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蒙古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大众群体中很受欢迎,在蒙古族音乐的各种题材中,它们传唱与赞颂的一般都是富于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和充满真挚情感的人物与英雄,让听众感受到一幅幅迥异于现代城市文明、工业化文明的风景画式的、清新的美。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由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演变而来,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体现出其通俗性、商品性、流行性、娱乐性、对现代媒体的依赖性以及持久性的特征,并且展现出相对稳定的风格。
关键词:内蒙古大众音乐;特征;风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产生背景
20世纪40至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时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是以宣传共产党的领导、蒙汉团结的思想为主要目的的,具有较强的宣传特性。这一时期的歌词内容多以描述草原美好的图景开始,最后归结到宣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在这之后的蒙古族音乐是六十年代个人崇拜的产物,这一时期以“毛主席”、“红太阳”、“草原人民革命”、“天安门”、“北京”为主要歌词内容,体现了当时语录歌领袖歌的内容特征。在这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改革开放国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破除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铸就中华民族的开放心灵,重塑民族魂魄,从而为当代歌曲繁荣注入源头活水,此时蒙古族音乐的创作与演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蒙古族音乐的歌词基本上是赞歌型,开始以描绘草原的优美图景为铺垫,进而总结为这是我的家乡、欢迎远方的朋友等。这些描绘图景的音乐与旅游经济接轨,进而促使政府宣传,以带来新的经济利益,得到大力的发展,成为了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
二、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特征
1.通俗性
与传统的蒙古族音乐不同的是,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不是某一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受众于各社会阶层的不同审美需求。传统的草原音乐更多在蒙古族群体中广泛流传,较多使用蒙语传唱,并且会加入长调、呼麦等蒙古族特有的演唱技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传播。而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会考虑到这些不利于传播的条件,在保留蒙古族音樂旋律及韵味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这些音乐从演出形式上来看,既可以男声演唱,也可以女声演唱;既可以作为独唱作品,也可以作为合唱作品,如此便达到创作出的作品具有通俗性,更利于传播。
2.商品性
伴随着内蒙古大众音乐的发展及大面积传播,民众对其的喜爱程度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与其相关的产品,如CD、DVD类实物产品、提供卡拉OK影音设备与视唱空间场所的娱乐产品,以及音乐类APP内的付费音乐等产品。伴随着它们的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内蒙古大众音乐成为商品,变成了为大众文化活动的一种草原歌曲,伴随着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具有了商品的性质,进而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3.流行性
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由于受众人群较少,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而大众音乐基于其通俗性,有利于大范围传播。随着时代变迁,各类传播媒介蓬勃发展,内蒙古大众音乐依靠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无论是简单的歌曲传播,还是搭配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播方式,都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但同时,内蒙古大众音乐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受特定环境、特定文化需求、特定思维模式及特定社会意识的支配。
4.娱乐性
内蒙古大众音乐的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无论是快节奏的小调还是悠扬的抒情曲,都可以使公众在消费、休闲或娱乐中获得轻松地满足。同时,内蒙古大众音乐的娱乐性还体现在媒体受众中,观众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决定他们会在何种节目、何种内容中得到乐趣。比如,在内蒙古地区,很多饭店都会提供点歌服务,而顾客普遍会罗列一些较为流行的内蒙古大众音乐让歌手表演,另外,很多广场的广场舞音乐也会根据流行趋势选择一些较为欢快的、富有节奏感的内蒙古大众音乐。
三、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风格
风格是艺术概念,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是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蒙古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酒宴上、广场里、课堂中,到处都可能回荡着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音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利用最真切的语言、配合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传达人们最真实的情感。内蒙古大众音乐实用性强、适应性强,不受场合的限制,也不受声种的限制,它可以用汉语演唱,伴奏自由,并且受民族风格、传统、性格、形式、语言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稳定的风格。
近几年,内蒙古大众音乐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并且出版发行了大量的有关内蒙古大众音乐的书籍和刊物。内蒙古大众音乐的旋律保持着民众能够演唱的、优美简洁的和朴素的蒙古族民间歌曲风格;歌词继承了草原游牧生活的题材;结构、旋律的展开方法,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则比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更富有时代的特征。同时,这些歌曲也继承了传统的蒙古族音乐中崇拜自然的观念、生产生活的习惯以及民俗风情等传统,拥有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所具有的抒情性以及旋律优美与质朴等特点。通过对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将繁多的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分为如下几类:
颂歌类。这类歌曲极具时代的特征,歌唱共产党的领导,歌唱新中国,经常可以听到“太阳、毛主席、党的领导、各族人民、团结、草原”等词语,其歌词主题以歌颂和赞扬为主。
赞美类。这类歌曲有描写草原美景的、有赞美草原人民的、有赞美家乡的,这部分歌曲占内蒙古大众音乐创作的大部分比例。部分音乐的歌词加入了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爱情类、故事类、劳动歌及民俗歌。这几类歌曲在全部歌曲中占比较少,如《敖包相会》、《阿尔斯楞的眼睛》、《酒歌》等。
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不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作品。在多元化文化的今天,希望我们当代的内蒙古大众音乐能够遵循“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创作出更多好的、大众喜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段永慧.“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新媒体时代大众音乐审美特征解析[J].音乐创作,2020(06):153-157.
