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船柴-柴联合动力装置主推进系统集成设计

来源 :柴油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某船的柴-柴联合动力装置(combined diesel and diesel,CODAD)主推进系统集成项目总体要求开展主推进系统集成设计.针对主推进系统非直线传动、破舱水密和并车控制要求,采用液力耦合器配合单调速器并车控制方案,相较于常见的液压多片式摩擦离合器配合主从调速器并车控制方案,具有并车解列过程平稳、可靠、双机负荷分配均匀等优点.所设计的主推进系统实际应用情况良好.
其他文献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低碳减排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提高城市的气候适应性,缓解城市气候问题.构建良好人居环境、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湿热地区的高密度中心城区,人流密集的枢纽型广场热舒适性日益受到关注,在其改造过程中引入模拟评价以改善环境整体热舒适度,对缓解城市热岛、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得到6个热舒适性评价指标(预测平均投票、标准有效温度、生理等效温度、通用热气候指数、湿
针对混合动力船舶采用制动电阻吸收制动能量不可避免造成能量浪费的问题,借鉴直流推进系统,采用超级电容储能装置作为能量回馈装置,研究混合动力船舶在典型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并对超级电容在制动过程中的控制方法、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与制动电阻相比,超级电容制动能量回馈装置不仅能够提升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还能有效吸收和储存在螺旋桨制动及减速过程中产生的制动能量,提升船舶能效.
探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内部个人知识学习策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团队内部学习机制设计和知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及有效指导.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刺激?反应理论,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内部个人学习视角,把团队成员个人学习过程内嵌于工程项目团队任务的背景下,构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内部知识学习多主体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发现动态条件下,团队任务绩效、团队知识水平与团队各层级成员的个人学习策略相关,得到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各层级成员个人学习的最优策略,使各层级成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团队学习效率.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某高压共轨柴油发电机组在2800 m海拔地区应用出现启动困难、升速冒白烟、额定转速空载油耗高等问题开展分析.通过重新标定喷油时刻和轨压,柴油机的运行参数得以优化,前述故障问题得到解决.
为了改善柴油机在高背压环境条件下进排气流速降低、涡前排温、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油耗升高等问题,采用Simulink软件,基于柴油机数学模型建立某型号柴油机零维仿真模型和可变截面涡轮(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VGT)增压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核.利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模拟在不同排气背压工况下的试验条件,匹配出最佳VGT喉口开度.以排气背压、增压压力为控制目标,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闭环控制方法
针对某新型船舶低速柴油机贯穿螺栓开展设计和校核工作.根据柴油机的性能参数和气缸部件尺寸等完成贯穿螺栓的初始设计,分别通过静强度校核和动态疲劳分析评估贯穿螺栓静强度应力和动态疲劳强度,校核贯穿螺栓设计的安全裕度,为低速机贯穿螺栓的设计提供依据.
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运输船气体管理系统开展设计研究.分析表明:在不同船舶工况下,气体管理系统可通过透气桅放气、气体燃烧单元(gas combustion unit,GCU)燃烧、再液化、啧淋、再气化等方式将LNG运输船货舱舱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能够在货舱蒸发气(boil off gas,BOG)量充足或者不足的情况下对主机/发电机组进行燃气供给.在船舶实际运行过程中协调采用多种气体处理模式可保障LNG运输船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某轮2号副机在高负荷运行时滑油温度较高故障,对相关原因进行筛查.在排除滑油温度控制阀和空冷器冷却水旁通阀本身问题的基础上,预判故障点在滑油冷却器上.对滑油冷却器的拆检证实其淡水进口被异物堵塞.清除淡水进口异物后,开机测试表明滑油温度正常,故障解决.
针对某轮低速柴油机出现的气缸套/活塞环异常磨损故障,结合气缸套结构特点、运行要求等对故障原因进行排查分析.结果 表明:此次缸套/活塞环异常磨损的主要原因为该轮使用了碱值严重不达标的劣质气缸润滑油;次要原因是空冷器的冷凝水泄放不畅.在此基础上提出低速柴油机各阶段运行维护注意事项.
某装配了TCD2015柴油机的车辆在行驶时出现异常停机故障,针对此故障进行排查分析,结果表明:低速时机油压力设计限值偏高是造成此次故障的直接原因.对此给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经试验验证,改进措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