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发展史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lov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史一直以来都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特别是中华民族和汉民族的发展史,备受学人关注。“汉民族形成问题”甚至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语境中一独特案例,跻身史学界“五朵金花”。相较于上套教材,部编本高中历史新教材加入了很多民族史的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突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史实;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则以专题史形式讲述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人们的民族观念,从中国古代史前期的“华夷之辨”,发展到后期的“华夷一体”,最终在晚清大变局中形成了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演化过程可以说是厘清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把钥匙。有鉴于此,基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的角度,讨论民族认同,以求教于同仁。
  一、先秦至南北朝的“华夷之辨”与“渐慕华风”
  先秦时期,以活动在中原地区的夏商西周民众为基础,形成了华夏族群,自称“诸夏”,中原地区以外是“蛮夷戎狄”。蛮夷戎狄钦慕诸夏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先进的文化,不断向中原地区挤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华夏族群,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人即是一例:
  材料一:秦之先……中潏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于是孝王……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缪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孝公即位)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孝公)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
  (惠王七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
  (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周君背秦,与诸侯约从……攻秦。
  ——《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
  夫为邦者,患不在贫而在不均,忧不在寡而在不安。以四海之广,士庶之富,岂须夷虏在内,然后取足哉!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三:王实赞美前秦的苻坚:“陛下神武拨乱,道隆虞、夏,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汉之二武,焉足论哉。”
  ——《晋书·苻坚载记上》
  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卷一四〇
  请学生概述秦人融入华夏的历程,思考华夏族群身份认同的标准;概括江统主张“徙戎”的理由,分析“徙戎论”的合理性;思考苻坚和拓跋宏如何定位自己的统治形象。
  从材料可知,秦人最初是中原以西善于養马的游牧民族。西周灭亡时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逐渐成为西北地区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然而中原诸夏一直认为秦是夷狄,秦人为此深感自卑。战国中后期,秦国实力不断强大,中原诸夏对秦国的夷狄认知逐渐淡化,秦国的进攻也不是蛮族入侵,而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秦人终于融入华夏族群。可见,华夏认同的关键不在于血缘,实际上也不在于实力。秦人在东扩过程中,通过会盟、移民、联姻、重用诸夏人才等途径,与华夏的交融互动日渐增多,而秦人一旦接受了华夏的文化,就会被看作是华夏之人。随着文化的获得或丧失,华夷之间完全可能发生互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历史迎来了一次民族大交融。以华夏自居的汉人知识分子严守华夷之辨,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则渐慕华风,主动顺应汉化进程。
  江统作为西晋臣子,主张将汉魏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迁回原居住地,核心理由是少数民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江统严守华夷之辨,认为同少数民族杂居会动摇西晋的统治。此外,江统还认为夷狄之所以久居内地,是因为统治者需要“夷虏在内,然后取足”[1]。然而江统没有意识到,少数民族内迁除了政策之外,还有气候变化、战争等各方面原因,是历史的必然,强迫已开始汉化的少数民族回迁则是历史的反动。而且“五胡乱华”也并非西晋日后灭亡的直接原因,五胡不过是利用了西晋罢州郡武备、封建诸王而酿成的八王之乱。
  晋室南渡后,内迁各族纷纷在北方建立自己的政权,其中氐人建立的前秦和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最为耀眼。
  苻坚任用汉官,并被臣子大加赞扬,比作尧、禹、汉武等华夏历史上伟大的统治者。拓跋宏将鲜卑人殊为重复的姓氏改为汉姓,并且在追忆先祖时宣称“魏之先出于黄帝”。可见此时北方统治者均以汉人先进,北人落后,积极融入华夏,这也是华夷之辨的另一重体现。
  二、唐、元、清大一统王朝的“华夷一体”
