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现代化相关理论问题辨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Mous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 辂.乡村治理现代化相关理论问题辨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51,154.
  摘 要 现代化不是西方化的代名词,不是对传统的消解,也不意味着乡村共同体的消亡。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是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城市与农村二元对立格局下的命题,它不是对现代模式的复制,而是在现代环境之下展现“善治”的本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因应时代变化而实现治理的过程。乡村治理现代化意味着摆脱僵化、封闭的思维,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消除社会矛盾、改善民生,实现“善治”。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理论辨析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71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环境下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过程,它不是复制某种特定的模式,而是因地、因时实现善治。在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格局中,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容、目标和实现路径都会出现偏差,成为现实之外的想象。在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上,存在很多模糊性的认知,需要加以辨析。
  1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质是“善治”理念的现代展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概念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控制、操纵、掌舵等传统含义被剥离,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互动成为“治理”的本质内涵。“治理”词义的更新,不但是理念的更新,同时也是适应现实变化的产物。社会成员不但是治理的客体,还是治理的主体,从垂直性的管理和被管理的主客体关系,走向水平式的主体间共治,这是现代治理理念的本质。这种理念与中华传统的“善治”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传统的善治将主体的“自我治理”视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强调“修教化与制礼法的统一”。在自我治理的基础上,多元的治理主体才能相互协同、各适其宜。现代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共治,消解了主客体管控模式,然而,平等合作的新型关系不是强调多中心就能解决,如果没有主体的自我治理,没有基本的价值认同,就只有多元而没有合作。各尽其分、协同于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善治”[1]。
  现代化意味着创新,但創新不是与传统割裂,而是“随时变异以从道”。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是追逐所谓“现代”模式,而是顺应现实变化,在现代环境下找到与时代相应并合情合理的治理方式。不能以一种怀旧、恋古的心理审视乡村治理问题[2],这虽然是正确的,但如果将现代与传统割裂开来,以喜新厌旧的心理审视乡村治理问题,同样会陷入另一种浪漫主义空想之中。这种打着现实主义旗号的“浪漫主义”将时间的延续等同于“进化”,在现代与传统割裂的语境下思考问题,将固有的模式视为现代的标志,在同一时空内区分现代与非现代,脱离了善治的本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治善”,在现代条件下落实“善治”理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理现代化。
  2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是消灭“三农”
  “现代化、城市化必然带来乡村的消失”,这种观点不但在理论界有一定的市场,在现实中也经常成为一些地方的决策依据,这其实是两端思维的一种表现。现代化、城市化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人类社会对农业的依赖,也不可能“消灭”农村、农民。现代化应该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是消灭“三农”,不能以所谓的历史趋势为借口而刻意摒弃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传统乡村,相反,它应是现代环境下追求的内容。在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中,城市代表着“先进”,而乡村则意味着“落后”,这种思维方式与政绩需求结合在一起,很容易产生消灭乡村的冲动。一些研究者认为,“农村变成城镇、农民变成市民”这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之策,然而这种策略的出发点却并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依靠行政手段人为地将乡村变为城镇,将农民变为市民,这同样是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之下的取舍,其中隐含着这样的思维范式,即乡村与城镇、农民与市民是传统与现代的相对关系,只有城镇化、市民化才能推动城乡一体化。这种思维范式实际上是以城镇一元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在城乡对立之下的选择。正因为这种对立思维在起作用,所以在实践中往往把城镇化视为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地城镇化”变成了“就是要地”的城镇化,城镇化“引领”变异为城镇化“硬领”,种种以建设新型社区的名义“赶农民上楼”行为,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将城乡一体化视为城镇一元化,表面上看是消除二元结构,但从本质上说,恰恰是在二元对立的格局中只取其一。从理论上说,若没有农村,一体化无从谈起;从实践上说,若只有城市,一体化将不知从何而来。若将“变农村为城市、变农民为市民”视为一体化,那么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人为消灭农村、农民的过程,这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是典型的“伪现代化”和“伪城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镇人口会逐渐增加,农村人口会逐渐减少,从事现代工业、服务业的人口会增加,从事农业的人口会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人口会消失,也不意味着人类能够摆脱对农业的依赖。在某些大都市,乡村人口被逐渐扩展的城市消化,但从系统或整体上看,农村、农业、农民不会消失。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会无限扩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城乡融合的理念出发,消除制度性、政策性分割造成的城乡割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流动的障碍。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单一的“村落型”社区正在发生变化,现代农村、农业、农民与过去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乡村却不会消失,正因为如此,才存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问题。总之,“就地城镇化”并不能带来现代化,以消灭“三农”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和问题。
  3 乡村治理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共同体”精神的消失
  滕尼斯将“共同体”的基础看成是“本质意志”,即共同的情感、态度、经验及习俗;与此相对的“社会”则是由“选择意志”、理性权衡组成的[3]。共同体是有机组合的整体,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而社会却是基于契约而组成的机械联合体,建立在手段与目的分离基础之上,缺乏生命统一性。滕尼斯认为,“共同体”生成的基础是同根性和天然统一性。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人与人可以成为相互守望的有机体。然而,滕尼斯并没有深入到同根性和天然统一性的本质。家庭、亲族并非同根性的本质,也不是天然统一性的真正来源,其背后的真情实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根性或天然统一性。如果将家庭中的慈孝亲睦扩而充之,则不但家庭、亲族、邻里之间可以成为共同体,国家乃至世界都能够变成共同体,虽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方式及关系的紧密程度不一样,但本质却别无二致。这些不同层面的共同体并非私利的聚集,而具有本然的同一性,是有形无碍的有机体。如果存在共同体精神,则家庭、社区、社会就不再是禁锢封闭的团体,形式上的不同并不妨碍共通性的发挥。   “共同体”不但是对血缘亲族的描述,更是一种理念,体现了对人类共同体的向往。共同体的概念在后来被大量应用,但含义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较典型者有利益共同体(由个体私利聚合而成的共同体)和种族共同体(由相同种族血统组成的共同体)。这两种共同体在现实中容易产生变异,前者可能演变为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后者可能演变为种族或民族之间的冲突。这其实都是与“共同体”理念相悖的。共同体的本质是共通性,缺乏这一点,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就无法形成。社区是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生活共同体,就其内部关系来说,它比家庭松散但又比社会紧密,个人生活的轨迹是从家庭到社区再到社会,缺少社区这一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不利的。家庭、社区、社会只是系统的不同层面,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家庭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建设,而社区建设的成败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4]。乡村治理现代化并非对乡村社区的瓦解,而恰恰是共同体精神的重建。
  4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各种治理力量的统合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这种转变体现了治理社会与治理社会化的统一。乡村治理需要提升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形成治理共同体,也需要激活各种治理力量,完成各种治理要素的整合。
  1)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发挥文化的治理功能。治理不是对物的管理,而是主体之间的协同,文化因素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有形之根,其背后是中华文化的无形之理[5]。中华文化的本质是人文化成来自于人心之大同,其与“梗化”相对,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治理力量。以中华文化复兴推动乡村治理,实现文化与治理的良性互动,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治理体系是一个整体,它包含着“治之本”与“治之法”。发挥文化的力量、匡正风气是“治之本”,制度、规则建设是“治之法”,“治之本”与“治之法”结合在一起,治理的本质才会显现。
