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素质,开启学生智力,探索规律,掌握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智力;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科课堂教学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应重在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上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与学相长,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培養良好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起于思,如果教师的开讲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那么就能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创造优越的条件,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例如教学“圆周长公式的应用”时,我先问学生“要测量我们校园中每一棵树横截面的直径和半径,是不是要把它们都砍下来?”学生笑着摇头,但又不知道怎样测量。我又问:“我们能不能先量出它们的周长?”同学们急忙回答:“能”。我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知周长求半径和直径的问题。”同学们兴趣盎然,个个提起精神学习,教学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我先问学生“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教学大楼有多高?你们想知道吗?”学生每天都活动在教学楼里、旗杆的周围,当然很想知道它们的高度,所以问题一出,学生精神大振,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总之,一堂成功的课,必须工于开端,使其具有一种诱人的力量。
二、温旧知新,注重知识迁移
数学系统性强,一堂课要教的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发展和综合,它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运用这一规律,我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路标”,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例如教学第十一册求比较量应用题例5时,可以用准备题过渡(准备题)沧海渔业一队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是五月份的(1 1/4)倍,六月份比五月份多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这样从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达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教会学生探索规律,掌握方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自我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应善于培养学生从利用数学题的关键词眼入手,在教学每道例题时,我善于把例题在黑板上用色笔标出关键词眼。例如上面例题的教学中,师生分析后我用小圆圈标出这题中的关键词眼是“比”,用曲线划出所求问题“六月份捕鱼”放在“比”前面,相当于求“比较量”,算术解最后一步应该用乘法;很自然的,在教学例7中,我用同样的方法,但所求問题“原计划烧煤”放在“比”的后面,相当于求“标准量”,最后应该用除法,使学生新旧进行比较,以后也学习标“词眼”法寻求解题规律。
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题中关键词眼,结合词眼,根据“土”方法去解题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知识面狭窄,解题时模式化,由于我善于标出关键词,慢慢地学生也养成这个习惯。在以后出现的习题中,不能单纯提问解题式子或得数,应该先让学生自己寻找关键词,出现这种字眼应怎样解决?大胆放手让学生寻找解题捷径。使之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听老师的分析,以便达到巩固的程度,也使学生拥有收获感。如:一堆煤,运走5吨,剩下1/5,求这堆煤原有多少吨?我先用提问方式得出这道题是求标准量“1”,应该用除法,接下来再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学生立即习惯性用曲线标出“5吨”是“运走”。“1/5”是“剩下”,它们并不相对应,而应以:运走5吨÷运走的(1-1/5)的分率来求得这堆煤的重量。
总之,使学生在标词眼方法上觉得有规律可抓,明白各题有自身的特点,区别对待,由难到易,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把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践证明,重视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的几种方法:
1.“判断”训练。在教学定义、公式和概念后,应灵活多样地把原有内容稍加变动,让学生判断。例如:学生学习“直径”的定义后,出示下面的判断题:①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直线叫做直径( );②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③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认真对比探索,很快得出上面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对新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2.选择解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思维方法,使解题方法不局限于一定的模式。如在学习正比例应用题时,除引发学生原有思维外,还可以启发“倍数”“归一”等解法。
3.“多变”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内容单一的训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采用灵活的训练方式,启发学生从多方面看待内容,它能够使学生变通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像例5学习后把题中的“多”改为“少”,或在“1/4”后面添上吨,这些题改变后该怎样解决?用这样的变化来开启学生的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素质的提高要靠教师的辛勤劳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启学生智力,探索规律,掌握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见亮.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J].大江周刊.论坛
[2]李发玲.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究[J].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兴趣;智力;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科课堂教学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应重在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上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与学相长,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培養良好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起于思,如果教师的开讲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那么就能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创造优越的条件,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例如教学“圆周长公式的应用”时,我先问学生“要测量我们校园中每一棵树横截面的直径和半径,是不是要把它们都砍下来?”学生笑着摇头,但又不知道怎样测量。我又问:“我们能不能先量出它们的周长?”同学们急忙回答:“能”。我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知周长求半径和直径的问题。”同学们兴趣盎然,个个提起精神学习,教学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我先问学生“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教学大楼有多高?你们想知道吗?”学生每天都活动在教学楼里、旗杆的周围,当然很想知道它们的高度,所以问题一出,学生精神大振,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总之,一堂成功的课,必须工于开端,使其具有一种诱人的力量。
二、温旧知新,注重知识迁移
数学系统性强,一堂课要教的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发展和综合,它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运用这一规律,我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路标”,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例如教学第十一册求比较量应用题例5时,可以用准备题过渡(准备题)沧海渔业一队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是五月份的(1 1/4)倍,六月份比五月份多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这样从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达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教会学生探索规律,掌握方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自我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应善于培养学生从利用数学题的关键词眼入手,在教学每道例题时,我善于把例题在黑板上用色笔标出关键词眼。例如上面例题的教学中,师生分析后我用小圆圈标出这题中的关键词眼是“比”,用曲线划出所求问题“六月份捕鱼”放在“比”前面,相当于求“比较量”,算术解最后一步应该用乘法;很自然的,在教学例7中,我用同样的方法,但所求問题“原计划烧煤”放在“比”的后面,相当于求“标准量”,最后应该用除法,使学生新旧进行比较,以后也学习标“词眼”法寻求解题规律。
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题中关键词眼,结合词眼,根据“土”方法去解题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知识面狭窄,解题时模式化,由于我善于标出关键词,慢慢地学生也养成这个习惯。在以后出现的习题中,不能单纯提问解题式子或得数,应该先让学生自己寻找关键词,出现这种字眼应怎样解决?大胆放手让学生寻找解题捷径。使之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听老师的分析,以便达到巩固的程度,也使学生拥有收获感。如:一堆煤,运走5吨,剩下1/5,求这堆煤原有多少吨?我先用提问方式得出这道题是求标准量“1”,应该用除法,接下来再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学生立即习惯性用曲线标出“5吨”是“运走”。“1/5”是“剩下”,它们并不相对应,而应以:运走5吨÷运走的(1-1/5)的分率来求得这堆煤的重量。
总之,使学生在标词眼方法上觉得有规律可抓,明白各题有自身的特点,区别对待,由难到易,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把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践证明,重视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的几种方法:
1.“判断”训练。在教学定义、公式和概念后,应灵活多样地把原有内容稍加变动,让学生判断。例如:学生学习“直径”的定义后,出示下面的判断题:①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直线叫做直径( );②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③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认真对比探索,很快得出上面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对新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2.选择解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思维方法,使解题方法不局限于一定的模式。如在学习正比例应用题时,除引发学生原有思维外,还可以启发“倍数”“归一”等解法。
3.“多变”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内容单一的训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采用灵活的训练方式,启发学生从多方面看待内容,它能够使学生变通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像例5学习后把题中的“多”改为“少”,或在“1/4”后面添上吨,这些题改变后该怎样解决?用这样的变化来开启学生的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素质的提高要靠教师的辛勤劳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启学生智力,探索规律,掌握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见亮.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J].大江周刊.论坛
[2]李发玲.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究[J].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