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日趋普及,教师机械操作、计算机频繁演示、学生被动接受的“电灌”现象则非常盛行,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五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正确把握多媒体的内涵和潜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语文 电灌
【中途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的产物,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视听优势,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直观而又便捷的表达工具,也将学科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评价教师业务水平及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条件。然而,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功能、适用条件和范围,使用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正确定位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异化教师主导,淡化学生主体,违背认知规律,忽略学科特点,摈弃传统精华,漠视实际效果,有意无意误用、滥用多媒体,课堂教学重又沦为教师机械操作、计算机频繁演示、学生被动接受的“电灌”模式。“穿新衣、走老路”的情况非常普遍,以语文教学为例,其主要表现有:
1 从教学观念看,重教学手段轻教学目的
有些老师以为只要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带入课堂,自己便拥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于是,不是从教学目的和效果出发,满足于教学容量扩大和手段上的新颖,埋头做表面文章。有的课件只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和内容提纲的直接投影,有的是对教科书、参考资料或现有课件的生搬硬套,也有的是与教材有关材料的尽数罗列,如此的教学设计,教师始终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和设计思路没有脱离陈旧教学模式的窠臼。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都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宗旨,多媒体技术无论如何发达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教育观念落后,再先进的教学手段照样是陈旧教育的工具。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来,为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认知教学内容的特征和本质,进而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学”提供最优化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2 从教学内容看,重直观信息轻主观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态演示,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局限,变枯燥的讲解为可观赏的直观画面,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实现了轻松愉快的学习。于是有些教师脱离教材,炫耀电教手段,仅仅采用直观手段组织教学,用影视演示、视听冲击来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无形之中压缩了学生理解、领会和探索的空间,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语文学习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的表现力也是有时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知识的感受、经历和体验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语言本身的感悟。忽视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一味采用直观手段,图解诗文,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语文老师应该在尊重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景、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引导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3 从教学关系看,重单向传输轻双向互动
在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注意力倾注于电教设备的操控上,授课只是照屏宣科,或者以“人机对话”来代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瞪着眼睛看”,荧屏演示不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成了被动接受的观光客。表面热闹的课堂实质上机械、沉闷,冰冷死板。这种单向的没有互动的教学模式,窒息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生气和活力,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积极构建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课堂互动网络,使语文课堂中的师生角色相互作用,其特有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4 从教学过程看,重程序控制轻随机应变
多媒体教学大多是在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授课之前,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将预定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上课则是其执行和操作的过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受操作环境的限制被固定在讲台上,亦步亦趋机械化的进行讲解,遇到学生“节外生枝”,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电脑既定的程序之中,学生能否接受则无暇顾及,这种刻板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探究问题,应有的课堂教学魅力也被流水线式的程序所淹没。
教学过程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积极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重视课件设计的交互性和人性化,使信息流向和展示速度、节奏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机调控。课堂教学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多媒体技术才能有的放矢地真正为“学”所用。
5 从教学方法看,重机械注入轻多元融合
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不管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不管多媒体使用的程度和时机是否恰当,无法对多媒体进行有效利用造成课堂信息超量和无效信息铺天盖地,使学生顾此失彼,思维无法合拍而消化不良,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每一个教师特有的富有个人魅力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灵感、应变能力以及雄厚的业务功底,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也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复制和取代的,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多媒体运用不当会事与愿违,运用得当才能如虎添翼。“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教育当然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我们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思想的现代化,远胜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我们在形式上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更要从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层面正确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涵义。在多媒体教学日趋普及的今天,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正确把握多媒体的内涵和潜力,把多媒体技术作为工具、资源和环境,实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和改进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太平,李炎清.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高等教育研究》2008.07.
[2] 范远波,王晓平.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语文 电灌
【中途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的产物,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视听优势,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直观而又便捷的表达工具,也将学科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评价教师业务水平及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条件。然而,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功能、适用条件和范围,使用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正确定位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异化教师主导,淡化学生主体,违背认知规律,忽略学科特点,摈弃传统精华,漠视实际效果,有意无意误用、滥用多媒体,课堂教学重又沦为教师机械操作、计算机频繁演示、学生被动接受的“电灌”模式。“穿新衣、走老路”的情况非常普遍,以语文教学为例,其主要表现有:
1 从教学观念看,重教学手段轻教学目的
有些老师以为只要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带入课堂,自己便拥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于是,不是从教学目的和效果出发,满足于教学容量扩大和手段上的新颖,埋头做表面文章。有的课件只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和内容提纲的直接投影,有的是对教科书、参考资料或现有课件的生搬硬套,也有的是与教材有关材料的尽数罗列,如此的教学设计,教师始终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和设计思路没有脱离陈旧教学模式的窠臼。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都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宗旨,多媒体技术无论如何发达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教育观念落后,再先进的教学手段照样是陈旧教育的工具。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来,为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认知教学内容的特征和本质,进而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学”提供最优化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2 从教学内容看,重直观信息轻主观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态演示,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局限,变枯燥的讲解为可观赏的直观画面,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实现了轻松愉快的学习。于是有些教师脱离教材,炫耀电教手段,仅仅采用直观手段组织教学,用影视演示、视听冲击来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无形之中压缩了学生理解、领会和探索的空间,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语文学习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的表现力也是有时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知识的感受、经历和体验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语言本身的感悟。忽视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一味采用直观手段,图解诗文,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语文老师应该在尊重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景、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引导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3 从教学关系看,重单向传输轻双向互动
在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注意力倾注于电教设备的操控上,授课只是照屏宣科,或者以“人机对话”来代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瞪着眼睛看”,荧屏演示不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成了被动接受的观光客。表面热闹的课堂实质上机械、沉闷,冰冷死板。这种单向的没有互动的教学模式,窒息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生气和活力,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积极构建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课堂互动网络,使语文课堂中的师生角色相互作用,其特有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4 从教学过程看,重程序控制轻随机应变
多媒体教学大多是在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授课之前,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将预定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上课则是其执行和操作的过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受操作环境的限制被固定在讲台上,亦步亦趋机械化的进行讲解,遇到学生“节外生枝”,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电脑既定的程序之中,学生能否接受则无暇顾及,这种刻板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探究问题,应有的课堂教学魅力也被流水线式的程序所淹没。
教学过程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积极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重视课件设计的交互性和人性化,使信息流向和展示速度、节奏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机调控。课堂教学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多媒体技术才能有的放矢地真正为“学”所用。
5 从教学方法看,重机械注入轻多元融合
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不管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不管多媒体使用的程度和时机是否恰当,无法对多媒体进行有效利用造成课堂信息超量和无效信息铺天盖地,使学生顾此失彼,思维无法合拍而消化不良,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每一个教师特有的富有个人魅力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灵感、应变能力以及雄厚的业务功底,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也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复制和取代的,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多媒体运用不当会事与愿违,运用得当才能如虎添翼。“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教育当然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我们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思想的现代化,远胜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我们在形式上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更要从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层面正确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涵义。在多媒体教学日趋普及的今天,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正确把握多媒体的内涵和潜力,把多媒体技术作为工具、资源和环境,实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和改进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太平,李炎清.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高等教育研究》2008.07.
[2] 范远波,王晓平.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