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蒙古族民歌旋律可谓是蒙古舞的灵魂,蒙古族民歌旋律与蒙古舞的动作二者和谐统一。蒙古族民歌旋律能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还可以起到提示舞蹈动作的作用。蒙古舞中舞者的形象是靠视觉和听觉和谐一致而引起美感的,离开了蒙古族民歌旋律的配合,蒙古舞便失却了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草原艺术;交融;基础;规律
一、草原艺术交融的基础
草原艺术交融的基础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不同社会形态的冲撞,是草原艺术交融的社会基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互补,是草原艺术交融的经济基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草原艺术交融的人文基础。
(一)草原艺术交融的社会基础
中原农耕民族一般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游牧民族却不尽如此,呈现多成分、多层次的显著特征。匈奴人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已进入文明社会阶段。他们的社会制度在东方时期受华夏人的影响;在西迁之后受罗马人的影响。其主要社会制度,大都属奴隶制社会。突厥人约在公元五六世纪进入文明时代,蒙古人则在公元十二、十三世纪进入文明时代,其社会制度是一种部族制的封建社会。在中外草原民族的历史上,既有从氏族制至奴隶制戛然而止的民族,也有从原始社会,或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相比较而言,中原农耕民族较之草原游牧民族,无论是社会形态还是政治制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更为先进,更为完整,更处在较高社會层次上。这种处在较高社会层次的、先进而完整的社会形态,犹如流水一样,要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其结果必然要引起草原民族社会形态的变革。不同层次社会形态的冲撞,必然带来中原农耕文化艺术与草原游牧文化艺术的碰撞与交融,这是草原艺术与其他民族艺术相互交融的社会基础。
(二)草原艺术交融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是受经济基础所制约,并从属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当草原民族处在原始狩猎时期,便产生了原始狩猎形态的艺术。而当以狩猎为主转变为以畜牧业为主时,便产生了草原游牧形态的艺术。当草原民族从氏族社会发展到部落联盟,再到封建制国家形成之时,也就再不满足于那种以畜牧业为主兼狩猎生产的生活方式。尽管在草原游牧地区,亦有少量的人从事农业,并出现一定范围的农耕区,那毕竟是有限的。而较为单一的畜牧经济仍显得十分脆弱,根本无法满足草原民族各方面的需求。无论是处于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需要,还是处于民族发展的渴望,都需要与外界进行往来。由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北有大漠横亘,东南有大海濒临,西南有高山阻隔等四周屏障,草原民族总是试图从长城打开一个缺口,从中原农耕民族那里获取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等。同样,中原农耕民族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十分渴望得到游牧民族的牲畜、皮革及土特产品等。于是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界地带及长城沿线,出现了相互交际的“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等贸易市场,并伴随着诸民族艺术上的交流。这种经济上的互补,为草原游牧艺术与中原农耕艺术的交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氛围,是促进草原游牧民族艺术与中原农耕民族艺术相互交融的经济基础。
(三)草原艺术交融的人文基础
“56个民族56枝花,中华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道出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纵观中华民族的关系史,历史上各民族间总的发展趋势是以和平、统一为主,当然也曾有征战与分裂相伴随。但征战与分裂是暂时的,是支流,而和平与统一则是长期的,是主流。终归是一家人,每一次征战或分裂之后,都是走向最大规模的和平与统一,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国家。产生中华民族向心力及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核心。从其实质看,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是主体精神的重要体现。有了和,才有了和的民族,即中华民族;有了和,才有了和的文化,即儒教、佛教、道教等多教合流及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了和,才有了和的艺术,即古代乐舞,汉代的百戏,唐诗,宋词,元曲,元杂剧,乃至现代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作为中华民族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艺术,之所以千古不衰,至今仍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创造该艺术的草原民族有一种对各类艺术能够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质;还在于它具有一种马背民族所具有的豪放、豁达、平和的心态,并能以其坚定的自信心,宽广的胸怀,借鉴一切外来艺术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创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二、草原艺术交融的规律
