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问题的提出
(一)网络的显著特征
网络的应用及发展给整个社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革,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是一把现代社会的双刃剑,它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
计算机从大型机到PC机,本质上还是封闭的。网络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封闭,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连接在网络上的“终端”,成为人们互相访问和交流的工具。现在编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理解信息的未来———互联网及其他》中指出开放性是指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网络信息量大,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快速地了解全国及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情况,还有利于他们查阅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目前网络教学也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应用,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留言或发E-mail直接跟老师交流,这就进一步开创了教育的新领域。
2交互性
学生在网上不僅要学会“访问”,还要学会“交流”,如果没有勇气就无法在其中生存下去。这样促使他们更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认识文化环境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适应性。
3虚拟性
网络时代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符号化的形式展示、交流,现实社会中的姓名、性别、身份等限制在网上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网上的交往是忽略了现实中真实主体纯内容的交往。曾经在大学生中流行的一种叫“CS”的游戏,它是一种高科技的虚拟现实的游戏,游戏者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打杀。
4异化性
网络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中,把感情完全寄托于网络,对他人漠不关心,责任感降低,各种病态现象滋长,人与人之间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互相信任,到现实生活中却不愿与人交往等种种异化现象,这反映了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性发生了异化。
5共享性
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也使个人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发挥。网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其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态势,如何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将有赖于信息素养的提高。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查找与本专业有关知识、读到最新的书籍、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进行艺术鉴赏、参与网上讨论等,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会得到提高。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现状
1网络问题层出不穷
据《中国青年报》近期报道,对多名大学生注册用户的一项调查,1/4的上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70%是打游戏,还有30%是与网友聊天,1/5的上网大学生与网友见面前不让父母知道,70%的上网大学生的家长对孩子上网不信任、不满意。根据新华网的数据,在网民中,25岁以下的大学生占了86%以上,并且正以每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由此可见,网络发展迅速,而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受网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理论和技术的局限,网络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信息错综复杂,大学生属于青少年时期,年龄尚小,还没形成自身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自控力、辨别性还不够强,网络上存在一些以商业为目的的反动分子,他们不惜一切以网络为手段进行欺骗、网上散布反动污秽信息、非法获利的活动等等,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如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热衷于网上聊天,聊天内容不健康;沉迷于疯狂打游戏,在现实中模仿游戏打人甚至杀人等等。
2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根据以上网络的特征,一方面网络存在着许多优点,譬如网络具有共享性,合理利用资源,能给青少年的学习、娱乐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更多的资源,它一定程度上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相当快速便捷。但另一方面,网络有其自身的弊端,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社会”带给人们许多现实的问题,诸如“信息焦虑症”、“网络迷恋症”、“游戏狂”等问题青少年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还是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七个相关部门已联合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的网络规范。由此可知,网络道德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者已从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建议方案。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反射联结,强调行为强化的作用。著名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主张,根据学生个人的水平和速度,将学习内容分成许多小步骤,以特定的顺序逐一呈现给学生,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强化。这实际就是我国教育界以往奉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使得这种强化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充分发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还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对外界榜样的观察和模仿来进行社会学习。由于网络教育缺乏真实广阔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德育培养缺少成效,行为主义者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观心理过程,使得强化的方法只适用于机械接受方式的初级学习,其学习内容是结构良好的知识,如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只需要学生能原样记忆。
(二)建构主义理论
1理论的革命性
