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新的大环境下,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只有变才可进步。之前的课堂大多数教师都陷入了“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就像是一部被动接受的机器,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自己成为学习的主角。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即所谓的“问题情境式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在化学课堂上使学生建立较强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逐步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在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上下工夫。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1.通过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要依靠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设情境的途径。引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例如:在学习山东版高中化学必修l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时,可以这样引入:俗语说“雷雨发庄家”这是什么意思呢,运用到什么样的化学知识呢?学生自己就会提出问题。从实际生活中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又如在学习第二章第三节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时,可以提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削过皮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会发黄”,这其中就涉及到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既引出了问题又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一位化学家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中利用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给知识以动态的发展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的学习中给学生讲解伽伐尼和伏打对原电池原理的贡献。1780年,伽伐尼(Galvani,L.)做青蛙抽搐实验,出现了原电池的雏形,他用“生物电“的观点来解释,但伏打对生物电的观点提出质疑(Volta,A.1745-1827),1800年建立伏打电堆模型。伏打电池是实用电池的开端。这样的发展史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很艰难的。
3.利用旧知识拓展引出“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的影响,对遇到新知识新问题“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产生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急于知道答案,不自觉的参与到认知过程中。
例如:学习必修l第一章第二节中“钠与水的反应“时,引出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学生往往定势思维“钠可以置换出金属铜”但事实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从实验现象和小组讨论中找出答案。
4.利用社会事件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例如在学习必修2有机部分的甲烷的性质时,结合某地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从而导致矿难的新闻报道,创设问题情境:煤矿为何会发生瓦斯爆炸?瓦斯是什么物质?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等这些问题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责任感。
5.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中有关“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学时,先演示氯气分别和干燥的有色布条、潮湿的有色布条作用的实验,然后引出问题: “为什么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样,通过实验设置问题,能自然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6.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必修2中有机部分的“乙醛的还原性”的教学时,教师讲述: “在遥远的古代,能拥有一面铜镜多么让人羡慕,可今天用的平面镜要比铜镜好的多。你知道平面镜上的银是怎样镀上去的吗?学完这节课,也许你会亲手制做。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个能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的实验。”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问题情境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太难会打击学生探究的信心,两者都是无效的教学设计。
(2)问题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因人、因课、因内容而异的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改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1.通过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要依靠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设情境的途径。引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例如:在学习山东版高中化学必修l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时,可以这样引入:俗语说“雷雨发庄家”这是什么意思呢,运用到什么样的化学知识呢?学生自己就会提出问题。从实际生活中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又如在学习第二章第三节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时,可以提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削过皮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会发黄”,这其中就涉及到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既引出了问题又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一位化学家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中利用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给知识以动态的发展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的学习中给学生讲解伽伐尼和伏打对原电池原理的贡献。1780年,伽伐尼(Galvani,L.)做青蛙抽搐实验,出现了原电池的雏形,他用“生物电“的观点来解释,但伏打对生物电的观点提出质疑(Volta,A.1745-1827),1800年建立伏打电堆模型。伏打电池是实用电池的开端。这样的发展史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很艰难的。
3.利用旧知识拓展引出“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的影响,对遇到新知识新问题“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产生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急于知道答案,不自觉的参与到认知过程中。
例如:学习必修l第一章第二节中“钠与水的反应“时,引出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学生往往定势思维“钠可以置换出金属铜”但事实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从实验现象和小组讨论中找出答案。
4.利用社会事件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例如在学习必修2有机部分的甲烷的性质时,结合某地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从而导致矿难的新闻报道,创设问题情境:煤矿为何会发生瓦斯爆炸?瓦斯是什么物质?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等这些问题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责任感。
5.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中有关“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学时,先演示氯气分别和干燥的有色布条、潮湿的有色布条作用的实验,然后引出问题: “为什么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样,通过实验设置问题,能自然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6.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必修2中有机部分的“乙醛的还原性”的教学时,教师讲述: “在遥远的古代,能拥有一面铜镜多么让人羡慕,可今天用的平面镜要比铜镜好的多。你知道平面镜上的银是怎样镀上去的吗?学完这节课,也许你会亲手制做。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个能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的实验。”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问题情境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太难会打击学生探究的信心,两者都是无效的教学设计。
(2)问题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因人、因课、因内容而异的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改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