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介入的矛盾书写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熊猫史诗》是国内外第一部以文学形式讲述人类与熊猫关系史的作品,作者方敏综合了多种文体,展现大熊猫300万年的物种演化史,深入发掘人与熊猫之间关系演变的真实历程,并且以此剖析人类介入大熊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的种种矛盾。通过对《熊猫史诗》生态文学探析,可观照出人与熊猫乃至自然的相处模式,以及探寻人类在自然界真正所处的位置。
  【关键词】:《熊猫史诗》;生态文学;矛盾
  《熊猫史诗》为生态文学作家方敏所著,为了完成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她多次深入四川、陕西等省的大熊猫保护区,与遥远、庆庆、戴丽等多只大熊猫零距离接触,经由采访收集到一百多个关乎大熊猫命运的故事。此书不仅展现了大熊猫300万年的物种进化史,并力图通过熊猫传奇的进化故事揭示当今人类的生存哲学。作者深入发掘出人类与熊猫的关系史,以此反观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熊猫史诗》打破了文学史上单一文体的现象,采用了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日记等多种文体交替使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史前和现代结合,文学与科学结合。”[1]这本书集科普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身,表达出作者自身的生态思考与理念。作者在书中探讨人与熊猫的相处经历与模式,主要书写了人类介入熊猫生存与发展历程后出现的种种矛盾,以此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观点。
  一、发现与探寻的矛盾
  在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中他提出了“大地伦理学”,将伦理学的概念扩展到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关心,“提倡人们要和自然建立关系模式,以取代把自然当成征服和统治对象的传统关系模式”,“人类应当尊重他的生物同伴和大地共同体”[2]223但在人类探寻自然界之初,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对物种与自然知识的获取总是伴随着伤害。
  1869年,法国神甫戴维来到邛崃山,他发现并命名了100多个物种,其中就包括金丝猴与大熊猫,但他的研究方式,是雇当地的猎手捕捉、杀害,然后制作标本、收集,并运回法国展览。在当时,戴维神甫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博物学家,将众多不为人知的物种介绍给人类的世界,但他的发现却带给这些物种无穷的灾难。因为他的介绍,大熊猫开始在西方世界闻名,不少人慕名前来探寻大熊猫。“1926年至1928年,美国的罗斯福兄弟两次到四川,先后猎杀六只大熊猫,制成标本,存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3]39来自俄、英、德、美的动物学家、探险队等接连前来,犯下无数杀戮的罪孽。1935年,英国动物学家威廉的妻子露丝,为了丈夫的遗愿前来。她将一只熊猫幼崽从树洞里抱走,取名苏琳,带回了美国。露丝妈妈因爱心成为第一个把活着的大熊猫带到西方的人,她的“母爱”受人褒奖。作者则在书中借一个小姑娘的口,对她不顾熊猫妈妈的情感抱走小熊猫的无耻的小偷行径提出质问。
  《动物的情感世界》的作者马克·贝科夫认为动物的情感是天赋,“我们,以及其他的动物们都拥有情感”[4],方敏在书中正是设身处地地去想象、体察熊猫的情感与想法,通过自己与熊猫庆庆的“对话”方式展现出人对熊猫的发现与探寻而使熊猫遭受的灾难,“罪恶?他发现命名了100多种动植物,是我们的功臣!”“功臣?他带来了100多年的灾难,是我们的罪人!”[3]35作者还通过戴维神甫的日记,转换立场与视角,为熊猫写日记相对照,戴维的功绩与熊猫的苦难相对比,更加凸显这一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我的生命到头了,尽管我还年轻。我不会活着离开大山,我会死在途中。尽管死后,我会被制成标本,还会在巴黎博物馆里,站立100多年。但是,我的灵魂却不会走,永远不走!”[3]40
