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两会”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热点议题之一,继“两会”后,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随着生态问题的逐渐升温,关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高校生态德育属于比较新颖的提法,各个学者的研究内容也各有侧重。本文主要从高校生态德育的来源及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德育 理论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60-02
一、高校生态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
恩格斯反复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论断即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西方社会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警示。长期以来,这一警告不被世人关注和重视,人们片面地满足并陶醉于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及其带来的种种物质成果。因此,环境后果也日益凸显,如:森林资源匮乏、淡水资源日渐枯竭、大气污染与臭氧层破坏空前、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严重、酸雨普降、温室效应和城市噪音污染严重。这些环境问题都是在工业文明背景下以发达的生产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所致,而技术又是人类的“产儿”,环境问题的出现及日益严重,寻根究底还是因为人类短浅、盲目、畸形的生产方式导致。从时代文化背景来看,党的十八大及2015年全国“两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专门的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领域之一,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生态德育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约观念和环保意识,并把生态意识体现到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生态德育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一种新的德育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高校生态德育是新的提法、新的概念,高校生态德育研究及实施的主要目的,即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面素质人才。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来源
高校生态德育虽然是一个新的提法和概念,但是生态德育并不是空洞、没有理论基础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厚的理论支撑,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支撑: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人类解放学说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理论资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生态理论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物的总和即自然,自然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正确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多彩世界,联系构成万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应当全面发展,人与生态系统中的万物亦是如此,是相互依存、相互要求、相互满足的。同时,事物发展共同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个体的发展变化相互适应,彼此协调。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是自然界万物的彼此和谐发展。
2.西方生态伦理发展的时间较早,发展分为传统生态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即在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上。我国学者称之为生态伦理学,但西方的大部分学者称之为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之所以被看成是一门新伦理学,首先表现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了批判,倡导的是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已有所不同,它一直在为适应现代生态环境保护而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形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环境与生态保护方案及行动的选择,取决于环境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论观经过了“弱”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修正后,以一种现代的形式出现,并赢得了功利主义环境保护人士和资源经济学家的欢迎。在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后来又兴起了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生态女权主义等。
3.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贯穿整个儒家学说。儒家的“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人、自然的协作。其中对“天”的论述尤为多,主要指的是自然界,其中也强调对天的崇尚,即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多是关于天人协作,强调的是一种相互配合,故“天人合一”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是从天人关系方面着手,倡导的是一种天人和谐、天人协作、天人配合的理念。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儒家是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通过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儒家的生态思想作为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道家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更为全面也更为精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自本自根、先于天地万物永恒变化的本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终极实在。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作为永恒的终极实在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根据,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它先于天地万物存在,并产生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主要表现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更为亲近、更为自然的关系,其中“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在道家思想中,大自然是充满生命的整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的。在面对生物界的时候,道家强调的是一种简单无为的思想,但这种“无为”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而是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这种“无为”胜似“有为”,反对人为的主观干预。道家思想不仅强调的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更加重视的是尊重万物的客观规律。在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中国道家的思想是比较核心和全面的,对于我国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佛家的“众生平等”“佛化自然”“深山礼佛悟禅”强调众生平等,生命轮回,要尊重一切生命。佛家所倡导的平等论,旨在强调一切生物都有平等的生存权。佛家以善为核心,其中包含着一种包容、平等、自由的理念,这是一种古老传统的生态意识。其中“放生”是佛家积极倡导的,并把它奉为“五戒”之首,这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贵,对生命的保护。从佛性的立场上看,众生与草木都是平等的。既不可以强以草木为生,众生为正,也不可以倒过来,以众生为依,草木为正,可以说,这种看法包含着作为高级生命的主体与作为低级生命主体的草木,在环境关系上的平等性。这种看法与当今生态学关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是非常相近的。在日常生活中,希望人们过简朴自然、崇尚生命、崇尚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告诫人们应当保护自然,珍爱动物,植树造林,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生态德育的意义
生态德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其概念、内容、实践途径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之后的研究中还应当不断充实和补充,因为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生态德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对其的研究并不系统,但生态德育并不是毫无理论支撑的空洞概念,而是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实践观、人类解放学说,西方生态伦理学,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对其研究可以推动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拓宽德育的理论空间,不断充实高校生态教育的内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自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接着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中共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格局“五位一体”的高度,2015年“两会”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热点议题之一。继“两会”后,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加强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使得生态德育的教育对象更加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更加直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1.对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有利于高校生态德育的开展以及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养成。高校生态德育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得生态教育的空缺得到补充,生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了提升,生态德育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实践参与,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干力量,更应当有较强的生态意识。
2.高校生态德育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强弱非常关键。生态文明的推进离不开新生代大学生的努力。因此,高校更应当重视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高校生态德育与“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绿色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构建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主要阵地,其生态理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生态意识,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学生的努力,同时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
4.高校生态德育旨在培养有生态素质、生态意识的全面的合格的人才。高校生态德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重视生态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重生态实践的培养。过去,我国高校注重的是人文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意识的培养,高校生态德育恰好弥补了此方面的不足,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刘湘溶,戴木才.21世纪德育新课题:生态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学报,2000(01).
