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他的时候,我20岁,在艺术学院读本科,上课时喜欢坐第三排——这个位置,好听的课程不妨碍听课,无趣的课程不妨碍走神。
他那年也就40岁出头,第一次见面,站在讲台上,说“我姓李”。我抬头,看见一个很儒雅的老师,声音也好听,笑起来的样子很温和。送他进来的系主任介绍“李老师曾经在电视台做过10年文艺部主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云云,我歪着脑袋看看,只觉得这个老师年轻时一定特别帅。
他给我们讲传播学。
2001年9月12日早晨,我叼着煎饼果子在教室里等上课。 8点半的时候他走进教室,开投影仪,往电脑光驱里塞了张光盘。我这里最后一口煎饼果子还没咽下去,就听见一阵快节奏的音乐声响起,全班不约而同往投影幕布看,刚开始甚至都没明白自己究竟在看什么:一栋楼、一架飞机、一团火光……直到看见字幕写着“今天美国发生一起全国性的灾难,两架飞机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撞……”
他站在讲台上,伴随视频中的背景音乐,告诉我们:昨天晚上,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美国世贸中心,两座摩天大楼顷刻坍塌,金融中心变成人间地狱。
我们都惊呆了。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欢呼声——是的,今时今日,我们都已知道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狭隘、自私、缺乏人道主义关怀……但,有人或许会记得,就在“9·11”事件前不久,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三位新华社记者罹难。为此,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大学生上街游行抗议。
他应当是记得那时学生们的义愤填膺,所以他并没有批评我们。他只是先冷静地告诉我们,因为国内主流媒体信息尚不丰富,他是连夜从凤凰卫视下载直播视频、剪辑、刻录,以便第一时间呈现给我们事件全貌……那天,他用这样的方式,首先告诉我们“传播”的意义: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借助一种媒介,将尽量客观、全面的信息传送,使其抵达。
然后,他才用后半段鲜血淋漓的人物采访、一线报道,展现给我们一个尘烟滚滚中,惨绝人寰的纽约——教室里的欢呼声渐渐沉寂下来,渐渐,有女生开始不忍地别开目光。
从头到尾,他一句批评都没有。但很多年后,我们都记得,他是怎样通过对信息的重组与表达,唤醒一群热血青年藏于激愤背后的理性。
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为了给我们做那份视频,他忙到凌晨两点。
我们是他从电视台转行回高校后教授的第一批本科生。那是14年前,他已经开始手把手教我们这群非设计类学生使用Photoshop、ImageReady等应用软件。小小机房里人手一台电脑,一群菜鸟们同一个操作问题能问20遍,他会好脾气地回答20遍。期末考试,每人设计一个网页,里面要有小动画和P过的图,我们一群人从下午一点多进机房,一直考到晚上10点才恋恋不舍爬出来——他就那么陪着我们,从正午到深夜。末了,判成绩,他赞赏所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再创造,于是我们班这门课的成绩就出现了107分、114分、118分……
我就是那个107分——不算太复杂的网页里,有幅喜气洋洋的结婚照,我画了一个戴宝蓝色围巾的小男孩和一个戴绛红色围巾的小女孩,围巾是渐变色的,在音乐背景下一晃一晃地动。他看见了,慈爱地笑,说:你这小脑瓜还挺浪漫的!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没敢告诉他,其实我只是觉得这样构图比较对称而已。
又过一年,我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他不是我导师,却也担着那一级艺术学研究生的基础课。我很喜欢上他的课,因为除了资料堆里的深入浅出,还有许多来自媒体圈的第一手信息——他的职业背景,让他的视野能够跳出象牙塔的理想化审美。
只是,他的课真心很累——彼时身高165厘米的我体重大约在51公斤左右,摄像课大家轮着扛机器,我还记得机型是索尼250,死沉。那时,只要机器到了我肩膀上,他就会在我身后大笑:“快,你们谁从后头接着点,太瘦了,别把我们的机器摔了,很贵的!”
我装模作样拍一圈,再哆嗦着胳膊放下机器,悲愤地看他一眼。他好心地塞给我一个灯:“看这镜头晃得……不然你做灯光师吧!”
