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坚持走围棋特色办园之路已历经二十多载春花秋月,以前一直重视开发幼儿围棋教学及创设特色环境,2011年,开始走上以围棋文化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研究之路,并成功立项苏州市“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围棋文化引领下的幼儿园特色建设实践研究”,确立了“走好每一步”为核心文化,全方位梳理概括了幼儿园、教师、幼儿、课程方面的文化理念。在核心文化“走好每一步”的引领下,我园将文化渗透进社会领域课程中,追根溯源,让文化在课堂生根。
一、追随目标,环环相扣
目标就像指南针,起到导向作用,做任何事有了目标才能成功,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加强目标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1、宏观目标塔。宏观目标是指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目标体系,层次清晰,核心文化“走好每一步”是总目标,是统帅,统领着我们教育教学的总方向,总目标下分幼儿园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幼儿发展目标,其中幼儿发展目标共有四维一级目标——德正、性灵、智慧、健体。每维一级目标下面又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具体的二级目标,这些目标再分解进课程目标中,并分解落实到每个教学活动中,这样的目标体系像金字塔,我们称为“目标塔”,又像连环套,大目标统率小目标,小目标牵制大目标,大目标是实现小目标的动力和催化剂,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阶梯,彼此制约,相互影响。每一学期,我们都认真对照大目标制订出各级小目标,社会领域课程的目标主要追随“德正、性灵”两方面,再具体分解到每个社会教学活动中,宏观目标塔能起到对教师把握目标的掌控作用。
2、微观目标控。微观目标是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每周每天的教学任务上,这是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因此,只有把控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完成实现大目标的任务。首先,把握目标是关键。我们通过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让教师知道社会课的目标如何制订,不仅掌握三维目标的制订模式,还掌握目标制订的可操作性原则,把德正、性灵方面的目标具体落实进教学活动目标中,确保每节课有重难点。集体备课时加强对目标的审议。其次,落实环节是根本。目标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目标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就像目的地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通过路程到达目的地,同样,我们也是通过教学环节达成目标,因此,我们在审议主备课老师的教案时对目标和环节是否上下呼应严格要求,确保目标不落空。
二、追溯幼儿,层层递进
1、内容梯度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有五大领域方面的幼儿发展目标,但没有对三个年龄段作具体划分,我们的社会教学内容根据本园的幼儿发展目标体系从蓝本教材《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上有针对性地选取。我们开展了《指南》目标解读研讨活动,引导教师纵向分析孩子的发展,就同一大目标如“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比较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发展小目标,并就同一大目标如何设计有梯度性的三个年龄段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并在三个年级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即同一主题内容分别设计成小、中、大的社会教学活动方案展开研讨观摩,通过研讨,大家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规律更加心中有数。
2、评价层次性。幼儿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我们发现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不了解,导致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评价要求也不合理,比如小班出现大班的评价要求——在交往中能与同伴合作,大班出现小班的评价要求——乐意跟老师打招呼等。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们与教师共同制定出幼儿发展目标,并让小、中、大三个教研组在组长的召集下讨论制订幼儿发展评价方案,小班侧重乐意怎样,中班侧重能够怎样、大班侧重会怎样,从要求上体现出层次性,因此,小、中、大的类别分别是“乐宝宝”、“能宝宝”、“会宝宝”的评价,内容分别有6项,如小班的“乐宝宝”有:乐运动、乐上学、乐问好、乐分享、乐午睡、乐进餐;中班的“能宝宝”有:能运动、能动手、能发现、能交往、能整理、能表达;大班的“会宝宝”有:会运动、会学习、会下棋、会合作、会管理、会创新。项目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项目的评价标准会不同,体现小、中、大的层次性。方案先教师制订,再交行政班子审议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又反馈到各个班级实施。
三、追寻体验,缕缕花香
1、创设情境法。(1)媒体情境。“十一五”期间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我们教师的信息技术非常过硬,能娴熟制作多媒体声像课件、电子白板课件,这些媒体情境的应用焕发了社会教学的勃勃生机。(2)故事情境。幼儿对故事天生喜爱,我们把有的难以被幼儿明白的道理通过故事演绎出来,引导幼儿理解掌握。(3)游戏情境。表演、游戏对幼儿具有强大的诱惑力,通过让幼儿演一演、玩一玩能够较好地巩固教学效果。(4)互动情境。我们生态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师幼互动,探寻课堂上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他还有模拟情境、实物情境等。
2、自然后果法。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导致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他的自然后果法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迁移到社会教学中来,先对幼儿提出认真学习、专心听讲的要求。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就能有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后果法还可以迁移到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教师没有过多干预,任凭幼儿错过玩游戏的时间,当教师宣布今天不能再玩游戏时幼儿很失望,教师和幼儿讨论为什么,引导幼儿感悟到因为自己浪费了时间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在今后的活动中幼儿就有了做事迅速、节约时间的意识,起到了对幼儿社会教育的作用。