对于高级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则比以往的学习理论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在各自不同的背景和角度上选择加工,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作为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高级学习所涉及的是建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灵活应用到各类实际情境中,实现学习的正迁移。它提出的“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在变换的情境下,带着不同目的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从而最终掌握具有网络性的高级知识。计算机网络的超级链接方式恰好可以适宜随机通达教学。超级链接以非线性结构灵活地组织信息,内容呈现没有固定的顺序。链接的每一个节点通常描述一个概念或主题,并通过其它节点提供各种注释、案例和参考信息。学生顺着联线在网络中自由移动浏览,随机通达各节点间的信息,接触大量的实例,并从教材之外各种信息资源获取大量知识,还可以自己重新编辑学习内容,从而对复杂概念进行多维度地交叉学习,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提高了元认知水平。 2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建构主义理论还提倡“自上而下”地开展教学,即先呈现整体任务,让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的子任务和各种有关的知识技能,依靠学生的主动探索,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同时,建构主义者强调“情境化教学”,即用真实的任务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超级链接、虚拟现实和通信服务等技术,为这些变革性的教学理论提供了理想的实现手段。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教学的“支架式教学”。从师生相互关系角度看,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合作教学关系。
三关于网络道德问题反思
(一)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同学们在网络学习小组中,通过协作、竞争、伙伴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实现“协作学习”,增强对复杂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责任”,把人看作他们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具有寻求发展并不断成长的能动性。因此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育,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被动课堂灌输转变为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发挥个人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人本主义主张从现象学角度看待个体,通过网络教育,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智力、兴趣,采用个别化的教学软件,灵活调节学习进度,适应学生们不同的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由于网络教学的隐密性和间接性接触,有些青少年不必再怕上课被提问时当众出错,而且考试时气氛轻松,使那些内向羞怯的学生消除对上课的焦虑和压抑感,从学习过程本身获得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二)网络道德问题分析
网络的到来对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是一种冲击。新时代网络的道德建设促使社会教育研究工作者对网络道德理念进行重新探讨研究。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我们有必要对现存的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反思。
1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情景失真
沉迷网络使青年难辨真实社会,出现逃避现实现象。青少年同他人的互动,是形成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积极向上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养成健康的个性。而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恰恰缺乏这条途径,其原因就在于网络造成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情景失真。网络中的“人—机”关系容易导致情感的机械化,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真实生活的乐趣被网络所取代,情感趋于机械化。网络使得人们的交往有了超时空性,而这种超时空性只是虚拟的,在现实中人们的实际行动依然受到时空的限制。于是,网络变成了虚幻和真实矛盾的混和体,人们的交往模式因而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是一种真实情景下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个体自身去体验周边的环境,亲眼目睹正视别人的喜或悲、爱与恨,而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不再受环境的制约,只要遵守网络协议,个体就可以任意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情感体验,隐姓埋名地在网络中享受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成真的“梦想”,有的人还在网上安了家形成了虚拟网络婚姻。在这种失真的情境下,大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开始发生变化,网络使网民们暂时忘记了真实社会中的烦恼,而对现实失望,越来越不满足,而把快乐寄希望于网络,在现实中变得捉摸不定、喜怒无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情绪低落。
活在现实社会,扭转情景失真。解决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才会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比较,才会认识到同伴的行为也许会被别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柯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作为一个没有相互交流作答的一员,是绝对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大学生的品德发展也是如此,应该特别重视同伴、社会情景的作用,在共同的交往生活中,青少年逐步认识并且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的品德发展的必然过程。正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开始相互尊重、共同协作、共同发展。因此,大学生道德发展应该处在一个真实、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而网络却使人际关系僵化、被动。这是情景失真所造成的,使得沉溺其中的大学生道德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以致造成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
2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认知扭曲
网络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其具体表现在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使得大学生道德认知受阻和扭曲,网络之所以受到一些教育工作者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网络拥有丰富的知识,青少年通过链接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一个个信息,这非常符合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但这种设想对于网络来说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大学生们能够进行获取有益信息为前提。许多成年人在网络和电脑游戏面前都丧失了自制力,道德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更容易上当、迷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在各地高校被辞退的大学生中,确有相当一部分是沉溺虚拟时空的网络迷。大学生的自主性受自我意识、动机强弱、意志控制等内部因素及他人指导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自由空间,但不一定就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相反可能阻碍之。一般而言,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现为道德观念,即个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关于道德的概念、命题和规则。因此,发展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是个体的学习。根据年龄阶段特征,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在这一阶段处于一个不断接受并逐步内化的时期,他们往往依据自己的经验、喜好来接受道德认知,确定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如果大学生迷恋于网络,就可能以网络信息作为自己道德认知学习的基础。
