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政府主导搭建平台后,校企合作双方致力于提高社会责任和人才培养质量,共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快速变化,高职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确实需要加强学科设置来满足人才需求,主动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渠道。以广东省为例,2014年教育部备案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有79所,数量上位居全国第二。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各个高职院校都按年度撰写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从这70多份报告来看,基本上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提及要重视校企合作办学。但是不少院校也纷纷提到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合作内涵不够深入,例如缺乏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因此,企业界人士应该认识到高职院校需要校企合作办学的时代需求是不断深化的。职业教育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不是仅仅靠提供奖学金、提供冠名班、提供助学金等常见形式来支持教育事业,而是要延伸到跟学校深度合作,让企业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育人的全过程中去。
但是,要让众多企业都来积极履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国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条例或法律法规来规范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如果企业本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就比较容易拒绝这方面的合作,或者让合作流于形式。虽然我们强调,企业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内省的社会责任意识来主动参与这方面的合作,但却不如政策法规那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实质性、持久性问题。其次,在缺乏政策法规的背景下,再从目前高职教育现状来看,并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具有较强的学术地位、合作资本,诸如师资力量、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优质的生源都是合作的底气、合作的话语权的体现。因此,当企业面对办学有明显弱点的高职院校时,会算计合作过程能否带来好处,当发现合作并不能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不能互助共赢时,纵使牵手过也难以深入。因此,校企双方要主动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就需要注重方式、方法、效率、效益等问题。笔者站在企业的角度谈两点粗浅认识。
搭建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
融合的桥梁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极少数是自主创业外,大部分是面向企业输出,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那么大学的文化底蕴就可以跟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这种合作就是文化之间的互动、互补,是校企之间知识技能灌输之外的价值观传递、交汇。
企业文化跟高职教育文化之间从内涵来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文化熏陶,强调学习过程的平等、自由以及个性化发展。而企业文化是需要职工通过工作实践,感受各种激励机制,要注重行为纪律、效果。有的企业会抱怨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及接受有一定的时间差,适应能力差的学生上岗后会有诸多不适。这种问题要更好更快地解决,就要让学生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认知企业文化。例如,企业要有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要让职工爱岗敬业并有劳动后才有所获的幸福感认识,要让职工认识到职业发展生涯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这些基本的认识都可以在校学习过程中间接获得。此外,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竞争力,不同企业之间都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战略建设,有的企业唯利是图,有的缺乏个性色彩,有的缺乏内涵,有的企业则善于总结、创新,形成优质的、有品位的企业文化。在校企合作的文化融合过程中,就会让企业认识到自身企业文化的端正性,在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反思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校企互动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用工,不能满足于使用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还需要职工具有创新潜能,不只是停留在机械操作事务上。另外还需要职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诚信的职业道德,环保的科学发展观,这都需要跟校方管理层一起敦促传道授业的教师对在校高职生进行前期灌输。越早在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及实训实习中种下良好的文化熏陶种子,就越容易让高职毕业生全面发展,正确定位自身的职业追求。当企业的优良文化传统顺利通过校企合作,融入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后,企业的新老员工就能顺利沟通,减少磨合时间差,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得到提升,也会一同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
以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有的企业过于看重合作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合作中的育人社会责任。或者说,本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没重视。因此看不到企业文化跟校园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也就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从现代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品位的提升除了向消费者宣传外,还需要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让合作的高职院校来一同把关。这样培养出的高职毕业生,既可以短期内上岗熟练操作,又可以长期自觉为企业文化传承、弘扬贡献智慧。
