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初冬的清晨,空气中已经多了一份浓重的凛冽。王振耀从位于北京师范大学西门的家走到京师大厦,正好是与记者约好的时间,8点整,几乎分毫不差。一落座,他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院长比司长影响力大多了。”王振耀不止一次这样说。2010年6月,他弃官治学,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推动的事情越过职权范围,被人过度揣测意图或无限解读。他办各种各样的论坛,大讲公益,甚至提倡让亿万富翁每年捐款100万。这如果在司长的位子上,恐怕想都不敢想。
而他也坦言,让他特别振奋的壹基金转型,也有赖于自己几十年的从政经历和影响力,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优势。官与学的气质,在王振耀身上依然交错在一起,亦如双生花。
王振耀是主动走出体制的为数不多的官员,他对体制内原则的“解密”或许满足了公众对政治去神秘化的欲望。
“低薪高薪都不是公务员腐败的理由,只有好的制度才可以避免坏官的出现。如果把道德与法律对立起来,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那样的官德,如何靠得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必没道理。“如果我们的文化对每个人的日常需求不给予一定的重视,那么我们的一些政策就难免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有些高尚的口号可能不近人情,甚至违反人性。”
强烈的时间观念,话语间的干脆利落,思维的敏捷深刻,无不昭示着王振耀在官学之间的游刃有余。出仕途,入学界,他认为这两种身份的转变如同旋转门一样自然,而倘若无法能上能下,才不正常。
“慈善一定姓民”
王振耀辞官后,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他失去了公车,损失了正司级所享受的医疗待遇“蓝卡”,与之作为“交换”的则是二级教授的头衔。“没有优厚的福利待遇,那些教授还不是一样活”,在56岁时,他换了个活法。
有人说他“下海”了,亦有人说他“上岸”了。对王振耀来说,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帮人家“出主意,想办法”,只要慈善领域有需求,他就一刻停不下来。只不过这一次是从民间出发。
在王振耀当院长两年多的时间里,壹基金转型让他特别振奋。在中国做慈善,民间组织多受身份之困。它需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又要寻找政府机关或党政部门做主管单位。李连杰的壹基金就一度因“身份不明”而遭到即将中断的危险。后来,在王振耀的穿针引线下,壹基金终于在深圳拿到了渴求已久的“身份证”。而壹基金与深圳市民政局的合作过程,被王振耀用“巧合”一言蔽之。
壹基金的转型给了全社会一个积极信号,民间组织可以公开面向社会募款。王振耀认为,此举越过了长久以来难以逾越的边界。但他也坦言,他横跨政学两界的特殊身份,也是促成此事的关窍。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说,壹基金的转型仅仅是一个个案,法律不改,民间慈善组织的困局仍旧无法解除。
慈善组织的亦官亦民,引发了慈善究竟姓官还是姓民之争。“慈善一定姓民,”王振耀仍坚定地认为,“所谓民,既不是与官截然对立,又不能尾随政府,而应该引导政府。”
2011年公益慈善界发生的大事颇多,王振耀从中看出了慈善回归民间的大玄机。
“郭美美事件”在网络上被披露并迅速形成舆论,在慈善领域,民间的评判标准已成为国家的评判标准。这让这位老官员感慨不已:“社会评价标准悄悄地发生了转移。至少在慈善领域,各级政府对民意的敬畏已成惯例。”
普通公民参与慈善的浪潮波澜壮阔,甚至开始自下而上影响制度的建立。王振耀说:“邓飞倡导的免费午餐行动,就让政府也参与了进来,160亿元学生营养补助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是中国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前民间难以占主导,总是抱有圣上英明、皇恩浩荡的陈腐观念。近年来,慈善越来越归于本真,民间完全可以引领政府,只不过这个过程仍然漫长,最需要的还是行动者。
而王振耀却不喜欢这些行动者以“草根”组织自居。“我当司长时,一听草根组织,第一反应就是你没钱,或许还跟政府有点摩擦。”这一称谓也许能唤起民间的身份认同,但在与政府公关时却是极为失败的形象设计。归根结底,草根与民间仍存在距离,它亟待补上“专业化”这一课。
有人说王振耀“替穷人说话”,又“替富人说话”。他也因此遭受争议。“首善”陈光标事件后,他一句“原谅有缺点的企业家”,被无数网友斥责为“替富人开脱”;倡议5.5万个亿万富翁应该把每年的捐款定为100万,引来了“异想天开”的质疑声。
王振耀无暇理会争议,他忧虑的是,富人的善款如何敲开慈善的大门。
“两把税把多少善款生生挡在门外啊!”王振耀紧皱眉头说道,曹德旺以股票形式捐赠,市值超35亿,按照现行制度征税,须缴纳6亿左右税款。对善款征重税,无疑让全球通用的股票捐赠在中国遇到了大门槛。一个曹德旺的问题不解决,几千亿的股票捐赠就无法用于慈善。
