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时候是一个很孤独的人,那几年兴起“民工潮”,父母也按捺不住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在我成长的记忆中全都是外婆和小伙伴的影子,父母更像是按时到点要去见的人,举国欢庆或大团圆时,我才会想起他们。
我很无聊,尤其是在放学后,外婆家离学校特别近,没走两步就要和小伙伴说再见了。即使回家,外婆也从不会过问我的功课,她总是很忙:田里的秧苗要插,地里的杂草要除,山里的树要按时去瞅瞅还在不在。我经常在放学铃声响后待在教室里,直到其他同学打扫好卫生,才背着书包拖拖拉拉地要回家,路上会遇到一些大人打趣我,说我是不是被罚啦,是不是被老师留下来啦……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连声应着。有时候在路上会遇见外婆,在路边的水田她一边插着秧一边催我赶快回家;有时候会遇到她背着或抬着一袋袋或一担担米啊,草啊,或者一些柴禾,我便会跟在她的后面一起回家;可大多数时候我还是一个人,放学时我故意绕最远的路回家,只因路上有一口小池塘,只为看池子里那几条不知名的小鱼,不知道鱼知不知道曾经有个孩子绕最远的路就只是为了看它们一眼。我数过池子里的鱼,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数字,我当时就在想,鱼会不会也有生老病死?会不会也像我们一样举行婚礼、葬礼?它们高兴怎样,难过又怎么样?时间一晃而过,在鱼的生老病死间我也在悄悄地长大。
到了初中,为了方便上学,我从外婆家搬回了自己家。外面的世界好像要比我以前的世界好一点,即使我要一个人生活了。父母还是没有回来,他们通过电话为我安排好了一切。拿着我家房门的钥匙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在精神上来说我是真正的独立了,准确来说是从“留守儿童”变成了“留守少年”。我整天无所事事,除了日常出去买菜的时间,都待在家中。因为对这个家不够熟悉,身边的小伙伴认识的不多,我更像一个客人,不熟悉这里的山水,不熟悉这里的人。我总是在放学的路上臆想许多事情,比如阎王要来捉我啊,我和他们斗智斗勇大战三百个回合……天上的神仙我都想了个遍,有时会想到在某个转弯的路口父母会不会在等着我,或是父母会不会在家里出现。可是,没有,多少个孤单单的路上是我一直在等他们的出现。我经常给自己写信,十年后的自己,二十年后的自己,或是上大学后的自己,我对她们抱以深深的期盼,祝她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祝她们家庭美满,幸福安康。
我高中的时候也经常一个人,一个人吃饭、走路、逛街、看电影。我想,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别人上厕所都需要成群结队地去,而我好像事事都一个人,除了请教老师题目时。后来,我尝试和同学们一起去吃饭、逛街、看电影,可我发现每个人吃饭速度是不一样的,想买的衣服款式不一样,想看的电影也不一样。每次吃饭我都要留个心眼儿好随时控制自己的速度,逛街总买不到自己心仪的东西,看电影也总会起争执。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可能更适合一个人,适合一个人去做我想做的事,看我想看的书,见我想见的人。我告诉自己不想将就就不将就,不想妥协就不妥协,所以,在高三毕业所有人计划去旅游、去行万里路的时候,我去了“留守儿童之家”。那里住着三十几个和十年前的我一样的孩子,“民工潮”也许像一杯刚倒出来的热水在室外的温度慢慢变得和室溫一样,但却依旧有人在留守儿童这条路上走着。我和他们做游戏,陪他们写作业,跟他们讲故事,但我知道他们还是会像我一样感到孤独,可是我想让他们明白,即使一个人也要让自己的世界张灯结彩。在结束这趟旅程时,我忽然想通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为什么我时常感到孤独?大概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吧,但在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为自己建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张灯结彩般绚烂,调素琴阅金经般淡雅。
编辑/李鹏修
我很无聊,尤其是在放学后,外婆家离学校特别近,没走两步就要和小伙伴说再见了。即使回家,外婆也从不会过问我的功课,她总是很忙:田里的秧苗要插,地里的杂草要除,山里的树要按时去瞅瞅还在不在。我经常在放学铃声响后待在教室里,直到其他同学打扫好卫生,才背着书包拖拖拉拉地要回家,路上会遇到一些大人打趣我,说我是不是被罚啦,是不是被老师留下来啦……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连声应着。有时候在路上会遇见外婆,在路边的水田她一边插着秧一边催我赶快回家;有时候会遇到她背着或抬着一袋袋或一担担米啊,草啊,或者一些柴禾,我便会跟在她的后面一起回家;可大多数时候我还是一个人,放学时我故意绕最远的路回家,只因路上有一口小池塘,只为看池子里那几条不知名的小鱼,不知道鱼知不知道曾经有个孩子绕最远的路就只是为了看它们一眼。我数过池子里的鱼,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数字,我当时就在想,鱼会不会也有生老病死?会不会也像我们一样举行婚礼、葬礼?它们高兴怎样,难过又怎么样?时间一晃而过,在鱼的生老病死间我也在悄悄地长大。
到了初中,为了方便上学,我从外婆家搬回了自己家。外面的世界好像要比我以前的世界好一点,即使我要一个人生活了。父母还是没有回来,他们通过电话为我安排好了一切。拿着我家房门的钥匙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在精神上来说我是真正的独立了,准确来说是从“留守儿童”变成了“留守少年”。我整天无所事事,除了日常出去买菜的时间,都待在家中。因为对这个家不够熟悉,身边的小伙伴认识的不多,我更像一个客人,不熟悉这里的山水,不熟悉这里的人。我总是在放学的路上臆想许多事情,比如阎王要来捉我啊,我和他们斗智斗勇大战三百个回合……天上的神仙我都想了个遍,有时会想到在某个转弯的路口父母会不会在等着我,或是父母会不会在家里出现。可是,没有,多少个孤单单的路上是我一直在等他们的出现。我经常给自己写信,十年后的自己,二十年后的自己,或是上大学后的自己,我对她们抱以深深的期盼,祝她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祝她们家庭美满,幸福安康。
我高中的时候也经常一个人,一个人吃饭、走路、逛街、看电影。我想,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别人上厕所都需要成群结队地去,而我好像事事都一个人,除了请教老师题目时。后来,我尝试和同学们一起去吃饭、逛街、看电影,可我发现每个人吃饭速度是不一样的,想买的衣服款式不一样,想看的电影也不一样。每次吃饭我都要留个心眼儿好随时控制自己的速度,逛街总买不到自己心仪的东西,看电影也总会起争执。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可能更适合一个人,适合一个人去做我想做的事,看我想看的书,见我想见的人。我告诉自己不想将就就不将就,不想妥协就不妥协,所以,在高三毕业所有人计划去旅游、去行万里路的时候,我去了“留守儿童之家”。那里住着三十几个和十年前的我一样的孩子,“民工潮”也许像一杯刚倒出来的热水在室外的温度慢慢变得和室溫一样,但却依旧有人在留守儿童这条路上走着。我和他们做游戏,陪他们写作业,跟他们讲故事,但我知道他们还是会像我一样感到孤独,可是我想让他们明白,即使一个人也要让自己的世界张灯结彩。在结束这趟旅程时,我忽然想通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为什么我时常感到孤独?大概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吧,但在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为自己建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张灯结彩般绚烂,调素琴阅金经般淡雅。
编辑/李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