[2]武丽罕. 草原歌曲的多元文化属性及其传播[D].内蒙古大学,2012.
[3]吴颖.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新探[J].内蒙古艺术,2009(02):78-79.
关键词:内蒙古大众音乐;特征;风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产生背景
20世纪40至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时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是以宣传共产党的领导、蒙汉团结的思想为主要目的的,具有较强的宣传特性。这一时期的歌词内容多以描述草原美好的图景开始,最后归结到宣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在这之后的蒙古族音乐是六十年代个人崇拜的产物,这一时期以“毛主席”、“红太阳”、“草原人民革命”、“天安门”、“北京”为主要歌词内容,体现了当时语录歌领袖歌的内容特征。在这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改革开放国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破除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铸就中华民族的开放心灵,重塑民族魂魄,从而为当代歌曲繁荣注入源头活水,此时蒙古族音乐的创作与演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蒙古族音乐的歌词基本上是赞歌型,开始以描绘草原的优美图景为铺垫,进而总结为这是我的家乡、欢迎远方的朋友等。这些描绘图景的音乐与旅游经济接轨,进而促使政府宣传,以带来新的经济利益,得到大力的发展,成为了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
二、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特征
1.通俗性
与传统的蒙古族音乐不同的是,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不是某一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受众于各社会阶层的不同审美需求。传统的草原音乐更多在蒙古族群体中广泛流传,较多使用蒙语传唱,并且会加入长调、呼麦等蒙古族特有的演唱技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传播。而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会考虑到这些不利于传播的条件,在保留蒙古族音樂旋律及韵味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这些音乐从演出形式上来看,既可以男声演唱,也可以女声演唱;既可以作为独唱作品,也可以作为合唱作品,如此便达到创作出的作品具有通俗性,更利于传播。
2.商品性
伴随着内蒙古大众音乐的发展及大面积传播,民众对其的喜爱程度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与其相关的产品,如CD、DVD类实物产品、提供卡拉OK影音设备与视唱空间场所的娱乐产品,以及音乐类APP内的付费音乐等产品。伴随着它们的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内蒙古大众音乐成为商品,变成了为大众文化活动的一种草原歌曲,伴随着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具有了商品的性质,进而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3.流行性
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由于受众人群较少,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而大众音乐基于其通俗性,有利于大范围传播。随着时代变迁,各类传播媒介蓬勃发展,内蒙古大众音乐依靠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无论是简单的歌曲传播,还是搭配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播方式,都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但同时,内蒙古大众音乐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受特定环境、特定文化需求、特定思维模式及特定社会意识的支配。
4.娱乐性
内蒙古大众音乐的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无论是快节奏的小调还是悠扬的抒情曲,都可以使公众在消费、休闲或娱乐中获得轻松地满足。同时,内蒙古大众音乐的娱乐性还体现在媒体受众中,观众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决定他们会在何种节目、何种内容中得到乐趣。比如,在内蒙古地区,很多饭店都会提供点歌服务,而顾客普遍会罗列一些较为流行的内蒙古大众音乐让歌手表演,另外,很多广场的广场舞音乐也会根据流行趋势选择一些较为欢快的、富有节奏感的内蒙古大众音乐。
三、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风格
风格是艺术概念,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是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蒙古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酒宴上、广场里、课堂中,到处都可能回荡着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音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利用最真切的语言、配合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传达人们最真实的情感。内蒙古大众音乐实用性强、适应性强,不受场合的限制,也不受声种的限制,它可以用汉语演唱,伴奏自由,并且受民族风格、传统、性格、形式、语言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稳定的风格。
近几年,内蒙古大众音乐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并且出版发行了大量的有关内蒙古大众音乐的书籍和刊物。内蒙古大众音乐的旋律保持着民众能够演唱的、优美简洁的和朴素的蒙古族民间歌曲风格;歌词继承了草原游牧生活的题材;结构、旋律的展开方法,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则比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更富有时代的特征。同时,这些歌曲也继承了传统的蒙古族音乐中崇拜自然的观念、生产生活的习惯以及民俗风情等传统,拥有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所具有的抒情性以及旋律优美与质朴等特点。通过对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将繁多的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分为如下几类:
颂歌类。这类歌曲极具时代的特征,歌唱共产党的领导,歌唱新中国,经常可以听到“太阳、毛主席、党的领导、各族人民、团结、草原”等词语,其歌词主题以歌颂和赞扬为主。
赞美类。这类歌曲有描写草原美景的、有赞美草原人民的、有赞美家乡的,这部分歌曲占内蒙古大众音乐创作的大部分比例。部分音乐的歌词加入了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爱情类、故事类、劳动歌及民俗歌。这几类歌曲在全部歌曲中占比较少,如《敖包相会》、《阿尔斯楞的眼睛》、《酒歌》等。
当代内蒙古大众音乐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不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作品。在多元化文化的今天,希望我们当代的内蒙古大众音乐能够遵循“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创作出更多好的、大众喜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段永慧.“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新媒体时代大众音乐审美特征解析[J].音乐创作,2020(06):153-157.
[2]武丽罕. 草原歌曲的多元文化属性及其传播[D].内蒙古大学,2012.
[3]吴颖.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新探[J].内蒙古艺术,2009(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