艺术的交融,其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复杂的,途径是多条的,形态是多样的。但透过现象,仍有其规律可循。
(一)传播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前提条件
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研究人类的传播现象为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艺术的传播,是艺术交融的前提,没有艺术的传播,就不会有艺术的交融;艺术的传播,是艺术富有生命力的象征,艺术只有传播,才能达到相互交融与发展的目的。
艺术的传播更体现在创造该艺术的民间艺术家的传播上。对草原艺术来讲,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与牧民朝夕相处的民间艺术家的传播作用,是决不可忽视的。这是因为草原民族所创造的艺术,一般都是靠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而承传下来的。游牧民族的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几千年至今不衰,是演唱英雄史诗的代代艺人传播的结果;众多优美的草原民歌家喻户晓,是草原民间歌手传播的结果。这些草原民族的民间艺术家,既是本民族艺术的承传者,又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艺术来发展本民族艺术的革新者,同时也是该艺术走向世界的传播者。
(二)冲突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必经过程
冲突,是一种艺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与传入之地的艺术间所产生的一种艺术现象,也是艺术交融的必经过程。冲突是艺术发展的需要,艺术没有冲突就会停滞不前;冲突是艺术开放的体现,没有冲突,旧的封闭系统就不会被打破,新的开放系统也难以形成。 我国南北方各民族,由于处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具有不同的精神品格。草原宽广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雄浑、粗犷、豪气的性格,其艺术作品的风格则充满阳刚之美。南方民族由于生活在山水环绕、峻岭阻隔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有着温柔似水的柔情性格,其艺术作品的风格则洋溢着阴柔之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观念及不同风格流派的撞击,从历史到今天,都在不断的进行着。隋唐之际,西北草原的丝路艺术,对中原刮起强劲的“胡风月舞”,就是北方阳刚豪放之气与阴柔优美之风的碰撞与冲突,并在冲突与碰撞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互补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发展趋势
草原艺术与其他艺术双向交融互补的内容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外草原艺术与国内草原艺术的交融互补;国内中原农耕艺术与草原游牧艺术的交融互补;宗教艺术与草原民间艺术的交融互补;宫廷艺术与草原民间艺术的交融互补;草原诸民族间艺术的交融互补等等。
艺术上的双向互补,乃是艺术发展的最基本规律,而互补力度的大与小并非是对等的。对一种异质文化来说,若没有选择的余地,则不会在传播之地立足。
(四)变革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必然结果
何谓艺术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某种文化艺术经过与异质文化艺术的冲突碰撞、交融互补后的革新。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動力,没有变革,艺术就不会有生命力;变革,是艺术交融互补后的必然结果,没有变革,艺术就不会从稚嫩走向成熟。艺术只有经过无数次变革的实践,才能更加完美。
任何一种艺术经过传播,通过与异质文化冲突碰撞、交融互补后,都要发生变革。或是两者相互借鉴吸收,各自发展;或是两者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形态的艺术;或是一方被另一方所同化等种种复杂的情况皆有,但主要是这三种。
艺术的变革与出新,是一个很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内蒙古西部的蒙汉调在音乐结构上,既有汉族音乐的旋律,也有自己的韵味,是两种音乐的相互嫁接与融合。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既有开放性的一面,也有固守性的一面。一个民族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融入到另一个民族之中,而它的文化艺术却一直顽强的保留着,还大量存在。比如十二世纪以后入主新疆的蒙古族,经过几百年的生活变迁,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但却保留着蒙古族史书上记载的倒喇舞。这说明民族虽已消失,但该民族艺术却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各民族间文化艺术的传播、冲突、互补、变革,是个十分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各民族、各类艺术在其传播冲突中,有时有些艺术暂时处于被挤压的地位;在其互补变革的过程中,也会有“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现象发生,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一种新形态艺术的诞生,从孕育到成熟,要有一个较长时间对各方艺术交融互补、吸纳融合的过程。对观众来讲,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喜欢的审美心态上的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杨笑寒.从“观物取象”到“立象尽意”——秦人早期设计艺术的物象表达[M].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