此外,基金会也要如企业一样,每年缴纳25%的所得税。王振耀追问道,对用于社会的善款征税,那么是否也要对国家的财政收入收税呢?他认为,对前者征税和对后者收税一样荒诞。
过去我们使出各种绊子抑制民营企业,如今同样的逻辑对准了民间慈善机构,这是个心结。王振耀说,他们研究院现在就是要帮人们解开这个结,要说清楚太难了,但还得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离开官位看官位
20年的仕途生涯,在王振耀看来,还是干出了点名堂的:推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诞生和发展,让“海选”成为9亿农民的共识;建立四级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汶川大地震检验了其效果;把各地民政官员“关”在京城,落实低保金;建立涵盖200余项标准的孤儿最低养育制度。
在任时,王振耀做事的逻辑与其他官员有些迥异,难免让人在背后说他“另类”。无论他如何不按牌理出牌,也只是变动了行事方法而已。至于规则,始终未曾改变。而机关规则,既是媒体喜欢追逐谈论的焦点,又是普通公众乐于窥探的“机密”。官转民的王振耀,受一名图书编辑邀约,索性执笔再次回望官场,细说规则。
在王振耀担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期间,他发现,按照灾情大小,划分灾害等级,实行灾害分级管理制度,已经提了10多年之久,却一直没什么地方执行。2003年“非典”期间,他和同事发现,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国家实行该制度。原来“这不是下面对付上面,而是上面的制度设计出了问题”。 下面抵制或拖延执行上面政策的事情,他也不是头一遭碰到。“说到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真正病灶,就是我国缺乏公开透明的利益表达机制,不认为地方利益存在着正当性,更不习惯于在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进行公开的谈判。”王振耀说。
而在机关内部,靠投票选先进的规则,也同样被王振耀认为“极为不妥”。这样评选的依据可能是人际关系,而非业务水平。王振耀担任司长之时,所倡导的考核办法是将个人一年的工作评价,划分为10多个项目,然后来进行分别评价,最后综合计算总分。当然,领导亦会参与打分,最后司长还会说一些决定性意见,考评委员会是要尊重的。这样,承担了很多工作但原来票数不多的人总分就上去了。
王振耀对评选先进方法的革新并非有意培养“自己人”。由于机关的政治化倾向,衍生出了一个普遍的用人规则,即谁是谁的人,就要听谁的话。同样在王振耀从政期间,也有人规劝他注意用自己人。“谁是自己人?”他得出的结论则是,职位或岗位的关系构成,异化为“自己人”和“不是自己人”,这绝对是政府机关建设的一大弊端。
与用人同样敏感的恐怕就是资源分配了,常年担任“赈灾大员”的王振耀深知,政府资源分配在各国同属敏感问题,只是一些国家的解决方式是公开讨论,而我国的现状则是,行政部门独自解决本需社会公开讨论的问题,这种体制性的弊端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官员也不是神,都有七情六欲,手一偏,心一动,可能就影响到了大事。”王振耀认为,推动体制改良才是规避敏感的良方,但如何具体界定敏感岗位又是一道新难题。
尽管体制内外的规则林林总总,但在已经跳出体制的王振耀看来,这两者有着质的区别。体制外的规则,也就是社会大众的规则,相对公开直接,利益关系比较明确。“而在体制内,事实上是存在双重规则的。”王振耀说,一是原则性规则,另一个则是潜规则。他深知自己曾被称为“学者型官员”,是因为他不熟悉官场潜规则之故。
“那些潜规则不是不可学,而是不能学,因为学会那个,就会失掉自身,就会将一生的安身立命之本丢掉。”不过王振耀眼中的官场也不是那么黑暗,他在任期间有所作为也是因为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他说绝大多数人还是有正气有理想的,只是有时候体制让他们有些无奈。
两大命题
王振耀身上有着典型“77级”的特点,喜欢做理论思考,习惯于不断追问和反思。王振耀是地道的农家子弟,1954年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的一个村庄。他那一代人几乎经历了新政权缔造初期的种种苦难和动荡,养成了他们能忍也求变的品格。
他们那一代人在火红的年代中,释放和燃烧着青春,保证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解放全世界2/3的受苦人民,这样的理想之于他们,那是真真切切的伟大事业。如果有人“唱反调”,就要批判、打倒。“当时的思维模式是,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就不允许别人说不好。”王振耀说。
“文革”之后对社会种种问题的追问,让他们惊觉自己怀揣美好愿望却做了多么荒唐的事情,至今王振耀还在追问:“把中国折腾成那个样子,难道我们这一代就没有责任吗?”