[6]舒福才.生态德育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02).
[7]张洪春.生态德育及其嵌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初探[J]湖南: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4-20.
[关键词]生态德育 理论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60-02
一、高校生态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
恩格斯反复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论断即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西方社会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警示。长期以来,这一警告不被世人关注和重视,人们片面地满足并陶醉于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及其带来的种种物质成果。因此,环境后果也日益凸显,如:森林资源匮乏、淡水资源日渐枯竭、大气污染与臭氧层破坏空前、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严重、酸雨普降、温室效应和城市噪音污染严重。这些环境问题都是在工业文明背景下以发达的生产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所致,而技术又是人类的“产儿”,环境问题的出现及日益严重,寻根究底还是因为人类短浅、盲目、畸形的生产方式导致。从时代文化背景来看,党的十八大及2015年全国“两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专门的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领域之一,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生态德育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约观念和环保意识,并把生态意识体现到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生态德育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一种新的德育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高校生态德育是新的提法、新的概念,高校生态德育研究及实施的主要目的,即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面素质人才。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来源
高校生态德育虽然是一个新的提法和概念,但是生态德育并不是空洞、没有理论基础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厚的理论支撑,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支撑: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人类解放学说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理论资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生态理论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物的总和即自然,自然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正确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多彩世界,联系构成万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应当全面发展,人与生态系统中的万物亦是如此,是相互依存、相互要求、相互满足的。同时,事物发展共同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个体的发展变化相互适应,彼此协调。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是自然界万物的彼此和谐发展。
2.西方生态伦理发展的时间较早,发展分为传统生态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即在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上。我国学者称之为生态伦理学,但西方的大部分学者称之为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之所以被看成是一门新伦理学,首先表现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了批判,倡导的是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已有所不同,它一直在为适应现代生态环境保护而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形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环境与生态保护方案及行动的选择,取决于环境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论观经过了“弱”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修正后,以一种现代的形式出现,并赢得了功利主义环境保护人士和资源经济学家的欢迎。在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后来又兴起了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生态女权主义等。
3.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贯穿整个儒家学说。儒家的“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人、自然的协作。其中对“天”的论述尤为多,主要指的是自然界,其中也强调对天的崇尚,即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多是关于天人协作,强调的是一种相互配合,故“天人合一”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是从天人关系方面着手,倡导的是一种天人和谐、天人协作、天人配合的理念。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儒家是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通过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儒家的生态思想作为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道家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更为全面也更为精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自本自根、先于天地万物永恒变化的本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终极实在。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作为永恒的终极实在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根据,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它先于天地万物存在,并产生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主要表现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更为亲近、更为自然的关系,其中“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在道家思想中,大自然是充满生命的整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的。在面对生物界的时候,道家强调的是一种简单无为的思想,但这种“无为”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而是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这种“无为”胜似“有为”,反对人为的主观干预。道家思想不仅强调的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更加重视的是尊重万物的客观规律。在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中国道家的思想是比较核心和全面的,对于我国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佛家的“众生平等”“佛化自然”“深山礼佛悟禅”强调众生平等,生命轮回,要尊重一切生命。佛家所倡导的平等论,旨在强调一切生物都有平等的生存权。佛家以善为核心,其中包含着一种包容、平等、自由的理念,这是一种古老传统的生态意识。其中“放生”是佛家积极倡导的,并把它奉为“五戒”之首,这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贵,对生命的保护。从佛性的立场上看,众生与草木都是平等的。既不可以强以草木为生,众生为正,也不可以倒过来,以众生为依,草木为正,可以说,这种看法包含着作为高级生命的主体与作为低级生命主体的草木,在环境关系上的平等性。这种看法与当今生态学关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是非常相近的。在日常生活中,希望人们过简朴自然、崇尚生命、崇尚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告诫人们应当保护自然,珍爱动物,植树造林,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生态德育的意义
生态德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其概念、内容、实践途径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之后的研究中还应当不断充实和补充,因为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生态德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对其的研究并不系统,但生态德育并不是毫无理论支撑的空洞概念,而是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实践观、人类解放学说,西方生态伦理学,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对其研究可以推动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拓宽德育的理论空间,不断充实高校生态教育的内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自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接着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中共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格局“五位一体”的高度,2015年“两会”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热点议题之一。继“两会”后,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加强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使得生态德育的教育对象更加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更加直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1.对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有利于高校生态德育的开展以及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养成。高校生态德育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得生态教育的空缺得到补充,生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了提升,生态德育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实践参与,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干力量,更应当有较强的生态意识。
2.高校生态德育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强弱非常关键。生态文明的推进离不开新生代大学生的努力。因此,高校更应当重视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高校生态德育与“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绿色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构建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主要阵地,其生态理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生态意识,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学生的努力,同时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
4.高校生态德育旨在培养有生态素质、生态意识的全面的合格的人才。高校生态德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重视生态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重生态实践的培养。过去,我国高校注重的是人文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意识的培养,高校生态德育恰好弥补了此方面的不足,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刘湘溶,戴木才.21世纪德育新课题:生态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学报,2000(01).
[6]舒福才.生态德育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02).
[7]张洪春.生态德育及其嵌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初探[J]湖南: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