[2]张子程.微媒体视阈下内蒙古文化形象传播策略研究[M].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
[3]格日乐.近几年我国蒙古学研究若干问题探析[M].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
【关键词】草原艺术;交融;基础;规律
一、草原艺术交融的基础
草原艺术交融的基础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不同社会形态的冲撞,是草原艺术交融的社会基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互补,是草原艺术交融的经济基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草原艺术交融的人文基础。
(一)草原艺术交融的社会基础
中原农耕民族一般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游牧民族却不尽如此,呈现多成分、多层次的显著特征。匈奴人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已进入文明社会阶段。他们的社会制度在东方时期受华夏人的影响;在西迁之后受罗马人的影响。其主要社会制度,大都属奴隶制社会。突厥人约在公元五六世纪进入文明时代,蒙古人则在公元十二、十三世纪进入文明时代,其社会制度是一种部族制的封建社会。在中外草原民族的历史上,既有从氏族制至奴隶制戛然而止的民族,也有从原始社会,或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相比较而言,中原农耕民族较之草原游牧民族,无论是社会形态还是政治制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更为先进,更为完整,更处在较高社會层次上。这种处在较高社会层次的、先进而完整的社会形态,犹如流水一样,要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其结果必然要引起草原民族社会形态的变革。不同层次社会形态的冲撞,必然带来中原农耕文化艺术与草原游牧文化艺术的碰撞与交融,这是草原艺术与其他民族艺术相互交融的社会基础。
(二)草原艺术交融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是受经济基础所制约,并从属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当草原民族处在原始狩猎时期,便产生了原始狩猎形态的艺术。而当以狩猎为主转变为以畜牧业为主时,便产生了草原游牧形态的艺术。当草原民族从氏族社会发展到部落联盟,再到封建制国家形成之时,也就再不满足于那种以畜牧业为主兼狩猎生产的生活方式。尽管在草原游牧地区,亦有少量的人从事农业,并出现一定范围的农耕区,那毕竟是有限的。而较为单一的畜牧经济仍显得十分脆弱,根本无法满足草原民族各方面的需求。无论是处于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需要,还是处于民族发展的渴望,都需要与外界进行往来。由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北有大漠横亘,东南有大海濒临,西南有高山阻隔等四周屏障,草原民族总是试图从长城打开一个缺口,从中原农耕民族那里获取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等。同样,中原农耕民族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十分渴望得到游牧民族的牲畜、皮革及土特产品等。于是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界地带及长城沿线,出现了相互交际的“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等贸易市场,并伴随着诸民族艺术上的交流。这种经济上的互补,为草原游牧艺术与中原农耕艺术的交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氛围,是促进草原游牧民族艺术与中原农耕民族艺术相互交融的经济基础。
(三)草原艺术交融的人文基础
“56个民族56枝花,中华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道出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纵观中华民族的关系史,历史上各民族间总的发展趋势是以和平、统一为主,当然也曾有征战与分裂相伴随。但征战与分裂是暂时的,是支流,而和平与统一则是长期的,是主流。终归是一家人,每一次征战或分裂之后,都是走向最大规模的和平与统一,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国家。产生中华民族向心力及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核心。从其实质看,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是主体精神的重要体现。有了和,才有了和的民族,即中华民族;有了和,才有了和的文化,即儒教、佛教、道教等多教合流及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了和,才有了和的艺术,即古代乐舞,汉代的百戏,唐诗,宋词,元曲,元杂剧,乃至现代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作为中华民族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艺术,之所以千古不衰,至今仍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创造该艺术的草原民族有一种对各类艺术能够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质;还在于它具有一种马背民族所具有的豪放、豁达、平和的心态,并能以其坚定的自信心,宽广的胸怀,借鉴一切外来艺术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创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二、草原艺术交融的规律
艺术的交融,其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复杂的,途径是多条的,形态是多样的。但透过现象,仍有其规律可循。
(一)传播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前提条件
