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评测进行之前,我们一直很好奇:K-7到底该是怎样的一款产品,为何不是“k30D”?很显然,宾得并没有打算用K-7来替代K20D,这一点我们已从宾得工作人员口中得到证实。事实上,从拿到的这台各方面都与宾得正式上市产品产不多的评测机身上,我们的确看到了太多变化;无论产品的设计风格还是功能配置,K-7都是一款级别更高、性能更强的机器。“领悟摄影精髓”,这是K-7的官方宣传语,也是我们本次评测需要重点探索的,毕竟在单反相机的发展思路上,宾得与其他品牌有着很大不同,在K-7这样的新旗舰身上更得到了集中体现。不过,你能领悟到吗?
对焦辅助灯
让我们有些欣喜的是,宾得终于为相机增加了对焦辅助灯结合新的对焦系统,大大增强了相机的暗处对焦性
前功能拨盘
曝光补偿键和感光度被设计在快门后方,而功能拨盘则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操作更方便
不锈钢骨架
K-7采用了不锈钢合金骨架
防水胶圈
两支wR系列防水镜头都加入红色防水胶圈,可减少进水问题
工程师点评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变化很大的相机了,K-7的出现无疑让我们眼前一亮。在拍摄性能方面的强悍和机内处理功能的完善无疑让它成为了多面手,跟尼康D300,佳能EOS50D也有得一比,在机内处理性能方面甚至要强大不少,特别适合热衷于户外行走、对相机要求比较苛刻的摄影师。我们在此向大家郑重推荐,也希望它能给宾得略显沉闷的影像市场带去更多活力。
专业源自细节的人性化
因为图像传感器尺寸大小的原因,APS画幅顶级DSLR一向被当作中端产品,但是它们在机身设计以及功能配置方面跟高端机相比并不会差太多,尤其是宾得这种没有全画幅DSLR的品牌,在K-7的开发上更是不遗余力,绝大部分机身规格指标都达到甚至超过其当年的旗舰机Z-1,相信这会让其他品牌用户大流口水。让我们先从机身设计开始说起。
从胶片时代开始,宾得就不断追求相机的机身小型化,在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一次K-7又向前进了一步,三维尺寸比K20D又有了缩减,即便和4/3系统的中端机E-30相比,也要小不少。不过,在机身材质的选用方面K-7却并没有缩水,它首次采用了不锈钢合金骨架加镁合金外壳的结构,无疑更耐用抗撞。同时,得益于全身多达77处的密封处理,K-7因此也具备了出众的防水、防尘和抗低湿性能,即便在-10℃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操作,可靠性非常高,特别适合资深的摄影师以及热爱户外拍摄的玩家。
不过,我们发现K-7的机身变化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在整个外形上来了次大变革。它的机身轮廓不像K20D那么圆润,而是变得棱角分明,但这并不影响用户的握持手感——塑胶垫的覆盖同样达到了一流中端机的水准,防滑效果绝佳:手柄整体厚度增加了,并设计了一个明显凹进去的指槽,让用户的中指比较舒服,从而更稳固地握持机器。
更让我们满意的是,K-7还注重对细节的调整,不但对几乎所有的功能按键都进行了全新布局,直观而又科学,而且前功能拨盘和模式转盘也变得非常人性化(从图解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拿起机器几乎不用一分钟就可以熟练操作。据宾得声称,这一切都是基于用户反馈和研究后进行的改进。
全面提升引领中端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k-7在外形设计上的巨大变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产品开发之初,宾得就确定了两大要求:机身尽可能小型化,融入宾得先进技术。因此K-7采用了全新的钢架结构,并将过去高端机搭载的强悍性能,一股脑地塞进小型轻量化的机身里,其中包括最新开发的处理速度更快、几乎没有噪音出现的DR(Dust Removal)Ⅱ综合防尘除尘系统,这和佳能DSLR配置的技术相似;新一代的防震机构可实现2.5~4挡快门速度的补偿,有助于获取锐利的影像:3.0英寸超大LCD以及新研发的光圈控制机构也被融入其中,因此可实现200%取景范围的五棱镜光学取景器的位置要较以往的产品略高些:而内置的快门单元也尽可能缩小一并拥有10万次快门寿命、最高达1/8000s的快门速度和5.2fps的更快连拍性能,以保证拍摄的高可靠性。