  《熊猫史诗》的记述虚实结合,既有报告文学的纪实性,又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想象与思考。作者通过想象质问戴维神甫的灵魂“你知道命名带来的后果吗?”“这是对人的职责,还是天地万物的职责?”[3]45那时对自然与生物的探究,仅仅停留于满足人类的求知欲,道德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对物种的命名与发现,让人类得以获取新的知识,也有利于对物种更进一步的了解,但对物种的探寻却因人类的贪欲沾染血腥。如今的生态伦理学将道德的权利扩大到生命与自然界,人類中心主义弱化,人类开始具有平等与保护意识。但当人类对物种的发现本身就成为一种干涉,并带来伤害的风险,发现与探寻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研究与介入的矛盾
  “从1974年到1977年,史无前例的大熊猫调查进行了三年,”“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是大熊猫研究的起点,也是国际合作的第一站,是培养了第一批大熊猫专家的山地”,[3]67但也正是这个地方,发生了“珍珍疑案”。
  1978年,专家胡锦矗带领人马在卧龙建立了五一棚。“198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合作研究大熊猫,派来了美国专家乔治·夏勒博士,也带来了先进研究设备和手段”,“挖陷阱,捕熊猫,打麻药,戴项圈,再把大熊猫放到野外,再用无线电跟踪观察监控记录。”[3]69第一批戴上项圈的大熊猫有6个,然而在三年后,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与习性的著作《卧龙的大熊猫》成书,这6只熊猫却因偷猎或意外无一幸存。
  6只熊猫之一的珍珍,则因屡次闯入五一棚,在“不能干预、不能介入、不能让它依赖人类”的主张下,被一次次送出自己的领地,又一次次长途跋涉回到自己的家园,最终折腾至死。聚集在五一棚的研究专家,虽各持己见,但无一不是怀着对熊猫诚挚的热爱,在夏勒博士所著《最后的熊猫》中,“对科学世界的省察”,“对生命本质的痛切反思”,“他对熊猫付出了最沉挚的情感,他坚信熊猫灭绝的时间应该还没有到”,[2]239,出于保护的目的,却造成了伤害,矛盾的悲哀就在于热爱熊猫的夏勒博士永远也不能明白珍珍为何会死。究竟是珍珍闯入了研究者的帐篷,还是研究者闯入了珍珍的领地?当研究本身成为一种介入,熊猫自身的权利与意愿真的能够得到尊重?方敏在书中采取多种文体相交错的方式,为珍珍写下一首自白诗,以此作为解答:“在你们眼里,/没有珍珍的领地,也没有珍珍的意愿。”“你们都说是为了我好,/却让我颠沛流离,无家可归。/你们都说是为了我好,/却从不打算归还我的家园。/你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研究啊,/才把我的死活抛在一边。”[3]77“小说家从生物社会学出发,通过对动物心灵复杂情感的描摹来声张动物尊严、权利或其道德主体地位,通过动物行为描述来表达创作主体的形上思考。”[5]153方敏深入揭示熊猫珍珍的复杂内心世界、灵魂天地,并选用诗歌这样情感力量充沛强烈的文体,更加能够深刻地表达珍珍应有的痛苦的情感,揭示人类对熊猫的研究与介入的矛盾。   三、保护与放生的矛盾
  卧龙大熊猫中心曾经面临解体的危机,因为有刘维新实现的第一例人工哺育幼仔的成功,以及后来张和民“以猫为本”的主张,最终使人工繁育大熊猫的事业得以延续。“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有三难:配种难,怀孕难,幼仔成活难。”熊猫从野外自然的环境中被剥离出来,因为不适应而引发内分泌失调,这同贾平凹在《怀念狼》一书中对大熊猫的书写一致。“大熊猫之所以成为国宝,就是因为它逐渐失去了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缺少性欲,发情期极短,难以怀孕,怀孕又十分之九难产”,“在大自然的自然生命遗传过程中,生育后代是自然而然、毫不费力的事情,但是到了今天,生儿育女竟然成了一件让人颇伤脑筋的事!”[5]152大熊猫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因为人类的介入,逐步演变到似乎离不开人类,连进食、生育、栖居等基本的生存技能都需要人类事事操心、时时监督。意识到这一点后,人类开始探讨恢复熊猫野性、将之放归山林的可能性。