他大胆提出了一个命题:轰轰烈烈,原地踏步。这也是王振耀为“中国几千年为什么老走不出去”找到的症结之一。“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每一次都想彻底解决问题,革命要彻底,消灭对手更要斩草除根。”王振耀在新书中也写道,越是所谓的彻底,反而越是以新的方式来恢复更为陈旧的东西。他们这一代人就是典型,刚刚破除了帝王思想,又来一套“万寿无疆”。良好的愿望和极端的行动是不行的,最终只有尊重每一个人,才能拿到大国的入场券。
王振耀提出的第二大命题是,知识生产方式转型。他上学多,考试也多,有一次考试后,一位老教授说,标准答案有5条,他只答对了4条,最后一条是自己创造性的答案。虽然很有创意,但是与标准答案不符,必须扣分。
“这就是我们的学习方式,以为背好了标准答案就能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王振耀说,社会急速前进,对静态知识的掌握无疑是在刻舟求剑。郎咸平曾提到,他的助手基本都来自香港;很多外企在内地最愁的是招不到熟练的管理者。
如同学习方式一样,研究方式也难逃这个“怪圈”。研究者比写文章,比对现实的理解,“意义”、“作用”满篇皆是,而对问题是什么,如何分类,怎样解决却少着笔墨。
“假设那些为国家设计宏观转型的人,是在这种生产方式的固有思维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就不会设计方案,即便设计出来也多是在拽词。”王振耀不无忧虑地说。
转变知识生产方式,我们还忽视了一座“富矿”。王振耀深有感触,他在哈佛大学的一位老师曾当过18年参议员,而这种从政又治学的人在美国的大学里比比皆是。而我们的退休官员,同样是经验丰富的实践者,这些财富通常被浪费掉了。
都说“旋转门”在中国很难,王振耀则不太认同。美国有些兼职教授本身就是官员,他们就是讲自己领域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而不一定都要去做理论文章。“知识界要先打开封闭的大门,肯定实践的心得也是知识,这扇门旋转起来自然就容易了。”
“院长比司长影响力大多了。”王振耀不止一次这样说。2010年6月,他弃官治学,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推动的事情越过职权范围,被人过度揣测意图或无限解读。他办各种各样的论坛,大讲公益,甚至提倡让亿万富翁每年捐款100万。这如果在司长的位子上,恐怕想都不敢想。
而他也坦言,让他特别振奋的壹基金转型,也有赖于自己几十年的从政经历和影响力,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优势。官与学的气质,在王振耀身上依然交错在一起,亦如双生花。
王振耀是主动走出体制的为数不多的官员,他对体制内原则的“解密”或许满足了公众对政治去神秘化的欲望。
“低薪高薪都不是公务员腐败的理由,只有好的制度才可以避免坏官的出现。如果把道德与法律对立起来,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那样的官德,如何靠得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必没道理。“如果我们的文化对每个人的日常需求不给予一定的重视,那么我们的一些政策就难免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有些高尚的口号可能不近人情,甚至违反人性。”
强烈的时间观念,话语间的干脆利落,思维的敏捷深刻,无不昭示着王振耀在官学之间的游刃有余。出仕途,入学界,他认为这两种身份的转变如同旋转门一样自然,而倘若无法能上能下,才不正常。
“慈善一定姓民”
王振耀辞官后,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他失去了公车,损失了正司级所享受的医疗待遇“蓝卡”,与之作为“交换”的则是二级教授的头衔。“没有优厚的福利待遇,那些教授还不是一样活”,在56岁时,他换了个活法。
有人说他“下海”了,亦有人说他“上岸”了。对王振耀来说,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帮人家“出主意,想办法”,只要慈善领域有需求,他就一刻停不下来。只不过这一次是从民间出发。
在王振耀当院长两年多的时间里,壹基金转型让他特别振奋。在中国做慈善,民间组织多受身份之困。它需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又要寻找政府机关或党政部门做主管单位。李连杰的壹基金就一度因“身份不明”而遭到即将中断的危险。后来,在王振耀的穿针引线下,壹基金终于在深圳拿到了渴求已久的“身份证”。而壹基金与深圳市民政局的合作过程,被王振耀用“巧合”一言蔽之。