我拎了拎——噗,也很沉啊!
但是好玩的课程不怕累,我就这么屁颠屁颠地拎着灯跟在大家身后满校园地跑,实地模拟韩剧用光。后来他看不过去我这种废物架势,决定给我加个任务:演女一号。
我是史上最像一棵树的女一号——“站在那里,别动,哎大家看见了吗,这个角度的人,她的棱角和脸上的光线是完全不一样的,对,衣服色彩很重要,你看她裙子的颜色和上衣颜色效果就反差很大,那谁,上反光板,对,侧一点,笑一笑……”
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自嗨”——我在镜头里演回头一笑百媚生,媚没看见,身后那群人快笑疯了。
我们是彼此的骄傲。
2016年,我要出版新书了,是本随笔集。里面有篇文章写到了他、他们的故事——当我还是一个怯懦、自卑、小气的女孩子时,我的恩师们,曾经用怎样或严厉或温和的方式,引导我、我们,变得越来越好。
我想,这本书出版后,我一定要去给他和师母送一本!
可是,春暖花开,新书插图正在紧锣密鼓地绘制,那个清早,突然好友就打来电话,接通第一句:你知道吗,李老师不在了!
我瞬间蒙了。
我反复问了两遍:“你说什么?谁?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呢——前几天还通过电话,他问我电视台有个项目敢不敢接,我说让制片人跟我联系吧,然后又问老师您身体还好吧,他特别爽朗地答没有问题,体检一直很好。我说您不要那么累了、不要再熬夜了,他说不累不累,只要忙起来就很精神……
那天,我的朋友圈被成片的蜡烛刷屏。
与我同宿舍的四姐回忆说:曾经,如果不是李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剪辑技能,后来出国留学,我也不会选择多媒体制作方向。
我点头,是,曾经若不是他教我那么多与电影电视有关的知识、技能,后来我不会有勇气参与相关节目的编剧策划工作;他教我的那些立场、态度,我后来在“新闻写作”课上悉数传递给我的学生;他带我们打过的拍子、听过的曲子,后来让许多人有了听古典乐的习惯……
许多改变,其实都在不经意间。
未来路长,我们不会怠慢。
亲爱的老师,请安息。
他那年也就40岁出头,第一次见面,站在讲台上,说“我姓李”。我抬头,看见一个很儒雅的老师,声音也好听,笑起来的样子很温和。送他进来的系主任介绍“李老师曾经在电视台做过10年文艺部主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云云,我歪着脑袋看看,只觉得这个老师年轻时一定特别帅。
他给我们讲传播学。
2001年9月12日早晨,我叼着煎饼果子在教室里等上课。 8点半的时候他走进教室,开投影仪,往电脑光驱里塞了张光盘。我这里最后一口煎饼果子还没咽下去,就听见一阵快节奏的音乐声响起,全班不约而同往投影幕布看,刚开始甚至都没明白自己究竟在看什么:一栋楼、一架飞机、一团火光……直到看见字幕写着“今天美国发生一起全国性的灾难,两架飞机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撞……”
他站在讲台上,伴随视频中的背景音乐,告诉我们:昨天晚上,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美国世贸中心,两座摩天大楼顷刻坍塌,金融中心变成人间地狱。
我们都惊呆了。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欢呼声——是的,今时今日,我们都已知道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狭隘、自私、缺乏人道主义关怀……但,有人或许会记得,就在“9·11”事件前不久,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三位新华社记者罹难。为此,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大学生上街游行抗议。
他应当是记得那时学生们的义愤填膺,所以他并没有批评我们。他只是先冷静地告诉我们,因为国内主流媒体信息尚不丰富,他是连夜从凤凰卫视下载直播视频、剪辑、刻录,以便第一时间呈现给我们事件全貌……那天,他用这样的方式,首先告诉我们“传播”的意义: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借助一种媒介,将尽量客观、全面的信息传送,使其抵达。