  2003年,熊猫祥祥被放归野外,它逐渐具有领地意识,并懂得自食其力。但是后来,遍体鳞伤的它被营救回来。对于祥祥的受伤,有着各种争议,有人认为“在野外,大熊猫争夺领地是正常现象,敢于和野生大熊猫决斗,表明了圈养大熊猫的斗争性”;有人则认为“早期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域,大熊猫密度已经趋于饱和,不可能再给新的个体提供剩余空间”。[3]362
  在书中,方敏通过小说与纪实穿插,将科普知识与想象结合,通过“花耳朵家族的故事”,讲述了熊猫的始祖诞生、繁衍的历程以及在远古和原始人类的接触,为熊猫写出了一部史诗。熊猫的祖先强壮凶猛,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中生存下来,并不断改变自身的习性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这也许正是大熊猫这个古老的物种得以延续至今的缘由。但最终因为人类的贪欲与破坏,曾经的“天神”被放逐,遁入山林中隐身匿迹,直到再被人类重新发现,再因人类的介入遭遇苦难。到如今,“正如历经坎坷的祖先,被放逐的天神依旧艰苦卓绝别无选择,”它们也在努力地回归曾经。
  将“花耳朵家族的故事”中那个“美丽强壮的始祖母”与现实中被放归野外的祥祥作对比,更加衬托出当今大熊猫在人类的过度干涉下变得脆弱而难以存活。但它们同样是勇敢的开拓者,始祖母开拓了熊猫几百万年的生存之路,祥祥则要开拓新的时代下失去野性的圈养大熊猫的新出路。而人类在保护与放生的艰难抉择之间,“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野外个体和栖息地的保护上,这才是维系这个种群生存的根本。”[3]362
  四、结语
  在书中方敏在纪实中插入一篇自己的思考《论原罪》,她大胆地质问道:“假如你是公安,你会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缉拿罪犯。但是为了你的职责,而不是大熊猫,假如你是罪犯,你会痛苦、后悔、内疚。但是为了自己的被惩罚,家人的被拖累,而不是被猎杀的大熊猫。假如你是科学家,你会大声疾呼,大熊猫是濒危动物,要特别保护。但是,为了得到科学数据,你仍然给他们戴项圈。假如你是政府官员,你会永远把人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没有人类的安居乐业,就没有大熊猫的安生。假如你是老百姓,当贫困和猎杀互为因果,你会泪水涟涟。但是因为贫困,而不是因为猎杀。假如你是媒體,对人类的破坏自然,你会义愤填膺。但是,对人类的征服自然,你照样会热情讴歌。”[3]300
  在保护生物学已然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当下,生态伦理学所倡导的“把道德权利的概念从人类伦理学中扩展到大自然的一切实体和过程中去,确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2]222的观念远远谈不上深入人心,由此使得人与其他生命的矛盾愈发尖锐且难以调和。但“《熊猫史诗》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的生态环境文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为人类以外的物种写史诗,把其他物种当成和人类一样的对象去表现,这是新的时代对当今作家提出的新选题。这就要求我们的生态环境文学作家不但懂得‘人学’,还要得懂科学;不但要有呼吁、教育、暴露和歌颂,还要让读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生动真实地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大事情。”[6]《熊猫史诗》中方敏对于人类介入的矛盾书写,正是通过人与熊猫的关系来揭示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相处问题,并期待着这些矛盾有能够解决的一天。
  参考文献:
  [1]陈浩增.《熊猫史诗》的独特价值[J].全国新书目,2008(5).
  [2]李文波.大地诗学——生态文学研究绪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方敏.熊猫史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美]马克·贝科夫.动物的情感世界[M].宋伟,郭燕,高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3.
  [5]黄轶.中国当代小说的生态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章仲锷.从生态环境文学到《熊猫史诗》[N].文艺报,2008-4-22(3).