在校企合作中,文化的对接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不能固守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引入优秀企业的文化精神来培养职业人才队伍。企业本身也不能花太多时间、精力进行新职工的企业文化再培育。当两者进行融合、互相嵌入后,就可以在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之间搭建互相促进的沟通桥梁,为在校生、在职职工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让人的全面发展跟校方、企业一起共荣共赢。目前,广东省教育厅很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满意度调查,以及对母校的满意度调查,每年都会邀请第三方(如麦克思(MYCOS))进行客观跟踪调研,而母校对毕业生的影响力,除了职业训练之外,就是校园的文化精神内涵对他们的塑造和影响了。例如,2014年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居全广东省第一位。但是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却在全省排名第26名。该校还总结认识到对在校生的培育,还缺乏对体育企业的了解。这也就说明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及校方管理层都希望更多地了解现实运营中的相关企业。而对口的企业应需嵌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对母校的全面教育有更好的满意度,让高职院校有更好的发展竞争力,让企业文化从高职院校职业训练施教过程中就得到认知,这对有关利益各方而言,都将受益匪浅。德国雅斯贝尔斯曾说过,“越是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的危险就越大”。如果我们能深刻认识到人才发展过程不能存在文化意识的短板,就可以让企业积极走上向高职院校输出企业文化这类精神产品,加强文化建设的合作道路,从而履行好对职业教育有利的社会责任。 转变观念促进人才、信息资源共享的
利益平衡
有的高职院校以为校企合作就是需要企业提供师资,提供实训基地,最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种伸手来要的做法,是因过于从院校角度谈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形成的,如果索要的需求物跟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相冲突,就会影响到合作的深化。而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是一个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建立契约关系的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然后再在各方之间维系总体利益,保持总体利益平衡。因此企业无须抱怨高职院校过于倾向于索求,可以从企业经营利益再平衡的角度出发,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首先,从人才拥有到人才共享的转变角度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远见,有持续发展力的必然会重视职工的继续教育与岗位再培训。因为知识的更新,技术、工艺的更新都是日新月异的,谁保持了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积极跟进了,谁的发展劲头及后劲就会持续充足。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具备提供面向在职职业人员再学习培训的能力,可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提供发展的辅助力量。企业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合作机会。例如,派遣能工巧匠给予高职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传、帮、带,让在校生、实习生能获得较强的工作技能,同时,可以根据协议,让高职院校提供对等利益,让企业职工接受再学习培训,重点在于理论前沿的再学习。这种合作可以互相减免彼此的费用,合作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谁优先掌握了新的,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前期优势。因此,有的企业不愿意提供人才输出、技术输出,担心经验、技术的泛化、扩大化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可以通过合理解决。因为高职院校也在寻求科研方面的突破,无论什么层级的高职院校,都会注重。对于科研力量薄弱的院校,企业可以开展经验交流层次的合作,让高职院校开办理论学习班,让企业提供对实习生的一线技能指导。对于科研力量雄厚的院校,企业可以提供研发资金,这样企业的技术可得到晋级,高职院校也能留住高素质的师资人员。
企业要认识到人才是流动性的,技术、科研变动性也是很大的。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显示合作的意愿与实力,与高职院校建立起情感纽带,那么人才得到展示的舞台扩大了,跳槽的意愿也会降低,技术、科研资本就会得到有效巩固。人才共享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就会增强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维护,提升彼此的社会形象。
其次,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角度寻求合作。曾有专业人士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动因进行调研,抽样的对象是江西省的450家企业。发现被调查企业都有同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来谈合作项目。而且还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有不同的利益视角。反过来,如果高职院校要区别不同类型的企业,来分别签订不同的合作协议,实际上也难以实施或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为都只是彼此满足短期利益来谈合作。例如,大型企业给予订单方式培养人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给予顶岗实习。这类合作方式都还只是将学生当作输出性的劳动力产品来分门别类地进行合作。如果高职院校只是满足于输出,只考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那么也无须奢谈校企合作的深入性问题。
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教育部从2014年开始酝酿新的改革,计划将部分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教育院校。我国的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展,已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新时代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教授罗思高(Scott Rozelle)率领团队专门研究中国职业学校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却发现职业院校教育质量非常低下。他建议高职院校要花大量的在校时间认真、规范地教授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程。高职院校需要为2030年以后的中国培养人才。罗思高教授并不认为通过顶岗实习短期性地提供简单的操作训练就是职业教育。而高职院校如何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呢?企业是否可以从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例如,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校企的合作契约点转变为增加与高职院校一同共建共享学习空间的合作协议?
