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疗即放射性治疗,是利用机器或同位素所产生的各种射线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约70%~80%的肿瘤患者会在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
但放疗究竟是什么,大部分患者对其都是一知半解。很多患者对它的大部分认识就是贵、复杂、做起来很轻松。所以很多放疗患者每天头上都挂着大大的问号,而认识的不足和偏差有时也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和选择。
与放疗常常相提并论的是化疗。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在对抗肿瘤的战争里,放疗与化疗就像两种不同的武器,一把是机关枪,一把是狙击枪。
化疗是“机关枪”,范围广,全身的病灶都可以管得住,但是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局部大包块),因为火力分散,能够最多地打伤敌人(缩小包块,控制病情),却不足以致命。放疗是“狙击枪”,可以瞄准一个区域点射,因为火力集中,局部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真正在一场战争里,这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懂得排兵布阵,谁主力谁掩护,甚至有时需要合围,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拟定战役部署,学问很大的。
不过,还是要说,所有的治疗都要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你要相信医生为你选择的总是效率最高的方案,但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有些患者的肿瘤就像是穿着防弹衣,纵有多种武器却也还是奈何不得。
根据肿瘤性质和治疗目的,放疗分治疗性、辅助性、姑息性。
1.治疗性:不能手术和个别病种的患者,放疗是局部的有效治疗手段,个别患者甚至可以根治;
2.根治术后的患者放疗可以理解为巩固,提高局部控制率;
3.不为对因,只为解决症状(骨痛、上腔静脉压迫),有时也是一种有效姑息手段。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身体尚好(一般状况好,周边器官无大基础疾病等)。只有身体好才有治疗的机会,否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有的患者很任性,觉得自己身体还行,就不听医师的建议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却要等着饭都吃不下、路都走不动、全身衰竭的时候才来要求放疗。而往往这种时候,放疗的风险早已成倍上涨,别说疗效,反而可能会像个催命符一样让你更快地倒下。
放疗针对的是长在身体里的病灶,病灶长成什么样,我们会通过CT去一层层地勾画出来,最终形成通过射线需要消灭的靶区。每个患者的靶区所在位置不同、靶区大小不同,其次放疗的剂量大小也会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放疗副反应的产生。因此,每个患者的副反应都不尽相同。
虽然会有个体差异,但也有几种常见的副反应:
1.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往往为接触射线后的一过性反应,即便持续也不会很严重。
2.血象反应。可表现为周围血中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现象,这也往往取决于照射部位、剂量、以往化疗病史等,不能一概而论。
3.局部反应。由于身体各组织部位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不同,且放射线的类型、剂量、照射面积也不同,所以各组织部位的表现也不一致。如照射部位在头部会出现头晕、掉发,照射部位在盆腔会出现腹泻,照射头颈部引起口腔黏膜溃疡,等等。
患者在接受放疗时,会被告知每周至少去主诊医生处就诊一次,以便了解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给予及时的干预处理,90%的患者可以完成疗程。
放射治疗进行初期没有感觉,患者往往会因为看不到明显的疗效,就怀疑放疗是否真的有用,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放疗医师的治疗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全盘考虑的,一段时间(约2~3周)才会有所反应,要进行连续的照射,达到一定剂量后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也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不止放疗期间甚至还有后效,效果往往能持续到放疗后的3个月,所以不必天天着急,放疗中期、放疗后1个月、放疗后3个月医师自然会安排复查的。
放疗期间,患者家属应鼓励患者有始有终坚持就是胜利。要知道,放疗是个累积剂量起效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要学会耐心等待。未经医师允许,请勿自行停止治疗。但如果治疗中出现特殊情况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与医师咨询沟通,危险如果太大,安全仍是第一。
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宏观可以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我们经常提及的放射治疗,往往是指外放射治疗。其中主要的先进技术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它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在不同方向划定一系列不同的区域,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这样做大大减少了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护了正常组织。
调强放射治疗 与三维适形不同之处在于采用逆向算法设计,在旋转照射方向上达到更精确边界。其三维数字图象重建功能,使三维图象中靶区等重要器官与图象吻合,这是IMRT除三维适形之外,为更精确起见所插入的必要步骤。通俗讲来,就是在三维照射的基础上,不但考虑了肿瘤的形状,还有肿瘤的厚薄等立体因素,使得照射更为集中地落实在肿瘤上,达到肿瘤剂量更高,损伤更多,正常组织剂量减少,损伤更少。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是一种基于上面所提的放射治疗技术上的质量控制技术。引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后,在照射的时候,会在治疗位置上进行验证,确保没有误差再进行治疗。使得精确的放疗剂量精确落在肿瘤区域,它是治疗精度的前提和保证。也只有对患者进行放疗前、放疗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放疗。
断层放射治疗 是集IMRT(调强适形放疗)、IGRT(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于一体,结合计算机断层影像导航调校,在CT引导下360度聚焦斷层照射肿瘤,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高效、精确、安全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是运用以上的各种技术或特殊设备,给予小体积肿瘤更为集中的剂量分布和更高剂量的照射,以期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但也受限于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类型和其他条件。