  作者简介:周倩(1997—),女,汉族,四川新津人,兰州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要】: 《水浒传》回目具有叙事功能,它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既是对正文信息的浓缩又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回目不仅涉及该回情节发展、人物主次、内容框架,而且具有语言特征、结构策略甚至小说的创作过程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因此,从回目的设置上,可以发现小说的叙事特点和作家的艺术构思。  【关键词】: 《水浒传》;回目;叙事  在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结构中,许多都有“回目”,它具有提点回中内容的重要作用,苏曼殊
期刊
虽然生在里川,长在里川却因种种缘由未能到过嶂石岩一游领略一下嶂石岩这方名胜古迹的风采,五月里一个响晴天的下午乘车驱往嶂石岩。因为去年的洪水灾害通往嶂石岩的路被冲垮了很多路段我们只得绕道北行,车在崎岖不平的河道里艰难的颠簸行驶终于奔向柏油马路。傍晚时我们到达了嶂石岩景区,车把我送到一个叫“西阁庄园”的宾馆,宾馆前面一花池花池里面的月季枝叶娇艳欲滴,含苞待放的花蕾娇羞的半掩在枝叶缝隙间向我们点头致意好
期刊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史上继奥尼尔之后的又一知名剧作家,《欲望号街车》被公认为其代表作。剧中,威廉斯把女主人公布兰奇放入一个梦幻世界。她不满现实,把自己掩盖在幻想中自欺欺人。斯坦利是北方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直面现实、杜绝欺骗。现实的斯坦利和充满幻想的布兰奇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最终以布兰奇的精神失常告终。本文从布兰奇和斯坦利的人物形象入手,旨在分析其代表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继而剖析
期刊
“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石楼的台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这是《人面桃花》的开篇,格非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晚清末年、民国初年的江南官宦小姐秀米的故事,就像是她父亲一步步,徐徐走来。小说取材于清末民初的反清革命历史,讲述陆秀米从一个乡村女子到革命党人的传奇人生。父亲的突然失踪使她開始正视世界,革命党人张季元就是这个神秘世界的象征,两人滋生了情
期刊
【摘要】:人本主义是古希腊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本文从古希腊文学创作的高峰——《荷马史诗》为研究内容,重点关注荷马史诗中塑造的英雄形象,通过其分析古希腊文化所彰显的人本主义。  【关键词】:《荷马史诗》;古希腊文化;人本主义;英雄形象;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它反映了古希腊史前时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荷马史诗》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体希腊人记
期刊
【摘要】: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他最后的作品。这部作品系受匿名资助人的委托而作的。这部作品莫扎特并没有完成,成了为他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这是一部真挚动人的安魂曲,莫扎特直到穷困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都没有痛苦,只有纯净的欢乐。  【关键词】:合唱指挥;合唱分析;指挥手势  一、莫扎特《安魂曲》作品总体分析  序曲  I. 《安魂曲》开始使用了阴郁的d小调,沉重
期刊
【摘要】: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现代逻辑的产生与发展,对当代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弗雷格的《论涵义和意谓》一文为线索,分析弗雷格的逻辑学思想,讨论弗雷格思想中涵义和意谓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其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词】:弗雷格;涵义;意谓  一、符号的涵义和意谓  首先,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利用“相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深受西方的影响,在与西方的碰撞下诞生的,并在“五四”启蒙运动中迅猛崛起,发展成壮观的大潮。现代浪漫主义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重要的一脉,虽然屡受压制,处于边缘,但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没有断流。与之同步的浪漫主义小说理论批评,虽然还未形成概念明晰、逻辑严密的体系,但也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美学留下了丰富而又芜杂的“理论碎片”。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与理
期刊
【摘要】:今年年初网络上流行的“我可能X了假X”的句式让人们对于“假”有了新的用法。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探究“假”的语义,主要从“假”的形容词属性,模糊性和等级性这三个方面具体解释这句话会有出其不意、难以言状、又随处可用的神奇效果的原因。本文研究发现,“假”是典型的非交际性形容词,且“假”具有的形容词的模糊性使得表达“我可能X了假X”这种复杂的心情非常合适。再者,“假”是只有下限、沒有上限的等级性形
期刊
【摘要】:《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正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在侠义精神的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侠义的总体特征和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特殊特征。  【关键词】:《水浒》;侠;侠义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着浓厚的侠义崇拜意识,自春秋战国以来,侠义之气一直绵延不绝。《水浒》在表现侠义精神的作品中很具代表性。  侠义,见义勇为,为国为民,舍死忘生。广义来讲,从王侯卿相到文弱书生,只要他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