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山西提出“要像做好煤炭资源的延伸一样,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将文化产业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抓手和替代产业。在全球文化产业洗牌重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由“急行军”“粗线条”明显转向“精耕细作”“求新求特”。对于山西文化产业而言,如何从彷徨走向辉煌,面临九“难”迷局,更需要六“易”破局。
九“难”迷局
文化“难”转型 产业结构单一,文化产业长期被抑制。近年来,山西各地意识到资源产业不可持续,也尝试了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文化产业在内的各种转型升级,但显然非一日之功,其中还有诸如GDP梦魇的阵痛、反复。
观念“难”转变 多地城市在政策制定上,往往将文化产业作为替代产业,去弥补落后产业淘汰后的GDP真空,甚至用传统产业发展观念来对待文化产业,没有将文化产业与本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规模“难”做大 2012年山西文化产业(含旅游业)增加值不到2000亿元,仅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产值,其规模、带动性都不大。在一个较低发展水平基础上赶超跨越,无疑难度巨大。
创新“难”突围 目前山西文化产业尚不具备创新元素,主要还是靠政府行政手段拉动。例如,出了一个“乔家大院”,“大院”景点蜂拥而起;一个“晋善晋美”广告语,全省上下原封照用,而自己原来的特色却被放弃。
形象“难”改观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山西给人的印象成了污染、低端,与文化产业绿色、高端的形象格格不入,而负面形象改变在资源产业依然独大的现实下显得很无奈。
政策“难”扶持 由于错失文化产业第一轮发展良机,各省市优惠政策趋同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政策性优惠驱动将逐渐让位于整体性的 机制优化和资源有效配置,给山西政策扶持带来更高难度。
文化品牌“难”打造 2012年山西旅游局组织了十大景区评选,而如果将这些文化品牌放在全国、全球的视野来看,真正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恐怕不到三成。
企业“难”培育 目前山西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环境发展滞后,仅有产值超亿元文化企业20多家,产值500万元以上文化企业700多家,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
专业人才队伍“难”建设 山西现有大专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服务于传统经济,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也较为落后,特别缺乏善创意、懂技术、通经营的高层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文化产业振兴?
六“易”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出现东部地区文化资本效益下降的情况,而中西部一些落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文化投资的效益反而要比东部高。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的内容恰恰是那些原创的、差异的、不可替代的部分。对于山西而言,九“难”并非天堑,更有六“易”破局。
文化资源“易”开发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历经传统工业化、城市化变成楼宇森林相比,山西可开发的文化资源是很多的,“遍地是黄金”。
创新思维“易”激发 晋商是中国最早、最会做生意的群体,山西人骨子里有创新思维,仅山西在京媒体人就有3000人。如果能够激发山西人的文化创新、创业激情,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一张白纸”“易”升级 山西文化产业如同“一张白纸”,加之产业周期相较传统产业短,能够绕开若干发展冲动造成的障碍和陷阱,直接实现生产力。
产业元素“易”布局 与传统产业相比,山西各地市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小利益集团林立的局面。历史型、生态型、科技型等不同业态文化产业相对能够根据产业发展规律进行布局优化,而非根据短期利益。
民间资本“易”投入 传统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山西富豪,数量庞大的民间游资如何出路,在房地产、金融等暴利产业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文化产业以其投资小、见效快,吸引力在快速增加。
政策空间“易”操作 尽管政策红利越来越少,但是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上升到国家层面,给予山西文化产业可供操作的政策空间很大,当然也是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如何应用这种空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杠杆效应。
山西文化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虽然山西文化产业目前发展起点比过去要高,加之市场、政策、资本等红利叠加,发展潜力、机遇前所未有。但区域竞争比过去更激烈,诸多瓶颈和制约因素依然可能成为阿喀琉斯之剑,因此再创新、再超越的难度也更大。要以世界一流为标杆,在各个领域寻求“标杆”,通过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进位赶超、转型跨越,将山西文化牌打出、打好、打靓。
九“难”迷局
文化“难”转型 产业结构单一,文化产业长期被抑制。近年来,山西各地意识到资源产业不可持续,也尝试了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文化产业在内的各种转型升级,但显然非一日之功,其中还有诸如GDP梦魇的阵痛、反复。
观念“难”转变 多地城市在政策制定上,往往将文化产业作为替代产业,去弥补落后产业淘汰后的GDP真空,甚至用传统产业发展观念来对待文化产业,没有将文化产业与本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规模“难”做大 2012年山西文化产业(含旅游业)增加值不到2000亿元,仅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产值,其规模、带动性都不大。在一个较低发展水平基础上赶超跨越,无疑难度巨大。
创新“难”突围 目前山西文化产业尚不具备创新元素,主要还是靠政府行政手段拉动。例如,出了一个“乔家大院”,“大院”景点蜂拥而起;一个“晋善晋美”广告语,全省上下原封照用,而自己原来的特色却被放弃。
形象“难”改观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山西给人的印象成了污染、低端,与文化产业绿色、高端的形象格格不入,而负面形象改变在资源产业依然独大的现实下显得很无奈。
政策“难”扶持 由于错失文化产业第一轮发展良机,各省市优惠政策趋同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政策性优惠驱动将逐渐让位于整体性的 机制优化和资源有效配置,给山西政策扶持带来更高难度。
文化品牌“难”打造 2012年山西旅游局组织了十大景区评选,而如果将这些文化品牌放在全国、全球的视野来看,真正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恐怕不到三成。
企业“难”培育 目前山西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环境发展滞后,仅有产值超亿元文化企业20多家,产值500万元以上文化企业700多家,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
专业人才队伍“难”建设 山西现有大专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服务于传统经济,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也较为落后,特别缺乏善创意、懂技术、通经营的高层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文化产业振兴?
六“易”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出现东部地区文化资本效益下降的情况,而中西部一些落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文化投资的效益反而要比东部高。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的内容恰恰是那些原创的、差异的、不可替代的部分。对于山西而言,九“难”并非天堑,更有六“易”破局。
文化资源“易”开发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历经传统工业化、城市化变成楼宇森林相比,山西可开发的文化资源是很多的,“遍地是黄金”。
创新思维“易”激发 晋商是中国最早、最会做生意的群体,山西人骨子里有创新思维,仅山西在京媒体人就有3000人。如果能够激发山西人的文化创新、创业激情,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一张白纸”“易”升级 山西文化产业如同“一张白纸”,加之产业周期相较传统产业短,能够绕开若干发展冲动造成的障碍和陷阱,直接实现生产力。
产业元素“易”布局 与传统产业相比,山西各地市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小利益集团林立的局面。历史型、生态型、科技型等不同业态文化产业相对能够根据产业发展规律进行布局优化,而非根据短期利益。
民间资本“易”投入 传统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山西富豪,数量庞大的民间游资如何出路,在房地产、金融等暴利产业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文化产业以其投资小、见效快,吸引力在快速增加。
政策空间“易”操作 尽管政策红利越来越少,但是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上升到国家层面,给予山西文化产业可供操作的政策空间很大,当然也是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如何应用这种空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杠杆效应。
山西文化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虽然山西文化产业目前发展起点比过去要高,加之市场、政策、资本等红利叠加,发展潜力、机遇前所未有。但区域竞争比过去更激烈,诸多瓶颈和制约因素依然可能成为阿喀琉斯之剑,因此再创新、再超越的难度也更大。要以世界一流为标杆,在各个领域寻求“标杆”,通过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进位赶超、转型跨越,将山西文化牌打出、打好、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