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光:笔刀勤耕陶石瓦 方寸自有精气神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aotiancx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生活很平淡,读书刻石和写写画画仿佛就是全部。他的知识却很丰富,从三千年前到几百年前,每个刻在石头上的汉字,他都能清楚明白地说出其根源、含义和典故。他的爱好是读书,职业是教师,专业是书画篆刻,一次次地从全国展和西泠展上捧回各种奖项。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国光,现任四川省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开明印社副社长,绵阳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绵阳印社社长。
  磨杵成针:翩翩少年如何爱上篆刻风,起于青萍之末。
  篆刻艺术,是埋首于窗边,不闻外事,专心于方寸石块上的技艺和学问。当年,翩翩少年唐国光是如何爱上篆刻的?源于近四十年前的一天,他在绵阳青年路新华书店偶遇了石恒先生,尽管他们互不相识,可对艺术的共同爱好让他们结缘。
  唐国光1 964年生于中国书法之乡蓬溪县,16岁考入江油师范学校读书。那个星期天,他专程来绵阳买书。而石恒已经是绵阳知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那天也来书店看书。当时,石恒和另外一位书法家一起翻看《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选》,边看边点评,引起了旁边唐少年的注意,他也喜欢书法呢,不知不觉听入了迷,偶尔还能插一两句嘴。两老一少相谈甚欢,石恒先生高兴地把唐国光带回家,请他吃肉喝酒,传授给他书法、篆刻、写诗的技巧,18岁的唐国光就此成为石恒的人室弟子,开始在篆刻艺术的道路上跋涉。
  石恒告诉唐国光,篆刻与书法同源,首先要勤学,其次要苦练。从那以后,唐国光广泛涉猎书法篆刻知识,从甲骨文到钟鼎大籀,从汉简隶草到魏碑,从二王到唐楷,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揣摩。唐国光来往于江油和绵阳之间,每次都要从青莲镇经过,每次都会想起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不到20岁的他以这种精神激励自己,要把书法和篆刻艺术练到一定境界。当时,唐国光还是江油师范学校的学生,学校里还有专业教师授课。他把学校老师授课的内容和石恒先生传授的技艺相互印证,在篆刻和书法等方面得到了飞速提高。
  磨砖成镜:八面受敌促成艺术顿悟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苏东坡独创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的精髓。唐国光用这个方法,在篆刻艺术领域钻坚求通,多方求证,融会贯通,终于有所成就。
  从江油师范学校毕业后,唐国光分到江油乡村任教,他热爱这方水土的宁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艺术,他也愿意把青春交给当地的孩子们,从童心童趣里获得艺术的灵感和旨趣。
  1 988年,唐国光又随著名篆刻大师韩天衡、孙慰祖前辈学习篆刻,前辈们的治学精神、方法、态度,为唐国光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天窗,从此石破天惊。他不仅透过艺术云层的缝隙看见了艺术的阳光,而且穿越云层,看见了湛蓝的天空。天青色等烟雨,他明白了自己等待的艺术是什么样的。
  唐国光开始了汉字的寻根之旅,他的精神再次回到殷商时代,从甲骨文和金文出发,一次次地把这些文字临摹到宣纸上,一遍遍翻刻到石头上,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当艺术遇到瓶颈,唐国光就利用假期,帮妻子做生意,有成功也有失败,到后来,赚得的利润都被他买了书籍和石头。与此同时,唐国光还花了不少精力到绘画和诗歌创作等多个方面,练习绘画和书法的废纸已然成堆,水平也一点点提高。生活和生意场上的磨炼,人情熟稔、世事练达,他的篆刻技艺也日臻成熟,从先秦古文字而来,得到了自己的刀味、石味,终于“磨砖成镜”,在艺术上有了顿悟。
  磨穿铁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国光有一本《古玺汇编》《古文字释要》,翻烂了又补上,补好了又慢慢翻烂,又再补好。唐国光在攀登篆刻艺术高峰的道路上,秉着“磨穿铁砚”的态度和做法,一步步走来。
  40年来,唐国光在篆刻之路上从未懈怠,每天都要刻上几个小时,从没有把时间用到打牌、K歌等方面,哪怕是喝酒,他都是把朋友请到家里,简单弄点花生卤菜,把酒谈艺。无论是刻石头、刻陶器,乃至刻瓦片,唐国光都刻得津津有味,从未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十二生肖文字印,他扎扎实实刻了5套;54方印的《心经》,他恭恭敬敬刻了3套;今年疫情期间,他又兢兢业业地把《蜀道难》刻成50方印,无偿捐赠给江油李白纪念馆,而他现正在进行《道德经》选句1 00方印的创作。
  唐国光的篆刻艺术,从先秦出发,讲究章法、字法和刀法,他更是创造性地提出要合乎心法,“只有外师造化,方能中得心源”,即篆刻艺术在创作时要做到胸有成竹,作品才有表现力,才有韵味。他先后七八次在全国展览中获奖,数十次在省级展上夺金拿银。
  如今,唐国光仍在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春秋战国青铜器、秦石、燕陶、楚简、越瓷,乃至出土文物“封泥”“齐鲁陶文”等都是他汲取艺术营养的源泉,唐国光努力融会貫通,期待在篆刻艺术上有“百尺竿头”“更上层楼”的突破。
其他文献
