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堂涌动生命活力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他们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让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
  
  一、主动参与——感知生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参与能力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吃穿用哪里来》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进行小调查,预先设计了调查提示表,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和汇报方式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其中关于“追根寻源”主题调查活动,提示学生生活用品可以从起居、学习、出行等方面人手开展调查;在调查方法上提示学生可以有访问、与长辈交流、分析生活现象、与现在对比等;在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采取分区(农业区、工业区和工农业混合区)的方法,为生活需要的物品找找“老家”……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纷纷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同学之间还互相评价,由此,大家对“吃穿用哪里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课后,我还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带出教室。与小伙伴们分享。
  
  二、自主经验——引发感悟
  
  学生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儿童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时,我问学生:“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哪些危险的事情?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你选择哪种方式自救和互救?”让学生展开讨论,归纳出几种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接着,在组织学生进行火灾现场模拟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总结的自救互救的方法(拨打119、逃生演练、灭火方法等),成功地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自救和互救,让他们在享受成功乐趣的同时。增强了自护本领、合作意识。
  
  三、活动实践——增强情感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总是潜移默化地受自身生活体验的影响。教师应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引导学生在各种行为活动中实践,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
  教学中,我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操作,调动全身感官参与体验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伸出爱的手》时,我让学生表演盲人购物、聋哑人交流、断臂人写作业系鞋带、下肢残疾人上楼梯等,表演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作为残疾人的难处,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四、解决问题——深刻领会
   
  《品德与社会》与以往传统的思品课相比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一课,我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先让学生谈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经历,接着让学生展示在学校参加活动的照片、比赛获奖的证书、美术作品等,然后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我根据学校实际设计了几条不同的参观路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分组开展参观活动。在参观校园过程中,我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适当的记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表达自己喜欢的校园一角时,用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剪一剪、贴一贴等多种方法,体现了教材的选择性,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五、拓展学习——回归生活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思品课要打破过去教师和学生围着教材转,课堂灌输几条干巴巴理论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活动情境,充分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内容,把教科书扩展到他们的其他生活空间,把师生作为动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充分利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等资源。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时,课前,我让学生调查一天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并找一找、问一问、访一访身边的人(为我们服务的人),了解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课中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后让学生思考:假如没有清洁工和其他劳动者,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知道应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明白了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我们服务着,不计较报酬的多少。不计较劳动时间的长短,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
  
  (作者单位:霞浦县北壁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
其他文献
发现厦门市同安第二实验小学编写这套校本教材是在书稿已经基本成型时。暑假期间一次下校时,碰到蒋大营老师和陈少敏校长正商讨将此校本教材正式出版,粗翻一下,极为兴奋,顿来兴致,于是,支持本教材的正式出版便成分内之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民间文化的沿袭主要靠的是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其生命力在于有用、有味、有趣,其表现形式在于直接影响特定人群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在于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并予以传承。  同
期刊
有人说得不到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计较得太多。快乐。其实很简单。  镜头一:  某日,在校园楼梯拐角,偶遇一戴眼镜的可爱小女孩。  女孩很有礼貌地问:“校长好!”  “你好!”  小女孩侧抬着头,甜甜地笑:“校长,你教几年级?”  “六年级!”  又问:“是二班吗?”  “嗯。”(摸摸她的小脑袋)  小女孩转过身子,很开心,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走了。  镜头二:  走廊尽头,碰到一同事女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期刊
“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是年过七旬的渡边淳一的最新人生感悟。在他看来,“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看起来不够机灵也不够聪明,却总能在竞争中胜出。就是这种钝感让他不像一般
期刊
作为教育图书编辑,我负责编辑过教育学者的专著,编辑过教师的教育随笔,而编辑这样一本介于教育专著和教育随笔的书却是第一次。任勇先生的这本《走向卓越,为什么不?》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感性与理性并存,激情与冷静同在。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忘记自己的编辑身份,成了这本书的读者,思维和激情跟随任勇先生的笔而涌动。一本不算太厚的书,我编辑了很久。编辑到最后几页的时候,竟然有种不忍编完之感。  这本书是有些
期刊
我与书有着不解之缘。    买书:乐颠颠    能回忆起最早的书事,是作为军人的父亲去队部时,把我扔进了部队的小图书馆,他要我从小受到书的陶冶。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在我童年时。对我说了句令我终身难忘的话:“路过书店不进去,就是罪过!”话中饱含着他们那辈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后生所寄托的希望。  于是,小城的书店里,常有我的身影。买的第一本书是0.42元的高玉宝著的《我要读书》,这是一本厚厚的书,不是连
期刊
今天继续学习《这儿真好》。  让学生比较这两句话:  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了许多小树苗。  孩子一下子发现,第一句多了“种呀种”这几个字。  “那么,你认为这几个字去掉好不好?”  “不好。”一齐这么说。  “不好在哪里?你从‘种呀种’这几个字中看到小熊在干什么呢?”  “我仿佛看到小熊在不停地种树。一点也不休息。”黄李纯说。  “我看到小熊在给小
期刊
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一支持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①学校方面:包括教师与校领导、同事、学生的关系等。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同事的友谊与合作,学生的尊重与爱戴等是构成良好学校支持网络的关键因素。②家庭方面: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夫妻双方的理解与恩爱,亲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婆媳之间的和睦关爱等是构成良好的家庭支持网络的关键因素。③社会方面:包括教师与朋友、学生家长
期刊
《“番茄太阳”》(苏教版四下)讲的是:天真的明明从小失明,父母卖菜,她就坐在后面打量这个“黑暗”的世界。双腿残疾的“我”在一次次的买菜过程中结识了明明,善良的心底升起一种人性的关爱与呼唤。后来明明得到好心人帮助,更换了眼角膜,看到了“光明”,她表示长大后要把她的腿换给“我”。故事感人至深,让人深深地体味到“生命的关怀”。    一、未成曲调,“光明”先行    教学中,为了唤起学生对明明渴望“光明
期刊
[名师名片]林品昌,特级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校长助理。长期从事品德、语文学科教学。多项课题研究在省、市获奖。    四川汶川大地震,使“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成为热门话题。教育部周济部长在今年暑假安全教育课开始的时候给全国中小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中第二点讲到:“安全教育至关重要。这次地震灾害中许许多多的事例表明。安全教育有用有效,平时多一次安全学习,危难时刻就多一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