这几乎算是中端DSLR的终极配置了。不过,在拍摄性能方面K-7还得到了增强,从我们的测试来看,专为K-7开发的77区块分割多区测光系统的确能有效改善测光的准确度。而新型11点宽区AF系统在对焦的精确性和速度上都较K20D有了不错的提升,在对焦辅助灯的帮助下,即便在暗处也能较快地对焦,“拉风箱”的情形也极少出现,这点是我们包括宾得拥趸们应感到非常欣慰的。
在K20D的基础上,K-7的实时取景增加了相位反差自动对焦功能,不需要让反光板落下进行对焦再升起的周期,而且还支持脸部识别对焦,也可以进行高速连拍。另外,增加720p/Z080i(32)高清视频录制功能同样令人赞赏,此时我们可以控制曝光补偿和曝光锁定,光圈、快门、感光度则是自动变化,单次可记录近10分钟720p高清视频,在一般的光线条件下都能获得相当不错的画质。但让我们有些失望的是,实时取景时的AF速度比较慢,“拉风箱”现象很明显,建议用户后用放大功能、手动对焦会更快些。
兼容并包成就多面手
如果说K-7性能强悍令人赞赏的话,那么它的菜单功能却值得我们慢慢玩味——不但因为感光度分级、自动感光度范围、曝光补偿、色温等可以进行深入微调,能满足最挑剔的摄影师的需求,更因为K-7将各种本应通过后期处理完成的功能移植到相机上,包括曾应用在K-m入门机上的玩具相机、星光、鱼眼、柔和等滤镜(数量更多,甚至可以自定义各种效果)的好玩趣味都有,可谓面面俱到。
其中,K-7在菜单中除了高亮校正、阴影校正、失真校正(降低畸变)、构图微调(消除暗角)等外,还有多重曝光,最多可拍9张,包围曝光也有包括白平衡、饱和度、色相、曝光等级对比度、清晰度等多达6种可选,而且每一项都可以有最多4级的调整。动态范围扩展也非常有意思,它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直接通过机内软件进行调整,而是自动以包围曝光(有两个选项可选)的形式连拍三张照片进行重叠——须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否则会因手抖动或者机震出现重影。虽然拍摄完需要约5s左右时间处理,但对于光线对比较强的风景拍摄来说却非常有效,亮部和暗部细节皆能得到保留,我们强烈推荐此功能。另外,在DSLR中首次出现的自动水平补偿功能也很有用,它可提供左右2°的微调,非常适合风景和建筑拍摄。
尽管有那么多的机内处理功能,但有1860mAh的锂电池支持,我们几乎不用担心由此带来的电力消耗,从而能够专注于拍摄之中。
噪点控制测试
IS0400、IS0800、1501600。噪点控制测试。这是DSLR常用的三个感光度范围,IS0400下成像细腻,色彩还原也相当到位,IS0800时噪点有所显现,但并不太明显,1501600时噪点开始明显,不过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对焦辅助灯
让我们有些欣喜的是,宾得终于为相机增加了对焦辅助灯结合新的对焦系统,大大增强了相机的暗处对焦性
前功能拨盘
曝光补偿键和感光度被设计在快门后方,而功能拨盘则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操作更方便
不锈钢骨架
K-7采用了不锈钢合金骨架
防水胶圈
两支wR系列防水镜头都加入红色防水胶圈,可减少进水问题

工程师点评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变化很大的相机了,K-7的出现无疑让我们眼前一亮。在拍摄性能方面的强悍和机内处理功能的完善无疑让它成为了多面手,跟尼康D300,佳能EOS50D也有得一比,在机内处理性能方面甚至要强大不少,特别适合热衷于户外行走、对相机要求比较苛刻的摄影师。我们在此向大家郑重推荐,也希望它能给宾得略显沉闷的影像市场带去更多活力。
专业源自细节的人性化
因为图像传感器尺寸大小的原因,APS画幅顶级DSLR一向被当作中端产品,但是它们在机身设计以及功能配置方面跟高端机相比并不会差太多,尤其是宾得这种没有全画幅DSLR的品牌,在K-7的开发上更是不遗余力,绝大部分机身规格指标都达到甚至超过其当年的旗舰机Z-1,相信这会让其他品牌用户大流口水。让我们先从机身设计开始说起。
从胶片时代开始,宾得就不断追求相机的机身小型化,在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一次K-7又向前进了一步,三维尺寸比K20D又有了缩减,即便和4/3系统的中端机E-30相比,也要小不少。不过,在机身材质的选用方面K-7却并没有缩水,它首次采用了不锈钢合金骨架加镁合金外壳的结构,无疑更耐用抗撞。同时,得益于全身多达77处的密封处理,K-7因此也具备了出众的防水、防尘和抗低湿性能,即便在-10℃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操作,可靠性非常高,特别适合资深的摄影师以及热爱户外拍摄的玩家。
