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言》中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启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言》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优秀代表,其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往往充满了东方式的智慧,且暗合于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价值思维。故本文拟从“主体间性”出发,来揭示《三言》小说对于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价值观;三言;主体间性;价值
  作者简介:胡冰,衡水市教师进修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2
  《三言》是晚明文学家冯梦龙所编撰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与《警世通言》的简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重商观念在晚明颇为流行。作为对这种思潮的回应,在三教九流熙熙攘攘的大背景下,《三言》所着力塑造的也正是各具面目的商人“群像”。在这一组组商人“群像”中,固然不乏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但小说着墨最多的还是那些谦恭孝友、推诚待人,靠辛苦奔波与诚信经营而发家致富的商人,比如《徐老仆义愤成家》中的徐阿寄、《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的吕玉、《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复、《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中的宋金……
  对于《三言》中的商人形象历来研究颇多,多是从传统道德、明代社会思潮、商业文化等角度来着手探究,而从价值观念层面来进行解读者尚为数不多。笔者认为,对《三言》中各色人物尤其是商人群体价值观念的研究,同样也可为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提供一把“钥匙”。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转型期,对《三言》中商人正面形象价值观念的分析,也有利于学校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念。故笔者拟根据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思想,来尝试解读《三言》中商人形象及其他人物形象的价值观念问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何为价值与价值观?一般来说,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它所体现的是客体的内在属性、外在功用及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主体需求的适应性、一致性和满足性。而主体之外的所有客观存在物及客观关系,大到天地万物,小到日常琐屑,甚至包括与主体“我”对立的“他人”以及人际关系,都可视为“客体”。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标準及其价值取向,包括有关价值的理想、信念等,则构成了体系化的价值观念。一般来说,人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由“主体”对人生、职业、婚恋、道德、审美、环境、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具体价值观念组成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近现代西方社会,由于过分强调“主体性”,导致了个人价值观的高度功利化——主客体关系多被折算为金钱来衡量。于是,拜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人际关系却日趋冷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为了纠正这种偏颇,西方哲学大师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人提出了“主体间性”概念。“主体间性”也称“交互主体性”,最初用来考察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主体“我”不再将他人视为纯粹客体,而是看作与“我”有相同权利、遵守相同社会规则的其他主体——“他我”。“我”与“他我”之间,应遵循平等交流的规则来共处。“主体间性”有效地克服了个人中心主义,也常被用来阐述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故而这种观点对培养科学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发性。后来,“主体间性”又被发挥运用于考察人和自然界其他物种间的关系,有效地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成为环保科学及生态批评的重要理论支撑。
  “主体间性”虽是近代西方现象学与哲学的概念,然而在我国明代晚期诞生的《三言》中,就已明确无误地包含了这种思想,比如《醒世恒言》中的《施润泽滩阙遇友》:心地善良的施复拾到六两二钱银子,最初也是将价值取向锁定在经济功利方面——用这些银子添置绸机,多织绸匹。可快到家时他却改变了主义,决定还给失主。此时施复是完全站在另一主体——“他我”的立场上,用理解以及道德同情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并未将他人遗失的银两作为工具和手段来利用,是明显的“主体间性”思维。在施复将银两还给失主朱恩后,他养的蚕年年吐丝光洁匀称,织成绸缎质量上乘,人们增价竞买,利润大增;又得了一个儿子,两次挖到地底藏银,甚至别家的八锭银子也不翼而飞来到施家。这些情节无非要证明“善有善报”的观念,从唯物主义观点来说自然不足为训。
  然而施复巧遇朱恩一节,却在偶然中含有必然因素。施复因缺桑叶同他人结伴买叶,路过滩阙。因上岸取火种巧遇六年前失落银子的朱恩,结为异姓兄弟。恰巧朱恩桑叶甚多,且不像别的养蚕人家出于迷信而忌讳生人入户,故而免去了奔波的辛劳与危险,且定下一门儿女亲事。在这里,小说显然是运用“巧合误会法”来安排施、朱二人相会。但倘若当年施复未曾用“主体间性”思维做出价值取舍,则今日二人就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倘若朱恩不是因为银两失而复得,悟出“凡事是有个定数,断不由人”的道理而革除了忌讳生人入户的陋俗,则今日施复面对的恐怕是朱家紧闭的大门,根本无缘见面。可见偶然中却包含着必然因素——作为“主体”的施复通过自己的价值取舍传递了“正能量”,进而改变了另一主体朱恩的价值取舍,使后者对自身利益的看法也变得豁达。这就为二人日后的巧遇以及朱恩“雪中送炭”报答施复创造了条件。施复没有靠功利性的价值判断行事,日后却获取了更大的利益。原因就在于,“主体间性”的价值取舍标准使人们不再斤斤计较个体的利益得失,人际关系在“平等、交流、理解、互助”等方面发生了正向变化,呈现出了一种“生态性”的互助式联系,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令对方、“他者”来受益。
  这部小说的另一细节在于,朱恩要杀鸡款待,施复连忙制止:“既承相爱,即小菜饭儿也是老哥的盛情,何必杀生!况且此时鸡已上宿,不争我来又害他性命,于心何忍!”至半夜鸡的骚动引得施复起身,躲过了车轴砸身的横祸。笔者以为,这个细节的含义并不在于因果报应,而是体现了“主体间性”思维及其价值取向的可贵。上世纪60年代,美国环保之母蕾切尔·卡逊将“主体间性”思维推广到环境生态领域,主张站在其他物种的角度换位思考,在承認并尊重其他生命主体性及权利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以便让人类与各种生物和谐共享地球资源。因此,在写作《海风下》这本书时,蕾切尔·卡逊以设身处地的心态来对待笔下的海洋生物:“我成功地变成了矶鹞、螃蟹、鲐鱼、美洲鳗和另外好几种海洋动物!” 而这种思维方式与施复的所思所想又何其相似!家养鸡虽非野生物种,但施复的行为则体现了“人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处”的“主体间性”价值判断,且这种思维也为其命运带来了正向变化。反观我们今天涸泽而渔导致的生态失衡、滥伐森林导致的水土流失,施复这种“主体间性”的价值观不是很高明吗?
