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历来为读者所推崇。而思想性绝不是指脱离语言交际性的孤立存在,相反,它是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深层次的内蕴。而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的运用。小说《故乡》遣词精确、简练,于动词中寄寓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本文诣在引导学生从分析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动词入手,深入领会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小说用准确的性格语言及一些精当的动词来表现人物、事物、景物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的特征,真是百嚼不竭其味的艺术名篇。在这里,结合原文就其中几个动词的作用,谈谈自己一些领会和看法:
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的运用。因为生活都本身是运动的,大凡运动的才有活力,活生生的事物才最富有感人的魅力。《故乡》就是最佳范例。
(1)景物描写中的“横”,横生出拒绝。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横”加重了悲凉的心境。“横”和“顺”相对,表拒绝之意。“我”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而现实的萧索故乡,却横在那里,让我无法亲近。一个“横”极尽了被拒绝的悲凉。
(3)杨二嫂和中年闰土的“站”,站出了厚障壁。“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面对“我”的一声“闰土哥”,闰土没有“笑”,没有“抱”,更没有“扑”,而是一“站”。这一“站”,站没了儿时的亲密无间,这一“站”,站出了昔日兄弟之间的隔阂。这一“站”站出了如今的闰土和“老爷”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在封建礼法观念长期的压制下逐渐形成的木偶人的形象。
杨二嫂的“站”比闰土的“站”程度更深,和前面的“横”相同,杨二嫂的“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式的站立,同样站出了拒绝。站出了“可悲的厚障壁”,使“我”的心境从悲凉上升到悲哀。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这两“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4)“给老爷磕头”中的“拖”,拖出了希望。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这个“拖”极为传神地将读者的目光聚集在水生的身上,由“拖”字我们看到水生的挣脱,如果改换成“拉”或其它别的词就没有这个效果。“拖”的目的是“给老爷磕头”,而“给老爷磕头”代表的正是封建礼教、封建秩序,水生挣脱的正是封建秩序的束缚。所以“拖”出了反抗、也“拖”出了希望。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这里的“贴”与“拖”有妙曲同工之感,同学们可细细品读。
正是这样的伏笔,我们才从水生身上,看到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三个动词的使用,使主题逐步加深,从既景的悲凉,到为人的悲哀,再上升到对未来的希望。
和同学们分享以上成果后,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纷纷圈画文中的动词,分析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下面把讨论的情况摘要介绍如下:
(1)三处“飞”字,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飞”字,原本指有翅膀的动物飞翔的动态,但在名家的笔下,它却可以用到人的身上。作者不用“跑”,而用一个“飞”字,既把小孩跑得飞快的情景描述得很清楚,又把小孩听到“我”归来时急切想见的心情表露无遗,很符合小孩的年龄特点。如果换成“跑”,将趣味顿无。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
既然是日日都在盼,那好不容易盼望的人终于来到了,自然而然会是“飞”跑着去看,“飞”很贴切地表达了“我”愿望实现时无比兴奋的心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2)连续的动作,准确表述事物全貌。在描写“雪地捕鸟”时,先生使用了“扫”、“支”、“撒”、“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极其细致准确地写出了的全过程,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调。这些闪光的动词,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既是梦中故乡,也是理想中的故乡。
(3)“谋”出艰难。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谋食”课文中的注解是谋生。民以食为天,食是生存的最低条件,而“食”对于象“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还需要“谋”,可见“我”生存之艰。由此可以想见处在社会低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就更加难以维系。从而提示了整个社会的萧条和凄惨。
(4)“抖”出凄凉。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有叶的枯草当风,应该是飘,只有断茎才能当风“抖”,这“抖”和“我”的心境正合拍,抖出了故乡的凄凉,抖出了“我”的悲伤。
(5)“藏”出母爱。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一个“藏”字,写出了母亲把家境的败落都埋在心底,不愿远道而归的儿子分担,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坚强和伟大的母爱。
鲁迅先生的《故乡》,思想内容丰富,艺术造诣精深,希望同学们反复揣摩,汲取营养,为我所用,来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无比丰富的感情思想。
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的运用。因为生活都本身是运动的,大凡运动的才有活力,活生生的事物才最富有感人的魅力。《故乡》就是最佳范例。
(1)景物描写中的“横”,横生出拒绝。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横”加重了悲凉的心境。“横”和“顺”相对,表拒绝之意。“我”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而现实的萧索故乡,却横在那里,让我无法亲近。一个“横”极尽了被拒绝的悲凉。
(3)杨二嫂和中年闰土的“站”,站出了厚障壁。“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面对“我”的一声“闰土哥”,闰土没有“笑”,没有“抱”,更没有“扑”,而是一“站”。这一“站”,站没了儿时的亲密无间,这一“站”,站出了昔日兄弟之间的隔阂。这一“站”站出了如今的闰土和“老爷”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在封建礼法观念长期的压制下逐渐形成的木偶人的形象。
杨二嫂的“站”比闰土的“站”程度更深,和前面的“横”相同,杨二嫂的“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式的站立,同样站出了拒绝。站出了“可悲的厚障壁”,使“我”的心境从悲凉上升到悲哀。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这两“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4)“给老爷磕头”中的“拖”,拖出了希望。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这个“拖”极为传神地将读者的目光聚集在水生的身上,由“拖”字我们看到水生的挣脱,如果改换成“拉”或其它别的词就没有这个效果。“拖”的目的是“给老爷磕头”,而“给老爷磕头”代表的正是封建礼教、封建秩序,水生挣脱的正是封建秩序的束缚。所以“拖”出了反抗、也“拖”出了希望。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这里的“贴”与“拖”有妙曲同工之感,同学们可细细品读。
正是这样的伏笔,我们才从水生身上,看到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三个动词的使用,使主题逐步加深,从既景的悲凉,到为人的悲哀,再上升到对未来的希望。
和同学们分享以上成果后,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纷纷圈画文中的动词,分析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下面把讨论的情况摘要介绍如下:
(1)三处“飞”字,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飞”字,原本指有翅膀的动物飞翔的动态,但在名家的笔下,它却可以用到人的身上。作者不用“跑”,而用一个“飞”字,既把小孩跑得飞快的情景描述得很清楚,又把小孩听到“我”归来时急切想见的心情表露无遗,很符合小孩的年龄特点。如果换成“跑”,将趣味顿无。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
既然是日日都在盼,那好不容易盼望的人终于来到了,自然而然会是“飞”跑着去看,“飞”很贴切地表达了“我”愿望实现时无比兴奋的心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2)连续的动作,准确表述事物全貌。在描写“雪地捕鸟”时,先生使用了“扫”、“支”、“撒”、“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极其细致准确地写出了的全过程,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调。这些闪光的动词,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既是梦中故乡,也是理想中的故乡。
(3)“谋”出艰难。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谋食”课文中的注解是谋生。民以食为天,食是生存的最低条件,而“食”对于象“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还需要“谋”,可见“我”生存之艰。由此可以想见处在社会低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就更加难以维系。从而提示了整个社会的萧条和凄惨。
(4)“抖”出凄凉。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有叶的枯草当风,应该是飘,只有断茎才能当风“抖”,这“抖”和“我”的心境正合拍,抖出了故乡的凄凉,抖出了“我”的悲伤。
(5)“藏”出母爱。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一个“藏”字,写出了母亲把家境的败落都埋在心底,不愿远道而归的儿子分担,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坚强和伟大的母爱。
鲁迅先生的《故乡》,思想内容丰富,艺术造诣精深,希望同学们反复揣摩,汲取营养,为我所用,来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无比丰富的感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