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由此引申的就是“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很契合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点滴,总结出几点经验,以期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教学方法;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63-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由此引申的就是“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很契合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切感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方法要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提到“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以学习基本乐理知识为例,基本乐理知识是学好音乐的基础,零乱的常用记号,抽象的音程概念等,学生接触它们就像读天书一样。用哪些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既理解又牢固的掌握乐理知识呢?
(一)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和琅琅上口的口诀,使音乐知识形象化。如:段落反复记号‖: :‖“一个大门两扇板,两对门眼遥相见,有谁来到这里面,来回两趟少不了”。引导学生再对其他的基础符号进行创编,学生既感兴趣,又会理解其中的意义。
(二)运用图像、列表,使抽象的概念知识具体形象化。如学习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常搞得学生头昏脑胀。我的方法是画一个圆讲一个故事:将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一个圆中住了四户人家,每一家叫做四分音符(×),其中一家两个儿子分家了,那就在四分音符下划一条线(×)表示分家了,那这一家就是整个圆的八分之一,这就理解了八分音符。
(三)运用直观性原则将乐理知识绘制成表格。如基本力度与变化力度图示:(1)基本力度(由弱到强)pp p mp mf f ff fff变化力度(由弱到强)很弱 弱 中弱 强 很强 极强 (2)基本力度(由强到弱)fff ff f mf mp p pp ppp 变化力度(由强到弱)极强 很强 强 中强 中弱 弱 很弱 极弱 。各种记号有规律的排序,有利于学生短时间记住他们。
二、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表明,生活就是教育,并且生活教育内容是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学内容要多注入一些生活的元素和內涵。
生活中学生喜欢听音乐,喜欢玩电脑,那我就尝试把这些都运用到教学当中来。比如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这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教学中选用的流行音乐的内容一定要能吸引学生,比如我在教授《龙的传人》时,会让学生在学会之后,欣赏王力宏版本的歌曲,既能让学生对两种风格进行对比欣赏,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在课堂上简单介绍流行音乐的形式以及发展史(可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流行音乐有基本的了解,从而让学生自己对流行音乐的优劣进行鉴别。当然挑选的标准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在整个教材中只占适当的比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利用恰当的“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补充现行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流行音乐,是现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不可懈怠的责任。
三、课堂评价要生活化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只是单纯地把考试成绩作为课堂的教学效果的统一标准,把学习成绩高低作为评价所有学生的唯一标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善于创造性地传授知识,善于把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教师不但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多种多样的音乐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喜悦。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才能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陶冶他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北京十七中学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
[2]韩立福编.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基础导读[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3]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金亚文主编.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孙迎,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明珠实验学校。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教学方法;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63-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由此引申的就是“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很契合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切感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方法要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提到“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以学习基本乐理知识为例,基本乐理知识是学好音乐的基础,零乱的常用记号,抽象的音程概念等,学生接触它们就像读天书一样。用哪些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既理解又牢固的掌握乐理知识呢?
(一)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和琅琅上口的口诀,使音乐知识形象化。如:段落反复记号‖: :‖“一个大门两扇板,两对门眼遥相见,有谁来到这里面,来回两趟少不了”。引导学生再对其他的基础符号进行创编,学生既感兴趣,又会理解其中的意义。
(二)运用图像、列表,使抽象的概念知识具体形象化。如学习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常搞得学生头昏脑胀。我的方法是画一个圆讲一个故事:将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一个圆中住了四户人家,每一家叫做四分音符(×),其中一家两个儿子分家了,那就在四分音符下划一条线(×)表示分家了,那这一家就是整个圆的八分之一,这就理解了八分音符。
(三)运用直观性原则将乐理知识绘制成表格。如基本力度与变化力度图示:(1)基本力度(由弱到强)pp p mp mf f ff fff变化力度(由弱到强)很弱 弱 中弱 强 很强 极强 (2)基本力度(由强到弱)fff ff f mf mp p pp ppp 变化力度(由强到弱)极强 很强 强 中强 中弱 弱 很弱 极弱 。各种记号有规律的排序,有利于学生短时间记住他们。
二、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表明,生活就是教育,并且生活教育内容是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学内容要多注入一些生活的元素和內涵。
生活中学生喜欢听音乐,喜欢玩电脑,那我就尝试把这些都运用到教学当中来。比如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这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教学中选用的流行音乐的内容一定要能吸引学生,比如我在教授《龙的传人》时,会让学生在学会之后,欣赏王力宏版本的歌曲,既能让学生对两种风格进行对比欣赏,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在课堂上简单介绍流行音乐的形式以及发展史(可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流行音乐有基本的了解,从而让学生自己对流行音乐的优劣进行鉴别。当然挑选的标准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在整个教材中只占适当的比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利用恰当的“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补充现行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流行音乐,是现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不可懈怠的责任。
三、课堂评价要生活化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只是单纯地把考试成绩作为课堂的教学效果的统一标准,把学习成绩高低作为评价所有学生的唯一标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善于创造性地传授知识,善于把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教师不但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多种多样的音乐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喜悦。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才能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陶冶他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北京十七中学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
[2]韩立福编.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基础导读[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3]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金亚文主编.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孙迎,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明珠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