“孙安平的戏剧创作之路充满了艰辛,他对戏剧的热爱和付出让我们很感动。”四川省文化厅召开的盛长滨作品研讨会上,四川省艺术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戏剧评论家张建蓉对孙安平赞许有加。  痴迷  孙安平是江安县城人,从小喜爱戏剧,他的职业是摄影与广告,但他对戏剧的爱好达到痴迷程度。  1995年,江安县文化馆舞蹈教师袁永辉拿着一个剧本来找孙安平:“有个演出的机会,你去不去?”剧本是计划生育方面的题材,写的是两个
所以,你看见我的背影  月光下的天涯,明亮  所以,你看见我的独行  明天太远,我还在路上  烽火已燃在黎明……  所以,你看见  从一场战争的失地  我奋不顾身地冲向自己  我要省下对春天的赞  我要省下對春天的赞  然后  把它送给  一株开在深冬的腊梅  以及  梅前不言语的风  它们的血肉  都连着  一把上好的骨头  林  有些是山峦熟悉的  有些不是  但有些未具名的  鸟鸣,是深藏的
画家邓尚贵,古稀之年,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和担当,挥毫泼墨,谱写《希望之光》。《希望之光》气韵生动,墨色丰富,水墨酣畅,苍劲古朴。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虚实相映,传情达意。构图大开大合,右边荷叶细碎,寓意风暴;左边荷叶完整,凸显美好;一朵清新淡雅的荷花,寓意希望之光;鲜活灵动的鱼儿,充满对生命的弘扬。《希望之光》充分体现出一种“生”的文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邓尚贵的花鸟画里,无
记得20年前,一次四川省文联外出慰问,我与几位年轻人在泸州的万亩荷塘边散步,他们告诉我,希望创办一本专注于四川文艺宣传的学术杂志。当时的他们,满怀着对四川文艺事业的热爱与激情,充满着对未来发展的畅想。后来,我便看到了这本《现代艺术》杂志。  作为一本专注于文艺的学术杂志,起初的创办是艰难的,最早的《现代艺术》并没有像今天一样,有许多相关机构的支持。经费、人员、资源、内容……一切都要重头开始,一切都
刘童成《脉》版画 162cm×108cm 2019年  刘童成  現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版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民族学院教师。作品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穿越地平线”西部民族版画展、“手作匠心”首届西南青年版画创作推动计划、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等展览和相关活动。
四川,自古便具有浓厚隽永的音乐氛围。汉代司马相如、卓文君的一曲《凤求凰》;诗圣杜甫用“锦城丝管乐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描绘当时音乐繁盛的景象;五代前蜀王建永陵棺床石刻浮雕“二十四伎乐”,既有汉民族传统乐器,又融合了当时大量的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乐器,堪称一部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这些无不展示着四川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积淀。四川,是名副其实的音乐资源大省,近年来,培养
时间:2018年1月8日  地点:新华宾馆  2018年1月8日上午9:30时,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现代艺术》杂志社承办的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7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发布会在成都新华宾馆隆重召开。  从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到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再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时代的文艺工作和文艺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习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和声使音乐形象更为丰满多彩,好的音乐离不开构成音乐的这些基本要素。  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年凯歌高扬。改革开放四十年,让中华大地焕发勃勃生机,让百姓生活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是符合历史發展大潮的正确而伟大的抉择,是拂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祖国大地上醉人的春风,广大人民应着时代的鼓点,欢欣鼓舞,加快生产和建设
西部从来就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处太阳照耀下的闪现着神性的土地。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一粒沙石都具有勃发的生命力。当画家们拾起画笔,用线条与色彩去描绘壮丽秀美的西部大地之时,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同胞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奋进的热烈场景似乎也活现在了眼前。  2019年1月31日下午,由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组织实施、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的“西部绘画作品巡展”在四川美术馆四号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