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识的不少熟人现在都在考虑,是否要回国来加盟国内投资机构。”12月21日,在法国巴黎百富勤北京的办公室里,公司总经济师陈兴动在电话那头对记者说。
QDII业务开闸以来,国内投资机构向全球投资人士发出了召集令。与国际接轨的薪酬体制和爱国思乡的情愫交织在一起,成为打动这些海外精英的主要原因。
上海某基金公司督察长告诉记者,业内委托猎头公司给QDII投研人员开出的每年薪酬高达200~700万人民币。
而上海某著名咨询公司2007年对国内24家公募基金所做的摸底调查和评估报告显示,基金经理岗位的平均收入为70万元。显而易见,QDII投研人员的薪酬是国内基金经理至少3倍以上。这一水准亦超过了台湾、韩国共同基金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
即便报出如此高价,优秀的投研人员依然难觅。不少内资投资机构正在思索,不计成本开展QDII业务是否理性。
对此,陈兴动表示,金融开放比产业开放要困难得多,要想在这条路上有所突破,“引进人才是唯一的路”。
全球招募风行
自2007夏季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QDII)以来,招募QDII投研人员成为一时潮流。
上海某内资基金公司督察长告诉记者,虽然业内给QDII投研人员开出的薪水在200~700万人民币之间,但优秀的投资人士依然难求。
上述人士透露,这个数字,超过了台湾、韩国甚至美国部分共同基金投研人员的收入,在亚太新兴市场中,仅低于香港的平均薪酬。
“在香港市场,行业研究员的薪酬在10~20万美金上下,优秀基金经理的薪酬虽然也有天价,但200万人民币可以招到外资金融机构的中层人员。”麦格理投行一位中方员工告诉记者。
他坦承,周边已有不少熟人受到了猎头的骚扰,“国内招聘QDII人员如此迫切,必然要支付比平时高出几成的溢价。”
业内人士认为,“1+3”人才储备的硬框框是促使国内投资机构高薪揽人的重要原因。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要求,如果没有4名以上合格的境外投资人员,投资机构根本拿不到QDII业务的“准生证”。
热潮或将消退
截至目前,已有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四家证券公司和多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获得了QDII业务牌照。为此,投资机构正在支付着高昂的成本。
上述评估报告显示,作为国内薪酬整体水平最高的行业,2006年大牛市以来,基金行业薪酬整体水平较前几年不断攀升,但国内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平均薪酬仅为70万和50万元。
某内资基金督察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单单一位海归业务人员,每年的薪酬支出都在两百万以上。这和国内基金经理的报酬有3倍的差距。
“这还仅仅只是一笔开支”,他说道,公司要想顺利发行产品,还要花巨资搭建后台清算系统、聘请外方投资顾问。这样的投入,使得开展QDII业务只能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为预防QDII出海水土不服的情况,基金公司大多选择了一家境外投资顾问作为合作对象。比如南方选择梅隆集团,嘉实选择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等。
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发行的几只产品来看,外方大多采取了管理费分成的办法,但中方要承担巨大的前期投入。
考虑到开展QDII业务的成本确实高昂,不少国内机构正在重新思索公司的定位,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自己的资本实力很雄厚如何等。
某基金人士认为,理性的思考过后,投资机构热捧境外投资人士的现象可能退潮。
QDII业务开闸以来,国内投资机构向全球投资人士发出了召集令。与国际接轨的薪酬体制和爱国思乡的情愫交织在一起,成为打动这些海外精英的主要原因。
上海某基金公司督察长告诉记者,业内委托猎头公司给QDII投研人员开出的每年薪酬高达200~700万人民币。
而上海某著名咨询公司2007年对国内24家公募基金所做的摸底调查和评估报告显示,基金经理岗位的平均收入为70万元。显而易见,QDII投研人员的薪酬是国内基金经理至少3倍以上。这一水准亦超过了台湾、韩国共同基金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
即便报出如此高价,优秀的投研人员依然难觅。不少内资投资机构正在思索,不计成本开展QDII业务是否理性。
对此,陈兴动表示,金融开放比产业开放要困难得多,要想在这条路上有所突破,“引进人才是唯一的路”。
全球招募风行
自2007夏季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QDII)以来,招募QDII投研人员成为一时潮流。
上海某内资基金公司督察长告诉记者,虽然业内给QDII投研人员开出的薪水在200~700万人民币之间,但优秀的投资人士依然难求。
上述人士透露,这个数字,超过了台湾、韩国甚至美国部分共同基金投研人员的收入,在亚太新兴市场中,仅低于香港的平均薪酬。
“在香港市场,行业研究员的薪酬在10~20万美金上下,优秀基金经理的薪酬虽然也有天价,但200万人民币可以招到外资金融机构的中层人员。”麦格理投行一位中方员工告诉记者。
他坦承,周边已有不少熟人受到了猎头的骚扰,“国内招聘QDII人员如此迫切,必然要支付比平时高出几成的溢价。”
业内人士认为,“1+3”人才储备的硬框框是促使国内投资机构高薪揽人的重要原因。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要求,如果没有4名以上合格的境外投资人员,投资机构根本拿不到QDII业务的“准生证”。
热潮或将消退
截至目前,已有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四家证券公司和多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获得了QDII业务牌照。为此,投资机构正在支付着高昂的成本。
上述评估报告显示,作为国内薪酬整体水平最高的行业,2006年大牛市以来,基金行业薪酬整体水平较前几年不断攀升,但国内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平均薪酬仅为70万和50万元。
某内资基金督察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单单一位海归业务人员,每年的薪酬支出都在两百万以上。这和国内基金经理的报酬有3倍的差距。
“这还仅仅只是一笔开支”,他说道,公司要想顺利发行产品,还要花巨资搭建后台清算系统、聘请外方投资顾问。这样的投入,使得开展QDII业务只能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为预防QDII出海水土不服的情况,基金公司大多选择了一家境外投资顾问作为合作对象。比如南方选择梅隆集团,嘉实选择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等。
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发行的几只产品来看,外方大多采取了管理费分成的办法,但中方要承担巨大的前期投入。
考虑到开展QDII业务的成本确实高昂,不少国内机构正在重新思索公司的定位,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自己的资本实力很雄厚如何等。
某基金人士认为,理性的思考过后,投资机构热捧境外投资人士的现象可能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