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12个月中,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简称CFIUS,专门评估可能涉及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的海外投资的政府机构),否决了西北有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对美国矿业公司Firstgold的投资,以及唐山曹妃甸投资集团对一家光纤设备制造商Emcore的投资。这遭致了中国政府和许多中国企业的抱怨,他们质疑:美国是否对中国开放投资?
虽然部分投资可能比较复杂,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2010年还是批准了其他一些大规模的收购交易。这表明,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是敞开大门的。
据报道,在2010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至少批准了四项来自中国的投资。11月许可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对切萨皮克能源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的鹰滩页岩气项目33%权益的收购。早些时候,该委员会还批准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购买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爱依斯电力公司15%的股权。
该委员会批准的收购还有,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对于得克萨斯州的地震设备制造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及一家中国印刷电路板制造企业对美国公司TTM Technologies的重大少数股权的收购。
有三条建议送给有兴趣投资美国、却担忧触碰国家安全风险的中国公司。
首先,从小规模开始投资。相对于一口气收购一家大公司来说,更为安全可行的办法是从小规模的投资做起,慢慢打开美国市场。这可能意味着买下一个较小的公司或者一家公司的部分股权,既有效地规避国家安全的隐患,又为将来更大的出手做好铺垫。
当然,“小”未必就是少量的金额。中投公司对爱依斯电力公司的投资据说就达到了15.8亿美元。但这仍然是“小”的,因为中投只买了15%股权。同样,中海油对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的收购高达21.6亿美元,但关键是中国公司拿的是三分之一的股权,留给了美国公司充分的控制权。对比来看,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案例,正说明美国政客无法接受中国企业整体收购一家重要的美国石油公司。
第二,记住部分收购目标要来得更敏感。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更可能批准那些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不那么大的收购。虽然美国政府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衡量“国家安全”隐患,但总有一些领域的投资被认为更直接地影响到国家安全。比如说,中国公司如果投资到绿色能源或者自然资源开采设备的生产商,获得审批的机会就更大,而投资到拿着美国政府订单的通讯或者国防工业的公司,被批准的机会就小多了。
当收购交易与美国政府的政策一致时,争议就会小很多。比如,中海油对页岩气项目的投资,就是立足于美中页岩油气合作倡议的框架。而自然资源这类通常不会引起很大国家安全隐忧的领域,有时也会引发特有的安全关注,例如它涉及稀土或与军事装备相关度高的资源。西北有色国际收购Firstgold的案例就是如此。
第三,了解政治规则。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的政府机构,立场中立,不受党派影响。对于来自中国企业的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隐患的投资,奥巴马并没有采取比布什更强硬或宽松的审查方式。贯穿两届政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职业官员们并没有明显地受到政客的影响。
尽管行政当局的执行层或许会欢迎中国的投资,但国会和媒体的情况要复杂得多,2006年迪拜港口国际公司放弃一项收购就是迫于国会和媒体的压力。过去的2010年是美国国会大选之际,共和党的议员们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华为和鞍钢的投资。
幸运的是,2011年不是选举年,不太可能有很多政治干预,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时机。虽然这么说,可是最近控制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的共和党人,可能会对中国的投资更加挑剔。与此同时,经济衰退驱动下的保护主义,也可能导致更多的国会议员们站出来反对威胁到美国就业的交易。
对想去美国的中国投资者而言,兔年有可能是一个吉利的年份。假如中国公司在做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收购计划的时候,谨慎地选择他们的投资方向,并对相应的政治风险做好应对。他们就能够化险为夷、如愿以偿。
作者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律顾问,现为阿诺德&波特律师事务所华盛顿特区合伙人,王真译
虽然部分投资可能比较复杂,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2010年还是批准了其他一些大规模的收购交易。这表明,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是敞开大门的。
据报道,在2010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至少批准了四项来自中国的投资。11月许可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对切萨皮克能源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的鹰滩页岩气项目33%权益的收购。早些时候,该委员会还批准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购买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爱依斯电力公司15%的股权。
该委员会批准的收购还有,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对于得克萨斯州的地震设备制造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及一家中国印刷电路板制造企业对美国公司TTM Technologies的重大少数股权的收购。
有三条建议送给有兴趣投资美国、却担忧触碰国家安全风险的中国公司。
首先,从小规模开始投资。相对于一口气收购一家大公司来说,更为安全可行的办法是从小规模的投资做起,慢慢打开美国市场。这可能意味着买下一个较小的公司或者一家公司的部分股权,既有效地规避国家安全的隐患,又为将来更大的出手做好铺垫。
当然,“小”未必就是少量的金额。中投公司对爱依斯电力公司的投资据说就达到了15.8亿美元。但这仍然是“小”的,因为中投只买了15%股权。同样,中海油对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的收购高达21.6亿美元,但关键是中国公司拿的是三分之一的股权,留给了美国公司充分的控制权。对比来看,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案例,正说明美国政客无法接受中国企业整体收购一家重要的美国石油公司。
第二,记住部分收购目标要来得更敏感。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更可能批准那些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不那么大的收购。虽然美国政府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衡量“国家安全”隐患,但总有一些领域的投资被认为更直接地影响到国家安全。比如说,中国公司如果投资到绿色能源或者自然资源开采设备的生产商,获得审批的机会就更大,而投资到拿着美国政府订单的通讯或者国防工业的公司,被批准的机会就小多了。
当收购交易与美国政府的政策一致时,争议就会小很多。比如,中海油对页岩气项目的投资,就是立足于美中页岩油气合作倡议的框架。而自然资源这类通常不会引起很大国家安全隐忧的领域,有时也会引发特有的安全关注,例如它涉及稀土或与军事装备相关度高的资源。西北有色国际收购Firstgold的案例就是如此。
第三,了解政治规则。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的政府机构,立场中立,不受党派影响。对于来自中国企业的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隐患的投资,奥巴马并没有采取比布什更强硬或宽松的审查方式。贯穿两届政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职业官员们并没有明显地受到政客的影响。
尽管行政当局的执行层或许会欢迎中国的投资,但国会和媒体的情况要复杂得多,2006年迪拜港口国际公司放弃一项收购就是迫于国会和媒体的压力。过去的2010年是美国国会大选之际,共和党的议员们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华为和鞍钢的投资。
幸运的是,2011年不是选举年,不太可能有很多政治干预,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时机。虽然这么说,可是最近控制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的共和党人,可能会对中国的投资更加挑剔。与此同时,经济衰退驱动下的保护主义,也可能导致更多的国会议员们站出来反对威胁到美国就业的交易。
对想去美国的中国投资者而言,兔年有可能是一个吉利的年份。假如中国公司在做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收购计划的时候,谨慎地选择他们的投资方向,并对相应的政治风险做好应对。他们就能够化险为夷、如愿以偿。
作者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律顾问,现为阿诺德&波特律师事务所华盛顿特区合伙人,王真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