壹基金的转型给了全社会一个积极信号,民间组织可以公开面向社会募款。王振耀认为,此举越过了长久以来难以逾越的边界。但他也坦言,他横跨政学两界的特殊身份,也是促成此事的关窍。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说,壹基金的转型仅仅是一个个案,法律不改,民间慈善组织的困局仍旧无法解除。
慈善组织的亦官亦民,引发了慈善究竟姓官还是姓民之争。“慈善一定姓民,”王振耀仍坚定地认为,“所谓民,既不是与官截然对立,又不能尾随政府,而应该引导政府。”
2011年公益慈善界发生的大事颇多,王振耀从中看出了慈善回归民间的大玄机。
“郭美美事件”在网络上被披露并迅速形成舆论,在慈善领域,民间的评判标准已成为国家的评判标准。这让这位老官员感慨不已:“社会评价标准悄悄地发生了转移。至少在慈善领域,各级政府对民意的敬畏已成惯例。”
普通公民参与慈善的浪潮波澜壮阔,甚至开始自下而上影响制度的建立。王振耀说:“邓飞倡导的免费午餐行动,就让政府也参与了进来,160亿元学生营养补助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是中国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前民间难以占主导,总是抱有圣上英明、皇恩浩荡的陈腐观念。近年来,慈善越来越归于本真,民间完全可以引领政府,只不过这个过程仍然漫长,最需要的还是行动者。
而王振耀却不喜欢这些行动者以“草根”组织自居。“我当司长时,一听草根组织,第一反应就是你没钱,或许还跟政府有点摩擦。”这一称谓也许能唤起民间的身份认同,但在与政府公关时却是极为失败的形象设计。归根结底,草根与民间仍存在距离,它亟待补上“专业化”这一课。
有人说王振耀“替穷人说话”,又“替富人说话”。他也因此遭受争议。“首善”陈光标事件后,他一句“原谅有缺点的企业家”,被无数网友斥责为“替富人开脱”;倡议5.5万个亿万富翁应该把每年的捐款定为100万,引来了“异想天开”的质疑声。
王振耀无暇理会争议,他忧虑的是,富人的善款如何敲开慈善的大门。
“两把税把多少善款生生挡在门外啊!”王振耀紧皱眉头说道,曹德旺以股票形式捐赠,市值超35亿,按照现行制度征税,须缴纳6亿左右税款。对善款征重税,无疑让全球通用的股票捐赠在中国遇到了大门槛。一个曹德旺的问题不解决,几千亿的股票捐赠就无法用于慈善。
此外,基金会也要如企业一样,每年缴纳25%的所得税。王振耀追问道,对用于社会的善款征税,那么是否也要对国家的财政收入收税呢?他认为,对前者征税和对后者收税一样荒诞。
过去我们使出各种绊子抑制民营企业,如今同样的逻辑对准了民间慈善机构,这是个心结。王振耀说,他们研究院现在就是要帮人们解开这个结,要说清楚太难了,但还得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离开官位看官位
20年的仕途生涯,在王振耀看来,还是干出了点名堂的:推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诞生和发展,让“海选”成为9亿农民的共识;建立四级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汶川大地震检验了其效果;把各地民政官员“关”在京城,落实低保金;建立涵盖200余项标准的孤儿最低养育制度。
在任时,王振耀做事的逻辑与其他官员有些迥异,难免让人在背后说他“另类”。无论他如何不按牌理出牌,也只是变动了行事方法而已。至于规则,始终未曾改变。而机关规则,既是媒体喜欢追逐谈论的焦点,又是普通公众乐于窥探的“机密”。官转民的王振耀,受一名图书编辑邀约,索性执笔再次回望官场,细说规则。
在王振耀担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期间,他发现,按照灾情大小,划分灾害等级,实行灾害分级管理制度,已经提了10多年之久,却一直没什么地方执行。2003年“非典”期间,他和同事发现,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国家实行该制度。原来“这不是下面对付上面,而是上面的制度设计出了问题”。 下面抵制或拖延执行上面政策的事情,他也不是头一遭碰到。“说到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真正病灶,就是我国缺乏公开透明的利益表达机制,不认为地方利益存在着正当性,更不习惯于在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进行公开的谈判。”王振耀说。
而在机关内部,靠投票选先进的规则,也同样被王振耀认为“极为不妥”。这样评选的依据可能是人际关系,而非业务水平。王振耀担任司长之时,所倡导的考核办法是将个人一年的工作评价,划分为10多个项目,然后来进行分别评价,最后综合计算总分。当然,领导亦会参与打分,最后司长还会说一些决定性意见,考评委员会是要尊重的。这样,承担了很多工作但原来票数不多的人总分就上去了。
