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无所不在?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衡不仅仅是大国逐鹿天下的工具,也经常成为弱小国家谋生的手段。
  
  不知从何时开始,“制衡”成了时政新闻的流行词汇。“美国重返亚太就是为了制衡中国”、“菲律宾在黄岩岛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联合其他域内外国家制衡崛起的中国”、“中俄联合演习是对美国的软制衡”……如此等等,制衡似乎无所不在。但是,究竟什么是制衡?人们似乎又不甚了了。说起来,人类历史就好比国际政治的实验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发展状况,却经常发生类似的事件,制衡便是其中之一。可有时又有异常: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然而却没有出现在逻辑上应该发生的其他国家联合制衡美国的事情。难道制衡不是无所不在的么?本文将为大家讲解制衡的故事。
  顾名思义,制衡的基本含义就是制约对手发展、寻求权力均衡。如果各因素之间不存在平衡状态,也就意味着其中一个因素会居于主宰地位,侵害其他因素的利益和权利,最终可能毁灭后者。因此制衡的实质就是任何一股势力都不能强大到完全压倒其他势力,但却又必须强大到足以防止别人来压倒它自己。制衡的目的则是为了维持现状不被打破,预防其他势力最终可能影响到自身的生存抑或霸权。
  确实无所不在
  
  制衡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不论在国际还是国内政治中都是反复出现的。我国战国时期的“合纵”之策就是典型的制衡,六国联合对抗强秦以维系诸侯争霸、列国逐鹿的现状。同样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关系也十分微妙。赤壁之战时吴蜀联合制衡曹魏,一旦曹操赤壁兵败,吴蜀联军立刻分崩离析。而蜀国尽得汉中之后,吴魏则开始修好,制衡蜀国。因为很多复杂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制衡手段没有阻止中国走向大一统。但在欧洲历史上,从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的两极对抗、罗马时期罗马、迦太基与叙拉古之间的三角关系开始,欧洲大陆始终没有出现过完全统一的大帝国,这不能不说是制衡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世纪后期已降,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企图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受到法国的阻挠,法王路易十四的类似野心的也因引起了欧洲的联合反对而壮志未酬;“天之骄子”拿破仑志在实现世界霸权,必然遭致列强反对;拿破仑最强劲的敌国——奥地利和俄国带头建立起名为集体安全、实为维系现状、借机夺取世界霸权的“神圣同盟”;不久普鲁士逐渐支配了德意志,德国开始左右欧洲,同时日本在亚洲也上升到类似地位。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日被战胜国从大国俱乐部中开除后,美国与苏联的两极冷战随之而至。这就是制衡的历史,也几乎是国际关系的全部历史。
  玩弄制衡手段的高手是“不贞的英格兰”,多少年来英国依靠其灵活的对外政策不断变换身份,抛弃、“出卖”和寻找新的盟友,争夺和维持了自己凌驾于欧洲均势之上的霸权地位。都铎王朝著名的亨利八世曾经要人为其作画,画中他右手执一个绝对不偏不倚的天平,两端的秤盘则分别是法国和奥地利。其左手拿一砝码,准备随时投放到天平的任何一端。随后他留下了那著名的宣言:“我支持谁,谁就取胜。”人们也曾这样评价过伊利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宛如欧洲天平的两端,英国则是那天平之上的指针和支架。” 显然,在这种情势之下,真正的胜利者只会是英国。丘吉尔曾经对英国的制衡政策做出过极为雄辩的概括:“400年来英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反对欧洲大陆上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我们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它是谁,不管它所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
  实际上,制衡不仅仅是大国逐鹿天下的工具,也经常成为弱小国家谋生的手段。这些小国充分利用大国想要相互制衡的目的而甘愿充当砝码,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利时和瑞士。它们在不同时期都充分利用了其地理位置同时接近几个主要大国的优势,依靠其长袖善舞的外交艺术而作为缓冲国生存下来。
  而在各国国内政治中,制衡的运用也随处可见。在中国,帝王的重要御臣之术就是利用党争,平衡朝野各派势力。而在西方的宪政制度之下,无论是一党制、两党制还是多党制,总会有两个主要集团处于对抗状态,这时投票的结果往往取决于第三派的选择。显然,第三派经常倾向于加入潜在的或事实上的较弱一方,从而形成制衡。
  
