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理地应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易于解决知识的重难点,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记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学 物理教学 实效性探索
  新的物理课堂要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怎么学。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学生是否愿学,会不会学,能否积极主动地学。结合心理学的知识,笔者认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從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制约中学物理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因素
  当前,制约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投入不足,实验器材、设备不够完善,实验场所不能满足需要;专业教师缺乏,无法满足物理教学的需要;任课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充电、提高,致使不少教师知识老化、滞后,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等。无疑都制约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这是为大多数人所共知的。但还有一个因素,被不少人所忽视。那就是“物理在初中各学科中的地位”。
  物理在整个自然科学中,应该属于最难理解、不易掌握和提高的学科。但它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却与其本身的特点极不相称。首先,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及其家长,无不以“副科”称之。时间的投入、课时的分配、甚至课时段的安排,都无不体现出“副科”的特征。例如,不少学校都是只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安排在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上午,而物理等“副科”只能全安排在下午。这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其次,中招分数比例的分配也无疑给物理打上了“副科”的烙印。不少学生即使对物理有兴趣,但因其地位只与政治等同。而政治是以开卷的形式考试,比起物理要易得分的多。套用经济学术语就是“物理的性价比太低”,为了总分能达到一定的档次,自然要在易得分的科目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投入和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
  总之,物理的学科特点与其“地位”的极不相称,应该是制约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提升中学物理教学时效性的原则
  2.1 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过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2 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2.3 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2.4 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3”、“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样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章节复习一遍,对章节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2.5 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在初二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
  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6 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
  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
  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學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再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3.提升中学物理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3.1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真实地展现物理过程,使学生直接地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认识物理运动的基本规律;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灵活地应用知识并促成知识的迁移;物理实验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物理实验使得学生与物理现象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学生得以认识物理现象。特别在改正前科学概念,建立正确的新概念、规律起很大作用。如,水的沸腾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产生水的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并不深刻理解,往往认为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水就沸腾了。设置问题:盛有适量水的大烧杯内漂浮一个盛有少许水的平底小试管,给大烧杯加热,可以使小试管内水沸腾吗?大部分学生认为小试管内的水会沸腾,这时,教师讲解空洞无力,也不易引起学生求知欲。做一下演示实验,当学校看见大烧杯里的水剧烈沸腾,而小试管里的水却怎么也烧不开,使用温度计测量发现它们的水温相同。这时学生不禁思考发问,小试管内水温达到沸点为什么水不沸腾呢?教师再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给自己建立深刻的沸腾的概念。在物理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首先认识到学生头脑中错误概念的存在的客观性、社会性、普遍性及其对学习物理概念的影响,这是物理概念教学中应当注意的一个主要问题。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大量铁块沉入水中现象后,于是头脑中形成铁块可以在任何液体中都下沉的错误概念;又如日常生活中纸被点燃的影响,对纸锅能把水烧开产生怀疑。以上通过实验能直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简单电路”一章时,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时,学生对电路比较陌生,又没有生活经验,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真正体会到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对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分析,学生比较头疼。如:小灯泡开路时,与它并联的电压表上有示数,而与之串联的电流表中无示数;小灯泡短路时,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而电流表有示数,以往的教学尽管在纸上练了许多遍,学生还是不了解,一错在错。如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做一做,取下小灯泡,可观察灯泡开路时出现的现象,用一导线并联在电灯两端,可观察到小灯泡被短接的现象,通过观察思考,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3.2 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寓乐于学”,使学生逐渐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注重科学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但不觉得苦,反而觉得“甜”,从而会促进学生更加主动钻研,并在钻研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形成积极持久爱学物理的情感。首先,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有趣,因此要特别注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起讲抓得住人,如同磁铁吸铁一般,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及情感集中指向教学内容。例如,学习“大气压”的慨念,不妨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熟鸡蛋置于较蛋小的玻漓瓶口上,鸡蛋停在瓶口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瓶中内燃烧片刻,再将鸡蛋置于瓶口上,同学们会惊疑地发现鸡蛋慢慢被瓶子“吞入”,最后落入瓶中。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利用各种名人轶事、高科技成果等,设置各种趣味性的问题,适时插入到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成为学习抽象物理问题的润滑剂。
  3.3 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有效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其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从“指导学习”逐步向“独立学习”转化,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方法;有序观察,科学记忆的方法;质疑问难,大胆提问的方法;注重实践,知识运用的方法等。比如,教给学生大胆提问的方法,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问。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问题:第一,在知识的“来由”上找问题,知道新知识从那些物理现象中归纳来;或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知道时必须问。第二,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问题。对新知识中为什么要这样描述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清楚时应该问。第三,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问题。对一个新知识具有那些内涵或特征不清楚时应该问。第四,在知识的“归类”或“分类”上找问题。对知识难予归类整理或分不清类型时应该问。第五,在知识的“去脉”上找问题。对某一知识的作用不够了解或不会运用时应该问。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主动学习,就能善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摘要】习题课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基本训练教学活动。该课型立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也就是把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公式、法则、定理,迁移到不同情境下加以应用,找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并加以比较、择优,习题课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系统,逐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寻找相关的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得到延续和拓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积极性 调动 再创造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
期刊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讲解课文、传授知识、启发思维、沟通感情的最最主要的工具。语言表达需要技巧,要讲锤炼,既锤炼吐字的清晰度,逻辑重音的强调,又锤炼语调的感情色彩、音色的优美等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大量阅读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通过听廣播、看电影电视等多渠道时刻校正自己的读音,认真钻研教材,提高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把美丽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教师自己具备了美的教
期刊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实际操作中进行了一次次大胆的探究,师生之间彼此受益匪浅。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转换成为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换成为个性张扬的主导者。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伙伴式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容易沟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背景 实施途径  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
期刊
【摘要】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当中,必将打破原来结构体系的平衡,引起教学过程的变革。尤其是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和教师来说,确实成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资源以音、形、色等多种手段来激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独创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④抓住时机给予欣赏,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  【關键词】语文课堂 充满活力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牙状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什么
期刊
【摘要】农村学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创新活动开展的少等原因,尝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特别是在实验教学及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观念 创新途径 创新情景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虽然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水平还是很低的。据统计,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很差,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合理利用好历史地图,就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知识、拓展知识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 历史地图 课堂教学 生动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材正文知识的讲解、分析、补充,以帮助学生学到更为详实、完备的掌握历史知识,而忽视了对历史地图存在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和合理利用。很多教师认为引
期刊
【摘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自觉性的表现,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下面我就以《平面镜》一课为例,谈一谈我是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  【关键词】《平面镜》 教学体会 情境 兴趣 质量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自觉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关键在于课堂上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要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的情趣尽情地展现。  【关键词】语文 创新教育 精彩课堂 导语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