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发展:基于信用卡视角的分析

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xiao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隨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消费金融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消费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卡消费信贷的迅速发展将丰富消费金融行业的层次结构,有助于消费金融行业更健康多元化地发展。本文认为,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金融监管趋严的延续,信用卡消费信贷将成为未来消费金融的重要生力军。

随着我国经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消费金融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工具,也日益受到重视,伴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的东风,近年来出现了飞速的发展。从行业规模看,住户消费类贷款从2010年末的7.5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49.6万亿元,增长6.6倍。从产品的维度看,除了房贷、车贷等有抵押消费贷款之外,无抵押类贷款(信用卡、白条、花呗等类信用卡产品、现金类贷款)也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可得性看,十年前四、五线城市人群几乎不能得到消费贷款,现在消费信贷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金融监管趋严的延续,信用卡消费信贷将成为未来消费金融的重要生力军。因此,本文将再次对信用卡这一成熟的消费金融产品进行分析与展望。

信用卡市场的发展

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开启了中国信用卡市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信用卡只是身份的象征,并没有进入普通家庭。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信用卡管理办法,使得信用卡的发行和使用实现了有法可依。2003年,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提速,纷纷建立信用卡中心,行业竞争格局初现端倪,这一年被业界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2011年,原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了信用卡业务,加强了对持卡人的保护。2014年,白条等类信用卡产品进入市场,开启了新的竞争。2015年以来,商业银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进行信用卡业务创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整治对消费信贷市场的规范,2018年至今,信用卡行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目前,据支付清算业务数据显示,我国累计信用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发卡量从2008年的1.42亿张增长至2020年的7.78亿张,增长了448%;信用卡授信总额从2008年的0.9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8.96万亿元,增长了1835%(如图1所示)。授信使用率在2018年之前呈现上升态势,从2012年的38.66%上升至2018年的44.54%,2019年和2020年有所下降,下降至41.73%。应偿信贷总额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2012年的1.14万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7.91万亿元,增长了594%(如图2所示)。

信用卡消费信贷:消费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笔者认为,信用卡市场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消费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信用卡市场创新发展的大背景是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开始从储蓄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这一趋势使得各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进行了持续创新,其中分期付款业务作为信用卡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场景消费的重要抓手将成为其发展重心。

目前,利息收入在我国信用卡行业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据中国银联统计,自2014年至2018年6月(如表1所示),信用卡利息收入占信用卡总收入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

分期付款业务是信用卡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信用卡利息收入大幅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银联数据显示,分期收入占信用卡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如图3所示),从2014年的24.13%增长至2018年的35.5%,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6月,分期收入首次超过透支利息收入成为信用卡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收入来源。2019年,浦发银行分期收入占比约30%,华夏银行为45%;区域性银行中,徽商银行、贵阳银行、中原银行分期收入占比则分别为68%、47%、24%。同时,分期付款业务也是银行在场景金融中运营的重要抓手。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类型主要包括账单分期、消费分期、现金分期和商户分期。除了类型多样化外,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逐渐囊括消费者生活消费的各个领域。目前,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范围已从原有的百货、家电、汽车扩大到旅游、家居家装、教育、婚庆等方面,全面涵盖持卡人的日常所需。

信用卡消费信贷:用户运营是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关键

信用卡是银行4.0阶段搭建以客户为中心服务模式的重要工具。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做好持续、深度的用户运营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关键。从信用卡的产品设计、客户忠诚度等方面,银行都进行了多项创新尝试(见图4)。

例如产品设计方面,银行结合消费趋势对信用卡产品与场景融合进行精准定位,进行精准化客户识别、构建消费嵌入式产品。包括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发行的bilibili联名信用卡,光大银行发行的光大中青旅联名卡等。客户忠诚度方面,银行以“俱乐部”方式搭建用户运营平台。包括通过线上积分兑换平台、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来推行积分兑换体系;利用信用卡商城提供会员权益;提供会员特权服务和会员俱乐部等。