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研究人类的传播现象为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艺术的传播,是艺术交融的前提,没有艺术的传播,就不会有艺术的交融;艺术的传播,是艺术富有生命力的象征,艺术只有传播,才能达到相互交融与发展的目的。
艺术的传播更体现在创造该艺术的民间艺术家的传播上。对草原艺术来讲,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与牧民朝夕相处的民间艺术家的传播作用,是决不可忽视的。这是因为草原民族所创造的艺术,一般都是靠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而承传下来的。游牧民族的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几千年至今不衰,是演唱英雄史诗的代代艺人传播的结果;众多优美的草原民歌家喻户晓,是草原民间歌手传播的结果。这些草原民族的民间艺术家,既是本民族艺术的承传者,又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艺术来发展本民族艺术的革新者,同时也是该艺术走向世界的传播者。
(二)冲突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必经过程
冲突,是一种艺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与传入之地的艺术间所产生的一种艺术现象,也是艺术交融的必经过程。冲突是艺术发展的需要,艺术没有冲突就会停滞不前;冲突是艺术开放的体现,没有冲突,旧的封闭系统就不会被打破,新的开放系统也难以形成。 我国南北方各民族,由于处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具有不同的精神品格。草原宽广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雄浑、粗犷、豪气的性格,其艺术作品的风格则充满阳刚之美。南方民族由于生活在山水环绕、峻岭阻隔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有着温柔似水的柔情性格,其艺术作品的风格则洋溢着阴柔之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观念及不同风格流派的撞击,从历史到今天,都在不断的进行着。隋唐之际,西北草原的丝路艺术,对中原刮起强劲的“胡风月舞”,就是北方阳刚豪放之气与阴柔优美之风的碰撞与冲突,并在冲突与碰撞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互补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发展趋势
草原艺术与其他艺术双向交融互补的内容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外草原艺术与国内草原艺术的交融互补;国内中原农耕艺术与草原游牧艺术的交融互补;宗教艺术与草原民间艺术的交融互补;宫廷艺术与草原民间艺术的交融互补;草原诸民族间艺术的交融互补等等。
艺术上的双向互补,乃是艺术发展的最基本规律,而互补力度的大与小并非是对等的。对一种异质文化来说,若没有选择的余地,则不会在传播之地立足。
(四)变革是草原艺术交融的必然结果
何谓艺术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某种文化艺术经过与异质文化艺术的冲突碰撞、交融互补后的革新。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動力,没有变革,艺术就不会有生命力;变革,是艺术交融互补后的必然结果,没有变革,艺术就不会从稚嫩走向成熟。艺术只有经过无数次变革的实践,才能更加完美。
任何一种艺术经过传播,通过与异质文化冲突碰撞、交融互补后,都要发生变革。或是两者相互借鉴吸收,各自发展;或是两者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形态的艺术;或是一方被另一方所同化等种种复杂的情况皆有,但主要是这三种。
艺术的变革与出新,是一个很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内蒙古西部的蒙汉调在音乐结构上,既有汉族音乐的旋律,也有自己的韵味,是两种音乐的相互嫁接与融合。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既有开放性的一面,也有固守性的一面。一个民族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融入到另一个民族之中,而它的文化艺术却一直顽强的保留着,还大量存在。比如十二世纪以后入主新疆的蒙古族,经过几百年的生活变迁,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但却保留着蒙古族史书上记载的倒喇舞。这说明民族虽已消失,但该民族艺术却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各民族间文化艺术的传播、冲突、互补、变革,是个十分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各民族、各类艺术在其传播冲突中,有时有些艺术暂时处于被挤压的地位;在其互补变革的过程中,也会有“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现象发生,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一种新形态艺术的诞生,从孕育到成熟,要有一个较长时间对各方艺术交融互补、吸纳融合的过程。对观众来讲,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喜欢的审美心态上的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杨笑寒.从“观物取象”到“立象尽意”——秦人早期设计艺术的物象表达[M].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
[2]张子程.微媒体视阈下内蒙古文化形象传播策略研究[M].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
[3]格日乐.近几年我国蒙古学研究若干问题探析[M].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