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把密钥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会倾听,学生才能时时与老师和同学同思、同想、共鸣,我们要用好“倾听”这把密钥,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更高效!
  【关键词】倾听;语文;高效课堂;密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午后,温暖的阳光洒满教室,401班语文高效课堂汇报课正在进行。师:从《田园诗情》中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请读课文后4人一组进行讨论。生各自读文后,争相发言,组内同学发言时,有人乘机窥视听课老师。师:下面请组长代表本组发言。生:我看到碧绿的草原上有黑白的奶牛。生:有成群的骏马和家畜。生:有奶牛、骏马和山羊……一个学生发言还没结束,旁边的学生都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师:同学们发言真踊跃!我们给这些田园风光取名: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还有夜晚图(同时多媒体出示)……听到这儿我不禁陷入沉思:这样热闹的课堂能是高效课堂吗?学生争相发言,可是没人聆听;学生没有听,失去了在同伴互助中的优化功能,且回答重复,低效;老师没有听,没有就学生的发言总结提升,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小组合作只是形式,老师按既定的程序讲解。没有了倾听,课堂即使形式多样,老师用心讲解,学生又能收获多少?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倾听”的培养刻不容缓。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倾听是思维过程与信息加工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已有语文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心理会话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方法和思想得到丰富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倾听是一种技巧,一门艺术,也是小学生课堂学习中捕捉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增进师生、生生间的理解与信赖,使课堂中师生间的对话更有效。正如古人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课堂中师生间朋友式的交谈,亲切的眼神、热情的赞语缩短了心灵的差距,面带微笑,认真聆听孩子的每一次发言,即使学生的发言吞吞吐吐的,也绝不在孩子发言时随意打断,而是给与适当的帮助,用欣赏的目光赞同或点头回应正确答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既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又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倾听老师的讲解。而同学之间的倾听更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所以,我认为倾听是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把密钥!
  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倾听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新课改之后我们的课堂大都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倾听的动机和兴趣。目前我们必须重视倾听习惯的培养,落实有效倾听方法的指导,进行倾听方法的训练。只有在日常的课堂中,有目的、有步骤地,把与倾听密切联系的“读、说、议、问、记”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地进行训练,才能事半功倍。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听读
  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练习。用读培养倾听能力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可辨音、辨词和辨内容等。如教学复韵母ao时,要求学生观察口形认真听,结合已学的复韵母ai,有学生模仿发音而且说出发音方法:ao是由a滑向o,我及时鼓励:“你的耳朵真灵!”,接着我用媒体出示配套图,配上读音,巩固发音学习音节,这样变化后,孩子兴趣盎然,听得专心,读得带劲。而朗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用笔做记号:有哪些读错的字词、重音在哪里、停顿是否正确,等同学读完后统一交流,这时教师及时称赞“神耳朵”“记忆王”,对于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奖励他再次朗读。如同一个句子,我班同学读出了不同的重音: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再让同学比较:结合课文内容,谁的重音处理得更好,谁的感情更充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听得专心,听得耐心,又培养了其语文鉴赏能力。
  二、复述
  复述不仅与倾听相联系,还与记忆、思考和联想等语文活动紧密相关,可以形式多样。如“谁能像某某同学那样说一遍。”“谁听的明白,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看谁把老师的话重复一下。”等,还可以进一步让他们进行评价“我觉的他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或我是这样想的。”说得好被表扬的学生会再接再厉,更加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其他的学生会被唤回飘飞的思绪,集中思想认真倾听。
  有些时候复述还可以传话接力的游戏形式出现,比如教完九寨沟,我把总结句“九寨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轻声告诉每个学习小组中的第一个同学,第一个同学轻声传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轻声传给第三个学生……最后的同学写字条上台读,有一组同学因传成了“九寨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人杰地灵”而失败,同学们对自己没有认真倾听而痛心疾首。而其他组同学在高兴之余,轻松巩固了。这样既激发了倾听兴趣又培养了倾听习惯。
  三、讨论
  讨论是一种高层次的对话,对话者围绕同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阐述。讨论者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不断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照、碰撞、生成新的想法,再和对方进一步交流,才能不断将思考引向深入,使讨论获得成效。而作为教师,更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对话,把它作为课堂新的资源,进一步整合,产生新的生成,这就形成师生共同的智慧。从而使讨论变成优化倾听能力、发展思维极具价值的平台,也是师生心灵共舞的乐园。如本文开头的讨论,在同学们第一轮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巧妙引导:同学们很会读书,抓住了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课文重点,但你们的回答不够精炼,现在我们听优美的朗读,(看录像),小组继续讨论,结合课文小节概括、不重复别人的答案,看写了哪些诗情风光?这些动物生活得怎样?同学发言后,再指名读课文,讨论怎样才能读出动物们的自由快乐。这样把“听”、“说”、“读”结合起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在讨论中自主学习,使课堂更紧凑,学生积极性更高。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在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所以学会倾听,学生才能时时与老师和同学同思、同想、共鸣,我们要用好“倾听”这把密钥,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更高效!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猛并且继续上扬,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却又越来越小。人们越来认同新农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农业一直是第一产业,也是农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当然成
一个外地人路过一个小镇,当时天色已晚,他去投宿。  当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他知道肯定有一条路通向宾馆,可是路口没有任何标记,只有3块木牌,每块木牌竖立在不同的路上。第一条路上竖立着的第一块木牌上写着:“这条路上有宾馆。”第二块木牌上写着:“这条路上没有宾馆。”第三块木牌上写着:“那两块木牌有一块写的是事实,另一块写的是假的。相信我,我的話是真的。”  假设你是这个投宿的人,以第三块木牌上写的话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