信用卡消费信贷: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建议

作为消费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卡消费信贷的迅速发展将丰富消费金融行业的层次结构,有助于消费金融行业更健康多元化地发展;同时,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载体,信用卡消费信贷是零售银行时代场景金融的重要切入点,其创新发展将有效提升银行体系的创新能力。

一是防范信用卡债务风险。我国信用卡的应偿信贷余额是美国的1.5倍,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成熟市场平均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前期大量的债务积累叠加疫情影响,信用卡行业需要更加审慎地发展业务,加强风险准备金的足额计提,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二是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我国已经建立起信用卡的基本规范,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但是,在行业仍存在诱导宣传、乱收费、侵犯个人隐私、恶意催收等问题。建议在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基础上,优化客户投诉管理制度,严惩暴力催收行为,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消费者教育。一方面是教育消费者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引导其从实际需求出发,正确评估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加强金融和风险防范教育,帮助其理解信用卡借贷的作用,合理使用信用卡来提高生活质量,远离过度借贷消费陷阱。

(戴璐为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专员,贺裴菲为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助理,张伟强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研究员。本文节选自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数字经济: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本文编辑/王晔君)

其他文献
2020年美国股票市场上SPAC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本文试图勾勒SPAC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经济与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对于我国而言,考察引入SPAC的必要性和途径,需要综合考量我国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当前,以注册制的实施为契机,提高市场包容度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仍然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2020年,疫情下的美国股票市场中,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过去的20年,是经
近年来,全球公开发行市场加速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全球发行上市机制创新的宏观外部环境、辨析市场主体的参与动机与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境内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启示,包括强化投资端建设理念、加快长期资金入市、研究建立流动性稳定机制三方面。  近年来,全球公开发行市场加速发展。2020年,全球共有1363家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IPO)上市,
中南百草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和浙江省农业教育实训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目前占地5600亩,现有员工近6
期刊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管理机制,也是现代公司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化的进程也在逐步
由于业务模式、客户选择、增信手段、基础资产选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格林希尔的业务风险不断积聚,并最终申请破产保护。格林希尔破产不是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失败,而是供应链金融平台的经营失败。要正确理解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严防伪供应链金融的炒作行为;同时,要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监管,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格林希尔公司基本情况介绍及事件经过2021年3月,全球知名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格林希尔资本公司(Greens
为了切实提高煤矿井下采区变电运行的稳定性,提升变电所无人值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充分运用自动化技术展开对采区变电的积极改造。在经过改造后,变电所监控系统可以展开对电网参数、运行环境参数等内容的全面采集,有助于达成远程视频监控、综合保护和故障预警等多项成就,彻底转变采区变电所的现状,让变电所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全面提升。为此,本文将对自动化技术在煤矿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之中的应用展开探索,为促进变电所无人化值守的改造献言建策。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丰富发展了金融科技应用的领域。“金融+生态”对接数字中国的多元生态系统,快速兴起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推动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的竞争力。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丰富发展了金融科技应用的领域。“金融+生态”对接数字中国的多元生态系统,快速兴起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
近年来SPAC模式的异常火热与骤然遇冷引发关注。本文指出,SPAC本质上是融合了传统IPO及借壳上市特点的一种创新上市融资模式,是传统IPO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紧密结合体。尽管SPAC机制有诸多优势,但现有数据显示,并购后SPAC的收益长期跑输指数,SPAC的发展面临挑战。  与实体经济因新冠疫情增长乏力不同,2020年美国资本市场呈现出异常的繁荣。除了传统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
对于“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中长期人民币必将升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比指出,即便购买力平价中长期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所影响,但鉴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总体下跌的历史,未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2021年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随美元指数下跌重新反弹,到5月底升回6.30时代。市场预测人民币升值的各种说法又甚嚣尘上。其中,一个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根据购买
期刊
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应用于金融行业各领域,金融科技不仅创新了金融服务理念、思维、流程及业务,还强化了金融体系的资源要素整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