  隋唐帝国建立在充分的民族交融基础之上,其统治者脱胎于胡汉交融的关陇集团。隋唐以降,华夷一体逐渐取代华夷之辨,成为民族认同的主流。
  材料五: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
  材料六: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材料七:或曰:“自唐已降,五代相承,宋受周禅,虽靖康间二帝防尘,缘江淮以南,赵氏不绝。金于《宋史》中亦犹刘、石、苻、姚,一《载记》尔。”   愚曰:“辽自唐末保有北方,又非篡夺,复承晋统,加之世数,名位远兼五季,与前宋相次,而终当为《北史》。宋太祖受周禅,平江南,收西蜀,白沟迤南,悉臣于宋,传至靖康,当为《宋史》。金太祖破辽克宋,帝有中原百余年,当为《北史》。自建炎之后,中国非宋所有,宜为《南宋史》。”
  ——(元)修端《辩辽宋金正统》
  材料八:雍正皇帝画像
  请学生概括唐太宗的民族观念,思考其形成原因;元人修史在编写体例上有何分歧?你认为哪个观点更符合历史发展进程?说明画像中雍正皇帝的不同形象,分析这些形象所反映出的清朝统治者的统治观念。
  依据5—8材料,唐太宗认为夷狄和中华没有区别,应当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观念,“爱之如一”,这种民族观念也被后来的统治者所继承,有唐一代民族关系相对平稳。其形成原因除了唐王朝强盛的国力和随之而来的开放包容的风气之外,也和统治者胡汉杂糅的血统密不可分。
  唐灭亡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分裂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建立自己的政权,同中原王朝对峙。至蒙元兴国,结束分裂局面,重归大一统。元朝建立后官方展开了大规模修史活动,通过其正史编纂体例可以略窥元人的民族认同。坚持华夷之辨的人认为应当以《宋史》为主,将辽、金历史包于《宋史》之内,就像十六国史作为《晋书》中的载记一样。另一派则认为辽、金各自建国,同两宋处于同等地位,三国均是正统,应单独撰史。很明显,后者更符合客观历史进程,这不仅是史学编纂思想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是有关华夷关系理论和正统思想的重大突破,是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承认。后来的正史编撰也正是按照后者进行的。
  满清入主中原后,相继加强了对蒙古地区、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开拓并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雍正皇帝在画像中被描绘成不同的形象,包括:帝王、文人、欧洲上等人、蒙古贵族、西藏喇嘛、道教圣人。通过这一系列丰富的文化角色可以看出,清代统治者认为自己是普世的君主,将自己定位為一个多族群的统治者,汉、满、蒙、回、藏等不同族群共同接受清帝的领导。至此,统一多民族国家实体最终完善,中华民族的发展也仅差最后的概念生成。
  三、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形成
  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本不是教材内容,但在讲完中国古代民族史的内容后,有必要说明这一问题。这不仅是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涵养家国情怀的体现。
  材料九: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1903)
  材料十: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如美国本是欧洲许多民族合起来的,现在却成了美国一个民族,为世界上最有光荣的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是完了。
  ——孙中山《修改章程之说明》(1920)
  材料十一:讲到五族的地位,满洲是处于日本的势力范围之内,蒙古向来是俄国的范围,西藏几乎成了英国的囊中物。由此可见他们都没有自卫的能力,我们汉族应该帮助他们才是。
  ——孙中山《三民主义之具体办法》(1921)
  请学生思考“中华民族”概念出现的背景,分析孙中山修改“五族共和”说法的原因。
  中华民族概念是在近代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出现的。梁启超呼吁国内各族组成一大民族,以应对国外诸族。孙中山主张效仿美国,将国内各族融合成一强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国成立前后,孙中山倡导五族共和,但五族能否联合建设中华民国,组成中华民族,逻辑前提在于五族能否达成共识。然而当时的情况是日本、俄国、英国等列强积极策动边疆民族地区脱离中国,五族共和主张很可能被人利用为分裂中国的工具。因此孙中山后来修改了五族共和的说法,明确提出汉族要在维护国家统一事业中起主导作用。
  费孝通先生在总结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特点时指出:“中华民族在近百年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成为自觉的民族实体,但是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经过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2]从先秦时期开始,蛮夷戎狄便同诸夏发生着交融,范文澜先生精当地指出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具备了形成民族的条件,[3]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实体应运而生。此后,中华民族继续吸收着中国大地上的各个族群,不断发展壮大,其内部的民族认同也从强调华夷之辨发展为华夷一体、天下一家。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民族的冲击,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中华民族彻底完成了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以翔实可靠的材料讲清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能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史料实证的过程,同时也能坚定他们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1]西汉以来,不断有统治者鼓励少数民族内迁,以充实兵源和可供征发赋税徭役的编户。三国时期曹操主动迁徙氐族编入军队,以增强军事实力。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7—111页。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0页。
