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要想让一堂语文课上得精彩,就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巧妙设计问题,鼓励创新。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说话能力培养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改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以便与大家交流。
一、投石击浪,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一堂课是否成功,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欲望激发得越激烈,越能使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潜力。
如在上《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后,在师生互相问好后,我马上转过身什么也没说,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图。短暂的骚动之后,学生安静。随着我身体的移动,学生一下乐了:“原来是桥呀。”等我转过身,黑板上已经展现了四座桥的样子(图一是板凳样式的桥;图二是独拱桥;图三是大拱上各有两个小拱的桥;图四是连拱桥)。学生交头接耳,表现出空前的兴趣。看看时机已到,我发问:“哪个桥在交通要道上用的最少?”“图一。”学生齐声回答。我马上提出难度升级的第二个问题:“那么图二与图三哪个设计更合理呢?”此题一出,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议论,有的已经知道打开课本寻求答案,最终喊出了:“图三。”“为什么?”师生经过一番商讨最终得出结论:其一,这样的桥节省材料,降低了成本;其二,减轻了桥梁自身的重力;其三,发大水时,大拱上的四个小拱可以增大过水量,使桥身牢固,更耐用。至此,学生不自觉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
这节课我通过精心的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入了教学核心,再通过学生的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经常有老师抱怨学生“泥塑木雕”,其实学生不敢、不愿说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在大家都不说时,感到压力大,不敢开口;二是怕说错,被讥笑。教师要打破僵局,积极启发引导,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时,等到学生已经可以流利地朗读以后,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作者到底望到了什么呢?一位学生马上举手回答:“作者望见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高调肯定,接着请他说得再具体一点,学生回答:“他看见了国家破败,经历战乱后的长安城非常荒芜、凋敝。”“谁还可以补充?”学生对前面几句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该如何理解后半首诗歌呢?我提出了问题:“后面诗句与望有没有关系?”又不失时机地提醒:“望是不是一定要理解为看呢?”听我这样一说,学生积极动脑筋,马上有了反应,提出这个“望”可不可以理解为渴望、盼望。得到肯定后,学生更积极了,终于理解作者更盼望的是社会安定,渴望的是幸福安宁的生活。“春望”即盼望社会的春天。
三、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教师巧妙的设疑,往往能使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智能潜力。
如刚上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我话题一转,抛出问题:“有人说诗歌的后几句并非常建所作,而是另有高人,你同意这一看法吗?”学生很是惊愕,看我不像是开玩笑的,开始议论了。一会,就有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了:“我觉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很平淡。”其他学生一听都嘿嘿笑了。接着又有一位发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就写出了山林的清幽、宁静。”一位学生站了起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两句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了深山古寺的宁静,而且还有余音袅袅的感觉,让人产生无穷的想象与联想。”话音一落,掌声一片。学生通过讨论,对诗歌的语言、意境充分领悟到了。
四、激励创新,鼓励多角度思考
一个问题只要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思考,答案就可以不止一个,就能使学生的思维独特、灵活,从而有话可说。
如在学习了著名诗人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后,我就让学生说一说对诗歌中“小河”对“你”的向往和追求可以作怎样多义的理解。结果出乎意料,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可以看成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可以看成是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可以看成是对未来的盼望与追求……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深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解放学生和教师,使学生学会思考。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在教学中营造“说”的氛围。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说话能力培养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改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以便与大家交流。
一、投石击浪,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一堂课是否成功,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欲望激发得越激烈,越能使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潜力。
如在上《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后,在师生互相问好后,我马上转过身什么也没说,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图。短暂的骚动之后,学生安静。随着我身体的移动,学生一下乐了:“原来是桥呀。”等我转过身,黑板上已经展现了四座桥的样子(图一是板凳样式的桥;图二是独拱桥;图三是大拱上各有两个小拱的桥;图四是连拱桥)。学生交头接耳,表现出空前的兴趣。看看时机已到,我发问:“哪个桥在交通要道上用的最少?”“图一。”学生齐声回答。我马上提出难度升级的第二个问题:“那么图二与图三哪个设计更合理呢?”此题一出,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议论,有的已经知道打开课本寻求答案,最终喊出了:“图三。”“为什么?”师生经过一番商讨最终得出结论:其一,这样的桥节省材料,降低了成本;其二,减轻了桥梁自身的重力;其三,发大水时,大拱上的四个小拱可以增大过水量,使桥身牢固,更耐用。至此,学生不自觉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
这节课我通过精心的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入了教学核心,再通过学生的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经常有老师抱怨学生“泥塑木雕”,其实学生不敢、不愿说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在大家都不说时,感到压力大,不敢开口;二是怕说错,被讥笑。教师要打破僵局,积极启发引导,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时,等到学生已经可以流利地朗读以后,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作者到底望到了什么呢?一位学生马上举手回答:“作者望见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高调肯定,接着请他说得再具体一点,学生回答:“他看见了国家破败,经历战乱后的长安城非常荒芜、凋敝。”“谁还可以补充?”学生对前面几句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该如何理解后半首诗歌呢?我提出了问题:“后面诗句与望有没有关系?”又不失时机地提醒:“望是不是一定要理解为看呢?”听我这样一说,学生积极动脑筋,马上有了反应,提出这个“望”可不可以理解为渴望、盼望。得到肯定后,学生更积极了,终于理解作者更盼望的是社会安定,渴望的是幸福安宁的生活。“春望”即盼望社会的春天。
三、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教师巧妙的设疑,往往能使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智能潜力。
如刚上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我话题一转,抛出问题:“有人说诗歌的后几句并非常建所作,而是另有高人,你同意这一看法吗?”学生很是惊愕,看我不像是开玩笑的,开始议论了。一会,就有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了:“我觉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很平淡。”其他学生一听都嘿嘿笑了。接着又有一位发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就写出了山林的清幽、宁静。”一位学生站了起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两句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了深山古寺的宁静,而且还有余音袅袅的感觉,让人产生无穷的想象与联想。”话音一落,掌声一片。学生通过讨论,对诗歌的语言、意境充分领悟到了。
四、激励创新,鼓励多角度思考
一个问题只要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思考,答案就可以不止一个,就能使学生的思维独特、灵活,从而有话可说。
如在学习了著名诗人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后,我就让学生说一说对诗歌中“小河”对“你”的向往和追求可以作怎样多义的理解。结果出乎意料,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可以看成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可以看成是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可以看成是对未来的盼望与追求……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深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解放学生和教师,使学生学会思考。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在教学中营造“说”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