  真的无所不在吗
  
  如上文所述,制衡似乎无处不在,但正如笔者在文首提到的,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了一家独大的时代,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采用强制衡手段呢?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专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证。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冷战后的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过于巨大了,其他国家采用过于明显的制衡手段很容易遭到美国有针对性的打击,换言之,制衡从来都是一项残酷而危险的交易,其代价通常十分高昂,而当国家付出的代价可能大于收益之时,便会放弃这个选择,转而追随强者“搭便车”。从这个角度来看冷战后的世界,也就是各国均承认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且在美国制定的规则之下进行国际政治的游戏,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国的霸权体系,慢慢积累实力。
  其实,这种慢慢积累实力的过程也是一种制衡的表现,但因其针对性不强而且缓慢,所以不会招致美国类似遏制苏联一样的反制措施。一般情况下,制衡包括内部制衡和外部制衡两种,因为制衡是一种旨在增强实施军事行动的能力,为了威慑或者打败另一个国家而设计的抗衡政策,所以我们通常忽略了内部制衡,即指有目的地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军费和军事科技能力等,通过增加自身实力来达到制衡目的;外部制衡就是我们熟知的结盟,即通过拉拢其他国家来增加自己的实力以针对其他势力。
  类似于冷战后其他国家追随美国的例子并不少,例如战国时期与“合纵”齐名的“连横”策略就是追随强者的行为,魏、韩甚至包括楚都曾与秦连横。在整个冷战时期,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了“选边站”的游戏。
  还有一种情况是制衡的滞后,在秦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制衡滞后现象比比皆是,这也是秦最终获胜的重要原因;而在拿破仑战争中,制衡滞后现象也非常明显。前六次反法联盟中仅有英国在表面上参与了所有行动,俄国则数次推卸责任;直到第六次反法联盟英俄普奥才真正组织起四国联军,而其中的奥地利在战争开始后并未行动,直到拿破仑拒绝调停,才“被迫”加入联盟对法宣战。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叫做“集体行动的困难”,即集体安全机制中的参与者会因为各种利益考量并未在第一时间作出选择。这又是为什么呢?
  法国大革命的启蒙者卢梭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饥饿的猎人围捕一只鹿,终于在几乎到达极限时将那只鹿围困在一片森林之中。于是这几个猎人约定从不同的方向进入树林,这样鹿就无处可逃了。可是当猎人们步入森林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森林中还有一种非常容易捕杀的动物——兔子,只要抓住一只兔子,那个猎人就可以果腹了。另一方面,他又惧怕自己遵守了约定,而其他人都去抓兔子了,这样凭自己一个人肯定无法将鹿捕杀。于是不论最开始大家是否想要遵守约定,都会因为兔子的诱惑或者对其他人是否能够继续遵守约定的怀疑而背信弃义。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猎鹿困境”,实际上故事中的“兔子”就是一个干扰因素,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利益考虑。而我们前面所说的“集体行动的困难”正是“猎鹿困境”在国家层面的重现。
  
  为什么时而发生时而滞后
  
  制衡时而发生,时而滞后,时而隐性出现(比如很难判断的内部制衡)。既是因为国家间实力差距的不同,也是因为霸权国或者挑战者的侵略性有所不同。面对苏联,美国除对抗外别无选择;面对拿破仑法国,俄国可以制衡或者推卸责任,而普鲁士则只能选择制衡而几乎被逐出大国行列。面对冷战后的美国,俄罗斯与中国甚至欧盟都只是采取了一些软制衡的手段,在其制定的国际规则之内,各国既在追随强者也在进行着内部制衡。美国与历史上的大英帝国有类似之处,他们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公共产品,这既包括使各国不同程度相对受益的国际机制,也包括其倡导的“华盛顿共识”。换言之,考虑到英美两个单极时代,尤其是美国受到制衡相对较少的事实表明,霸权的合法性也可能是制衡是否发生或者频繁发生的重要指标。
  不论怎样,制衡作为自助体系中的国家为了自身安全而作出的预防性选择,充分体现出国际关系中最富有规律的平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有人说,制衡从来不等于“均势”,但它却意外地缔造了“均势”。
  