从广东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来看,以图书馆、网络中心大楼为载体的学习共享空间还有待发展(有的高职院校的馆藏资源还未达到办学的硬性指标)。企业可以通过社会捐赠、捐助的方式,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部分购书经费或其他非正式出版资料。一来扩充了馆藏规模,二来通过共建谋求共享,可以让企业的职工一同共享高职院校的图书资源(含数字资源)。这样,以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方式为纽带,实际上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合作效果。因为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建立企业信息中心、情报中心(或图书馆),而只能有限提供馆藏建设经费,提供馆藏资源,让高职院校内的专门图书情报人员来设立企业特藏阅览区,就可弥补大部分企业无法自建信息中心的不足之处。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学习内容,避免被社会各界诟病为“进入高职院校,就是进行职业前期训练,进行顶岗实习为主,让社会大众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是误人子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这个建议也是一种可行的简易操作方案,已有先例。例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跟企业之间就有图书文献服务方面的合作。
信息资源是一种创新建设的战略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一种社会财富。在信息社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产业价值,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几乎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应用,主动与高职院校开展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合作,可以降低企业信息资源获取成本,也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硬实力。同时,因为是以捐赠、捐助方式开展共建,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慈善公益形象,更进一步彰显企业对教育事业投入的社会责任。
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依赖全社会来共同推进。随着高职教育的转型深入,校企合作将成为高职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企业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看待这方面的合作,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一同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
但是,要让众多企业都来积极履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国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条例或法律法规来规范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如果企业本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就比较容易拒绝这方面的合作,或者让合作流于形式。虽然我们强调,企业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内省的社会责任意识来主动参与这方面的合作,但却不如政策法规那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实质性、持久性问题。其次,在缺乏政策法规的背景下,再从目前高职教育现状来看,并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具有较强的学术地位、合作资本,诸如师资力量、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优质的生源都是合作的底气、合作的话语权的体现。因此,当企业面对办学有明显弱点的高职院校时,会算计合作过程能否带来好处,当发现合作并不能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不能互助共赢时,纵使牵手过也难以深入。因此,校企双方要主动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就需要注重方式、方法、效率、效益等问题。笔者站在企业的角度谈两点粗浅认识。
搭建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
融合的桥梁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极少数是自主创业外,大部分是面向企业输出,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那么大学的文化底蕴就可以跟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这种合作就是文化之间的互动、互补,是校企之间知识技能灌输之外的价值观传递、交汇。
企业文化跟高职教育文化之间从内涵来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文化熏陶,强调学习过程的平等、自由以及个性化发展。而企业文化是需要职工通过工作实践,感受各种激励机制,要注重行为纪律、效果。有的企业会抱怨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及接受有一定的时间差,适应能力差的学生上岗后会有诸多不适。这种问题要更好更快地解决,就要让学生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认知企业文化。例如,企业要有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要让职工爱岗敬业并有劳动后才有所获的幸福感认识,要让职工认识到职业发展生涯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这些基本的认识都可以在校学习过程中间接获得。此外,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竞争力,不同企业之间都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战略建设,有的企业唯利是图,有的缺乏个性色彩,有的缺乏内涵,有的企业则善于总结、创新,形成优质的、有品位的企业文化。在校企合作的文化融合过程中,就会让企业认识到自身企业文化的端正性,在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反思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校企互动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用工,不能满足于使用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还需要职工具有创新潜能,不只是停留在机械操作事务上。另外还需要职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诚信的职业道德,环保的科学发展观,这都需要跟校方管理层一起敦促传道授业的教师对在校高职生进行前期灌输。越早在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及实训实习中种下良好的文化熏陶种子,就越容易让高职毕业生全面发展,正确定位自身的职业追求。当企业的优良文化传统顺利通过校企合作,融入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后,企业的新老员工就能顺利沟通,减少磨合时间差,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得到提升,也会一同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
以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有的企业过于看重合作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合作中的育人社会责任。或者说,本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没重视。因此看不到企业文化跟校园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也就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从现代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品位的提升除了向消费者宣传外,还需要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让合作的高职院校来一同把关。这样培养出的高职毕业生,既可以短期内上岗熟练操作,又可以长期自觉为企业文化传承、弘扬贡献智慧。
在校企合作中,文化的对接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不能固守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引入优秀企业的文化精神来培养职业人才队伍。企业本身也不能花太多时间、精力进行新职工的企业文化再培育。当两者进行融合、互相嵌入后,就可以在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之间搭建互相促进的沟通桥梁,为在校生、在职职工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让人的全面发展跟校方、企业一起共荣共赢。目前,广东省教育厅很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满意度调查,以及对母校的满意度调查,每年都会邀请第三方(如麦克思(MYCOS))进行客观跟踪调研,而母校对毕业生的影响力,除了职业训练之外,就是校园的文化精神内涵对他们的塑造和影响了。例如,2014年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居全广东省第一位。但是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却在全省排名第26名。该校还总结认识到对在校生的培育,还缺乏对体育企业的了解。这也就说明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及校方管理层都希望更多地了解现实运营中的相关企业。而对口的企业应需嵌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对母校的全面教育有更好的满意度,让高职院校有更好的发展竞争力,让企业文化从高职院校职业训练施教过程中就得到认知,这对有关利益各方而言,都将受益匪浅。德国雅斯贝尔斯曾说过,“越是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的危险就越大”。如果我们能深刻认识到人才发展过程不能存在文化意识的短板,就可以让企业积极走上向高职院校输出企业文化这类精神产品,加强文化建设的合作道路,从而履行好对职业教育有利的社会责任。 转变观念促进人才、信息资源共享的