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网络信息比较松散、杂乱、内容良莠难辨,尤其严重的是价值观的引导混乱。青少年在网络这个自由的信息空间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就很可能在信息选择过程中颠倒是非,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念,突出表现为道德判断能力的薄弱。根据调查,初中二年级之后(约14岁)的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明显地分化,且逐步按照自己的观念去分析具体的道德情境,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由此,大学生在网络中如不加约束地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以丑为美,盲目接受外来文化,在这种条件下学习,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将会被扭曲。从以上可知,自由的信息空间如不合理利用,大学生个体学习将被异化,道德认知将会扭曲。
3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一些对策
网络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展网络技术,普及网络教育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符合国际潮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就是完美的,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地使用网络,已成为社会、心理、教育各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青少年对网络有比较正确的了解,不迷信网络,不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过分依赖网络,这种过分依赖的心理正是形成网络道德问题出现的一大原因;第二,社会、学校教育应增加青少年的社会交往途径,让沉溺网络的青少年离开电脑桌,走进真实的人群,在社会交往中成长;第三,加强学校、网络道德化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优化网络内容,提高网络信息质量,严厉批评与指责不道德信息,加以制止,学校尤其要成为网络道德建设的示范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第四,网络工作者应了解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网络信息的内容、结构进行适合青少年心理规律的筛选;第五,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网络教育模式,尤其是家长更要重视孩子的网络行为,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以说服教育为主,和学校一起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2]王小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05)
[3]郝宁.以教育心理学视角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缺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3)
[4]艾兴,陈铮.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J].重庆工业大学学报,2003(01)
[5]林佳燕,傅根跃,刘文庆.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03)
(一)网络的显著特征
网络的应用及发展给整个社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革,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是一把现代社会的双刃剑,它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
计算机从大型机到PC机,本质上还是封闭的。网络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封闭,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连接在网络上的“终端”,成为人们互相访问和交流的工具。现在编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理解信息的未来———互联网及其他》中指出开放性是指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网络信息量大,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快速地了解全国及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情况,还有利于他们查阅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目前网络教学也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应用,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留言或发E-mail直接跟老师交流,这就进一步开创了教育的新领域。
2交互性
学生在网上不僅要学会“访问”,还要学会“交流”,如果没有勇气就无法在其中生存下去。这样促使他们更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认识文化环境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适应性。
3虚拟性
网络时代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符号化的形式展示、交流,现实社会中的姓名、性别、身份等限制在网上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网上的交往是忽略了现实中真实主体纯内容的交往。曾经在大学生中流行的一种叫“CS”的游戏,它是一种高科技的虚拟现实的游戏,游戏者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打杀。
4异化性
网络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中,把感情完全寄托于网络,对他人漠不关心,责任感降低,各种病态现象滋长,人与人之间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互相信任,到现实生活中却不愿与人交往等种种异化现象,这反映了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性发生了异化。
5共享性
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也使个人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发挥。网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其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态势,如何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将有赖于信息素养的提高。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查找与本专业有关知识、读到最新的书籍、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进行艺术鉴赏、参与网上讨论等,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会得到提高。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现状
1网络问题层出不穷
