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污水横流、雾霾遮天蔽日的时候,我们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曾经美丽的家园不在了,碧水蓝天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治理雾霾和污染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人人增强环保意识,人人行动起来。当然,行动还要有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指导。在治理的过程中应该珍惜资源,不能边治理边污染。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和公民各负其责,政府要负的责任政府一定不能含糊,公民要做的事情公民也一定不能马虎。
(许 妍)
雾霾当前,少开一次车就这么难吗
2015年12月22日24时,北京市持续89个小时的重污染红色预警解除。据统计,市交管局4天来共查处11.28万余辆违反单双号限行规定的机动车车辆,仅22日一天就有4万多辆。北京总共有500多万辆机动车。按规定,一旦发布红色预警,全市范围内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那些违规者,也许是不知道此规定,也有可能是耍小聪明,认为规定不会严格执行。“不得不”违规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有急事,急需出行,打不到车,又嫌坐公交麻烦等。
每当“霾锁”京城之际,网络上下便阵阵“霾怨”。机动车尾气是北京空气污染的来源“大户”,谁都不喜欢雾霾,都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驱逐雾霾,可是当红色预警发布时,我们中的一些人为何不愿配合呢?为何把规定当耳旁风呢?雾霾当前,少开一次车就这么难?
(摘自《京华时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大家身处十面“霾”伏之中,需要人人都有一点规则意识,有一点担当意识,放弃一次开车的自由与方便,减少一些空气污染。这样,还怕治理不好雾霾吗?反之,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愿意做,污染怎么可能治理好呢?
◤适用话题
规则意识 遵守公德 减少污染 绿色出行 与其埋怨不如行动
洒水车成为治霾“神器”,被指浪费水效果有限
早上8点30,郑州市许多主干道上的洒水车已经开始作业。据郑州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全市每天的实际用水量大约为1.5万吨,这些水“都是消防栓里的自来水”。按每吨3.05元计算,成本4万多元。
据环保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郑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有39天,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位列倒数第三。因此,郑州市市长曾被环保部约谈。此后,郑州加大治霾力度,洒水车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
洒水治霾不是郑州的首创,而是步兰州和太原等城市的后尘,意欲为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来就缺水,还用自来水,有些地方下雨天还洒水,是不是太任性了?”大街小巷和网站论坛对此事的议论持续发酵。其实,洒水治霾的举动非但不能根治雾霾,还因为涉嫌滥用珍贵的“自来水”而招致广泛的质疑。
(摘自《江南晚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积极治霾是政府应尽之责,但是通过洒水洗城来治霾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之举。洒水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道路和工地的扬尘,殊不知,加大力度治理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才是治霾的重头戏。只有从源头治理空气质量,才能早日赶走雾霾。
◤适用话题
合理治霾 治标与治本 珍惜水资源 病急乱投医
垃圾堆肥:难在分类回收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开始采用“物理分选结合有机堆肥”的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形成的堆肥用于园林绿化及土壤改良。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其资源化利用率最高可达80%,基本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
垃圾堆肥,简言之就是利用微生物促进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垃圾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热量,同时生成腐殖质,可用作土壤改良剂。垃圾堆肥法,不仅让垃圾减量化明显,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没有二次污染。
事实上,垃圾堆肥技术如今已不复杂,其推广的难点主要在于垃圾的分类收集上。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均有成功的实践。美国旧金山的垃圾收集系统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物和其他垃圾三种,每周收集一次。在巴西,上门回收垃圾则由拾荒者来组织完成,一来环保,二来创造了就业。
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再利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需要增强普通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大家都能正确分类,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为了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我们应该培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这有利于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及保护环境。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掌握垃圾堆肥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垃圾无害化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愿政府倡导推广,民众积极响应,大家一起做好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适用话题
增强环保意识 掌握先进环保技术 资源利用 保护环境 全社会共同行动
(许 妍)
雾霾当前,少开一次车就这么难吗
2015年12月22日24时,北京市持续89个小时的重污染红色预警解除。据统计,市交管局4天来共查处11.28万余辆违反单双号限行规定的机动车车辆,仅22日一天就有4万多辆。北京总共有500多万辆机动车。按规定,一旦发布红色预警,全市范围内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那些违规者,也许是不知道此规定,也有可能是耍小聪明,认为规定不会严格执行。“不得不”违规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有急事,急需出行,打不到车,又嫌坐公交麻烦等。
每当“霾锁”京城之际,网络上下便阵阵“霾怨”。机动车尾气是北京空气污染的来源“大户”,谁都不喜欢雾霾,都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驱逐雾霾,可是当红色预警发布时,我们中的一些人为何不愿配合呢?为何把规定当耳旁风呢?雾霾当前,少开一次车就这么难?
(摘自《京华时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大家身处十面“霾”伏之中,需要人人都有一点规则意识,有一点担当意识,放弃一次开车的自由与方便,减少一些空气污染。这样,还怕治理不好雾霾吗?反之,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愿意做,污染怎么可能治理好呢?
◤适用话题
规则意识 遵守公德 减少污染 绿色出行 与其埋怨不如行动
洒水车成为治霾“神器”,被指浪费水效果有限
早上8点30,郑州市许多主干道上的洒水车已经开始作业。据郑州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全市每天的实际用水量大约为1.5万吨,这些水“都是消防栓里的自来水”。按每吨3.05元计算,成本4万多元。
据环保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郑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有39天,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位列倒数第三。因此,郑州市市长曾被环保部约谈。此后,郑州加大治霾力度,洒水车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
洒水治霾不是郑州的首创,而是步兰州和太原等城市的后尘,意欲为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来就缺水,还用自来水,有些地方下雨天还洒水,是不是太任性了?”大街小巷和网站论坛对此事的议论持续发酵。其实,洒水治霾的举动非但不能根治雾霾,还因为涉嫌滥用珍贵的“自来水”而招致广泛的质疑。
(摘自《江南晚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积极治霾是政府应尽之责,但是通过洒水洗城来治霾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之举。洒水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道路和工地的扬尘,殊不知,加大力度治理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才是治霾的重头戏。只有从源头治理空气质量,才能早日赶走雾霾。
◤适用话题
合理治霾 治标与治本 珍惜水资源 病急乱投医
垃圾堆肥:难在分类回收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开始采用“物理分选结合有机堆肥”的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形成的堆肥用于园林绿化及土壤改良。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其资源化利用率最高可达80%,基本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
垃圾堆肥,简言之就是利用微生物促进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垃圾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热量,同时生成腐殖质,可用作土壤改良剂。垃圾堆肥法,不仅让垃圾减量化明显,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没有二次污染。
事实上,垃圾堆肥技术如今已不复杂,其推广的难点主要在于垃圾的分类收集上。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均有成功的实践。美国旧金山的垃圾收集系统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物和其他垃圾三种,每周收集一次。在巴西,上门回收垃圾则由拾荒者来组织完成,一来环保,二来创造了就业。
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再利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需要增强普通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大家都能正确分类,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为了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我们应该培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这有利于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及保护环境。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掌握垃圾堆肥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垃圾无害化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愿政府倡导推广,民众积极响应,大家一起做好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适用话题
增强环保意识 掌握先进环保技术 资源利用 保护环境 全社会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