利益平衡
有的高职院校以为校企合作就是需要企业提供师资,提供实训基地,最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种伸手来要的做法,是因过于从院校角度谈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形成的,如果索要的需求物跟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相冲突,就会影响到合作的深化。而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是一个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建立契约关系的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然后再在各方之间维系总体利益,保持总体利益平衡。因此企业无须抱怨高职院校过于倾向于索求,可以从企业经营利益再平衡的角度出发,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首先,从人才拥有到人才共享的转变角度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远见,有持续发展力的必然会重视职工的继续教育与岗位再培训。因为知识的更新,技术、工艺的更新都是日新月异的,谁保持了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积极跟进了,谁的发展劲头及后劲就会持续充足。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具备提供面向在职职业人员再学习培训的能力,可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提供发展的辅助力量。企业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合作机会。例如,派遣能工巧匠给予高职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传、帮、带,让在校生、实习生能获得较强的工作技能,同时,可以根据协议,让高职院校提供对等利益,让企业职工接受再学习培训,重点在于理论前沿的再学习。这种合作可以互相减免彼此的费用,合作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谁优先掌握了新的,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前期优势。因此,有的企业不愿意提供人才输出、技术输出,担心经验、技术的泛化、扩大化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可以通过合理解决。因为高职院校也在寻求科研方面的突破,无论什么层级的高职院校,都会注重。对于科研力量薄弱的院校,企业可以开展经验交流层次的合作,让高职院校开办理论学习班,让企业提供对实习生的一线技能指导。对于科研力量雄厚的院校,企业可以提供研发资金,这样企业的技术可得到晋级,高职院校也能留住高素质的师资人员。
企业要认识到人才是流动性的,技术、科研变动性也是很大的。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显示合作的意愿与实力,与高职院校建立起情感纽带,那么人才得到展示的舞台扩大了,跳槽的意愿也会降低,技术、科研资本就会得到有效巩固。人才共享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就会增强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维护,提升彼此的社会形象。
其次,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角度寻求合作。曾有专业人士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动因进行调研,抽样的对象是江西省的450家企业。发现被调查企业都有同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来谈合作项目。而且还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有不同的利益视角。反过来,如果高职院校要区别不同类型的企业,来分别签订不同的合作协议,实际上也难以实施或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为都只是彼此满足短期利益来谈合作。例如,大型企业给予订单方式培养人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给予顶岗实习。这类合作方式都还只是将学生当作输出性的劳动力产品来分门别类地进行合作。如果高职院校只是满足于输出,只考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那么也无须奢谈校企合作的深入性问题。
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教育部从2014年开始酝酿新的改革,计划将部分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教育院校。我国的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展,已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新时代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教授罗思高(Scott Rozelle)率领团队专门研究中国职业学校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却发现职业院校教育质量非常低下。他建议高职院校要花大量的在校时间认真、规范地教授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程。高职院校需要为2030年以后的中国培养人才。罗思高教授并不认为通过顶岗实习短期性地提供简单的操作训练就是职业教育。而高职院校如何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呢?企业是否可以从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例如,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校企的合作契约点转变为增加与高职院校一同共建共享学习空间的合作协议?
从广东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来看,以图书馆、网络中心大楼为载体的学习共享空间还有待发展(有的高职院校的馆藏资源还未达到办学的硬性指标)。企业可以通过社会捐赠、捐助的方式,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部分购书经费或其他非正式出版资料。一来扩充了馆藏规模,二来通过共建谋求共享,可以让企业的职工一同共享高职院校的图书资源(含数字资源)。这样,以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方式为纽带,实际上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合作效果。因为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建立企业信息中心、情报中心(或图书馆),而只能有限提供馆藏建设经费,提供馆藏资源,让高职院校内的专门图书情报人员来设立企业特藏阅览区,就可弥补大部分企业无法自建信息中心的不足之处。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学习内容,避免被社会各界诟病为“进入高职院校,就是进行职业前期训练,进行顶岗实习为主,让社会大众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是误人子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这个建议也是一种可行的简易操作方案,已有先例。例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跟企业之间就有图书文献服务方面的合作。
信息资源是一种创新建设的战略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一种社会财富。在信息社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产业价值,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几乎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应用,主动与高职院校开展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合作,可以降低企业信息资源获取成本,也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硬实力。同时,因为是以捐赠、捐助方式开展共建,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慈善公益形象,更进一步彰显企业对教育事业投入的社会责任。
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依赖全社会来共同推进。随着高职教育的转型深入,校企合作将成为高职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企业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看待这方面的合作,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一同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