据《中国青年报》近期报道,对多名大学生注册用户的一项调查,1/4的上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70%是打游戏,还有30%是与网友聊天,1/5的上网大学生与网友见面前不让父母知道,70%的上网大学生的家长对孩子上网不信任、不满意。根据新华网的数据,在网民中,25岁以下的大学生占了86%以上,并且正以每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由此可见,网络发展迅速,而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受网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理论和技术的局限,网络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信息错综复杂,大学生属于青少年时期,年龄尚小,还没形成自身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自控力、辨别性还不够强,网络上存在一些以商业为目的的反动分子,他们不惜一切以网络为手段进行欺骗、网上散布反动污秽信息、非法获利的活动等等,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如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热衷于网上聊天,聊天内容不健康;沉迷于疯狂打游戏,在现实中模仿游戏打人甚至杀人等等。
2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根据以上网络的特征,一方面网络存在着许多优点,譬如网络具有共享性,合理利用资源,能给青少年的学习、娱乐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更多的资源,它一定程度上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相当快速便捷。但另一方面,网络有其自身的弊端,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社会”带给人们许多现实的问题,诸如“信息焦虑症”、“网络迷恋症”、“游戏狂”等问题青少年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还是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七个相关部门已联合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的网络规范。由此可知,网络道德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者已从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建议方案。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反射联结,强调行为强化的作用。著名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主张,根据学生个人的水平和速度,将学习内容分成许多小步骤,以特定的顺序逐一呈现给学生,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强化。这实际就是我国教育界以往奉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使得这种强化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充分发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还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对外界榜样的观察和模仿来进行社会学习。由于网络教育缺乏真实广阔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德育培养缺少成效,行为主义者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观心理过程,使得强化的方法只适用于机械接受方式的初级学习,其学习内容是结构良好的知识,如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只需要学生能原样记忆。
(二)建构主义理论
1理论的革命性
对于高级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则比以往的学习理论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在各自不同的背景和角度上选择加工,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作为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高级学习所涉及的是建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灵活应用到各类实际情境中,实现学习的正迁移。它提出的“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在变换的情境下,带着不同目的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从而最终掌握具有网络性的高级知识。计算机网络的超级链接方式恰好可以适宜随机通达教学。超级链接以非线性结构灵活地组织信息,内容呈现没有固定的顺序。链接的每一个节点通常描述一个概念或主题,并通过其它节点提供各种注释、案例和参考信息。学生顺着联线在网络中自由移动浏览,随机通达各节点间的信息,接触大量的实例,并从教材之外各种信息资源获取大量知识,还可以自己重新编辑学习内容,从而对复杂概念进行多维度地交叉学习,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提高了元认知水平。 2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建构主义理论还提倡“自上而下”地开展教学,即先呈现整体任务,让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的子任务和各种有关的知识技能,依靠学生的主动探索,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同时,建构主义者强调“情境化教学”,即用真实的任务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超级链接、虚拟现实和通信服务等技术,为这些变革性的教学理论提供了理想的实现手段。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教学的“支架式教学”。从师生相互关系角度看,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合作教学关系。
三关于网络道德问题反思
(一)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同学们在网络学习小组中,通过协作、竞争、伙伴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实现“协作学习”,增强对复杂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责任”,把人看作他们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具有寻求发展并不断成长的能动性。因此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育,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被动课堂灌输转变为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发挥个人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人本主义主张从现象学角度看待个体,通过网络教育,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智力、兴趣,采用个别化的教学软件,灵活调节学习进度,适应学生们不同的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由于网络教学的隐密性和间接性接触,有些青少年不必再怕上课被提问时当众出错,而且考试时气氛轻松,使那些内向羞怯的学生消除对上课的焦虑和压抑感,从学习过程本身获得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二)网络道德问题分析
网络的到来对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是一种冲击。新时代网络的道德建设促使社会教育研究工作者对网络道德理念进行重新探讨研究。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我们有必要对现存的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反思。
1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情景失真