  在《三言》其他小说中,“主体间性”价值判断也得到了反向的强调。如《徐老仆义愤成家》:徐言、徐召在三弟死后分家,出于利益私心将牛马分给自己,而将老仆人徐阿寄分给守寡的弟媳,理由是“那阿寄夫妻年纪已老,渐渐做不动了,活时倒有三个吃死饭的,死了又要赔两口棺木,把他也当作一股,派与三房里,卸了这干系,可不是好”。然而阿寄却外出经商,挣下千金家业,为弟媳和侄子置办下千亩良田。从中可见徐言、徐召出于单纯主体性利益考量的短视,也反证了“主体间性”价值思维的可贵。
  又如《老门生三世报恩》,蒯遇时做主考官,出于一己利益认为:“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着他。那些老师宿儒,取之无益。”然而,正是他无心点中的“老师宿儒”鲜于同解救了蒯家父、子、孙三代的危难,那些“少年门生”反而无济于事。蒯遇时临终告诫“我子孙世世不可怠慢老成之士!”可谓正是对于“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彻悟与回归。
  由上可见,《三言》中的许多拟话本小说,都闪耀着“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智慧,不仅体现了东方人生哲学及其价值观念的可贵之处,而且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物质利益驱使,社会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如晚明时代的“功利化”、“庸俗化”、“短视化”现象;尤其是网络的兴起,虚拟世界导致学校学生的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种种情况都迫使学生思想教育呼唤一种能够彰显“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实用方法。笔者以为,秉承“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原则,依托学校教学平台,用《三言》中的故事来生动、有趣地阐释“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优势,不失为各所学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三联书店2012年版.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史传、文集、方志中和庄肃有关的史料的搜集整理,对庄肃藏书、著书等资料進行基本的爬疏,从而探讨其作为元代藏书聚书成就较为突出的藏书家的贡献,并据此进一步认识以庄肃为代表的元代藏书家和元代藏书风貌。  关键词:庄肃;藏书;著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3  我国自春秋战国墨子、惠施、苏秦以来,私人藏书
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着手,借用心理分析这一研究工具,对《红楼梦》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林黛玉的性格作出研究分析。结合原著文本中的生动事例,分别阐述了林黛玉性格的主要特
摘 要:《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赡的编年体史书,不仅具备很高的史学价值,也具备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其中记述的许多梦现象散布于春秋历史的各个时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左传》中的叙梦手法不是首次出现,但确实为梦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左传》;梦;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陈新新(1991-),女,汉族,河南漯河人,青岛大学2015级古代文学研究生在读,研
摘 要:作为秦汉时期以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短暂的30年人生引发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争议与评说。站在历史的角度,项羽的所有都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想要有所改变是不现实的,然而人们对项羽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就在于认知主体在知识、价值、情感上有所差异。以项羽的文学形象为例,不同文学作品塑造的项羽形象千差万别,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项羽所具有的文学形象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其中司马迁的《史记》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价检测CSF中单核细胞内的结核菌抗原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意义,为结脑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方法.结论:该实验通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脑患者脑脊
摘 要:在《诗经》中有着大量的水描写,诗人或将其作为情感符号,或将其作为环境因素,将其与抒情主人公的爱恨情仇融为一体。有用水来表现闺阁情思的,有着青年男子对于艰难生活的淡泊,还有着失意者的苦闷,以及征战士兵对故土的思念。  关键词:恋人之思;漂泊之苦;故土之念  作者简介:刘丽红,女,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选摘陈锦芳博士是位画家、作家、艺术史家、前景预见者、哲学家和陈锦芳文化馆的创办人,后者是一非营利机构,专注于国际文化交流及促进全球新文艺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 要:“冠者礼之始也”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是华夏礼仪的起点。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冠礼是作为成人所履行的首要礼仪,也是作为成人开始步入礼仪规范的第一步。冠礼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使其符合礼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同时冠礼也是举行或参加其他礼如昏礼、射礼、乡礼等礼的前提。  本文主要通过《仪礼·士冠礼》中关于士冠礼的记
摘 要:本文就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牧斋杂著》里的173篇墓志铭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对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行分析,钱谦益墓志铭按墓主身份分类,将其内容分为墓主为东林党人,清官名士,普通百姓,女性人物主要四类;最后从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虚实相生,创新性与随意性三个方面发掘钱谦益墓志铭创作的艺术特色。  關键词:钱谦益;墓志铭;思想内涵;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