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资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和选择各种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价值,来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以使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材资源 资源开发 高中思想政治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资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但由于编者限制于教材的篇幅和知识的深度,对很多问题无法全面展开和延伸,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开发。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以期抛砖引玉。
一、利用其他学科资源开发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觉和理论视野关照、审视、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并从自身的学科特殊性出发,在不同学科中韬光养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创新,开发教材的深度,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比如,近几年的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试卷,大部分都涉及《经济生活》计算题。这类题型不仅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经常会感觉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用不上去,又加上多数文科生的数学基础较差,一碰到计算题就产生一种恐惧感,以至于一些基本的关系都理不清了。其实,计算题知识考查的难度并不大,只需要小学的数学知识,会“加减乘除”就行了。如果材料中出现“提高、升值”就用“ ”法,出现“降低、贬值”就用“-”法,“正比”关系就用“×”法,“反比”关系就用“÷”法,这样经过反复验证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把教材上的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
二、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教材
乡土资源是指生活和学习所在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一切资源,具有生动性、具体性、获得便捷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讲授文化生活“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一目题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2015年2月18日央视《传奇中国节·春节》讲述临泉“迎仙、韦寨杂技”的視频和临泉电视台录制的“杨桥肘歌”“柳集旱地荷花”的视频,让学生通过本土特色资源去领悟“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感悟家乡美,升华热爱家乡的情感,而教材提供的滇黔文化和吴越文化,对于中原地区的学生很难产生共鸣,就搁浅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探究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教材
由于思想政治教材本身结构单一、缺乏时效性并脱离学生生活,致使过去一段时间,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教学几乎成了“假大空”“乏味课”的代名词。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来充实教材、开发教材、把教材融入生活。
在讲授“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时,学生都听说过听证会,但对谁来操作、怎样操作、操作的效果却一无所知。而人教版教材提供的2011年关于居民生活用电的价格听证会案例,对于2018年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老,且话题比较乏味,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有时代性的话题,比如“是否允许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开展一次模拟听证会的实践活动,就会使教材更加真实有趣一些。
四、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发教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文字、影像资料、教学课件等网络资源,并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能突破传统教学的狭隘性和时空局限。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充足的信息资源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从而把教材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把枯燥的理论趣味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生活与哲学》中“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很抽象的,而教材关于“价值观”的概念很不具体。学生根本不明白人生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又何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呢?我在网上发现一段既反映社会现实又很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料,大概是讲,以前父母问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孩子会回答科学家、医生等。但现在的小家伙会很兴奋地回答:我要当明星!因为,他们发现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所得的奖金还不够还房贷的,而多数明星都拥有几座豪宅,让孩子们觉得搞科研为世界做贡献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变成了升官发财或是当明星名利双收,这是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学生看了感触很深,也知道了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真正应该崇拜的是谁,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顺利实现对教材抽象概念的突破。
当然,开发教材的资源还有很多,比如利用人力资源、同课异构、高考真题或模拟题等资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而且教材资源的开发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怎样,都是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从课堂教学出发,对教材适当的再加工,以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作者单位:临泉第一中学)
【关键词】教材资源 资源开发 高中思想政治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资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但由于编者限制于教材的篇幅和知识的深度,对很多问题无法全面展开和延伸,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开发。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以期抛砖引玉。
一、利用其他学科资源开发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觉和理论视野关照、审视、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并从自身的学科特殊性出发,在不同学科中韬光养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创新,开发教材的深度,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比如,近几年的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试卷,大部分都涉及《经济生活》计算题。这类题型不仅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经常会感觉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用不上去,又加上多数文科生的数学基础较差,一碰到计算题就产生一种恐惧感,以至于一些基本的关系都理不清了。其实,计算题知识考查的难度并不大,只需要小学的数学知识,会“加减乘除”就行了。如果材料中出现“提高、升值”就用“ ”法,出现“降低、贬值”就用“-”法,“正比”关系就用“×”法,“反比”关系就用“÷”法,这样经过反复验证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把教材上的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
二、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教材
乡土资源是指生活和学习所在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一切资源,具有生动性、具体性、获得便捷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讲授文化生活“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一目题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2015年2月18日央视《传奇中国节·春节》讲述临泉“迎仙、韦寨杂技”的視频和临泉电视台录制的“杨桥肘歌”“柳集旱地荷花”的视频,让学生通过本土特色资源去领悟“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感悟家乡美,升华热爱家乡的情感,而教材提供的滇黔文化和吴越文化,对于中原地区的学生很难产生共鸣,就搁浅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探究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教材
由于思想政治教材本身结构单一、缺乏时效性并脱离学生生活,致使过去一段时间,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教学几乎成了“假大空”“乏味课”的代名词。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来充实教材、开发教材、把教材融入生活。
在讲授“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时,学生都听说过听证会,但对谁来操作、怎样操作、操作的效果却一无所知。而人教版教材提供的2011年关于居民生活用电的价格听证会案例,对于2018年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老,且话题比较乏味,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有时代性的话题,比如“是否允许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开展一次模拟听证会的实践活动,就会使教材更加真实有趣一些。
四、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发教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文字、影像资料、教学课件等网络资源,并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能突破传统教学的狭隘性和时空局限。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充足的信息资源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从而把教材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把枯燥的理论趣味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生活与哲学》中“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很抽象的,而教材关于“价值观”的概念很不具体。学生根本不明白人生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又何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呢?我在网上发现一段既反映社会现实又很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料,大概是讲,以前父母问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孩子会回答科学家、医生等。但现在的小家伙会很兴奋地回答:我要当明星!因为,他们发现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所得的奖金还不够还房贷的,而多数明星都拥有几座豪宅,让孩子们觉得搞科研为世界做贡献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变成了升官发财或是当明星名利双收,这是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学生看了感触很深,也知道了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真正应该崇拜的是谁,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顺利实现对教材抽象概念的突破。
当然,开发教材的资源还有很多,比如利用人力资源、同课异构、高考真题或模拟题等资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而且教材资源的开发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怎样,都是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从课堂教学出发,对教材适当的再加工,以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作者单位:临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