沉迷网络使青年难辨真实社会,出现逃避现实现象。青少年同他人的互动,是形成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积极向上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养成健康的个性。而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恰恰缺乏这条途径,其原因就在于网络造成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情景失真。网络中的“人—机”关系容易导致情感的机械化,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真实生活的乐趣被网络所取代,情感趋于机械化。网络使得人们的交往有了超时空性,而这种超时空性只是虚拟的,在现实中人们的实际行动依然受到时空的限制。于是,网络变成了虚幻和真实矛盾的混和体,人们的交往模式因而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是一种真实情景下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个体自身去体验周边的环境,亲眼目睹正视别人的喜或悲、爱与恨,而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不再受环境的制约,只要遵守网络协议,个体就可以任意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情感体验,隐姓埋名地在网络中享受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成真的“梦想”,有的人还在网上安了家形成了虚拟网络婚姻。在这种失真的情境下,大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开始发生变化,网络使网民们暂时忘记了真实社会中的烦恼,而对现实失望,越来越不满足,而把快乐寄希望于网络,在现实中变得捉摸不定、喜怒无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情绪低落。
活在现实社会,扭转情景失真。解决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才会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比较,才会认识到同伴的行为也许会被别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柯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作为一个没有相互交流作答的一员,是绝对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大学生的品德发展也是如此,应该特别重视同伴、社会情景的作用,在共同的交往生活中,青少年逐步认识并且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的品德发展的必然过程。正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开始相互尊重、共同协作、共同发展。因此,大学生道德发展应该处在一个真实、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而网络却使人际关系僵化、被动。这是情景失真所造成的,使得沉溺其中的大学生道德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以致造成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
2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认知扭曲
网络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其具体表现在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使得大学生道德认知受阻和扭曲,网络之所以受到一些教育工作者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网络拥有丰富的知识,青少年通过链接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一个个信息,这非常符合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但这种设想对于网络来说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大学生们能够进行获取有益信息为前提。许多成年人在网络和电脑游戏面前都丧失了自制力,道德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更容易上当、迷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在各地高校被辞退的大学生中,确有相当一部分是沉溺虚拟时空的网络迷。大学生的自主性受自我意识、动机强弱、意志控制等内部因素及他人指导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自由空间,但不一定就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相反可能阻碍之。一般而言,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现为道德观念,即个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关于道德的概念、命题和规则。因此,发展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是个体的学习。根据年龄阶段特征,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在这一阶段处于一个不断接受并逐步内化的时期,他们往往依据自己的经验、喜好来接受道德认知,确定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如果大学生迷恋于网络,就可能以网络信息作为自己道德认知学习的基础。
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网络信息比较松散、杂乱、内容良莠难辨,尤其严重的是价值观的引导混乱。青少年在网络这个自由的信息空间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就很可能在信息选择过程中颠倒是非,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念,突出表现为道德判断能力的薄弱。根据调查,初中二年级之后(约14岁)的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明显地分化,且逐步按照自己的观念去分析具体的道德情境,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由此,大学生在网络中如不加约束地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以丑为美,盲目接受外来文化,在这种条件下学习,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将会被扭曲。从以上可知,自由的信息空间如不合理利用,大学生个体学习将被异化,道德认知将会扭曲。
3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一些对策
网络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展网络技术,普及网络教育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符合国际潮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就是完美的,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地使用网络,已成为社会、心理、教育各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青少年对网络有比较正确的了解,不迷信网络,不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过分依赖网络,这种过分依赖的心理正是形成网络道德问题出现的一大原因;第二,社会、学校教育应增加青少年的社会交往途径,让沉溺网络的青少年离开电脑桌,走进真实的人群,在社会交往中成长;第三,加强学校、网络道德化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优化网络内容,提高网络信息质量,严厉批评与指责不道德信息,加以制止,学校尤其要成为网络道德建设的示范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第四,网络工作者应了解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网络信息的内容、结构进行适合青少年心理规律的筛选;第五,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网络教育模式,尤其是家长更要重视孩子的网络行为,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以说服教育为主,和学校一起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2]王小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05)
[3]郝宁.以教育心理学视角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缺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3)
[4]艾兴,陈铮.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J].重庆工业大学学报,2003(01)
[5]林佳燕,傅根跃,刘文庆.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