一、追随目标,环环相扣
目标就像指南针,起到导向作用,做任何事有了目标才能成功,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加强目标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1、宏观目标塔。宏观目标是指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目标体系,层次清晰,核心文化“走好每一步”是总目标,是统帅,统领着我们教育教学的总方向,总目标下分幼儿园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幼儿发展目标,其中幼儿发展目标共有四维一级目标——德正、性灵、智慧、健体。每维一级目标下面又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具体的二级目标,这些目标再分解进课程目标中,并分解落实到每个教学活动中,这样的目标体系像金字塔,我们称为“目标塔”,又像连环套,大目标统率小目标,小目标牵制大目标,大目标是实现小目标的动力和催化剂,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阶梯,彼此制约,相互影响。每一学期,我们都认真对照大目标制订出各级小目标,社会领域课程的目标主要追随“德正、性灵”两方面,再具体分解到每个社会教学活动中,宏观目标塔能起到对教师把握目标的掌控作用。
2、微观目标控。微观目标是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每周每天的教学任务上,这是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因此,只有把控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完成实现大目标的任务。首先,把握目标是关键。我们通过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让教师知道社会课的目标如何制订,不仅掌握三维目标的制订模式,还掌握目标制订的可操作性原则,把德正、性灵方面的目标具体落实进教学活动目标中,确保每节课有重难点。集体备课时加强对目标的审议。其次,落实环节是根本。目标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目标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就像目的地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通过路程到达目的地,同样,我们也是通过教学环节达成目标,因此,我们在审议主备课老师的教案时对目标和环节是否上下呼应严格要求,确保目标不落空。
二、追溯幼儿,层层递进
1、内容梯度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有五大领域方面的幼儿发展目标,但没有对三个年龄段作具体划分,我们的社会教学内容根据本园的幼儿发展目标体系从蓝本教材《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上有针对性地选取。我们开展了《指南》目标解读研讨活动,引导教师纵向分析孩子的发展,就同一大目标如“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比较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发展小目标,并就同一大目标如何设计有梯度性的三个年龄段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并在三个年级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即同一主题内容分别设计成小、中、大的社会教学活动方案展开研讨观摩,通过研讨,大家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规律更加心中有数。
2、评价层次性。幼儿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我们发现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不了解,导致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评价要求也不合理,比如小班出现大班的评价要求——在交往中能与同伴合作,大班出现小班的评价要求——乐意跟老师打招呼等。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们与教师共同制定出幼儿发展目标,并让小、中、大三个教研组在组长的召集下讨论制订幼儿发展评价方案,小班侧重乐意怎样,中班侧重能够怎样、大班侧重会怎样,从要求上体现出层次性,因此,小、中、大的类别分别是“乐宝宝”、“能宝宝”、“会宝宝”的评价,内容分别有6项,如小班的“乐宝宝”有:乐运动、乐上学、乐问好、乐分享、乐午睡、乐进餐;中班的“能宝宝”有:能运动、能动手、能发现、能交往、能整理、能表达;大班的“会宝宝”有:会运动、会学习、会下棋、会合作、会管理、会创新。项目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项目的评价标准会不同,体现小、中、大的层次性。方案先教师制订,再交行政班子审议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又反馈到各个班级实施。
三、追寻体验,缕缕花香
1、创设情境法。(1)媒体情境。“十一五”期间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我们教师的信息技术非常过硬,能娴熟制作多媒体声像课件、电子白板课件,这些媒体情境的应用焕发了社会教学的勃勃生机。(2)故事情境。幼儿对故事天生喜爱,我们把有的难以被幼儿明白的道理通过故事演绎出来,引导幼儿理解掌握。(3)游戏情境。表演、游戏对幼儿具有强大的诱惑力,通过让幼儿演一演、玩一玩能够较好地巩固教学效果。(4)互动情境。我们生态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师幼互动,探寻课堂上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他还有模拟情境、实物情境等。
2、自然后果法。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导致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他的自然后果法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迁移到社会教学中来,先对幼儿提出认真学习、专心听讲的要求。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就能有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后果法还可以迁移到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教师没有过多干预,任凭幼儿错过玩游戏的时间,当教师宣布今天不能再玩游戏时幼儿很失望,教师和幼儿讨论为什么,引导幼儿感悟到因为自己浪费了时间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在今后的活动中幼儿就有了做事迅速、节约时间的意识,起到了对幼儿社会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