  [3]范文澜:《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第15—25页。
其他文献
百年奋斗换了人间,万里山河气象万千。回望苦难辉煌的过去,守望日新月异的现在,展望光明宏大的未来,全国机关事务工作者心潮澎湃、豪情满怀,热烈庆祝这个光辉的节日,共同祝福我们伟大的党。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外观印象(满分5分)展品的外观印象与题目、纲要和素材的珍罕性等无关。此项评审是对素材陈列清晰、说明文字清晰和展品整体美观来进行打分。本展品给评委的外观印象是良好的(图1),在本次邮展专题类展品中属于中偏上。贴片采用31cm×29cm规格,素材编排得当,整体布局平衡、清晰、美观,应给予4分。
目的以肉苁蓉总苷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成分表征分析和裂解规律研究,为后续揭示肉苁蓉总苷体内作用过程和雌激素作用质量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肉苁蓉总苷,数据经Agilent Mass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 B.7软件处理,将各色谱峰在不同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及其对应的碎片离子与对照品及文献信息进行比对。结果以负离子模式为主、正离子模式为辅进行检测分析,共推测出40个化学成分,包括20个苯乙醇苷类成分、10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4个萜类成分和6个
学科课程是由课程目标(教什么)、目标实现方式方法(怎么教)、目标实现效度(教的怎么样)三部分组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逻辑结构。在长期的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甚至忽略的现象。教育部颁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目标。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试图从教师能够理解与实践的角度,提供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些建议。  一、理
在今年4月28日至30日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集邮展览上,赵洪波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像邮票(1944-1950)》传统类邮集(简称毛泽东像邮集)荣获全场最高奖——大金奖加评委会祝贺。身为评审员,我多次直面这部全场唯一的8框邮集,除了忠实履行评审职责外,更多的是欣赏、探析和思考。特别是挂花以后,我独自久久伫立在这部邮集前,一框接一框地认真读过,做下笔记,力求以数据说话。
从管理者、政策制度和中年教师自身三个维度凝视中年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现状,倡导从内心渴求、发展规划、精神成长等方面关注中年教师培训课程的整体设计,探索在实践层面让中年教师深度卷入教学改革、校本研修和质量提升的举措、经验和策略。
将教育大数据和教育评价方法有效结合并创新应用,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徐州市华润小学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收集、精准分析,从志趣、活力、智慧三个维度建构“多元生长”动态发展的评价体系。基于评价过程中的大数据与事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撬动学校“多元生长”方式的变革,进而建构“多元生长”的课程和课堂,实现学生的多元生长。
单元主题教学或大概念教学对提升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的可学性和实效性,已得到历史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但单元主题教学或大概念教学下单节课内容整合的重要性,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单节课内容的整合出现了诸如主旨、逻辑上的偏差,一些子目甚至有“标题党”之嫌。若一节课内容的整合未能做到合情合理,单元主题教学或大概念教学恐怕也难以落实。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详加说明。以期引发关注,以
在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非洲史教学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先用一个词表达对非洲的印象。“落后”“贫穷”“野蛮”是学生回答中排前三位的词。教师展示2007年7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参加塞内加尔峰会期间,在达喀尔大学演讲时发表“非洲人尚未真正进入人类历史阶段”[1]的言论,以此说明对非洲的偏见是多么根深蒂固。由此把“全面评价非洲历史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作为非洲史专题教学的灵魂,试图通过追根溯源,梳理非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央依法治国办负责同志就《纲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纲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部署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