不过,我们发现K-7的机身变化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在整个外形上来了次大变革。它的机身轮廓不像K20D那么圆润,而是变得棱角分明,但这并不影响用户的握持手感——塑胶垫的覆盖同样达到了一流中端机的水准,防滑效果绝佳:手柄整体厚度增加了,并设计了一个明显凹进去的指槽,让用户的中指比较舒服,从而更稳固地握持机器。
更让我们满意的是,K-7还注重对细节的调整,不但对几乎所有的功能按键都进行了全新布局,直观而又科学,而且前功能拨盘和模式转盘也变得非常人性化(从图解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拿起机器几乎不用一分钟就可以熟练操作。据宾得声称,这一切都是基于用户反馈和研究后进行的改进。
全面提升引领中端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k-7在外形设计上的巨大变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产品开发之初,宾得就确定了两大要求:机身尽可能小型化,融入宾得先进技术。因此K-7采用了全新的钢架结构,并将过去高端机搭载的强悍性能,一股脑地塞进小型轻量化的机身里,其中包括最新开发的处理速度更快、几乎没有噪音出现的DR(Dust Removal)Ⅱ综合防尘除尘系统,这和佳能DSLR配置的技术相似;新一代的防震机构可实现2.5~4挡快门速度的补偿,有助于获取锐利的影像:3.0英寸超大LCD以及新研发的光圈控制机构也被融入其中,因此可实现200%取景范围的五棱镜光学取景器的位置要较以往的产品略高些:而内置的快门单元也尽可能缩小一并拥有10万次快门寿命、最高达1/8000s的快门速度和5.2fps的更快连拍性能,以保证拍摄的高可靠性。
这几乎算是中端DSLR的终极配置了。不过,在拍摄性能方面K-7还得到了增强,从我们的测试来看,专为K-7开发的77区块分割多区测光系统的确能有效改善测光的准确度。而新型11点宽区AF系统在对焦的精确性和速度上都较K20D有了不错的提升,在对焦辅助灯的帮助下,即便在暗处也能较快地对焦,“拉风箱”的情形也极少出现,这点是我们包括宾得拥趸们应感到非常欣慰的。
在K20D的基础上,K-7的实时取景增加了相位反差自动对焦功能,不需要让反光板落下进行对焦再升起的周期,而且还支持脸部识别对焦,也可以进行高速连拍。另外,增加720p/Z080i(32)高清视频录制功能同样令人赞赏,此时我们可以控制曝光补偿和曝光锁定,光圈、快门、感光度则是自动变化,单次可记录近10分钟720p高清视频,在一般的光线条件下都能获得相当不错的画质。但让我们有些失望的是,实时取景时的AF速度比较慢,“拉风箱”现象很明显,建议用户后用放大功能、手动对焦会更快些。
兼容并包成就多面手
如果说K-7性能强悍令人赞赏的话,那么它的菜单功能却值得我们慢慢玩味——不但因为感光度分级、自动感光度范围、曝光补偿、色温等可以进行深入微调,能满足最挑剔的摄影师的需求,更因为K-7将各种本应通过后期处理完成的功能移植到相机上,包括曾应用在K-m入门机上的玩具相机、星光、鱼眼、柔和等滤镜(数量更多,甚至可以自定义各种效果)的好玩趣味都有,可谓面面俱到。
其中,K-7在菜单中除了高亮校正、阴影校正、失真校正(降低畸变)、构图微调(消除暗角)等外,还有多重曝光,最多可拍9张,包围曝光也有包括白平衡、饱和度、色相、曝光等级对比度、清晰度等多达6种可选,而且每一项都可以有最多4级的调整。动态范围扩展也非常有意思,它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直接通过机内软件进行调整,而是自动以包围曝光(有两个选项可选)的形式连拍三张照片进行重叠——须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否则会因手抖动或者机震出现重影。虽然拍摄完需要约5s左右时间处理,但对于光线对比较强的风景拍摄来说却非常有效,亮部和暗部细节皆能得到保留,我们强烈推荐此功能。另外,在DSLR中首次出现的自动水平补偿功能也很有用,它可提供左右2°的微调,非常适合风景和建筑拍摄。
尽管有那么多的机内处理功能,但有1860mAh的锂电池支持,我们几乎不用担心由此带来的电力消耗,从而能够专注于拍摄之中。
噪点控制测试
IS0400、IS0800、1501600。噪点控制测试。这是DSLR常用的三个感光度范围,IS0400下成像细腻,色彩还原也相当到位,IS0800时噪点有所显现,但并不太明显,1501600时噪点开始明显,不过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