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新的大环境下,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只有变才可进步。之前的课堂大多数教师都陷入了“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就像是一部被动接受的机器,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自己成为学习的主角。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即所谓的“问题情境式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在化学课堂上使学生建立较强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逐步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在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上下工夫。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1.通过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要依靠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设情境的途径。引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例如:在学习山东版高中化学必修l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时,可以这样引入:俗语说“雷雨发庄家”这是什么意思呢,运用到什么样的化学知识呢?学生自己就会提出问题。从实际生活中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又如在学习第二章第三节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时,可以提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削过皮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会发黄”,这其中就涉及到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既引出了问题又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一位化学家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中利用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给知识以动态的发展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的学习中给学生讲解伽伐尼和伏打对原电池原理的贡献。1780年,伽伐尼(Galvani,L.)做青蛙抽搐实验,出现了原电池的雏形,他用“生物电“的观点来解释,但伏打对生物电的观点提出质疑(Volta,A.1745-1827),1800年建立伏打电堆模型。伏打电池是实用电池的开端。这样的发展史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很艰难的。
  3.利用旧知识拓展引出“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的影响,对遇到新知识新问题“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产生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急于知道答案,不自觉的参与到认知过程中。
  例如:学习必修l第一章第二节中“钠与水的反应“时,引出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学生往往定势思维“钠可以置换出金属铜”但事实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从实验现象和小组讨论中找出答案。
  4.利用社会事件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例如在学习必修2有机部分的甲烷的性质时,结合某地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从而导致矿难的新闻报道,创设问题情境:煤矿为何会发生瓦斯爆炸?瓦斯是什么物质?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等这些问题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责任感。
  5.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中有关“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学时,先演示氯气分别和干燥的有色布条、潮湿的有色布条作用的实验,然后引出问题: “为什么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样,通过实验设置问题,能自然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6.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必修2中有机部分的“乙醛的还原性”的教学时,教师讲述: “在遥远的古代,能拥有一面铜镜多么让人羡慕,可今天用的平面镜要比铜镜好的多。你知道平面镜上的银是怎样镀上去的吗?学完这节课,也许你会亲手制做。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个能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的实验。”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问题情境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太难会打击学生探究的信心,两者都是无效的教学设计。
  (2)问题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因人、因课、因内容而异的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改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以及社会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能有效促进社
摘 要: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氛围是基本元素。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师来说,健康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都至关重要。身为大学思想政治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处处注意心理环境的构建。下文中,我将向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当前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况,并探讨如何构建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关键词:大学政治;心理环境;教学  大学的学习经历对于每名学生来说都非常
新课改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全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要实施新课改,的确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教师既无特别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亦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所养成的不良习惯也给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然而新课改的积极因素还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实施新课改还是有章可循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观学生语文素养并不高,其中一个很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育的倾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们对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文化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涵养面广,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学生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宋尚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 In an interview with r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及爱国情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诚信和身心健康教育。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发展,既反映我国社会的性质与发展要求,又体现学生能动性和全面发展的愿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在和平与
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投资或社会捐赠资源兴办设立和运营,为公民提供公益性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以方便社会公众获取知识信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社会公众是受益主体,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资源都具有公益性,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其公益性,平等性和开放性是它区别于其他信息机构的最大特征,邓小平同志明确反映出:“思想文化教育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信一准则。”因此,
期刊
线质感,这里特指书法线条的质地、质性给人的感觉.在书法形式构成诸要素中,对线质感的把握无疑是一个难点.相对而言,线位置、线方向、线长度、线形状等要素,其影响因子较为单
期刊
摘 要:相机诱导,鼓励参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设疑激趣,创设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创新思维的突破;注意情商培养,善于联想类比,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职数学;优化课堂  创新思维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现象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