  相关阅读链接:2011年第23期《推卸责任:大国政治那点事儿》
  2012年第8期《威慑的故事》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随着伊拉克局势的每况愈下,一些人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中国应当更多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观点。目前中国在中东地区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但在当前环境下,如何才能让中阿关系更进一步发展?公共外交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不单单中国在思考介入中东的最佳方式。在军事介入被多次证明效果欠佳、甚至适得其反的情况下,美国也对自己的中东政策进行了反思。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上任后发表的首次演讲中就谈到:今天
是蓝营的“政治追杀”,还是绿营的“刻意抹黑”?    前台湾地区领导人、“台独教父”李登辉涉嫌侵吞高达779万余美元的“国安密账”,于6月30日被台湾“最高法院检察署”特侦组起诉。在2012年台湾“总统”竞选日趋激烈之际,李登辉涉弊案件被涂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绿营大肆污蔑马英九当局在搞“政治追杀”,蓝营则强烈呼吁尊重司法独立空间。未来,“李案”的任何进展都将可能给本已激烈的蓝绿政争火上浇油,进而影
战争还是和平?这个问题在乌克兰危机、叙利亚问题、利比亚问题、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中得以具象化。相形之下,东北亚地区和平和发展依然为主流,让人觉着欣慰。不过,各方关系冷热不均,也很有看点。  “冷”的几组关系分为以下几类:  冷却型:朝鲜决意拥核,在核导开发方面加快步伐。金正恩执政三年来,唇齿相依的中朝关系持续冷却,两国未见高层交往。韩联社报道,按惯例每年举行的中朝双边纪念活动也被搁置或降格。  僵冷
1909年:收复东沙,巡视西沙  从19世纪中期起,我国南海诸岛开始为帝国主义所染指。英、德、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陆续到我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调查、测量和绘图。但这一时期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尚无意直接挑战我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因而未与我发生重大纠纷。  1885年中法战争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揭开了帝国主义列强直接侵犯我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的序幕。中法战争中,中国虽然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但
2014年6月3日奥巴马访问波兰,双方就乌克兰局势发表看法,并讨论如何深化双边安全合作。4月初,乌克兰危机最高峰时,波兰就表现出明显的对俄强硬姿态,波兰总理甚至对北约在波兰的军事部署速度太慢表示不满。波兰外长也曾指出,希望北约能在波兰境内部署两个重武器旅。5月8日,在同来访的北约秘书长拉斯姆森会谈时,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表示将与政府讨论是否有必要将军费占GDP比例由1.95%提高到2%。即使乌克兰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精辟地分析过大国与小国的不同。他极具洞见地指出:“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  然而,中国的大国身份是经历了历史起伏的。传统上,中国是泱泱大国。近代以来,中国一度被视为“东亚病夫”,大而弱。今天,中国仍然是“不完全大国”(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语)。  正因为如此,中国并非简单地对应托克维尔所描绘的大国处境
我去过的国家也不算少了,对近在咫尺的韩国却一直无缘。不过,与许多人一样,我对韩国并不陌生:韩剧、韩国烤肉、大街上奔跑的韩国汽车等等构成了心中的韩国印象图。虽然由于政治原因,中韩之间长期缺少联系,可是这种人为的切割无法阻隔相似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下的心理认同感,以致于两国在建交以后的短短时间里,关系急剧升温。21世纪初两国出现的“韩流”“汉风”,现在还让人记忆犹新。虽然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热度早有心理准备
一场关于“美牛”的争斗  民进党“立院党团”采取坚壁清野的“焦土策略”,终于让国民党在6月15日本会期结束前解禁美牛进口的希望成为泡影。“美牛”案持续近十年,它为何在台湾掀起如此轩然大波?  自2003年12月美国首度发现疯牛病以来,台湾要不要进口“美牛”就成为一大难题。2005年4月,在陈水扁执政时期,时任“行政院长”谢长廷恢复进口了美国牛肉,6月再度因疯牛病考量而禁止。2006年1月,苏贞昌担
今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我国在未来10年要增加4000万公顷造林,相当于种植600亿棵树,也就是说在今后10年里中国要为世界每一个人种大约10棵树。  近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特别仪式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已实现在全球植树70亿棵的目标,其中中国植树26亿棵,是各国中最多的,对该目标的实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
今年是《世界知识》杂志创刊80周年。回想起来,我同《世界知识》还有着较深的渊源。先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走向革命的征途中,它曾起过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后来在工作中,我又同它有较长时间的业务联系,有几次还曾和我的工作安排有关,影响过我后来的命运。我不仅是它的一个忠实读者,而且还与它有过长久的工作联系,甚至一度要被调去那里工作。正因为如此,我对《世界知识》有着深厚的感情。  结缘世界知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