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安全、卫生等工作的好坏关系着广大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牵动着幼儿家长的心。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幼儿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教师提心吊胆,消极防范,限制孩子的某些活动。然而消极防范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造成安全事件的起因,从而制定积极的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幼儿安全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事件 预防
一、幼儿伤害事件的起因
幼儿的安全事件是指幼儿在园期间或在与幼儿园有关的保育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件。其造成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幼儿年龄小,容易出意外。3—6岁的幼儿身心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器官比较娇嫩,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的协调性差,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上活泼、好动、好奇,而大脑对身体动、作的变化又不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又无法预见,所以极易发生安全问题。
2.幼儿园设施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的园舍和设备有可能发生危险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排除险情,防止事故发生。”这对幼儿园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些幼儿园的建筑不规范,台阶过高或栏杆过低,楼梯过窄,极易发生安全问题。有些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是铁制的,幼儿在活动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碰伤。有的幼儿园把玩具安置在比较硬的地面上,孩子不慎掉下来容易摔伤。有的生活用品放置不当,幼儿拿取不方便,造成危险。
3.幼儿园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工作责任心不强。 玩忽职守与工作责任心不强属于不同性质的行为。玩忽职守为渎职行为,通常要承担法律责任。事实上,幼儿园因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事故的较少,更多的是教师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伤害。如教师带领小朋友滑滑梯,教师只管和别人说话,没有全神贯注地照看孩子,结果幼儿因拥挤而摔下来,造成伤害。幼儿趁教师不注意离开教室,在操场上追跑,不慎摔伤等等。
4.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造成伤害。尽管《幼儿园教育法规》中规定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但是,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时有发生。有的幼儿不守纪律、好动,教师罚其在教室外思过;幼儿却自行跑到院子里玩,最终因无人看管而发生意外。
二、幼儿安全事件的防范措施
1.幼儿园应建立安全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一般可从组织机构、人员职责、控制危险因素、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检查监督、及时报告处理等方面建立安全制度。园长承担幼儿园安全方面的最终职责,可任命一名领导成员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和人员要相互协调、分工负责,做到责任分明、万无一失。要注意把所制定的制度落实到行动中。在执行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宣传、自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修改与补充,真正做到“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有成效”。
2.幼儿园建立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幼儿园应该严格拥亏有关卫生保健制度,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具体地说,幼儿园应该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并对幼儿身体发育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并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的异常变化。幼儿园还应建立卫生消毒、病儿隔离制度,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
3. 幼儿园应实行食品、药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幼儿的安全教育,防止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4.幼儿园还应重视晨、午间检查工作。晨、午检对于发现问题、排除不安全隐患有着积极的意义。
5.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
6.强化安全意识,体现预防为主。首先,工作人员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会议、宣传栏、典型事例等进行宣传教育,明确安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认真做好安全的计划、布置、检查、评比等各项工作,将安全管理与日常保教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教职工要把安全岗位责任制牢记在心,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思想,努力辨识危险源,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方法,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再次,幼儿园需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开展一些自救的游戏,如着了火怎么办,走失后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怎么办……并创设情景让幼儿模拟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自救知识。
7.幼儿园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幼儿园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时,事事以幼儿为中心,本着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宗旨,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传达室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幼儿在园期间关闭大门,决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幼儿的接送严格按制度办事,离园时教师把孩子交给家长,来园时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孩子最好由专人接送,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换人,家长应事先通知老师;如家长事先没有通知,而放学时换了别人接孩子,即便是熟人,也应与家长联系,核实情况后再作决定。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中心幼儿园)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事件 预防
一、幼儿伤害事件的起因
幼儿的安全事件是指幼儿在园期间或在与幼儿园有关的保育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件。其造成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幼儿年龄小,容易出意外。3—6岁的幼儿身心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器官比较娇嫩,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的协调性差,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上活泼、好动、好奇,而大脑对身体动、作的变化又不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又无法预见,所以极易发生安全问题。
2.幼儿园设施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的园舍和设备有可能发生危险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排除险情,防止事故发生。”这对幼儿园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些幼儿园的建筑不规范,台阶过高或栏杆过低,楼梯过窄,极易发生安全问题。有些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是铁制的,幼儿在活动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碰伤。有的幼儿园把玩具安置在比较硬的地面上,孩子不慎掉下来容易摔伤。有的生活用品放置不当,幼儿拿取不方便,造成危险。
3.幼儿园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工作责任心不强。 玩忽职守与工作责任心不强属于不同性质的行为。玩忽职守为渎职行为,通常要承担法律责任。事实上,幼儿园因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事故的较少,更多的是教师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伤害。如教师带领小朋友滑滑梯,教师只管和别人说话,没有全神贯注地照看孩子,结果幼儿因拥挤而摔下来,造成伤害。幼儿趁教师不注意离开教室,在操场上追跑,不慎摔伤等等。
4.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造成伤害。尽管《幼儿园教育法规》中规定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但是,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时有发生。有的幼儿不守纪律、好动,教师罚其在教室外思过;幼儿却自行跑到院子里玩,最终因无人看管而发生意外。
二、幼儿安全事件的防范措施
1.幼儿园应建立安全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一般可从组织机构、人员职责、控制危险因素、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检查监督、及时报告处理等方面建立安全制度。园长承担幼儿园安全方面的最终职责,可任命一名领导成员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和人员要相互协调、分工负责,做到责任分明、万无一失。要注意把所制定的制度落实到行动中。在执行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宣传、自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修改与补充,真正做到“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有成效”。
2.幼儿园建立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幼儿园应该严格拥亏有关卫生保健制度,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具体地说,幼儿园应该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并对幼儿身体发育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并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的异常变化。幼儿园还应建立卫生消毒、病儿隔离制度,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
3. 幼儿园应实行食品、药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幼儿的安全教育,防止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4.幼儿园还应重视晨、午间检查工作。晨、午检对于发现问题、排除不安全隐患有着积极的意义。
5.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
6.强化安全意识,体现预防为主。首先,工作人员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会议、宣传栏、典型事例等进行宣传教育,明确安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认真做好安全的计划、布置、检查、评比等各项工作,将安全管理与日常保教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教职工要把安全岗位责任制牢记在心,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思想,努力辨识危险源,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方法,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再次,幼儿园需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开展一些自救的游戏,如着了火怎么办,走失后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怎么办……并创设情景让幼儿模拟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自救知识。
7.幼儿园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幼儿园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时,事事以幼儿为中心,本着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宗旨,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传达室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幼儿在园期间关闭大门,决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幼儿的接送严格按制度办事,离园时教师把孩子交给家长,来园时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孩子最好由专人接送,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换人,家长应事先通知老师;如家长事先没有通知,而放学时换了别人接孩子,即便是熟人,也应与家长联系,核实情况后再作决定。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中心幼儿园)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