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放疗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x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疗即放射性治疗,是利用机器或同位素所产生的各种射线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约70%~80%的肿瘤患者会在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
  但放疗究竟是什么,大部分患者对其都是一知半解。很多患者对它的大部分认识就是贵、复杂、做起来很轻松。所以很多放疗患者每天头上都挂着大大的问号,而认识的不足和偏差有时也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和选择。

放疗是“狙击枪”,化疗是“机关枪”


  与放疗常常相提并论的是化疗。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在对抗肿瘤的战争里,放疗与化疗就像两种不同的武器,一把是机关枪,一把是狙击枪。
  化疗是“机关枪”,范围广,全身的病灶都可以管得住,但是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局部大包块),因为火力分散,能够最多地打伤敌人(缩小包块,控制病情),却不足以致命。放疗是“狙击枪”,可以瞄准一个区域点射,因为火力集中,局部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真正在一场战争里,这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懂得排兵布阵,谁主力谁掩护,甚至有时需要合围,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拟定战役部署,学问很大的。
  不过,还是要说,所有的治疗都要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你要相信医生为你选择的总是效率最高的方案,但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有些患者的肿瘤就像是穿着防弹衣,纵有多种武器却也还是奈何不得。

患者身体“尚好”方可放疗


  根据肿瘤性质和治疗目的,放疗分治疗性、辅助性、姑息性。
  1.治疗性:不能手术和个别病种的患者,放疗是局部的有效治疗手段,个别患者甚至可以根治;
  2.根治术后的患者放疗可以理解为巩固,提高局部控制率;
  3.不为对因,只为解决症状(骨痛、上腔静脉压迫),有时也是一种有效姑息手段。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身体尚好(一般状况好,周边器官无大基础疾病等)。只有身体好才有治疗的机会,否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有的患者很任性,觉得自己身体还行,就不听医师的建议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却要等着饭都吃不下、路都走不动、全身衰竭的时候才来要求放疗。而往往这种时候,放疗的风险早已成倍上涨,别说疗效,反而可能会像个催命符一样让你更快地倒下。

放疗副反应因自身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放疗针对的是长在身体里的病灶,病灶长成什么样,我们会通过CT去一层层地勾画出来,最终形成通过射线需要消灭的靶区。每个患者的靶区所在位置不同、靶区大小不同,其次放疗的剂量大小也会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放疗副反应的产生。因此,每个患者的副反应都不尽相同。
  虽然会有个体差异,但也有几种常见的副反应:
  1.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往往为接触射线后的一过性反应,即便持续也不会很严重。
  2.血象反应。可表现为周围血中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现象,这也往往取决于照射部位、剂量、以往化疗病史等,不能一概而论。
  3.局部反应。由于身体各组织部位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不同,且放射线的类型、剂量、照射面积也不同,所以各组织部位的表现也不一致。如照射部位在头部会出现头晕、掉发,照射部位在盆腔会出现腹泻,照射头颈部引起口腔黏膜溃疡,等等。
  患者在接受放疗时,会被告知每周至少去主诊医生处就诊一次,以便了解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给予及时的干预处理,90%的患者可以完成疗程。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放疗还需循序渐进


  放射治疗进行初期没有感觉,患者往往会因为看不到明显的疗效,就怀疑放疗是否真的有用,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放疗医师的治疗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全盘考虑的,一段时间(约2~3周)才会有所反应,要进行连续的照射,达到一定剂量后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也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不止放疗期间甚至还有后效,效果往往能持续到放疗后的3个月,所以不必天天着急,放疗中期、放疗后1个月、放疗后3个月医师自然会安排复查的。
  放疗期间,患者家属应鼓励患者有始有终坚持就是胜利。要知道,放疗是个累积剂量起效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要学会耐心等待。未经医师允许,请勿自行停止治疗。但如果治疗中出现特殊情况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与医师咨询沟通,危险如果太大,安全仍是第一。