然后,他才用后半段鲜血淋漓的人物采访、一线报道,展现给我们一个尘烟滚滚中,惨绝人寰的纽约——教室里的欢呼声渐渐沉寂下来,渐渐,有女生开始不忍地别开目光。
从头到尾,他一句批评都没有。但很多年后,我们都记得,他是怎样通过对信息的重组与表达,唤醒一群热血青年藏于激愤背后的理性。
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为了给我们做那份视频,他忙到凌晨两点。
我们是他从电视台转行回高校后教授的第一批本科生。那是14年前,他已经开始手把手教我们这群非设计类学生使用Photoshop、ImageReady等应用软件。小小机房里人手一台电脑,一群菜鸟们同一个操作问题能问20遍,他会好脾气地回答20遍。期末考试,每人设计一个网页,里面要有小动画和P过的图,我们一群人从下午一点多进机房,一直考到晚上10点才恋恋不舍爬出来——他就那么陪着我们,从正午到深夜。末了,判成绩,他赞赏所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再创造,于是我们班这门课的成绩就出现了107分、114分、118分……
我就是那个107分——不算太复杂的网页里,有幅喜气洋洋的结婚照,我画了一个戴宝蓝色围巾的小男孩和一个戴绛红色围巾的小女孩,围巾是渐变色的,在音乐背景下一晃一晃地动。他看见了,慈爱地笑,说:你这小脑瓜还挺浪漫的!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没敢告诉他,其实我只是觉得这样构图比较对称而已。
又过一年,我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他不是我导师,却也担着那一级艺术学研究生的基础课。我很喜欢上他的课,因为除了资料堆里的深入浅出,还有许多来自媒体圈的第一手信息——他的职业背景,让他的视野能够跳出象牙塔的理想化审美。
只是,他的课真心很累——彼时身高165厘米的我体重大约在51公斤左右,摄像课大家轮着扛机器,我还记得机型是索尼250,死沉。那时,只要机器到了我肩膀上,他就会在我身后大笑:“快,你们谁从后头接着点,太瘦了,别把我们的机器摔了,很贵的!”
我装模作样拍一圈,再哆嗦着胳膊放下机器,悲愤地看他一眼。他好心地塞给我一个灯:“看这镜头晃得……不然你做灯光师吧!”
我拎了拎——噗,也很沉啊!
但是好玩的课程不怕累,我就这么屁颠屁颠地拎着灯跟在大家身后满校园地跑,实地模拟韩剧用光。后来他看不过去我这种废物架势,决定给我加个任务:演女一号。
我是史上最像一棵树的女一号——“站在那里,别动,哎大家看见了吗,这个角度的人,她的棱角和脸上的光线是完全不一样的,对,衣服色彩很重要,你看她裙子的颜色和上衣颜色效果就反差很大,那谁,上反光板,对,侧一点,笑一笑……”
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自嗨”——我在镜头里演回头一笑百媚生,媚没看见,身后那群人快笑疯了。
我们是彼此的骄傲。
2016年,我要出版新书了,是本随笔集。里面有篇文章写到了他、他们的故事——当我还是一个怯懦、自卑、小气的女孩子时,我的恩师们,曾经用怎样或严厉或温和的方式,引导我、我们,变得越来越好。
我想,这本书出版后,我一定要去给他和师母送一本!
可是,春暖花开,新书插图正在紧锣密鼓地绘制,那个清早,突然好友就打来电话,接通第一句:你知道吗,李老师不在了!
我瞬间蒙了。
我反复问了两遍:“你说什么?谁?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呢——前几天还通过电话,他问我电视台有个项目敢不敢接,我说让制片人跟我联系吧,然后又问老师您身体还好吧,他特别爽朗地答没有问题,体检一直很好。我说您不要那么累了、不要再熬夜了,他说不累不累,只要忙起来就很精神……
那天,我的朋友圈被成片的蜡烛刷屏。
与我同宿舍的四姐回忆说:曾经,如果不是李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剪辑技能,后来出国留学,我也不会选择多媒体制作方向。
我点头,是,曾经若不是他教我那么多与电影电视有关的知识、技能,后来我不会有勇气参与相关节目的编剧策划工作;他教我的那些立场、态度,我后来在“新闻写作”课上悉数传递给我的学生;他带我们打过的拍子、听过的曲子,后来让许多人有了听古典乐的习惯……
许多改变,其实都在不经意间。
未来路长,我们不会怠慢。
亲爱的老师,请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