  2)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标志。单一的主体不但不能满足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也无法真正解决现实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及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产生原因及影响是社会性的,其解决方式也应该是社会性的,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就无法达到治理的局面。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社会组织乃至居民个体都成为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协同合作取代自上而下的控制,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3)乡村治理现代化是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自治、法治、德治是3种治理力量,但3者同归于“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治强调村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是巩固基层民主的关键所在。法治的本质是“良法善治”,其作用是化解利益纠纷、保障人际交往的基本秩序,防止乡村治理体系向下滑落。德治是基础,突出“为治之本”,可以起到优化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彰显自治、法治、德治本质的基础上实现3者的有机融合,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4)鄉村治理现代化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治理力量的融合。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体现的是自发性,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突出的是顶层设计与政府治理。尊重民众的智慧,完善乡村自治,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力量,拓宽村民参与渠道,这是自下而上的治理力量。完善制度、改善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这是自上而下的治理力量。两种治理力量的融合,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关键,也是破解乡村治理“碎片化”和“条块矛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殷辂.善治: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路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3):43-47.
  [2] 任剑涛,姜晓萍,贺雪峰,等.乡村治理现代化(笔谈一)[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1):1-23.
  [3]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
  [4] 童星.单位与社区,在社会治理中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J].人民论坛,2017(7):56-58.
  [5]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13.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胡正川,杨董会.浅谈云龙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流失因素及保护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4):-229.  摘 要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析了云南省云龙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云龙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农作物;种质资源;流失;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C
邹敏杰.“114N”烤烟烘烤设备维护模式的探索[J].南方农业,2021,15(24):-178.  摘 要 针对烘烤设备的损坏对烟叶烘烤产生影响很大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形成了“114N”的烘烤设备运行管护模式。通过近几年的探索,该模式运行顺畅,烘烤设备得到了较好的管护,在减少烟叶烘烤损失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烤烟;烘烤;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S452 文献标志码:B DO
伊日桂.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92.  摘 要 当前阶段,气象服务产品在为农业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精准度欠佳,产品的发布、传递途径、服务内容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工作者对气象产品认知相对匮乏及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弱等问题。对此,气象服务部门应提升气象服务产品的精准性,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组建高水平的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工作者应灾能力,全
摘 要:当今中国,传统产业依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相比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体,我们仍旧处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阶段,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却显得十分不足。由此,我们提出用H-0模型来分析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由此探索出两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方式,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取得中国制造的国际优势。  关键词:H-O模型 传统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成都鞋业    近年来,
期刊
李 娜.农田水利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J].南方农业,2021,15(24):-216.  摘 要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现阶段农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想实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发挥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基于此,从农田水利的作用入手,对农田水利建设与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推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田水利;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中图
刘 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路径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69.  摘 要 农产品品牌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将农产品品牌培育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品牌营销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江苏省扬州市宝应湖大闸蟹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从品牌规划、人才培育、销售渠道开拓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
郭子阳.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林业法制建设若干问题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63.  摘 要 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历程入手,对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林业法制的意义与要求,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策略,以期对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林业;法制建设;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2.63 文献标志
职孟达,董祥泽.洞庭湖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发展路径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75.  摘 要 洞庭湖区域生态优势突出,但生态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存在产业发展层次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生态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距离高质量、高效益、高层次的绿色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基于此,从产业融合、科技创新、重点治污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洞庭湖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
韦 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24):-212.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基础建设,在此背景下,改善农村用水问题成为了重点内容。要想彻底的改善农村用水问题,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经济更加平稳地发展。因此对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造福
张翼超.浅谈农业气象服务中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94.  摘 要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对未来0~6 h内的灾害与天气情况做出分析和预测,从而向农业生产领域提供报警信息的一种服务类型,是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及时为农户提供短时天气预报,使其能根据具体天气变化进行相应准备工作,减少农业经济损失。分析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意义、作用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