但放疗究竟是什么,大部分患者对其都是一知半解。很多患者对它的大部分认识就是贵、复杂、做起来很轻松。所以很多放疗患者每天头上都挂着大大的问号,而认识的不足和偏差有时也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和选择。
放疗是“狙击枪”,化疗是“机关枪”
与放疗常常相提并论的是化疗。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在对抗肿瘤的战争里,放疗与化疗就像两种不同的武器,一把是机关枪,一把是狙击枪。
化疗是“机关枪”,范围广,全身的病灶都可以管得住,但是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局部大包块),因为火力分散,能够最多地打伤敌人(缩小包块,控制病情),却不足以致命。放疗是“狙击枪”,可以瞄准一个区域点射,因为火力集中,局部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真正在一场战争里,这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懂得排兵布阵,谁主力谁掩护,甚至有时需要合围,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拟定战役部署,学问很大的。
不过,还是要说,所有的治疗都要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你要相信医生为你选择的总是效率最高的方案,但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有些患者的肿瘤就像是穿着防弹衣,纵有多种武器却也还是奈何不得。
患者身体“尚好”方可放疗
根据肿瘤性质和治疗目的,放疗分治疗性、辅助性、姑息性。
1.治疗性:不能手术和个别病种的患者,放疗是局部的有效治疗手段,个别患者甚至可以根治;
2.根治术后的患者放疗可以理解为巩固,提高局部控制率;
3.不为对因,只为解决症状(骨痛、上腔静脉压迫),有时也是一种有效姑息手段。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身体尚好(一般状况好,周边器官无大基础疾病等)。只有身体好才有治疗的机会,否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有的患者很任性,觉得自己身体还行,就不听医师的建议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却要等着饭都吃不下、路都走不动、全身衰竭的时候才来要求放疗。而往往这种时候,放疗的风险早已成倍上涨,别说疗效,反而可能会像个催命符一样让你更快地倒下。
放疗副反应因自身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放疗针对的是长在身体里的病灶,病灶长成什么样,我们会通过CT去一层层地勾画出来,最终形成通过射线需要消灭的靶区。每个患者的靶区所在位置不同、靶区大小不同,其次放疗的剂量大小也会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放疗副反应的产生。因此,每个患者的副反应都不尽相同。
虽然会有个体差异,但也有几种常见的副反应:
1.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往往为接触射线后的一过性反应,即便持续也不会很严重。
2.血象反应。可表现为周围血中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现象,这也往往取决于照射部位、剂量、以往化疗病史等,不能一概而论。
3.局部反应。由于身体各组织部位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不同,且放射线的类型、剂量、照射面积也不同,所以各组织部位的表现也不一致。如照射部位在头部会出现头晕、掉发,照射部位在盆腔会出现腹泻,照射头颈部引起口腔黏膜溃疡,等等。
患者在接受放疗时,会被告知每周至少去主诊医生处就诊一次,以便了解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给予及时的干预处理,90%的患者可以完成疗程。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放疗还需循序渐进
放射治疗进行初期没有感觉,患者往往会因为看不到明显的疗效,就怀疑放疗是否真的有用,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放疗医师的治疗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全盘考虑的,一段时间(约2~3周)才会有所反应,要进行连续的照射,达到一定剂量后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也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不止放疗期间甚至还有后效,效果往往能持续到放疗后的3个月,所以不必天天着急,放疗中期、放疗后1个月、放疗后3个月医师自然会安排复查的。
放疗期间,患者家属应鼓励患者有始有终坚持就是胜利。要知道,放疗是个累积剂量起效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要学会耐心等待。未经医师允许,请勿自行停止治疗。但如果治疗中出现特殊情况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与医师咨询沟通,危险如果太大,安全仍是第一。
>>相关链接 先进的放疗技术
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宏观可以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我们经常提及的放射治疗,往往是指外放射治疗。其中主要的先进技术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它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在不同方向划定一系列不同的区域,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这样做大大减少了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护了正常组织。
调强放射治疗 与三维适形不同之处在于采用逆向算法设计,在旋转照射方向上达到更精确边界。其三维数字图象重建功能,使三维图象中靶区等重要器官与图象吻合,这是IMRT除三维适形之外,为更精确起见所插入的必要步骤。通俗讲来,就是在三维照射的基础上,不但考虑了肿瘤的形状,还有肿瘤的厚薄等立体因素,使得照射更为集中地落实在肿瘤上,达到肿瘤剂量更高,损伤更多,正常组织剂量减少,损伤更少。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是一种基于上面所提的放射治疗技术上的质量控制技术。引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后,在照射的时候,会在治疗位置上进行验证,确保没有误差再进行治疗。使得精确的放疗剂量精确落在肿瘤区域,它是治疗精度的前提和保证。也只有对患者进行放疗前、放疗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放疗。
断层放射治疗 是集IMRT(调强适形放疗)、IGRT(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于一体,结合计算机断层影像导航调校,在CT引导下360度聚焦斷层照射肿瘤,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高效、精确、安全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是运用以上的各种技术或特殊设备,给予小体积肿瘤更为集中的剂量分布和更高剂量的照射,以期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但也受限于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类型和其他条件。