,叮咚叮咚地、缓缓地流着。就像在散步:那江河的水一浪高过一浪,奔腾向前,真像在奔跑:那大海的波涛更是汹涌澎湃,拍打着岩石,正像跳舞、唱歌。这样学生朗读起来就有感情,越读越有味儿。
要让学生动心动情。因情悟理,升华认识,首先教师要人情人境,动心动情。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思路,带着与作者共鸣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感情。
教学的创造性。教学中的创造性,具有求异性和独创性。教师创造的内容,是指在钻研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组织教材和表达教材内容的方式方法加以精心琢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用语言塑造着各种听觉形象,又借助于教学塑造着各种视觉形象。教师巧妙的提问、生动的讲授、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处于一种思维的创造过程之中,并受到最佳的审美教育。
教学中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能把多媒体优化组合、巧妙运用上。
如在教《刘胡兰》一课时,首先,在屏幕上出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高大形象,同时播放《国际歌》。雄壮的《国际歌》歌声把学生带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场面。这时整个教室里回荡着悲壮的《国际歌》歌声,很多学生流下了眼泪,有的抽泣起来。音乐停了,教师仍无语,停了几秒钟,教室里鸦雀无声。片刻后教师才沉痛地讲:“刘胡兰英勇地牺牲了,那年她才15岁。”这时师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真正融为了一体。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着它的独特之处,即学生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当我们跟学生交往时,伤害了他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苦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了。当学生喜欢一个教师后,对这个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接纳度,学生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接受教师的要求,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师生关系是语文课堂上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其融洽和谐与否直接关系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平等、民主、合作。
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尊重是师生和谐的第一层次,这样一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能相互关爱、相互愉悦是师生和谐的第二层次。教师与学生能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更高层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想听其课,想发言,积极思考,自觉完成作业。要想达到这一层次,仅仅靠平时和学生的亲近与对学生的关心是不够的,这更需要教师以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水平吸引你的学生。身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要认真钻研教材,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而人文性是语文在工具性基础上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那便是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渗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是除教学内容之外的附加任务,它是一种感受,是一种领悟,是情感共鸣的弦乐,是心灵净化的乐土。要想文本感动学生,教师必须先被文本感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宏观概念,不是每篇课文、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同等对待,平均用力。衡量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否成功。主要看是否找准语文三个目标的交点,或称结合点,有利于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在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恰当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这些结合点在哪里呢?就在课文“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学生学习困难处”。的确,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往往就是文章中心凸现处,是作者着力用墨处,因而也是体会思想和语文的关键。而学生学习困难处,则正是实施学法指导的好时机,学生运用学法,解决难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的好契机。同时对文本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因此,找准整合目标的交点,我们才能把力气都用在刀刃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和谐
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得恰当、合理,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吃透教材,选择恰当多媒体形式。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解读理解是基础,教师应该首先把教材吃透,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准确地把握。每一节课都会有孩子学习的难点,同时也可能是重点,这部分内容必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调动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突破。
抓准时机。恰当体现多媒体优势。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要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多越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40分钟时间要合理分配。多媒体使用要能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多媒体的使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的使用,要能够把学生带人审美的情境,使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立足整体。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满堂灌带来的是教师对电脑的依赖,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已不再对板书精益求精了,不再关注上课与孩子们的眼神交流了,不再离开讲台到学生身边倾听指导了,也听不见教师范读指导了,教师变成了操作工。这些提前预设好的内容还怎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现场生成呢?因此,传统的手段不能抛弃,教师还应该进行板书设计,规规矩矩在黑板上写好字,帮助孩子理清知识脉络。低年级语文课要一笔一画范写生字,让孩子跟着练:教师还应该当堂范读,带领学生进入语文环境;教师还应该走下讲台,用眼神和手势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是一种真正师生共鸣的和谐境界吗?
我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关注提升教学艺术。我以为课堂教学艺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教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之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小的船》开头的一句是“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是一个省略了比喻词的比喻句,学生读后似懂非懂。怎样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它呢?首先要提出富有思考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运用形象化的手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领会句子的含义,以及用词的恰当。我问学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句话既讲了月儿又讲了小船,到底讲的是什么呢?话音刚落,顿时全班鸦雀无声,一个个皱起了眉头思考着,个个处于“心欲通未得,口想讲不能”的愤悱状态。这时我打开了幻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晴朗的夜空,一个孩子坐在弯弯的月儿上手摇双桨划动着的画面。孩子们仔细观察着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他们争着说:“是讲月儿像小船。”“这一句主要讲的是月儿,把月儿比作小船。”“这个孩子把月儿当作小船。”这里没有向学生讲比喻的知识,而让学生从图像中感受到了这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教学的情感性。情感是学习的动因,它渗透在学生的一切活动之中。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用知识的科学趣味性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学习动机就会增强,思维、记忆等认知功能就会活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我是什么》,其中写“水”在江河湖海中的一段:“平时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我通过幻灯投影和语言描绘,使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那平静的池水,静静地躺在那里。一点波纹也没有,真像熟睡了一样。树叶落在身上动也不动;看那山涧清澈的溪水,叮咚叮咚地、缓缓地流着。就像在散步:那江河的水一浪高过一浪,奔腾向前,真像在奔跑:那大海的波涛更是汹涌澎湃,拍打着岩石,正像跳舞、唱歌。这样学生朗读起来就有感情,越读越有味儿。
要让学生动心动情。因情悟理,升华认识,首先教师要人情人境,动心动情。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思路,带着与作者共鸣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感情。
教学的创造性。教学中的创造性,具有求异性和独创性。教师创造的内容,是指在钻研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组织教材和表达教材内容的方式方法加以精心琢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用语言塑造着各种听觉形象,又借助于教学塑造着各种视觉形象。教师巧妙的提问、生动的讲授、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处于一种思维的创造过程之中,并受到最佳的审美教育。
教学中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能把多媒体优化组合、巧妙运用上。
如在教《刘胡兰》一课时,首先,在屏幕上出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高大形象,同时播放《国际歌》。雄壮的《国际歌》歌声把学生带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场面。这时整个教室里回荡着悲壮的《国际歌》歌声,很多学生流下了眼泪,有的抽泣起来。音乐停了,教师仍无语,停了几秒钟,教室里鸦雀无声。片刻后教师才沉痛地讲:“刘胡兰英勇地牺牲了,那年她才15岁。”这时师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真正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