王振耀对评选先进方法的革新并非有意培养“自己人”。由于机关的政治化倾向,衍生出了一个普遍的用人规则,即谁是谁的人,就要听谁的话。同样在王振耀从政期间,也有人规劝他注意用自己人。“谁是自己人?”他得出的结论则是,职位或岗位的关系构成,异化为“自己人”和“不是自己人”,这绝对是政府机关建设的一大弊端。
与用人同样敏感的恐怕就是资源分配了,常年担任“赈灾大员”的王振耀深知,政府资源分配在各国同属敏感问题,只是一些国家的解决方式是公开讨论,而我国的现状则是,行政部门独自解决本需社会公开讨论的问题,这种体制性的弊端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官员也不是神,都有七情六欲,手一偏,心一动,可能就影响到了大事。”王振耀认为,推动体制改良才是规避敏感的良方,但如何具体界定敏感岗位又是一道新难题。
尽管体制内外的规则林林总总,但在已经跳出体制的王振耀看来,这两者有着质的区别。体制外的规则,也就是社会大众的规则,相对公开直接,利益关系比较明确。“而在体制内,事实上是存在双重规则的。”王振耀说,一是原则性规则,另一个则是潜规则。他深知自己曾被称为“学者型官员”,是因为他不熟悉官场潜规则之故。
“那些潜规则不是不可学,而是不能学,因为学会那个,就会失掉自身,就会将一生的安身立命之本丢掉。”不过王振耀眼中的官场也不是那么黑暗,他在任期间有所作为也是因为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他说绝大多数人还是有正气有理想的,只是有时候体制让他们有些无奈。
两大命题
王振耀身上有着典型“77级”的特点,喜欢做理论思考,习惯于不断追问和反思。王振耀是地道的农家子弟,1954年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的一个村庄。他那一代人几乎经历了新政权缔造初期的种种苦难和动荡,养成了他们能忍也求变的品格。
他们那一代人在火红的年代中,释放和燃烧着青春,保证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解放全世界2/3的受苦人民,这样的理想之于他们,那是真真切切的伟大事业。如果有人“唱反调”,就要批判、打倒。“当时的思维模式是,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就不允许别人说不好。”王振耀说。
“文革”之后对社会种种问题的追问,让他们惊觉自己怀揣美好愿望却做了多么荒唐的事情,至今王振耀还在追问:“把中国折腾成那个样子,难道我们这一代就没有责任吗?”
他大胆提出了一个命题:轰轰烈烈,原地踏步。这也是王振耀为“中国几千年为什么老走不出去”找到的症结之一。“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每一次都想彻底解决问题,革命要彻底,消灭对手更要斩草除根。”王振耀在新书中也写道,越是所谓的彻底,反而越是以新的方式来恢复更为陈旧的东西。他们这一代人就是典型,刚刚破除了帝王思想,又来一套“万寿无疆”。良好的愿望和极端的行动是不行的,最终只有尊重每一个人,才能拿到大国的入场券。
王振耀提出的第二大命题是,知识生产方式转型。他上学多,考试也多,有一次考试后,一位老教授说,标准答案有5条,他只答对了4条,最后一条是自己创造性的答案。虽然很有创意,但是与标准答案不符,必须扣分。
“这就是我们的学习方式,以为背好了标准答案就能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王振耀说,社会急速前进,对静态知识的掌握无疑是在刻舟求剑。郎咸平曾提到,他的助手基本都来自香港;很多外企在内地最愁的是招不到熟练的管理者。
如同学习方式一样,研究方式也难逃这个“怪圈”。研究者比写文章,比对现实的理解,“意义”、“作用”满篇皆是,而对问题是什么,如何分类,怎样解决却少着笔墨。
“假设那些为国家设计宏观转型的人,是在这种生产方式的固有思维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就不会设计方案,即便设计出来也多是在拽词。”王振耀不无忧虑地说。
转变知识生产方式,我们还忽视了一座“富矿”。王振耀深有感触,他在哈佛大学的一位老师曾当过18年参议员,而这种从政又治学的人在美国的大学里比比皆是。而我们的退休官员,同样是经验丰富的实践者,这些财富通常被浪费掉了。
都说“旋转门”在中国很难,王振耀则不太认同。美国有些兼职教授本身就是官员,他们就是讲自己领域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而不一定都要去做理论文章。“知识界要先打开封闭的大门,肯定实践的心得也是知识,这扇门旋转起来自然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