>>相关链接 先进的放疗技术


  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宏观可以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我们经常提及的放射治疗,往往是指外放射治疗。其中主要的先进技术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它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在不同方向划定一系列不同的区域,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这样做大大减少了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护了正常组织。
  调强放射治疗 与三维适形不同之处在于采用逆向算法设计,在旋转照射方向上达到更精确边界。其三维数字图象重建功能,使三维图象中靶区等重要器官与图象吻合,这是IMRT除三维适形之外,为更精确起见所插入的必要步骤。通俗讲来,就是在三维照射的基础上,不但考虑了肿瘤的形状,还有肿瘤的厚薄等立体因素,使得照射更为集中地落实在肿瘤上,达到肿瘤剂量更高,损伤更多,正常组织剂量减少,损伤更少。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是一种基于上面所提的放射治疗技术上的质量控制技术。引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后,在照射的时候,会在治疗位置上进行验证,确保没有误差再进行治疗。使得精确的放疗剂量精确落在肿瘤区域,它是治疗精度的前提和保证。也只有对患者进行放疗前、放疗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放疗。
  断层放射治疗 是集IMRT(调强适形放疗)、IGRT(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于一体,结合计算机断层影像导航调校,在CT引导下360度聚焦斷层照射肿瘤,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高效、精确、安全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是运用以上的各种技术或特殊设备,给予小体积肿瘤更为集中的剂量分布和更高剂量的照射,以期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但也受限于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类型和其他条件。
其他文献
一、回归儿童世界,理解天性价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体育教师出于各种安全缘由等托词对儿童天性的无情压制现象:把活泼好动视为违反课堂常规,把追逐嬉戏视为教学安全隐
2011年,《体育教学》将迎来创刊30周年。30年的风风雨雨,杂志逐步走向成熟,也在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服务的30年历程中见证了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体育教学》编辑部
你一定听说过“食物相克”理论,饮食禁忌是中国民间禁忌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地方。然而,这是一个“伪科学”的概念,其实在各种动物、人体实验中,进食“相克”的食物后均没有观察到什么异常反应。  今天想聊聊的是,对于食物和药物这个组合,则确实有一些不得不说的瓜葛。因为有些食物和药物同时服用,能够通过影响药物浓度,对药物效果产生影响。 93%的药品受食物影响  药物和食物在人体内走的是同一条“路”,因此,在服
前些日子遇到一位出租车司机,姓郭,因为职业缘故,三天两头的前列腺发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就诊时他向我抱怨说:“栗子大一个前列腺,天天事不少,折腾得我跑车都不安生,客人没拉几个,厕所去得不少。”  我笑笑告诉他,治病不如防病,因为职业的特点,你需要经常久坐和憋尿,患前列腺炎在所难免,所以不如把功夫用到平常。随后,我向他推荐了一个茶饮方——车前草糖水。  取车前草100克,竹叶心10克,生甘
我校于2007年下半年进行了课程改革,压缩了原有的体育课程。但对于压缩后的课程,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把体育课堂的某些内容安排在“阳光体育活动”中,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的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2017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约1300万,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高血压患者约2.7亿。
大小腿折叠在跑的过程中是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但在学生的实际训练中,大小腿折叠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以下是在日常教学中总结的几种练习方法:  1.原地练习  1)成弓箭步大小腿折叠前摆练习    2)面对肋木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练习    2.器械辅助练习  1)利用双杠  方法:学生双手撑在双杠上,两腿悬空,教师站在学生的侧面用手扶住学生的两腿,让学生体会大小腿的折叠前摆动作,帮助其感知大小
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在寒冷的冬天,输液过程中会觉得手臂容易冰凉麻木,甚至心里发慌。这是由于气温低,输液瓶中的液体温度与患者体内的温度温差过大,冰凉的液体流进身体里引起血管收缩所致。那能不能输温的药液呢?   有些人把暖宝宝贴在输液吊瓶上,甚至网上有输液加热器出售,通过这些方式给配置好的液体加温,应该说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药品的储藏、使用温度的控制,是和药品的性质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
跳远作为一种跳跃项目,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可以提高学生跳跃能力和腿部力量,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跳跃技术以及安全的练习方法很关键。笔者运用海棉垫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若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模块课程”这一新视角将促使教学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是过去长期采用的学科课程设计所无法比拟的,当然,对广大中小体育教师而言是新鲜而陌生的。为此,如何搞好模块课程视野中的体育教学设计,是推进体育学科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就体育课程而言,笔者认为,必须特别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处理好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